普通人怎样存钱才最安全(三)
银行篇
只和好人做朋友,这句话同样适用于选银行。
其实我们普通人在担忧自己的存款安不安全的时候,一个最有效、简单的方法就是选择一个好的银行来存钱。毕竟存款保险制度也只是在银行发生类似破产这种严重经营困难的时候才起作用,如果银行没问题,存款自然也就不会出现风险。
首先我们先看一下国内能办理存款的商业银行有哪些。
外资银行
目前在国内开展存款业务的外资银行以欧美发达国家以及东亚、东南亚地区的银行为主,其个人客户目标群体为中国高净值人群。因此现阶段,他们的主要在一线和部分强二线城市成立分支机构,同时部分外资银行的个人开户条件也比较苛刻,所以本文里暂时不谈。如果你的确想在外资银行存款,那建议优先选择纳入G-SIBs名单(G-SIBs,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的英文缩写,由巴塞尔委员会每年评定一次,截至2019年全球共30家)的银行办理存款。
内资银行
目前内资银行主要分为四大类,国有、股份制、城商行、农商行。这个顺序基本能代表了各类银行的实力。
首先,国有银行,如果说银行是我们国家金融体系的支柱,那么国有银行就是我国银行体系的支柱,国有银行一共六家,这里面除了人们耳熟能详的中农工建交外,最近还有一位新来的兄弟邮储银行(邮储银行前身是邮局里面做存钱汇钱那块业务的,后来独立出来,再后来又股份制改革成银行,以前单独算一类,最近纳入国有银行这个大类了)。这几家银行由于出身不凡和实力雄厚,几乎是可以纳入“太大而不能倒”的范畴,所以把钱存在这几个银行里是没有问题的。尤其是传统四大银行,目前更是被纳入G-SIBs名单,本着能力越大责任越大的宗旨,这几家行需要准备额外的资本缓冲,整体经营更为稳健,同时对国家和全球的重要意义更强。
其次,全国性股份制银行,他们是中国银行业体系中的第二梯队,有中信银行、中国光大银行、招商银行、浦发银行、华夏银行、中国民生银行、广发银行、兴业银行、平安银行、浙商银行、恒丰银行、渤海银行等12家银行。目前股份制中排名前列的几家行在国内主要的一二线城市以及较优质的三四线城市都完成了网点布局,大家应该也比较熟悉。可以说这几家抗风险能力还是不错的。其中几家可重点关注一下。
1、 中信和光大 ,虽然都是股份制,但这两个比较特殊,都是汇金公司(汇金是什么公司?没听过。好吧,汇金是国务院的钦差大臣,代表国家依法行使对国有商业银行等重点金融企业 出资人的权利和义务 。)直接或间接控股的,可以说是股份制里的国家队。虽然他们现在体量较招商、兴业差不少,但背景在这里,问题不会大。
2、 招商、兴业、浦发 ,这三家国有股东背景可能没有前两家那么强,但是整体业务实力和盈利水平在股份制里是名列前茅的,所以这几家也是没有大问题的。比如招商的个人业务、兴业的同业业务,都是行业里扛把子。
3、股份制里有一家,名字我就不多提了,以前问题挺多、挺乱,但反正现在已经是汇金的人了,希望以后能强化内控,化解风险,走上稳健发展的正轨。
第三,城商行、农商行,他们主要是由以前的城市信用社和农村信用社改制而成,业务规模和经营范围也较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相差不少。但他们数量巨大,网点深入城镇,在金融服务地方经济方面,是前两者有力补充。在这里就先大体说一下,感兴趣的可以关注私聊,但因为的确太散太多了,不见得能都知道。
城商行、农商行由于 历史 沿革和自身实力原因,银行间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好的的确很好,尤其是背景厉害的,那真的还是很不错的。但其中一般的就真的很一般,近几年被接管的、突发挤兑的主要就是这些群体了。
如果您要在这类银行存款,那么首推 以一、二线城市政府为股东背景的城商行 ,他们大股东常见为当地的省市级财政局,自身有较强的经济实力,而且由于是财政的亲儿子,所以在对公、对私业务上也多少有所优势。另外别看城商行、农商行们比上面那两个群体里的银行体量小,但放在所有行业来看就是大的了,就像齐鲁银行,后面站着的是济南市财政局,以前可是新三板根正苗红的老大(目前正拟从新三板撤离,转而在A股主板上市)。其他的比如北京银行、上海银行、南京银行等诸多上市的银行,营收和利润率都还不错。虽然受整体规模较小的影响,抗风险能力要弱于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但在经营上也是较为稳健的。
今日份的鸡汤来了
没有什么比时间更具说服力了
因为时间无需通知我们就可以改变一切
余华
港股市场即将迎来第31家内地银行。
10月9日早间,威海市商业银行(简称“威海银行”)公布IPO发售价及配发结果:发售价为每股3.35港元,拟发售约8.77亿股。假设超额配股权悉数行使,该行此次IPO募资总规模预计接近33.8亿港元。
根据安排,威海银行H股将于10月12日正式挂牌,将以每手1000股进行买卖,H股股份代码为9677,这也是年内第二家在港股上市的银行股。
内地第31家银行下周一登陆港股
在这之前,该行已于9月29日公布招股详情,招股价为3.35-3.51港元。而最终发售结果显示,威海银行香港IPO定价处于定价区间下方,为每股3.35港元。
在资本市场认可度方面,发售结果显示,威海银行在香港的发售股份认购不足,国际发售项下初步提呈发售的发售股份则获轻度超额认购。
具体而言,该行在港发售合计接获8714份有效申请,认购合共5309.9万股香港发售股份,相当于在港公开发售股份总数的约0.61倍,相当于全球发售项下初步可供认购发售股份总数的约6.05%(假设超额配股权未获行使)。
事实上,虽然在港认购不足,但威海银行在港发售部分0.61倍的认购倍数已经是近两年H股上市银行最高。
据了解,香港公开发售项下认购不足的发售股份已获重新分配至国际发售。最终,威海银行本次IPO在香港发售股份为5309.9万股,国际发售股份8.24亿股,另有15%超额配股权。
若超额配股权悉数行使,该行此次IPO总发行规模约10.09亿股。以每股3.35港元的发售价计算,总募资规模近33.8亿港元。
值得注意的是,与多数赴港上市银行不同,威海银行此次IPO未锁定基石投资者。此前,只有贵州银行等少数内地银行在H股上市时没有基石投资者。
根据安排,威海银行H股将于10月12日正式挂牌交易,股份代码为9677。这是年内第二家在港股市场上市的银行股,也是第31家在港上市的内地银行。
山东高速为控股股东
成立于1997年的威海银行,是山东半岛地区成立的第三家城商行,也是目前唯一一家网点覆盖山东省所有地级市的城商行。
此前,威海银行曾计划在A股上市,但最终撤回。招股书披露,该行于2016年4月申请在上交所上市,但在审批过程中收到中国证监会的数轮问询,要求提供有关运营和财务信息、合规记录及其他有关事项的进一步详情。
威海银行称,鉴于当时A股整体审批过程令上市时间表不确定,为了通过其他筹资方式补充资金,决定撤回A股申请。证监会于2018年8月批准了该撤回申请。
此后,该行接受华泰国际、中金及招银国际联席保荐,于今年4月递表港交所,并在9月份通过港交所聆讯。
此次发售前,威海银行总股本为49.71亿股。其中,山东省资产规模最大的省属企业——山东高速集团直接及间接持有该行约58.54%的股本,为该行控股股东、第一大股东;威海市财政局持股18.5%,位列第二大股东。
值得注意的是,在吸收合并齐鲁交通集团后,除威海银行外,山东高速还将控制莱商银行20%股权、肥城农商行12.44%股权。
威海银行在招股书中解释称,三家银行在性质、客户基础及地域覆盖范围上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同,尽管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业务重合,但与威海银行业务之间不存在重大竞争。
同时,鉴于莱商银行、肥城农商行各自相对分散的股权结构,山东高速不会取得这两家银行的直接或间接控制权,因此,将两家银行的业务纳入威海银行不具备实际可行性。
山东第4家上市银行
根据威海银行最新披露的财务报告,截至2020年6月末,该行资产总额超过2550亿元,其中贷款总额约1072.8亿元,上半年该行实现净利润9.26亿元。
以资产规模、存贷款额计,威海银行在山东省14家城商行中位列均第三,仅次于青岛银行、齐鲁银行。
与此同时,威海银行面临一定的资产质量压力。截至6月末,该行不良贷款率为1.79%,关注类贷款占比接近5.5%,“关注+不良”占比居上市银行较高水平。
威海银行称,作为山东省的省级城商行,该行不良贷款率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山东省市况及经济结构。由于传统产业占山东省产业比例较高,自2018年以来,受经济放缓的影响,部分借款人经营环境发生变化(主要涉及落后产能行业及传统行业),导致市场竞争加剧,进一步造成相关借款人的经营状况恶化及还款能力下降。
此外,根据监管发展及风险管理政策采取审慎的风险控制措施,威海银行于2018年开始将逾期90天以上的贷款归类为不良贷款。
此番赴港上市后,威海银行也将成为第四家山东省上市银行。此前,齐鲁银行已于2015年7月在新三板挂牌,目前正推进A股上市;青岛银行则在2019年1月成为“A+H”上市城商行;青岛农商行于2019年3月在深交所上市。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4714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