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资讯 >

如何防治鹿坏死杆菌病

【如何防治鹿坏死杆菌病】鹿坏死杆菌病多在秋冬季节鹿群中发生,公鹿秋季配种期间由于顶斗蹄部损失,仔鹿哺乳期和分群蹄被踏伤,而感染发病。此外,运动场凸凹不平,有异物、积水、泥泞时都易感染发病。病鹿表现跛行,可见蹄叉红肿,继而蹄冠红肿敏感,局部发生坏死,坏死组织不断扩大,不久破溃流出污秽带恶臭脓法和坏死组织。

如何防治鹿坏死杆菌病

如不及时治疗,肿胀继续蔓延到掌部于唇粘膜和齿龈粘膜形成溃疡性坏死,久不愈合。

随着坏死的进展,鹿表现精神不振,食欲减少,喜卧,消瘦而死亡。

加强定期和不定期消毒工作,保持圈舍清洁卫生,限制细菌繁殖。

保持地面平整,保持皮肤和粘膜完整,杜绝细菌侵入。

不喂带芒刺饲料,分群或鹿群调动时,要稳,防止鹿只互相踏伤和撞伤。

控制和保护好鹿群防止顶斗。

发现此病及时隔离治疗,做好隔离消毒工作。

要采取局部和全身治疗相结合的办法进行治疗。

具体方法:对患部剪毛,清洗消毒,清除局部坏死组织、脓法、异物,用3%双氧水和5%碘酊按1∶20的比例配合液或3%高锰酸钾液冲洗创面,然后撒上碘酊或等量硼酸粉末(或提毒散或生肌散)。

还可以用高锰酸钾粉,然后包扎绷带。

每隔2~3天换药1次。

病情严重者,可用0.25%普鲁卡因20毫升,碘胺嘧啶注射液20亳升,链霉素100单位,进行蹄部神经封闭,疗效显著。

全身疗法:可用10%葡萄糖注射500毫升,安纳咖10毫升,乌洛托品注射液20毫升,碘胺嘧啶注射液20毫升,1次静脉注射,效果良好。

发现食欲不振时可灌服姜酊。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564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