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资讯 >

人们常用“五谷丰登”来形容丰收,被称为“五谷”的农作物,什么时期已经齐备了

C

人们常用“五谷丰登”来形容丰收,被称为“五谷”的农作物,什么时期已经齐备了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我国农作物“五谷”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五谷,古时称稻、黍(小米)、粟、麦、豆为五谷,后代称为“五谷”的农作物,商周时期已经齐备, A项农作物的种植进一步扩大,B项原始农业刚刚开始,D是我国奴隶社会的完善时期,西周的农业也是主要的生产部门,本题选C。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早在氏族公社时期,我国就形成了“南稻北粟”的农业格局,农业经济的发展是古代文明形成的必要前提之,多品种农作物种植制度的意义不仅在于提高农业的总体产量,而且还能够减少单系粮食种植的危险系数,是古代农业发展的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

现在的谷一般指的是稻谷,传统的谷物指的是五谷。

在《黄帝内经》中,五谷被称之为:“粳米、小豆、麦、大豆、黄黍”,而在《孟子滕文公》中称五谷为“稻、黍、稷、麦、菽”,在佛教祭祀时又称五谷为“大麦、小麦、稻、小豆、胡麻”,再而后便是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谷类有33种,豆类有14种,总共47种之多。还有一种说法认为五谷泛指五类作物,即“悬、藤、根、角、穗”。

现代常用汉语中,通常说的五谷是指:稻谷、麦子、大豆、玉米、薯类,同时也习惯地将米和面粉以外的粮食称作杂粮,而五谷杂粮也泛指粮食作物,所以五谷也是粮食作物的统称。

而古代的“五谷”一词,一般是指的是:粟、豆 、麻、麦、稻;同时五谷亦可为泛词,泛指农作物或农产品。可延伸为含谷类或以土生作物为原料的食品和饮品等。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7671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