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资讯 >

去青海旅游要注意些什么

青海旅游注意事项1.青海大部分干燥,为增强抵抗力应加强蔬菜水果摄入,切忌无节制地食用羊肉,一旦上火,将影响体力和健康水平。由于当地蔬菜水果出产不多,建议携带合成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C。

去青海旅游要注意些什么

2.青海藏区青梨酒颇为醉人,饮酒以自己平日普通白酒酒量的三分之二为宜。

3.藏区的酥油茶之类食品不太适合内地人肠胃,不能多吃。当地有待客的酥油茶空碗必重新添满的习俗,故建议始终保持碗内酥油茶三分之二满,如此既不伤害藏民感情又保护自己,建议携带黄莲素之类止泻药。

4.清真寺在礼拜时间一般不欢迎非穆斯林参观,但穆斯林的礼拜确实是值得一看的,应当征得同意后才可参观拍照,最好的办法是找一个穆斯林带你进入,然后由他安排你在一旁观看。

5.藏区的天葬不欢迎观看,如果拍照或摄影更是会惹来大麻烦,因此必须得到家属许可后才能观看,但是尽量不要拍照。

6.如住宿藏民帐篷一定注意防潮,在床铺与地面间应当有隔潮层,如无专业防潮垫可以塑料布等代替。

7.如在穆斯林家庭住宿,不经允许不要擅自进入厨房,穆斯林的厨房一般不欢迎非穆斯林参观,也不要进入主人特别是女主人的房间。宗教器物不要触碰。在穆斯林家庭饮食要随同清真标准。

8.塔尔寺附近有许多强卖藏刀的不法之徒常常聚集在寺庙门口以恐吓方式威逼游客购买他们的刀和其他物品,遇到这些人不要表示出对其商品的任何兴趣,不要驻足观看,到街两边的商店里购买需要的物品。这种情况在其他一些旅游点也存在,因此需要特别小心。

9.在出发前往其他景点之前建议购买足够的胶卷、电池、食品、药品之类储备,青海的其他城市很少有齐全的此类商品供应,即使有也十分昂贵。

10.在一些交通不便的地区很少有公共汽车,可以考虑搭车,搭车时有时香烟比钱更解决问题,注意找比较可靠的车如军车,邮车等。 高原旅游注意事项海拔在3000米以上的地区,称为高原地区。其特点为气压低,空气中氧的浓度也低,易导致人体缺氧,从而引起高原反应。高原病的常见症状是呕吐、耳鸣、头痛、呼吸急迫、食欲 不振、发烧、睡意朦胧,严重者会出现感觉迟钝、情绪不定、精神亢奋、记忆力减退、听、视、嗅、味觉异常、产生幻觉等,也可能发生浮肿、休克或痉挛等现象。

一、常见的高原旅游注意事项:

多饮水:由于高原空气湿度低,人体容易脱水,加上血红蛋白增高,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极易形成血栓,引发心脑血管意外。因此,要不断少量喝水。

戒烟:香烟产生的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是氧气的250倍至300倍,大量抽烟会明显加重高原反应。

学会正确的呼吸方法:运动试验证明,腹式呼吸比胸式呼吸更有规律和节奏,游客在行走或攀登时,可将双手置于臀部,使手臂、锁骨、肩胛骨及腰部以上躯干的肌肉作辅助呼吸,以增加呼吸系统的活动能力。

刚到高原,应避免剧烈活动和情绪兴奋,避免洗过烫的热水澡,以免加快身体新陈代谢而加剧缺氧,导致肺水肿。坚持高糖类、高植物蛋白和低脂肪的饮食原则。糖类能够快速提供热量,使人适应高强度的活动,而且可增加氧气的交换通气量。过量的脂肪和动物蛋白可加重高原反应。高原反应容易导致失眠,可以适当服用安定片保证充足睡眠。

此外,16岁以下和60岁以上者,患有贫血、糖尿病和较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和慢性肺病者,精神疾病患者以及孕妇等不宜进入高原旅游。

二、有关高原反应的一些常识:

1.对高原病患者而言,给氧及降低高度是最有效的急救处理,若有休克现象,应优先处理,注意失温及其他并发症。

2.应将病患移至无风处,并立即卧床休息,注意保暖,防止上呼吸道感染,同时严禁大量饮水。

3.若疼痛严重,可服用镇痛剂止痛。如果仍不能适应,则需降低高度,直到患者感到舒服或症状明显减轻之高度为止。一般而言,出现高原反应的患者降低至平地后,即可不治而愈。虽然如此,严重的患者仍需送医院处理。

三、小帖士:

1.在高原晚上睡觉喘不上气怎么办?

高原缺氧影响通气,人们常常会感觉呼吸比较急迫、喘气厉害,睡不踏实,这种情况比较正常。建议在高原区晚上睡觉尽可能垫高头部或尝试坐着睡也可以,以便使呼吸顺畅一些。

2.刚上高原就吸氧好吗?

首先,并不建议人们初入高原就急于吸氧,因为这样会影响人体对高原海拔以及气候条件适应性的及时建立,当然这适用于高原反应比较小的一类人。如果高原反应比 较严重且身体虚弱,则建议及时吸氧,尤其是在夜间,因为这样有助于减轻人们的高原反应症状,获得良好的休息,保持体力。

3.高原皮肤如何何养?

建议一定要在高原地区使用防晒指数较高的护肤产品,尤其是脸部的鼻子、颧骨、耳根部位更应涂抹充分,因为这些部位的皮肤比较细嫩,更易晒伤、脱皮。防晒霜可不能贪便宜,防晒系数大于15的为佳。防晒剂需涂抹一段时间与皮肤结合后,才能发挥最佳效果。旅行中难免会流汗,最好每隔一两小时涂一次。戴帽子很有必要,但别把帽子带得太紧,这样脑门很容易长豆豆。同时格外需要注意的就是嘴唇。在西藏,嘴唇是很容易开裂的。一定要准备唇膏。

另外,保持心境平和是有利于保持你的皮肤的;即便条件有时候比较困难,但是还是要多吃水果和蔬菜。保持皮肤好的另一个偏方是:晚上睡觉前一定要 洗脸,早上起床最好不要洗脸。超过10天的长时间野外活动,如果没有良好的卫生条件,最好就不要洗脸,灰扑扑的一般对皮肤有保护作用,当然,涂一点酥油会效果更好。有点脏不怕,怕的是洗得太干净很容易晒脱皮的。

4.高原上戴隐形眼镜行不行?

戴隐形眼镜最需要注意的是清洁问题,如果高原地区有较大风沙,建议最好不戴。但隐形眼镜戴与不戴,与高原海拔关系不大。

5.初到高原感觉发烧、耳背,正常吗?

因为人们在高原的血压值较之在平原地区时会有所升高,所以身体感觉发热是正常的,一般在高原的体温会比平时正常体温高0.5℃至1℃,但如果在发热的

同时还伴有身体的其他不适,就应及时到当地医院进行检查,如是由感冒引起的发烧,患者应迅速撤离至海拔较低的地方进行治疗。在高原地区出现耳背现象属于正常,这是由于身体缺氧造成的听力障碍。

6.在高原上可以喝酒吗?

建议在高原地区不要饮酒,尤其是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因为饮酒会加重人们心脏和血管的负荷,而且常常会加重高原反应,甚至诱发脑出血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发作。

四、其他健康事项

1、注意保暖,.在出行时宜穿宽松、保暖的衣服。西藏的昼夜温差非常大,而且早、晚气温偏低。一般海拔每升高1000米,温度降低6℃,所以一定要注意保暖,即使在夏季也必须准备外套或毛衣,在阴暗的寺院殿堂里待时间长了也是很寒冷的。另外,保持身体的干燥也很重要。

2、高原强烈的阳光和紫外线会伤害你的眼睛,应准备太阳帽和墨镜。西藏有很多冰雪环境,冰雪地及水面会反射很强的太阳光,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将双眼直接暴露在这种环境中数小时,即可造成雪肓。所以,在雪线及以上地区活动时一定要带雪镜,或者至少是可以滤过紫外线的好的墨镜。雪肓会造成暂时性失明, 轻微的症状是:对光线敏感不停眨眼,眼中似有沙子,疼痛,眼睛发红,不停的流泪。若发生雪肓,应以眼药水清洗眼睛,到黑暗处或以眼罩蒙住眼睛用冷毛巾冰 镇,减少用眼,尽量休息。良好的休息和舒缓的环境能及时缓解雪肓的症状,但完全恢复通常须5~7天。

3、带一些鼻腔外用软膏和润喉片可缓角干燥带来的鼻喉不适。

4、建议大家考虑带着以下药品:金施尔康、西洋参含片、阿司匹林、必理痛、牛黄解毒片、感冒灵、喉炎丸,止咳水、白花油、维他命C丸、胃药、纱布、眼药水及消炎药。 建议准备大小各一个小型药盒,大的放在背囊里,小的随身带。

5、小心中暑。高原的阳光是很可怕的,尤其在夏天做长时间的户外活动的时候。因此高原户外旅行活动一定要备有清凉油、人丹之类的等,而且要多喝 水。发现有人中暑,应尽快将其移至阴凉通风处,抬高头肩部半躺下,脱掉外衣用水湿润患者内衣,不停扇风并用冷毛巾擦拭患者身体使得患者的体温降低。患者清 醒时,应给他补充水分。

出现低血糖怎么办?

1.无论是乘车还是游览观光,口袋里要备几粒糖果,巧克力、水果糖比较好。要按时吃早餐,一旦没有吃早餐或早餐吃得太少而在午餐前出现心慌、饥饿感,就马上吃几粒糖果,大约10至15分钟就会恢复正常。

2.如果有条件,可马上冲一杯浓的砂糖水喝,如是在旅途行进中,身上未携带糖果,可喝些含糖饮料或吃些其他食品,也能恢复正常,只是在时间上稍微慢一点。

3.如果旅伴出现低血糖并突然晕倒在地,应立即让其平躺仰卧休息,松解其衣服扣子和裤腰带,让其服些浓糖水或甜饮料、果汁之类,一般都能很快缓解过来。假如采取上述各种措施均无法使低血糖症状消失,应考虑患有其他疾病,要毫不犹豫地送当地医院诊断治疗。

腿脚出现浮肿怎么办 ?

初到高原,人们也许会由于海拔高、行程过于紧张而出现腿脚浮肿的情况,此时不要惊慌,以下方法可以适当减少或舒缓浮肿的程度:

1.要妥善安排旅游的时间和路线,不要赶得太紧,游完一个景点后要休息一会,注意劳逸结合。

2.途中要注意体位的变化,站立和行走一段时间后,要坐一会或平躺一会,并把两腿跷起来。长时间坐车时,要把两腿抬高,便于腿脚的静脉血液回流。

3.外出旅游需要长时间行走时,最好打上松紧合适的绑腿,或用宽布带在小腿上缠几圈,用别针固定住。

4.每天旅游完以后,用热水烫脚,使脚部的血管扩张,便于血液回流。

大学生预算2K 西北人气王线路

格尔木是青海省下辖的县级市,由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管理,位于青海省中西部,青藏高原腹地;辖区地形复杂,大致可分为盆地高原和唐古拉北麓两部分,为典型的高原大陆性气候;总面积平方公里,辖5个街道、2个镇、2个乡;全年常住人口240494人。

“格尔木”是蒙古语的音译,又译作Golumus、Golimao、Garmu,意为“河流密集的地方”;格尔木是青海连接西藏、新疆和甘肃的战略要塞,是中国西部的交通枢纽,青藏、清新、敦格三条主要公路在此交汇。青藏铁路已经通车;有长江源头、张莞盐桥、雪山冰川、昆仑雪景、瀚海日出、沙漠森林等独特的自然景观。格尔木昆仑旅游区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1]2008年9月,获得商务部“2008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荣誉称号[2],经青海省人民政府批准退出贫困县。[3]

年,格尔木市国内生产总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完成亿元,比上年增长。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亿元,递增;第二产业增加值亿元,增长;第三产业增加值亿元,增长。[4]

中文名

格尔木

外文名称

格尔木、格尔木

另一个名字

冰城,鹿城,摩城,盐湖城

行政区类别

县级市

归属区域

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管辖区域

5街2镇2乡

政府住宅

八一东路001号

电话地区号

0979

邮递区号

816000

地理位置

青海省中西部

区域

平方公里

人类人口

20,494人(年常住人口)

方言

中原官话-秦陇片-格尔木方言

气候情况

大陆高原气候

胜地

玉珠峰、昆仑山国家地质公园、察尔汗盐湖

机场

戈尔穆机场

火车站

格尔木火车站

车牌代码

H

行政区划代码

632801

地区生产总值

元(年)

汉武帝第一次出使西域,张骞曾取道柴达木盆地返回。因为是羌人的活动区,历史上被称为“羌人中道”。

西晋末年,辽东鲜卑吐谷浑部迁入甘青地区,后逐渐壮大,以青海为活动中心。

到了南北朝时期,在广大羌人的支持下,实现了长期分散的羌人的统一,建立了以鲜卑人为中心、羌人首领的吐谷浑统一政权。格尔木地区成了吐谷浑的领地。

杨迪大业五年(609年),吐谷浑被灭,在吐谷浑旧址设西海、河源。

鄯善、且末四县,其中西海县辖吐、浴、浑,故都为府城(铁布查古城,青海湖西十五里)。郡内有宣德、卫定两郡,卫定郡治在今都兰县。从此,格尔木地区正式纳入中原统一王朝的版图。隋亡,吐谷浑将归故里。

唐初,吐蕃王国在西藏崛起。唐高宗隆硕三年(663年),吐蕃灭吐蕃国,占领吐蕃故地。9世纪中叶吐蕃王国分裂后,格尔木地区和青藏高原其他地方一样,处于部落割据的局面。

元朝从13世纪中叶开始直接统治整个藏区,结束了青藏高原长达400年的割据局面。当(1333-1368)封蒙古贵族布彦帖木儿为宁王,率领蒙古士兵镇守柴达木。

明代,定安、阿端、渠县、韩栋等地相继建立。史称“塞外西宁四卫”。格尔木地区onc

清朝雍正三年(1725年),清朝开始直接统治蒙藏区,划定青海各部游牧边界,模仿内蒙古的札萨克制度,统一为二十九旗,分为左右两盟。

格尔木风光(10张照片)

民国成立后,采用“联合旗制”。民国六年(1917年)秋,冈比亚宁海总督马奇在都兰寺(今乌兰县东)设立都兰议会,民国十九年(1930年),青海建省后第二年,改为都兰县,包括格尔木西右翼旗、献县十蒙古旗、都兰县所辖藏族五个民族。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五月,在德令哈设立新行政公署,在和硕西右中旗利通设立新行政公署。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撤销新行政局。吉乃等旗仍属都兰县管辖。

1952年8月,甘肃、青海、新西兰联合派出代表,全面开展争取哈萨克人民的政治斗争。哈木、尼哈买提等青海代表来到阿尔顿曲克,从昆仑山召回205户。中共都兰县委决定,由时任都兰县副县长的哈木和时任县政府副主席的尼哈买提在阿尔顿曲克代表政府行使权力,格尔木从此正式解放。

1953年9月,西北行政委员会民族代表团访问格尔木时,宣布成立了阿尔东曲克哈萨克自治区筹备委员会。

1954年7月,奥尔顿曲克自治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从此,奥尔顿曲克哈萨克自治区人民政府正式成立。

1956年3月,格尔木工作委员会成立(1959年10月中共中央批准),是县级领导机构。

1960年11月,国务院第105次全体会议批准撤销格尔木工作委员会,设立格尔木市。

1966年3月,格尔木县成立。

1980年6月,格尔木县改市。[5]

2001年8月,东城管委会、西城管委会、察尔汗管委会成立,作为市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6]

截止2000年10月,格尔木辖5个街道,2个镇,2个乡[7],设3个管委会[8-10]。市人民政府位于八一东路001号。

格尔木位置境域

格尔木市位于青海省西部,柴达木盆地中南部边缘,属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其管辖范围包括两个不相连的地区,柴达木盆地和唐古拉山。柴达木盆地是市区的主体部分,位于柴达木盆地西南部,南与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接壤,东与都兰县接壤,北与大柴旦、茫崖行政区接壤,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县相连。其地理坐标为北纬35 11—37 48 ,东经91 43—95 51。它东西长450公里,南北宽225公里,面积2000平方公里。唐古拉山位于柴达木盆地西南部,南部和西南部与西藏自治区接壤,东部和北部与玉树藏族自治州接壤。其地理坐标为北纬32 44—34 56 ,东经89 39—93 30。距格尔木市425公里,东西长293公里,南北宽173公里,面积2000平方公里。格尔木市总面积为2000平方公里.

[11]

格尔木地形地貌

格尔木市地形复杂,大致可分为盆地高原和唐古拉山北麓两部分。高原海拔2625-3350米,地形结构和地貌特征一般呈同心圆状分布。从盆地南缘到中心,涂境内有山地、戈壁、风蚀丘、平原和盐湖

格尔木平原可分为高海拔平原、高海拔洪积平原、中海拔洪积平原、中海拔洪积平原、中海拔湖积平原、中海拔盐湖沉积平原和中海拔剥蚀平原。高海拔平原分布在唐古拉山及其西端祖尔肯乌拉山的盆地和山谷中。高海拔洪积平原主要位于纳令格勒河和格尔木河源头的宽谷区,海拔约4000米,由卵石组成。中海拔洪积平原分布在布尔汉布达山北侧的山前地区,由格尔木河、大灶火河、乌图梅仁河、那冷格勒河形成的洪积扇连接。中海拔——的冲洪积平原分布在达吉勒格尔木市——乌图美仁一线以北。——冲湖积平原的中海拔分布在洪积平原和盐湖沉积平原之间。中海拔盐湖沉积平原又称盐化学沉积平原,分布于东、西达布孙湖、东台吉乃尔湖、干森湖北部至格尔木市边界。中等海拔的剥蚀平原分布在格尔木市北部和西北部边境地区。

格尔木盆地南缘自东向西是昆仑山,主峰有布卡达班峰、沙松乌拉山、马兰山、博卡雷科塔山和唐古拉山。唐古拉山是西藏的界山,其主峰有乌兰乌拉山、祖尔肯乌拉山、各拉丹冬山和小唐古拉山。[11]

格尔木气候

年,格尔木的气候是典型的高原大陆性气候。冬季平均气温约为摄氏度,夏季平均气温约为摄氏度;唐古拉山区的平均气温冬季约为零下15度,夏季约为7度。降水少,雨热同季,降水随空间的分布差异很大。唐古拉山区年降水量是柴达木盆地地区的10倍左右;流域降水量总的分布趋势是自东向西逐渐减少。流域内年日照时数最多为小时,最少为小时;唐古拉山区最多也就30个小时左右.至少几个小时。市区年平均风速为米/秒,最大风速为米/秒;沱河年平均风速为米/秒,最大风速为3米/秒,流域无霜期明显长于唐古拉山区,约200天。唐古拉的无霜期只有20天左右。[11]

格尔木水文

格尔木市的主要河流有格尔木河、纳令格勒河、脱脱河、尕尔曲河、党曲河。格尔木河发源于昆仑山阿克坦的齐秦山,流经格尔木汇仁达布孙湖,全长468公里(干流长352公里),流域面积18648平方公里,是一条内陆河。纳林格尔河发源于昆仑山(海拔5598米)布卡达坂峰南坡,在拉卡干(纳林格尔北支)汇流处以上命名为红水河。是青海省最大的内陆河,全长1000米(从源头到公路),流入台吉乃尔湖,流域面积21898平方公里。沱河是长江的源头地区,全长290公里,流域面积15924平方公里,从格拉旦东到脱脱。尕尔曲河(木鲁乌苏河)是通天河的上游,发源于唐古拉山的各拉丹冬,流域面积5625平方公里;党河流域面积31251平方公里。流域内有阿拉干河、雪水河、昆仑河、东台艾劲河、托拉海河、小皂霍河、大皂霍河、乌龙沟河、大格勒河、那棱皂霍河。

格尔木地区有38个,其中盆地地区10个,唐古拉山区28个。总面积2193平方公里。有许多泻湖,但也有一些淡水湖。在昆仑山以北的盆地内,湖泊面积超过100平方公里的咸水湖包括南部和北部的霍布森潮汐湖、达布森湖以及东部和西部的泰金尔湖。达布森湖是最大的湖,面积为2000平方公里.淡水湖主要分布在唐古拉山区的长江源头,其中大部分是无名湖。最大的淡水湖是多尔盖措(耶勒斯

格尔木水资源

格尔木地区地表水资源丰富,仅大小河流就有20多条。流域内格尔木河年均径流量10亿立方米,那冷格勒河年均径流量10亿立方米。唐古拉山区河流年均径流量合计48亿多立方米,总量近70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总量亿立方米,其中重复量亿立方米,可开采量亿立方米。流域内资源量10亿立方米,其中重复量10亿立方米。市区资源量10亿立方米,其中重复量10亿立方米,可开采量2亿立方米。含水层厚约30-150m,地下水位在1-69m之间。盆地地下水主要由南昆仑山的大气降水和冰雪融水补给,通过裂隙水或河流注入盆地。

格尔木水电资源丰富,河流一般具有干流长、坡度大的优点。唐古拉山区党曲河和东曲河的理论储量分别为万千瓦和万千瓦。可开发资源分别为亿千瓦和亿千瓦,年发电量分别为亿千瓦时和亿千瓦时。格尔木河流水电资源理论储量万千瓦,可开发资源万千瓦。纳格尔河的理论储量为一万千瓦,尚未开发利用。大格勒河的年发电量为1万千瓦时。[12]

2010年至2010年,格尔木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有野牦牛、野驴、野骆驼、猞猁、藏羚羊、盘羊、石羊、野马、羚羊、马熊、白唇鹿、雪豹、红狐、狼等。有野鸡、石鸡、雪鸡、天鹅、红嘴鸥、大雁、红鸭、黄鸭、鱼鸥、鱼鹰、鹰鹫、黑颈鹤、褐马鸡等20多种野生鸟类。其中,野牦牛、野驴、白唇鹿、藏羚羊、盘羊、雪豹、猞猁等9种野生动物和雪鸡、天鹅、鹰鹰、黑颈鹤、雉鸡等5种野生鸟类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野生动物。[13]

格尔木动物资源

格尔木共有中药233种,其中植物药212种,动物药19种,矿物药2种。其他储量较大的中药资源有麻黄、秦艽、黄芪、葶苈子、大黄、紫苑、卷柏、茵陈、蒲公英、熊骨、甘草、枸杞子、_蓄、大蓟、败酱草、木贼、雪莲、龙胆草、银莲花、棘豆等。[13]

格尔木植物资源

格尔木有铁、铜、铅、锌、钨、锡、金、银、硫、天然碱、石膏、水晶、石灰石、粘土、天然气、煤等44种矿物。224个产地。其中已探明储量的矿种21种,产地24个。矿产资源主要有煤炭和天然气。煤炭分散在南方,天然气集中在北方的三湖地带。盐湖资源丰富,有7个盐湖矿产区,已探明的钾、镁、硼、锂、铷、溴、碘、天然碱、芒硝、石盐等10种矿产,3个大中型矿床区。境内发现的铁、铜、铅、锌、钨、锡、钼、汞、锑、金、银、镉、锂、铷、铯、铍矿物超过17种,包括136个矿区和矿化点,其中去除了铁、铜、铅、锌、金、锂。市内发现的非金属矿产种类繁多,有硫磺、萤石、石灰石、粘土、钾盐、镁盐、石盐、芒硝、硼矿、天然碱、溴、碘矿、水晶矿、石膏、滑石、石墨、冰洲石等。其中,有勘探储量的矿产有硫磺、钾盐、镁盐、石盐、溴。[14]

年末,格尔木市户籍人口50933户,总人口137570人,比上年增加1017人。登记在册的男性人口为69678人,还在增加,女性人口为67892人,还在增加。少数民族人口

格尔木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地区。全市有28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27个。主要有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瑶族、土家族、哈萨克族、黎族、畲族、高山族、东乡族、土族、达斡尔族、羌族、撒拉族、仡佬族、锡伯族、怒族、保安族等。[15]

姓名:海西州州委常委、州委副书记、格尔木市委常委、王勇市委书记、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山泉、市委常委、副市长袁、徐小河(援建)、谢云贵(援建)、张万珍(援建)统计截至2008年4月,参考来源16-17格尔木矿产资源

、格尔木市。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亿元,递增;第二产业增加值亿元,增长;第三产业增加值亿元,增长。第一、二、三产业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分别为、和,拉动经济增长分别为、和个百分点。第一产业增加值占,第二产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占。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40165元,比上年增长。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总体水平比上年上涨。

年,格尔木市完成地区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亿元,比上年同口径增长;全年全市地方公共预算收入14亿元,比上年同口径增长。在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中,增值税为亿元,增长18%;企业所得税1亿元,同比增长;个人所得税1亿元,上升;资源税8亿元,同比增加;城镇土地使用税亿元,下降;契税1亿元,同比增长;城市维护建设税10亿元,同比下降。全市公共预算支出亿元,比上年下降。其中,教育支出增加,科技支出减少,文化体育传媒支出减少,医疗卫生和计划生育支出增加,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减少2,城乡社区支出增加,住房保障支出增加,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减少%。

年,格尔木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亿元,比上年增长1%。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亿元,下降;第二产业投资亿元,增加,其中一般产业投资亿元,减少;第三产业投资1亿元,增长1%。基础设施投资1亿元,同比增长;民间固定资产投资1000亿元,下降2%。

年,格尔木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192元,比上年增加。其中,人均工资性收入24895元,比上年增加;人均营业净收入2862元,增长;人均财产净收入1084元,下降;人均转移性净收入350元。全年全部居民人均生活支出17453元,比上年增加。全年全市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436元,比上年增长。其中,人均工资性收入27310元,比上年增加;人均营业净收入1678元,增长;人均财产净收入1164元,下降;人均转移性净收入285元,增加。全年城镇常住居民人均生活支出17740元,比上年增长。全市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851元,比上年增长。其中,人均工资收入951元,增长;人均营业净收入14608元,同比增长;人均财产性纯收入294元,增长;人均转移性净收入997元,下降。全年农村常住人口人均生活支出14611元,比上年有所增加。[4]

2010年至2012年,格尔木农作物总面积102636亩,比上年增加8274亩。在之中

格尔木经济(6)

,粮食种植面积5176亩,增加1032亩;油料种植面积122亩,同比增加49亩;蔬菜种植计划

在格尔木市,草食动物繁殖幼畜1万只(只),比去年底增加,活幼畜(只)数量减少。幼小动物的存活率。年末有10000只股票(只),不断增加。全年草食动物1万只(只),增长9%,出栏率54%,商品率为。全年肉类总产量为5665吨,增长了%。[4]

:2010年至2010年,格尔木全部工业增加值1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在规模以上工业中,按经济类型分,股份制企业增加值增长,外资企业和港澳台增加值增长。全市15个规模以上工业中,9个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率为,比上年提高个百分点。据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统计,全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亿元,增长15.7%;实现利润总额15亿元,下降;税收总额达到100亿元,比上年增长.

年,格尔木建筑业完成增加值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全市注册总承包和专业承包施工企业12家,实现利润3亿元,增长2倍。[4]

2010年至2012年,格尔木房地产开发投资8亿元,比上年下降。其中,住宅投资亿元,下降3;营业用房达1亿元,有所增长。

在格尔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亿元,比上年增长。其中,规模以上企业零售额达到亿元,增长1%;规模以下企业零售额达到亿元,同比增长。限额以上批发零售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零售额比上年增长;石油产品增长11%;汽车成长4;饮料类别下跌百分之五;烟酒类增加1个;服装、鞋、帽、针和纺织品增加;化妆品下降了%;阶层日用品下降;五金交电类下降3%;体育娱乐产品增长2%;报纸和杂志的发展;中西医学的发展;办公用品下降。

年,格尔木邮政业务量完成9亿元,比上年增加。全年邮政完成邮件业务1万件,包裹业务1万件,快递业务收入1万元(比上年增长)。全市电信业务量完成亿元,下降1。年末固定电话装机1万门,减少1万门;手机44万部,其中4G手机1万部,增加1万部;电脑用户10000,增加10000。

年,格尔木接待国内外游客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其中入境游客2712人次,增长2。旅游总收入亿元,增长;旅游外汇收入亿美元,增长109%。

年末,格尔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亿元,比年初和上年增加亿元。其中,住户存款余额亿元,比年初增加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余额96亿元,比年初增加1亿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亿元,比年初和上年增加亿元。其中,住户贷款余额亿元,比年初增加亿元,增长3%;非金融企业贷款余额亿元,比年初增加亿元。

年,格尔木保险公司保费收入亿元,比上年增长20%,其中,寿险保费收入亿元,增长2;财产险保费收入9亿元,同比增长;年度保险索赔

格尔木综述

年底,格尔木有1个文化馆、1个博物馆、4个剧院、1个文化活动公园、1个青少年活动中心。全市有专业歌舞团1个,演艺经纪公司1家,夕阳红高级艺术团、书画工作室、花卉艺术团等民间艺术团体23个。有线节目163套,广播节目26套,广播电视覆盖率分别为100%和100%。年藏书10000册,其中纸质书30000册,电子书10000册。全年出版6,000份杂志、294期报纸和5,400份报纸。大型非物质文化遗产12项,蒙藏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8个。[4]

截至2010年年底,格尔木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166个,其中综合医院5个,疾病预防控制机构1个,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机构1个,公共卫生监督机构1个,中心血站1个,药监机构1个,乡(镇)医院4个,医院分院和门诊部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个,社区卫生服务站30个。有1,757名卫生专业人员,包括531名医生和586名注册护士。床位1508张,其中综合医院704张,乡镇卫生院50张,社区卫生服务站265个。[4]

格尔木第一产业

年底,格尔木有2个体育组织。国家一级运动员1名,国家二级运动员4名,二级运动员24名。在第十届中国友好城市国际舞蹈全国公开赛、民族舞蹈大赛中获得7枚金牌、2枚银牌、1枚铜牌,在第四届青海省少数民族中学生运动会、“未来之星”阳光体育大会中获得武术项目组第一名,获得7枚金牌、3枚银牌、4枚铜牌。体育**年销售额达3635万元。[4]

格尔木第二产业

截至年末,格尔木市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79697人,比上年末增加6373人。其中,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53238人,增加5237人;城乡居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9172人,增加803人;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7287人,增加333人。全市医疗保险从业人数为48782人,与去年底持平。城乡居民参加医疗保险人数84258人,增加1390人。全市参加失业保险人数为17966人,比去年底增加280人。全市参加工伤保险人数45355人,比上年末增加1229人,其中农民工9186人,比上年末增加6435人。全市生育保险参保人数为33159人,比去年底增加768人。

截至年底,格尔木有1605户居民和3982名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其中:255户780人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享受城镇最低生活保障的有1350户,3202人。[4]

格尔木已初步形成集公路、铁路、航空、管道、电信、电力等基础设施为一体的干线交通体系,也是青藏高原上连接拉萨和西宁的重要城市。

[18]

格尔木地处青藏高原腹地,青藏(西)、青新、敦黄阁-尔木三大板块交汇处。青藏铁路于2006年7月1日通车。

戈尔穆机场

已开通至西宁、西、成都等地的航班。

[19]

年末,格尔木市铁路里程158公里;公路通车里程3126公里,比上年末增加176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17公里;农村公路里程1606公里。年底时,投入营运的巴士共有127辆,总客运量达550万人次。年底时,全港共有1189辆的士。[4]

长江源头

大学生预算2K 西北人气王线路

√重走河西走廊

玉门关--苍凉肃穆的汉唐雄关

嘉峪关--天下第一雄关

莫高窟--跨越千年的文化盛宴

雅丹魔鬼城--千姿百态的奇迹城

鸣沙山月牙泉--丝绸之路上的大漠明珠

张掖七彩丹霞--人间惊鸿,绮丽七彩画廊

沙洲夜市--繁荣边陲市集缩影

祁连山草原--雪山草原,美如画卷

大美青海-世界级风光

青海湖--一场蓝色梦境的巡礼

水上雅丹--大自然鬼斧神工之作

艾肯泉--神秘的大地之眼

西台吉乃尔湖--一半海水一半火焰的双色湖

大柴旦翡翠湖--戈壁荒漠里的晶莹宝石

察尔汗盐湖--五彩斑斓的天空之境

可可西里--深入无人区,邂逅第三极

茫崖翡翠湖--新晋打卡点,绝美秘境

U型公路--最美最孤独的网红公路

俄博梁--地球上最像火星的地方

门源油菜花--邂逅百里花海

√遇见西北·又见敦煌

D1全国各地-敦煌全天集合

D2敦煌-玉门关-雅丹魔鬼城-又见敦煌-敦煌

D3敦煌-莫高窟-鸣沙山月牙泉

D4敦煌-大地之子-嘉峪关关城-天下第一墩-嘉峪关市

D5嘉峪关-悬臂长城-张掖七彩丹霞-张披站解散遇见西北·探秘可可西里

D1全国各地-西宁集合

D2格尔木-G315-大地之血-水上雅丹-西台吉乃尔湖-茫崖

D3茫崖-艾肯泉-茫崖翡翠湖-茫崖

D4茫崖-俄博梁越野车穿越-大柴旦雪山温泉

D5大柴旦-大柴旦翡翠湖-察尔汗盐湖-格尔木

D6格尔木-可可西里-格尔木

D7格尔木全天解散

√遇见西北·经典丝路

D1西宁集合

D2西宁-青海湖骑行-茶卡盐湖日落-茶卡镇

D3茶卡-小柴旦湖-察尔汗盐湖-格尔木

D4格尔木-大地之血-U型公路-水上雅丹-南八仙雅丹-大柴旦

D5大柴旦-大柴旦翡翠湖-阿克塞石油小镇-沙漠轰趴-敦煌

D6敦煌-莫高窟-鸣沙山月牙泉-沙州夜市-敦煌

D7敦煌-路过瓜州-嘉峪关关城-张掖丹霞日落-张掖

D8张掖-远观达坂山-门源油菜花海-祁连山草原-西宁

√行前准备

1、证件:身份证、学生证、户口本(儿童)

2、洗护:补水护肤品、防晒指数50+的防晒霜润唇膏、保湿水乳面霜、面膜,其他美妆产品;3、随身物品:防晒帽、太阳镜、晴雨两用伞、冰袖、防晒手套等

4、药物:感冒药、肠胃药、晕车药、防蚊液

、电器类:充电器、充电宝、耳机、自拍杆、相机等

6、日用品:保温杯,牙刷牙膏、毛巾、眼罩等7、衣物:长袖+外套是标配,如果要看日出和星空,记得带上羽绒服;女士建议带上颜色亮丽的裙子,拍照很出片;鞋子穿轻便耐磨款。

√注意事项

1、西北地域广阔,信号不稳定,一定要带现金2、西北早晚温差大,白天可以穿好看的裙子照,但晚上一定要备好厚外套。

3、在高海拔地区要多吃易消化的食品;多水,使体内保持充足水分;多食水果、蔬菜等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4、避免过度疲劳,在海拔较高地区,不要频频洗浴,以免受凉引起感冒。

5、一定一定要做好防晒!防晒霜+物理防晒!6、莫高窟门票旺季需提前预约购买

7、西北地质景观较多,未经开发的地区不要贸然闯入。

8、有条件可以带上无人机,分分钟拍出大

9、盐湖早上9:00和下午17:00后拍摄最佳。

10、尊重当地文化风俗。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7933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