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鲵人工繁殖技术
大鲵,又名娃娃鱼,大鲵属于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也是最珍贵的两栖动物。大鲵的叫声很像婴儿的哭声,因此人们都会叫它“娃娃鱼”。大鲵的鱼面的选择与培育。
一般选择大鲵的标准,一是要求体质非常健壮、无病、无伤、无残。
二是要求达到性成熟的年龄阶段。
因大鲵早期生长较慢,一般是要5龄才算达性成熟,此时体重400~500克,故亲鲵的最好选择是6龄以上、体重在600克以上的个体。
三是雌雄配比一般要1:1的比例,也可以雄略多余雌。
大鲵的培育是人工繁殖中的很重要一环,关键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选择好水源。
根据大鲵生活的天然水域环境,它喜流、清、凉的水质,水温11℃~25℃ ;二是亲鲵培育池不宜太大,一般5平方米左右,池内要避光,阴暗;三是大小要分开培育,一般性成熟个体大小悬殊,如不进行分养,在培育中因争食发生争斗时,小的易伤或被吞食;四是稀养,投足食料。
5平方米培育池一般放养5组(即10尾,5雌5雄)。
培育池要投足饲料,一般以蟹、蛙、鱼或动物内脏或人工配合料等都可。
作为催产的亲鲵必须健壮无伤,雌鲵腹部膨大而柔软,用手轻摸其腹部,有饱满松软感觉,即可作人工催产用,如用手轻摸腹部有梗手感觉则不宜催产。
另外由于大鲵皮肤光滑,肌肉肥厚,膀胱贮尿量多,或胃内包有未消化的食物,选择时须将鲵体托起,仔细检查,轻压后腹,挤除尿液,这样才不致于被假象所迷惑而错断。
成熟的雄性大鲵,其泄殖孔周边不但有突起的乳白色小点,而且泄殖孔周围桔瓣状肌肉凸起,内周边红肿明显可见,尤其在繁殖季节这一特征更易辨认。
另外,在催产前后,雄鲵能挤取精液时,必须进行显微观察检查,成熟精子,数量多,呈单个,稍加滴水,精子头尾能微微摆动或向前游动。
这种精子,有良好的受精能力。
一旦发现此种雄性大鲵,要重点保护,以免造成精液浪费。
催产池内要求光线暗弱,池面积2~4平方米的长方形或正方形水泥池,水深为30~40厘米。
池内在催产前必须清洗干净,池底铺设洗净的小卵石,池水最好微流,水流清澈透底,这样有利于观察大鲵是否产卵或产出的卵不致于粘附泥尘等污物。
催产池中放大鲵组数宜少,以利于观察。
大鲵人工催产的激素采用鱼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和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类似物(简称LRH-A),注射时多为两种激素合用,也可单独使用LRH-A。
其剂量范围是:LRH-A为26~192微克/公斤,HCG为20~40毫克或157~21731U/公斤。
注射方法:从后背侧肋沟间进针,进针深度以穿过肌肉层为宜。
注射激素量是根据大鲵个体大小而有不同。
一般0.5~1毫升/公斤。
催产水温与产卵的效应时问。
一般在20℃ 以下成熟大鲵药物注射后一天产卵排精。
大鲵人工授精一般采用干湿法。
其具体作法是:待雌鲵在池中产出卵带后,随即从水中捉起轻轻放入布担架内,并用布蒙住眼睛,然后一人用手将尾部向上稍稍提起,另一人一手端着无水的搪瓷脸盆,左手轻托卵带让卵带徐徐自然托入盆中,如遇卵带在泄殖孔内受阻只能用手捏着卵带,千万不要用力过猛,力大则使卵球变形,产出也无用。
当卵带托入盆中有一定数量后,挤取精液盖于卵带上,略加3~5毫升水,再用两手缓缓进行摇动,使其精卵充分结合。
待5~10分钟后,加入少量清水,过30分钟将盆中的水换两次,即可分盆进入孵化阶段。
在大鲵人工授精过程中要严格注意如下几点:先要认真检查雄鲵的精液质量。
将精液挤取1~2滴于玻片上,加清水一滴,置于显微镜下观察,如果精子数量多,呈一个一个地单独存在,其头和尾作轻微摆动或向前方游动,这种精液才有活力,具有授精能力。
如果精子头尾并列成束,或呈单个分散,但无任何活动,则这种精液授精能力极差甚至全无。
所以,一旦发现雌鲵产出卵带首先要选好具有活力精液的雄鲵,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人工托卵时,如卵带不能顺产,不可强行用力相托,动作要轻慢,有时只能轻轻向下托力,辅助卵带产出。
人工采卵,不能挤压腹部,以防卵球破裂。
人工授精取卵时,盆中不能有水,因为卵遇水,接触时间长,则失去受精能力。
人工授精过程中,要避免阳光直射,只宜在室内进行。
再者,成熟好的雄鲵精液,如果保护好,可供多次人工授精之用。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793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