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鲵怎么养
娃娃鱼其实本名叫做大鲵,但是因为娃娃鱼这个名字因为更亲切,现在已经比大鲵更广为人知。娃娃鱼的得名是因为从前人们听到大鲵的叫声,都会以为有婴儿哭泣。以下为大家全方位介绍大鲵的饲养方法:
1、养殖条件
室内外均可养殖。室外为露天专门修建的养殖池,室内为各种闲置设施改造成的养殖池。养殖池只需保证安全牢固不渗漏水,保持流水或配备增氧机。室内养殖池的大小可从1平方米到几十平方米不等。养殖池在放养前需用水浸池1个月,使pH值在6.4以下,一般不要强光照,只保持微光或无光均可。
室外养殖
2、日常管理
大鲵的日常管理简单,但很重要。投饵时保持三定:定时、定点、定量。了解大鲵的生态习性很重要,大鲵喜静怕吵,喜清水怕浑水,喜阴暗怕强光,养殖中要尽量照顾它的这些习性。另外,定时对鲵体及养殖池消毒防病,注意水温变化,夏季控制水温不超过26℃,以防“夏眠”,冬季防止水温低于结冰温度。
3、水质调节
养殖大鲵应经常保持大鲵池内水质清爽无污染,水体透明度大,溶氧量高,PH值在6.8~7.8间。在实际养殖过程中,要及时清除残饵和排泄物,定期用生石灰调节水质,长期保持池水流动。
4、温度光照
大鲵对水体温度要求较严,超出其忍受力会造成大鲵冬眠或夏眠,在炎热的夏季和寒冷的冬季,必须采取降温或增温措施,确保大鲵有一个适宜的水温生长环境。另外,大鲵畏光,养殖场应采取措施避免日光强射,夜晚巡查时,不能用强光对射。
5、放养密度
大鲵养殖池其放养密度视养殖大鲵规格和养殖场水源、水体、饵料等因素而定。一般情况下,苗种阶段考虑大鲵其活动范围较小,摄食能力较弱,放养密度可适当偏大,便于集中管理饲养。在成鲵阶段考虑大鲵活动范围大,摄食能力强,加之有互相攻击性,其放养密度应小。我们多年的养殖实践认为,苗种阶段其放养密度为60~100尾/平方米,成鲵阶段5~20尾/平方米。放养时,要求规格尽量保证整齐,个体之间不宜相差0.5倍以上。
室内养殖
6、饲养技巧
养殖池设饵料台,台面高出水面少许。投喂饲料,以天然饵料为好,主要有浮游生物类、虫类、肉类及鱼类、贝类等。每天早晚各投饵一次,时间为早晨7:30前及晚上10:30前为好。在投饵料时应先清理掉上次的残饵。投喂量为体重的5-10%。当水温在16-23℃时应加大投饵量,次数及时间可保持不变。
7、防偷防逃
大鲵逃跑能力特强,其陆上或水中运动较为敏捷,并能爬高顶重,稍有不慎便会逃逸,必须时刻注意防逃,尤其在下暴雨时要注意。养殖池和整个养殖场所有进出水口和陆上通道口都要装防逃设施。 大鲵其经济价值较高,在养殖过程中要时刻注意防止不法分子的偷盗。
8、病害防治
大鲵在人工养殖环境中,由于环境、饵料、密度等影响,人工养殖大鲵比野外大鲵发病率、死亡率高出几十倍以上,要提高养殖大鲵成活率必须在加强日常管理的前提下,注重预防为主,方能保证大鲵养殖成功出成效。
娃娃鱼生性凶猛,是肉食性动物,如果想养殖娃娃鱼当宠物,那最好要建一个适合它的养殖池,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娃娃鱼对水质的要求较高,若放养的环境无法达到可供它们生长的要求,则通常很难存活,因此不能随便将其放生,如果需要放生,则要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放生工作。娃娃鱼又被称为大鲵,食量大,无咀嚼功能,主要生活在水流湍急、水质清凉、有茂盛的水草且石缝多的河流中。
温馨提示:娃娃鱼属于野生保护动物,保护野生动物从自身做起,拒绝买卖野生动物制品,不干扰野生动物的自由生活。目前社会上存在的食用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等行为,既是一种社会陋习,也是非法猎捕、杀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活动屡禁不止的原因之一。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杜绝食用野生动物,它们不属于餐桌。
一、养殖的娃娃鱼放生后能存活吗
1、通常养殖的娃娃鱼不能随便放生,因为其对于水质要求较高,若达不到它们所需要的生长条件就很难存活,因此在放生之前应与当地渔政部门进行沟通,并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放生工作。
2、娃娃鱼又被称为大鲵,主要生活在水流湍急、水质清凉、有茂盛的水草且石缝以及岩洞多的山间小溪、河流以及湖泊当中,有时在河岸上的树根系间也可见到它们的身影。
3、娃娃鱼食量大,主要捕食水中的鱼类、甲壳类、两栖类及小型节肢动物等生物,其咬肌发达,牙齿又小又密,猎物一旦被捕捉到后,就很难逃生,但它们不能咀嚼,只会将猎物囫囵吞下。
4、娃娃鱼体表光滑,身体满布黏液,在当遇到危险时会放出奇特的气味,令敌人知臭而退。
二、养殖的娃娃鱼能直接买卖吗
1、人工养殖的娃娃鱼能够直接买卖,且市场行情好,而野生的娃娃鱼是国家二级保护两栖野生动物,因此不能进行交易。
2、通常只有子二代娃娃鱼才能进入市场销售,由野生娃娃鱼繁殖出的下一代是子一代,能够养殖不能食用,只有由子一代娃娃鱼繁殖出的子二代娃娃鱼才能食用和销售。
3、每年5-9月是娃娃鱼的繁殖季节,7-9月是产卵盛期,一般雌娃娃鱼会将卵产在水中的洞穴内,一次可产卵数百枚,刚出生的幼体体长只有约3cm,在自然条件下生长至性成熟需要约15年。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22265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