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资讯 >

红军长征强渡鸭池河的资料

1935年11月,红二、六军团完成了策应中央红军北上抗日的任务后,奉命挥师西进贵州,挺进黔西、大方、毕节,创建新苏区。1936年2月1日,红二、六军团在贺龙、任弼时、肖克的领导下,长征途经清镇市卫城镇,2日,先头部队以神速的战斗,控制住了鸭池河渡口,3日,在国民党追兵达到前,两军团顺利地渡过了鸭池河。

红军长征强渡鸭池河的资料

乌江上游的支流鸭池河,河谷深切,水流湍急。鸭池河渡口是清(镇)毕(节)公路的咽喉,宽100多米。解放前的千百年间,河上一直没有桥梁。往来人马车辆,均靠木船摆渡。

据《黔西县志》载:清道光年间,一贩卖川盐的梅姓富商耗白银若干,雇人花了数年时间,打造数百块大石礅,想在鸭池河上架桥,但是,终未成功。现在,鸭池河渡口下游河尾处的悬崖下仍留有这些大石礅。

鸭池河东岸属清镇,在距渡口5公里的新店子(现在的新店镇政府所在地,当时只有10多户人家),是卫城通往鸭池河渡口的门户,国民党驻有保警兵80多人。保警队在公路两侧的山坡上修筑了碉堡,企图阻止红军西进。西岸是黔西县的烂泥沟(今大关镇),地处要津,是川盐集散地,驻有盐警及团防军1个营300多人,主要兵力驻守大关、小关,一个小分队约20人驻守在鸭池河渡口,控制船只。1月26日,红军进入清镇之前,团防军营长郭昆甫就下令封船禁渡,并准备了煤油,在必要时烧毁船只。敌人认为,这样居高据险而守,宽100多米的渡口,水深流急,一无船,二无桥,红军插翅也难飞过。

为了扫清前进道路上的敌人,让红二、六军团18000多人顺利通过鸭池河渡口,奉总指挥部参谋处参谋李达之命,1936年2月1日,从红二军团四、五、六师共抽调120多名红军干部战士组成的侦察队,由红军排长王绍南带领,从修文和清镇交界的猫跳河渡口索桥渡河西进后,于当日下午6时左右离开清镇市卫城镇,继续向清镇与黔西交界的鸭池河渡口前进。

2月1日深夜,红军侦察队到达新店子,找当地的群众了解情况后,立即部署战斗,机智勇敢地袭击了保警队驻地王家祠堂。80多名保警兵在睡梦中成了红军的俘虏。侦察队在得知国民党在渡口的防御部署后,命令俘虏吴银安、袁华久、丁子安在前面带路。侦察队兵分两路:一路由清毕公路直下鸭池河,抢时间控制渡口;另一路从新店子走小路,经韩家坝,过铁锁屯,直取陇上渡口,过鸭池河后,迂回敌后,夹击鸭池河渡口西岸的防堵之敌。

陇上渡口距鸭池河渡口约10公里,国民党区团保甲听到红军到修文的消息后,将所有的渡船拉到西岸,锁船封渡。侦察小分队到陇上后,挨家逐户进行宣传:红军是穷人的子弟兵,要渡河去打土豪。农民吴维刚出来指认渡河地点。一名水性好的侦察员游过鸭池河,划来了一只小船,侦察小分队分批渡到西岸。

2月2日,天刚蒙蒙亮,直取鸭池河渡口的侦察小分队在渡口后街的一片树林里隐蔽下来,观察对岸的敌情。之后,命令抓来的俘虏向对岸喊话:“喂,过来一只船,张处长叫我送紧急情报来了。”小屋里没有动静。不久,有一名哨兵急急忙忙往下跑,到岸边把小船划向东岸。小船快靠岸时,一个俘虏纵身一跳,进了小船,用脚一蹬,小船离岸已经几米远,马上划向西岸。侦察队的胡参谋说:“一定是给敌人报信去了。”于是,端起枪就想打。队长王绍南怕惊动对岸的敌人,急忙阻止。那家伙上岸后就大喊:“红军来了,红军来了!”这时,西岸的敌人来不及穿衣服裤子,光着身子,拖着枪往山上跑。王绍南想,如果山上的守敌下来破坏渡船,就麻烦了。于是下令:“开火,打死这些家伙。”

机枪响了,逃跑的敌人顿时倒下五、六个,其余的敌人拼命逃窜。紧跟侦察队之后,担任前卫的红二军团六师到达新店子后,兵分三路:左路经大麻窝抵曾家寨,控制渡口上游,中路沿清毕公路直抵渡口,右路走茶店,经上、下归棕到岩湾,警戒渡口下游。此时,红二军团六师的中路军从东岸山腰用机枪、小炮朝西岸的大关、小关路口一阵猛烈轰击,压住敌人,掩护侦察队和一个营渡河。侦察队战士向对岸喊话:“老乡们,我们是红军,快把船划过来!”船工万正洪、付清云、万家林、钱少春、郑少舟等见岸边的敌人乱跑,山上的敌人又不敢下山,他们就把几只小船划到东岸,将侦察队渡过鸭池河。

侦察队过河后,立即向大关、小关的国民党守军发起攻击。敌人企图据险顽抗。此时,从陇上渡口过河后的侦察员,迂回到大、小关国民党军背后,配合正面部队夹击守军。受前后夹击,国民党军顾此失彼,无力抵抗,仓皇地向烂泥沟方向溃逃。过河部队一部分迅速占领制高点,控制渡口,一部分继续追击逃敌。抢占渡口成功。2日凌晨4时,红军控制了鸭池河渡口。

2月2日中午,红军主力5师和6师17团陆续来到鸭池河边,舟少船小,单靠渡船,时间不允许。红军找当地熟悉河道水性的船工张海清、郭忠华、王成楝等商量后,决定在渡口两岸的昌茂石、羊舔石之间架浮桥。

军民合作,困难迎刃而解。需要铁丝,区长逃跑后,用来安装电话线的铁丝没有运走,正好派上用场。没有圆木,街上地主杨家门口堆着建新房的木料,抬来就是。需要枋板,群众自愿借出门板、床板。没有抓钉,渡口两岸的铁匠马上升火开炉,分头加工。前卫六师迅速组织部队和当地群众搭浮桥。不到3个小时,就在鸭池河渡口搭好了一座长100多米,宽近2米的浮桥。这是鸭池河渡口有史以来的第一座桥。

2月2日中午,贺龙率红二军团进驻卫城,下午,肖克率红六军团到达。2月3日中午,贺龙、肖克率军到达鸭池河渡口,按先二军团,后六军团的顺序渡河。当红六军团还有两个师准备过河时,国民党59师35团追到,接着,99师和23师的先头部队也赶到。这时,过河的红军借西岸有利地形,组织火力,掩护两个师渡河后,拆毁浮桥。

红二、六军团主力顺利通过鸭池河后,留下16师53团二营殿后。二营在鸭池河街挨家挨户查问,还清借用物资,赔偿损失,付给参加搭桥民工的报酬,给老百姓打扫庭院,挑水装满水缸。而追敌59师35团、99师、23师不敢贸然下坡,只在坡上开枪。二营营长赖春风带领最后一批红军战士划船离开鸭池河东岸。战士们在船上谈笑风生。大家高兴地说:“国民党军队又在给我们鸣枪送行了。”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4823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