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中心目标是什么?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中心目标是发展农村经济。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全面体现了新形势下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实现这五句话提出的要求,就是农村各方面实现协调、全面发展的过程。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要坚持五个机制:
一、投入机制,坚持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建立一个稳定的政府对农村投入增长的机制。
二、工作机制,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仅仅是涉农部门的事,党和政府的各部门尤其是基础产业和公共服务部门,都要有“一盘棋”的观念,在制定发展规划、安排建设项目、增加资金投入时都要向农村倾斜。
三、引导农民发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建立建设自己美好家园的激励机制。
四、加快建立吸引全社会广泛参与的机制。
五、逐步建立改变城乡经济二元结构的新体制。
做好“三农”工作,是当前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做好“三农”工作,一靠党和国家的惠农政策,二靠农村广大党员干部的积极努力。做好“三农”工作,需要农村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同步发展,但基础是全面振兴农村经济。2005年《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指出,要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加大各级政府对农业和农村增加投入的力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强化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并强调要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农村党支部要紧紧抓住这一发展农村、富裕农民、加强农业的有利机遇,在振兴农村经济上做大文章,出新思路,努力实现农村经济的健康、快速和稳定发展。从当前看,农村党支部经济建设的主要任务有:第一,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第二,继续稳定和强化扶持发展农业政策;第三,继续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第四,切实增加农民收入;第五,深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等等。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8012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