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资讯 >

我国农业物流存在的问题

1.农产品物流信息体系不健全

我国农业物流存在的问题

我国农产品物流信息体系不健全,广大农产品生产者了解产品信息的渠道非常少,甚至连政府所拥有的信息资源都不易获得。由于不同的企业和监管环节具有不同的标准体系,不同企业和监管部门之间对流动的农产品的控制和监管信息缺乏共享机制,使下游机构或最终消费者难以对农产品生产情况等上游监管信息进行回溯性反馈,上游机构也无法对农产品流向进行跟踪,监管缺乏系统性和集成性。同时,由于农产品供应缺乏统一的物流标准和质量安全标准,导致了农产品交易的高成本、低效率,不利于整体效益的提高,也不利于农产品安全质量监控。在当前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生产者不能充分掌握农产品流通信息,不能根据相关信息安排生产,导致了供应链中的产销脱节。

2.农产品物流环节浪费严重

与工业品不同,农产品是有生命的动物性或植物性产品,在物流过程中存在包装难、装卸难、运输难、仓储难等问题。目前,我国农产品物流多以常温物流或自然形态物流形式为主,缺乏冷冻冷藏设备和技术,导致我国水果、蔬菜等农产品在采摘、运输、储存等物流环节的损失率达25%~30%,每年约有总值750亿元的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腐烂、损失,而发达国家果蔬损失率则控制在5%以下。美国蔬菜水果物流更为典型,产品一直处于其采后生理需要的低温状态,即形成了一条冷冻链:田间采摘后预冷-冷库-冷藏车运输-批发部冷库-超市冷柜-消费者冰箱,水果蔬菜在物流环节的损失率仅为1%~2%。

3.农产品物流成本高

2003年,我国粮食的物流成本在整个成本构成中占40%以上,鲜活产品占60%左右甚至更多,而发达国家的物流成本一般控制在10%左右。以2006年7月西瓜上市价格为例,各原产地收购价格普遍较低,约为每公斤0.3元-0.7元,安徽毫州甚至更低,为每公斤0.2元,而同期北京、深圳等城市的西瓜批发价则在每公斤1.6元~2.4元左右。其中存在大量不合理运输(如无货运输、对流运输、迂回运输、重复运输、倒流运输等)及不合理包装问题(如保护功能欠缺、包装规格不统一、回收利用率低等),致使农产品物流成本过高。

4.物流过程增值能力弱

从农产品产业化整体来看,我国对农产品生产非常重视,投入较多,但产后投入明显不足。如果能够更多关注生产、流通、加工一条龙的产业链经营,大力提升物流过程增值能力,将有巨大的利润空间。

例如,我国出口到日本的蔬菜,被其物流公司在日本码头迅速拆分成小包装,两根大葱一个塑料袋,两三个青椒一个小塑料盒,立刻送到超市甚至居民家里。这样赚的利润就是我们生产、出口企业的10倍。有关资料显示,发达国家农产品产值与农产品加工产值的比值为1:3~1:4,而中国仅为1:1或稍多一些。水果采摘后经过储藏加工,国外增值比例为1:3.8,我国仅为1:1.8。我国蔬菜采后商品化处理比例为1%,保鲜储藏比例不足20%,加工比例不到10%。农产品附加值的真正实现是在物流过程中,我国的农产品绝大多数在生产地以原始产品的形式销售,农产品物流过程增值能力非常弱。

县域农产品活动涉及农产品供应链的哪些环节?

认为农产品营销渠道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具体分析如下,不足之处请各位扔砖。

第一、供大于求是普遍存在的农产品营销大难题

如果你有10个农产品营销渠道,可是有1000个农产品来竞争这个渠道。这10个渠道肯定就存在一些问题,因为这1000个农产品供应商肯定会存在价格恶性竞争甚至是亏本出售的情况。

供大于求,是我们无法忽视的问题。昨天半夜11点多,来自陕西眉县的一位头条朋友还在跟我说,今年的猕猴桃没有去年销量好。往年发货量特别大,今年少了一半的量。

这就是一个典型的供大于求的问题!眉县产、周至县也产、贵州修文县也产、湖北兴山县也产,很多地方都产猕猴桃。并且,都在网上找销路。

第二、农产品营销渠道和实际供货要求不对等

我们都清楚农产品的网络销售做的再好,也是需要线下的大宗交易来带动销售的。

可是大宗交易也存在精品客户如商超、精品水果店、大型水果网站等,他们对农产品的要求是很高的,甚至高于网络零售的要求。他们对产品基本上以十挑一,可余下的产品让老百姓去销售就成了问题。所以到目前为止,只有合作社还有一些基地会给这些精品客户供货。

老百姓的农产品只能以统货的形式进行销售和贩卖,不是他们不想分级、分类,是他们承受不了分级分类之后带来的损失。

第三、打通销售渠道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

虽然现在合作社、基地发展的很快,可我们的农业工作方式还是以零散的老百姓种植为主。他们不会按那么严的要求来销售农产品,因为他们接受不了把剩余的农产品烂在地里或无法销售的局面。对他们来说,自己种植出来的农产品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都是心头肉。

这样,当他们以统货的形式卖给中间贩子的时候。中间贩子再卖给超市、大市场、批发市场等,价格的增长就这么来了。转手需要赚钱、运输成本需要提高、商超批发市场的费用需要摊在消费者手上。

所以鑫西兰觉得:打通农产品营销渠道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在建立在老百姓的基础之上。但是让老百姓心甘情愿的去把农产品分级分类,得先让他们尝到甜头。让他们觉得这么做是赚钱的。

可惜,每到农产品销售的时候,受伤的还是老百姓。

县域农产品活动涉及农产品供应链的多个环节,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四个环节:

1. 生产环节:包括耕种、养殖、种植、捕捞等活动,需要关注土地质量、水源保护、农药使用等问题,以确保生产出符合标准和质量要求的农产品。

2. 加工环节:对于某些农产品来说,加工是其增值的重要环节,包括清洗、分级、包装、烘干、腌制等过程,可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3. 流通环节:流通环节是将农产品从生产者传递到消费者手中的关键环节,包括物流配送、存储、销售等活动,需要规范市场行为,维护市场秩序,并加强对农产品品质、安全、标识等方面的监管。

4. 销售环节:销售环节是农产品供应链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销售商和消费者之间的桥梁,需要合理定价,提供优质服务,带动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这些环节相互衔接,共同构成完整的农产品供应链。通过对这些环节的优化和管理,可以有效地提高农产品的生产效率、质量、市场竞争力,促进农业产业的发展和农民的增收。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6923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