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优先支持联农带农富农产业;DC农业启动上海保供专线
导读:今天是2022年4月16日(星期六)政策:优先支持联农带农富农产业发展;报告:我国智慧农业技术应用模式不足;舌尖科技:发力预制菜项目模式以加盟为主;商明康汇:完成数亿人民币战略融资;钱大妈:深耕生鲜数字化;数商兴农:基于服务乡村振兴...
热点、政策:优先支持联农带农富农产业发展
财政部、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等六部门印发《关于加强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使用管理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优先支持联农带农富农产业发展。
逐年稳步提高中央衔接资金用于产业的比重,支持各地以产业发展规划为引领,重点支持具有较好资源禀赋、良好市场前景、带动增收能力强的种养业,延伸支持农产品精深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和以农业产业为主体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统筹支持具有民族特色、地域特色的手工业,并建立健全联农带农富农机制。
01、报告:我国智慧农业技术应用模式不足
报告显示,目前,我国智慧农业在技术上仍存在基础研究和应用模式创新不足、核心农业传感器和高端农业智能装备缺乏、智能算法模型和系统产品不足等问题,感知元器件和应用系统软件主要依赖进口,终端远程控制系统、动植物模型与智能决策存在短板,缺乏专门针对我国农户和小地块生产场景及多样化市场的技术产品,难以满足现实需要。
02、聚焦民生保供|DC农业启动上海保供专线
4月以来,上海地区疫情防控升级。
作为国内领先的数字农业供应链服务平台,DC农业迅速响应。
DC农业启动上海保供专线,积极联动周边区域,充分发挥数字农业供应链、云仓物流等平台优势,从武汉、保定、苏州、深圳等城市紧急调配资源,每日配送200多吨物资至上海,全力保障上海地区农产品供应市场稳定。
线上团购工具小程序“DC严选批发”上海专区已上线203个套餐供选择,配送范围覆盖上海(除崇明三岛)绝大部分区域,为居民提供了安全可靠的物资。
03、商明康汇:完成数亿人民币战略融资
近日,商明康汇完成数亿人民币战略,为中国农垦产业发展(领投)、浙江两山乡村振兴基金(领投)。
据了解,明康汇是一家生鲜加工商,集生鲜生产、加工、储运、销售为一体,已建立种植、养殖、加工、储运直至终端专卖店的全自营产业链,产品包括、肉类、蛋类、水产、豆制品等品类。
据不完全统计,明康汇所属领域本年度共有11笔融资。
04、钱大妈:深耕生鲜数字化
目前,钱大妈公司有一支300多人的专业IT团队,已经做了50多套业务系统,其中70%属于自主研发的。
钱大妈希望通过不断地自主研发和与时俱进,完善数字化系统,从而赋能公司业务的各个环节。
比如在订货端,有了智能订货系统,让门店运营更加轻松;比如在采购端,通过系统让采购价格更加透明,让订单处理更加方便快捷;在供应链,我们能实时调配车辆和路线;在质检方面,用数字化实现商品的溯源,保障产品安全等等。
05、京基智农:发力楼房养殖模式
近日,京基智农表示,该公司选择楼房养殖模式,首先是因为公司所处南方区域不像北方有那么多平地,采用楼房养殖可以实现土地集约化,在同样的土地面积上出栏更多生猪;其次,较之传统模式,楼房养殖采用全进全出的方式,管理效率相对较高,在生物安全防控等方面也具备明显优势。
目前,公司高州的楼房养殖项目初步达产,一季度生产成本约14.89元/kg,成绩良好。
06、数商兴农:基于服务乡村振兴
专家认为,“数商兴农”的任务和一系列战略部署上,主要反映在“农”“商”两方面。
前者是指农村电商作为数字乡村的标配助力乡村振兴,在兴产业、美农村、富农民、促进农业农村信息化、数字化上发挥战略性作用;后者是指农村电商在加强县域商业体系和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补短板、促转型,扩内需、畅流通,助力夯实构建国内大循环、国际国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战略基础。
概括来说,以农村电商升级引领“数商兴农”、以“数商兴农”助力乡村振兴,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要求也更加明确。
好的,这就是今天(4月16日)的三农日报全部内容,看趋势、看预判、看布局~~
“三农”指什么?如何解决三农问题?2018三农重点扶持项目有哪些
九台区潜心绘就振兴画卷
吉林省向宇农副产品有限公司的生产线上,各类休闲食品陆续下线;马鞍山村的田园综合体,吸引了天南地北的游客;清水村的庭院内外,村民正兴致勃勃地培育苗木;上河湾村的日光大棚内,分季度种植西红柿、豆角等作物……春日里的九台农村处处充满生机,蕴含着巨大的发展能量,一幅幅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华丽篇章正渐次展开。
迎接“三农”工作的新挑战,九台区将坚定不移优化规划布局,依托总体规划出台农业强区规划,围绕产业集群集聚做好布局调整,立足规划目标同步做好要素保障,补短板、强弱项、敢突破,在高质量发展的大潮中跑好开局“第一棒”。
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守住粮食安全底线
保面积、建良田、提单产、强农机、优技术、防灾情……九台区始终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把粮食安全作为“三农”工作的底线任务。
全面加强“田长制”,今年重点推进7.5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突出抓好3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工程化试点建设。持续推进“黑土粮仓”科技会战,打造10万亩黑土地保护利用试点项目,创建纪家太平村千亩辐射示范基地。重点抓好高产创建示范活动,突出玉米、水稻、大豆三大作物,打造高产高效示范片区。
大力推广大型农机装备,及时整合涉农项目资金、出台相关政策,向经营主体倾斜。集成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增施有机肥等绿色施肥技术模式,建立健全秸秆、畜禽粪污等农业废弃物收集利用处理体系。加强灌区改造提升,全面防御重大病虫害,努力消除“地趴粮”。
规划“三大板块”落实“三项举措”——抓好棚膜经济
做好“菜篮子”稳产保供,切实满足民生需求。九台区着力规划“三大板块”,积极落实“三项举措”,持续抓好棚膜经济。
以土们岭、龙嘉等地为节点,连点成线,规划“寒地保供”棚膜园区,推进长吉北线棚膜经济带建设。规划“五点一线”北菜南运棚膜经济带,积极开拓南方市场。规划以龙嘉、卡伦湖、东湖等地提质改造的棚膜经济带,着力打造都市“菜篮子”。
全区各乡镇(街道)将抓住春秋两季建棚黄金期,确保完成新建棚室任务指标1000亩。发挥财政资金撬动作用,通过发行专项债、贷款贴息等方式拓宽融资渠道,采取打包打捆、规模承建等新模式,吸引更多金融和社会资本参与建设。对“菜篮子”生产基地搞好协调衔接,农业农村、科技等部门将组织农技人员深入园区和种植大户,提供精准技术指导服务。
立足中轴产业建造“大肉库”——促进畜牧业发展
推动“秸秆变肉”工程,巩固生猪稳产保供,打造肉鸡产业集群……九台区将充分发挥畜牧业的中轴产业作用,努力在全市乃至全省建造“大肉库”。
加强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加快建设一批规模化、标准化肉牛养殖产业园区,全力支持伯宇等重点企业发展,力争全年肉牛存栏发展到18万头。积极落实省里支持生猪、家禽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在产业发展上谋划大项目,今年年末实现生猪存栏发展到100万头。利用九翔牧业这一平台,实施订单化发展、规模化养殖,打造“龙嘉鸡蛋”品牌,规划蛋鸡产业园区项目建设,实现“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集群发展。
走“名优特”品牌之路——做大特色农业
“名”就是打品牌,“优”就是高质量,“特”就是好资源。九台区将结合区域实际,坚定不移走“名优特”品牌之路,把农村资源优势切实转化为产品优势、产业优势、经济优势。
打造国家级“九台贡米”区域性公用品牌,创建水稻绿色原料基地30万亩。利用波泥河苗木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波泥河苗木、卡伦湖鲜切花等特色种植。提升改造城子街、上河湾优质林果生态产业带,实施林果品种改良、提等升级改造,打造林果产业集群,吸引更多游客来九台旅游、食宿、采摘,实现量价齐增、品走天下。
深化生态文明建设——提高乡村品质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九台区将充分发挥生态优势,统筹推进农村生产、生活、生态良性循环,全力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推动全区乡村建设水平实现新的跃升。
推进秸秆综合利用,重点探索推广水稻秸秆还田、食用菌基料等技术,确保全区秸秆综合利用率要达到85%以上。强化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促进粪污就地转化、就近还田,支持粪肥公司、经纪人等拓展“收、储、运、用”服务链条。持续改善农村水生态,严格落实河湖长制,常态化开展河湖“乱占、乱采、乱堆、乱建”清理。加快建设林业强区,扎实推进林长制,建立各级林长责任区资源数量质量清单、林长职责任务清单、资源保护发展清单。
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新建农村厕所2000户、创建“干净人家”6000户。推进“千村示范”“百村提升”创建,今年将创建“示范村”32个、“示范镇”3个、“示范带”1条,并综合多元要素在“千村”基础上优选“百村”。完善建立乡村治理体系,开展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培育和普法宣传活动,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平台,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品德建设,开展文明村镇、文明家庭等创建工作。
完善机制深化改革——推动农民增收致富
建设“农业强区”不仅需要改革增动力、添活力,更要围绕处理好农民和土地关系这条主线。九台区将坚持以人为本、以产兴城,带动农民拓宽增收渠道,实现共同富裕、安居乐业。
促进农业降本增产,大力发展集约化农业生产模式,加强农民合作社建设。鼓励农民劳务输出,积极探索土地托管经营模式,鼓励企业就近招工,引导农民就地务工。强化产业带动增收,全力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完善联农带农联结机制。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积极推广“村党委+合作社+农民”经营模式,大力推进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模式,让农民获得更多集体分成。
不断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分类摸清底数,及时梳理问题,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延包模式。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探索出具有九台特色的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形式。深化农村金融改革,梳理一批已基本成熟、可尽快落地、形成实物工作量的重大项目,做实做活“政银保担”合作机制。着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支持农民合作社依法自愿组建联合社,加快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三农就是指指农村、农业和农民,这里面的农民绝对是根本核心,所以说首先解决三农问题,先考虑的就是农民的问题。
三农问题的解决办法三农问题在世界范围内具有普遍性,我们应以正常的心态来看待我国的三农问题;在我国具有普遍性,解决三农问题,是我国各地区共同面临的艰巨任务。
农业产业化联合体项目根据农业农村部乡村产业发展司印发《2020年乡村产业工作要点》部署要求,2020年,扶持并推介一批主导产业突出、原料基地共建、资源要素共享、联农带农紧密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可细分为:
支持以多主体参与、产业关联度高、辐射带动力强的大型产业化联合体;支持以产业园区为单元,园区内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民合作社和农户分工明确、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中型产业化联合体;支持以龙头企业为引领,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跟进,广大小农户参与,采取订单生产、股份合作的小型产业化联合体。
农产品初加工项目根据《2020年乡村产业工作要点》部署要求,2020年,农业农村部继续支持实施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设施建设补助;鼓励和支持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保鲜、储藏、分级、包装等设施建设,促进农产品顺利进入终端市场和后续加工环节。
同时支持发展粮变粉、豆变芽、肉变肠、奶变酪、菜变肴、果变汁等初级加工产品项目;农产品初加工补助项目,每个地方每年都有补贴,一定要积极申报。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根据农业农村部发展规划司印发《发展规划司2020年工作要点》部署要求,2020年,创建和认定一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引导各地梯次推进国家、省、市县产业园建设;同时,总结不同区域、不同产业类型的产业园范例,发布产业园发展报告。目前全国已批准创建四批107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2020年农业农村部、财政部继续支持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7172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