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释放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动力
挖掘释放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动力
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深刻阐明了农业现代化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坚强支撑意义。党的二十大报告、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释放出夯根基、强农业的政策信号,农业高质量发展既是时代所需、更是未来所向。
严守耕地红线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农业强国的首要任务是提升粮食产能、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土地是粮食生产载体,守住耕地红线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要害。构建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务必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坚持良田粮用、藏粮于地。我们应抓紧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做到方案先行、任务落实落细,有序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做到办法落实、资金到位、质量和管理到位。同时,健全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建立行之有效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确保农业增产增收可持续。
种业安全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密码。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和耕地一样是保障粮食安全的要害、锤炼产业韧性的关键一招。为此,必须加快推进种业革命、实现良种化,加快谋划布局农业科技攻关力量,打造国家农业科技战略力量,选准并瞄准突破口,实现种源自主可控、粮食安全的源头保障有力,聚焦粮食品种培植研发、大豆和绿色优质农产品的核心种源研发,突破基因编辑、生物工厂、人工智能等关键核心技术,以及基础原创技术、生物循环技术、拓展食物来源技术等领域的瓶颈制约,不断提高农业增产良种贡献率水平,为增韧性、稳产量、提产能培育出更多高质量的种业中国“芯”。
农业机械化、设施化、智能化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科技支撑。要有效提升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一体化推进机械化、设施化和智能化,研制和装备农业关键设备,推进农机装备工程化应用;提高农业产业数字化水平,聚焦新产业新业态,打造产业发展新赛道,在农业种植、生产服务各个环节广泛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人工智能技术,扩大智慧农业覆盖面,锤炼出与现代化农业相匹配的土地产出率、农业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
产业全链条升级是产业兴旺的重要环节。应拉长产业链,补齐农业产业链条较短、综合效益不够高的短板,着重依靠农业农村资源,做好“土特产”文章,聚合乡土资源、地域特色、产业集群,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打通农业种养和农产品加工流通各环节,实施优势产业延链、短板产业补链、传统产业升链、新兴产业建链,实现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的延伸,提高产业接续力和竞争力,以产业韧性推进产业振兴,奋力开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农业强国新局面。
其一,农业科技创新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农业科技的创新和应用不仅可以提高要素生产率,而且可以通过作物品种改良、灾害防护等措施,提高农业抗风险能力。农业科技的不断发展,为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和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其二,农业科技创新是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面对当前农业自然资源和人才资源双重缺乏的现状,农业科技创新通过对生产力要素的提升,使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例如,通过科技创新提高劳动者技能和生产经营水平,使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更加科学化、现代化;通过科技创新优化生产要素组合、改进生产工具和生产手段,使农业生产的效能不断提升。
其三,农业科技创新是提升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我国农产品面临激烈的国际竞争。近年来,我国农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不足问题越来越凸显。面对激烈竞争,除了推进农业规模经营以外,依靠科技创新提升农产品质量和附加价值、提升农产品生产效率,是解决农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不足问题的关键。
当前,我国农业已进入转型发展关键阶段,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农业发展动能,必须进一步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实现农业的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8078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