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经济怎么样
阿根廷的经济远低于同期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缓慢的经济增长已成为阿根廷落后的根源。危机是阿根廷的脆弱性根源,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阿根廷每10-15年经历一次危机。从1970年代到21世纪初,这是一个高度危机时期,总共发生了8次货币危机,4次银行危机和2次主权债务危机,现在,自2012年以来经济长期停滞和下滑之后,阿根廷再次陷入危机。
阿根廷受益于丰富的自然资源、高度受教育的人口、出口导向的农业部门以及多样的工业基础,因此在历史上有一个相对于其它拉丁美洲国家庞大的中产阶级,但在经历了一系列的经济危机后逐步萎缩。
展望明年阿根廷经济形势,有以下三个关键影响因素:
一是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若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能够相对平稳,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遏制阿根廷面临的输入型通胀,让政府能够腾出手去推动国内经济发展,增加内生经济动力支撑。
二是全球疫情走势。尽管包括阿根廷等在内的拉美国家已逐渐走出疫情,回归正常化,但从中短期来看,疫情走势对全球经济贸易复苏仍有显著影响,这对明年阿根廷经济增长环境也意味着挑战。
三是政治因素。阿根廷明年将迎来大选年,从传统来看,大选当年国内政治不稳定因素可能增加,政治不确定性对经济政策的延续性也会形成一定冲击。
食品价格指数创历史新高!连吃的都要涨价了?
1.9万亿的救助计划,对外贸人的影响并不仅仅是被刺激到的美国消费。
今年的1.9万亿叠加去年3月特朗普政府的2.2万亿美元CARES法案,以及去年12月追加的9000亿美元财政刺激,短短一年内,美国政府的财政刺激措施规模就达到5万亿美元。它相当美国过去一年名义GDP总量的25%,相当于我国去年一年名义GDP总量的31%。
美国如此放水,难道全球其他国家会眼睁睁看着水漫到自己国家来吗?大家当然不会坐等收割。
从2020年3月到现在,各国都大幅增加了印钞量,增发债券、降低利率……要嗨一起嗨!
所以自去年以来,尽管疫情下全球经济活动受到抑制,但西方货币超发引致全球基础能源、资源和原材料价格的大幅上升,铜、铁矿石、原油、煤炭等大宗商品及工业原材料价格飙升。自拜登胜选以来,布伦特原油上涨60%,铜上涨30%以上,玉米上涨近40%,大豆上涨30%。
正如美国前财政部长康纳利曾经的名言:“美元是我们的货币,却是你们的问题。”
而面对美国人的“镰刀”,不甘心当韭菜的新兴市场已经迅速着手应对——3天内3国加息。
另据彭博社预计,尼日利亚和阿根廷也可能最快在第二季度上调利率。
巴西中央银行3月17日宣布,将基准利率从2%上调至2.75%,这是巴西央行自2015年7月以来首次加息;
3月18日,土耳其央行将利率提高200个基点至19%,升息幅度是市场预期的两倍,截至今年2月土耳其年化通胀率已升至15.6%,土耳其里拉对美元汇率与2018年年初相比贬值逾50%;(最新消息,土耳其央行行长Agbal因加息过猛被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免职,里拉汇率暴跌)
3月19日,俄罗斯央行将基准利率提高25个基点至4.5%。
尼日利亚,今年2月的通货膨胀率达17.33%,创四年以来新高,其中食品价格上涨21.79%,这是自十多年前开始发布该数据以来的涨幅最高点;
阿根廷,2020年经济衰退10%,今年头两个月的通货膨胀率均达到8%,与去年下半年相比,阿根廷水果的平均价格增长了228%,土豆的价格增长了114%,肉类的平均价格增长了103%,蔬菜类的价格也增长了88%……
此时传递出的信号是:由于美国水淹地球村,这些金融体系较为脆弱的国家,已经处于资本外流、本币贬值和高通胀的高危风险之中!
一旦这些国家没扛住,本币开始大幅贬值,对于中国出口商来说将是巨大打击,届时他们的进口成本迅速攀升,咱们的货款安全就很难得到保证了。
此时你可能要问,那人民币汇率会受此影响吗?借用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的观点:
“大国关系是影响人民币汇率的一条长期逻辑。”
综上所述,大水之后的地球村,美国村里确实会有一波商机,跨境电商是其中的绝对亮点;全球则因为大水而危机四伏,外贸人更需要关注原料价格变动、通货膨胀、以及主要贸易伙伴的健康状况!
据报道,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发布的最新月度报告显示,2月全球食品价格指数为140.7点,创下历史新高。
粮农组织的这份最新报告显示,2月全球食品价格指数为140.7点,同比涨幅高达24.1%,刷新了2011年2月的峰值,创下历史新高。
报告指出,植物油和乳制品价格的大幅上涨带动了2月全球食品价格指数上扬。此外,谷物和肉类价格上涨,特别是所有主要谷物价格都出现环比上涨,其中,小麦价格指数涨幅为2.1%,原因是乌克兰局势可能会导致乌克兰和俄罗斯这两个全球小麦主要出口国的出口受阻。
不过,根据粮农组织当天发布的最新版《谷物供需简报》,经初步预测,今年世界小麦和玉米产量预计将增加。其中,小麦的增产是由于亚洲和北美洲的高产和广泛种植;而南半球的玉米收获即将开始,预计巴西的产量将创历史新高,阿根廷和南非的产量也将高于历史平均水平。据悉,粮农组织食品价格指数每月发布一次,用来衡量全球贸易中最活跃的食品类商品国际价格变化。
说实在,看到当前食品价格指数创历史新高,这个事情倒是不让人意外,我们到底该怎麽看待当前食品价格指数的历史新高了,我们日常的食物价格有没有可能也会出现涨价的现象呢?
首先,当前食品价格指数出现新高实际上是一个很正常的现象,我们要用比较客观理性的态度来对待,一方面,是因为从疫情开始之后,整个市场其实都面临着一个巨大的市场发展压力,受到供应链和食品生产出现问题的影响,其实各地的食品价格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涨价,这种涨价由货币贬值所带的通货膨胀影响的结果,也有,因为疫情影响各地的食品生产出现了问题,最终的结果就是食品价格的上涨,这是一个比较长期的过程。另一方面,当前的欧洲,地缘政治的格局也导致了整个市场出现了一个比较大的市场波动,由于俄罗斯和乌克兰都是比较重要的。食品生产国也是重要的食品出口国,如果他们两家因为当前的一些问题导致无法进行有效的食品出口的话,必然会导致全世界的食品供应出现问题,食品市场会出现需求过剩,但是供给不足的现象必然会带动价格的上涨。
其次,这种涨价有可能还会持续一段时间,这是因为对于全球供应链和全球的食品体系的角度来看,当前整个食品价格的稳定性都会出现或多或少的问题,这种稳定性一旦被打破的话,想要重新恢复平衡状态,实际上是需要比较大的供应和海量的资源的,从当前的角度来看,可能大部分的国家都没有这个能力来做到这一点,所以国际食品价格的相对高位运行将会保持一段时间。
第三,连吃的都涨价了,我们到底该怎麽看?对于中国来说我们有充分的粮食储备,我们也是能够保证自己粮食自己自足的,所以在当前的情况之下,我们其实倒不用过度担心,在主食和主要的副食层面,中国都能够保证市场上的自给自足,这一点是非常明确的,所以我们不用担心食品的涨价对于中国带来的过度的影响,可能会有部分进口食品的价格出现一定程度的上涨,但是我们日常的饭碗和菜篮子都应该有能力保证稳定。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6825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