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未来发展的七大趋势有哪些
一是从分散经营向规模化方向发展。
农业的规模化生产是在成片集中的土地上采用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运用高效的农业机械进行耕作。它不仅可以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在一定的生产投入的前提下,降低单位土地面积的生产成本,提高产量,使农产品的价格具有市场竞争优势,而且还可以带动诸如运输、农机制造、维修服务、仓储烘干等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大农业的发展局面。
当然,要发展规模化农业,需要有一个过程,还有一系列问题需要解决。首要的就是土地集中的问题。坚持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我国长期不变的基本国策。但是,国家也鼓励有条件的地区要引导农民实行土地经营权向种田能手的合理流转,以提高耕地资源的利用效益。从土地分离出来的农民,可以发展二、三产业,从事养殖、加工、运输、劳务等。
而在我国土地资源相对较为丰富的地区,农业的规模化生产已成为现实。例如,我国20世纪80年代建设的黑龙江垦区二道河农场,人均耕地90余亩,平坦连片,建场伊始就以现代化农场标准为建设目标,配备先进的农业机械和设备,农业劳力少而精,再加上先进的农业措施和管理,因而创造了可与发达国家农业相媲美的高劳动生产率。每个农业工人年均生产粮豆14.5万公斤,创产值12万多元。友谊农场等也是如此,农药和微肥喷洒实行飞机航化作业;各项农事活动由现代化大机群实施科学种田标准化作业;现代化农业信息技术用于生产管理,应用CIMS计算机集成生产系统指导农业生产;主栽农作物水稻、大豆、小麦及经济作物种植结构科学合理;因土施肥,选育良种,并辅以配套成网的水利工程和喷灌设备,确保了农业丰产丰收。基本上实现了“高劳动生产率、高商品率、高经济效益”的目标。
二是从传统农业向生态农业方向发展。
目前,我国农业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渡之中,生产工具正在逐步实觑机械化,化肥、农药、塑料薄膜、电力和燃油的投入越来越多,农作物的产量在不断提高。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大量使用化肥导致水体污染、土壤板结;不合理使用农药导致土壤、水体和农产品污染,害虫产生抗药性后再度猖獗;塑料薄膜的大小使用造成白色污染,破坏了土壤的结构,使农作物减产。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大力发展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是指在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的原则下,总结吸收各种农业生产方式的成功经验,按照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原理、能量转换定律和生物之间的共生、互养规律,结合本地资源结构,着眼于人、动物、植物及土壤之间的有机联系,应用系统工程方法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与自然相和谐的农业生产体系。它要求把粮食生产与多种经济作物生产相结合,把种植业与林、牧、副、渔业相结合,把大农业与二、三产业发展相结合,利用我国传统农业的精华和现代科学技术,通过人工设计生态工程,协调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关系,形成生态和经济的良性循环,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作为生态农业,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不使用化学合成的除虫剂、除草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而是使用有益天敌或机械除草方法;(2)不使用易溶的化学肥料,而是使用生物肥、有机肥和长效肥;(3)利用作物秸秆还田保持土壤肥力;(4)利用作物秸秆发电、气化后形成再生能源、作为牲畜饲料等构成再循环经济;(5)采取保护性耕作方式以保持水土;(6)控制牧场载畜量以保护生态环境;(7)不使用抗生素;(8)不使用转基因技术。
三是从自然式农业向设施化农业发展。
我国地域辽阔,土壤类型及气候条件差别很大,产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历史欠账较多,抵御旱、涝等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差。尽管我国目前的财力状况尚不能满足大规模的农业设施建设需要,但未来农业的发展设施农业是一个方向。西部干旱、半干旱区域的农业灌溉问题,东部及东北区域的中低产田改造和工程设施建设,沿江农业区域的涝区综合治理等,都是我国未来农业向设施化发展的重点。目前,在我国一些经济发达且土地资源缺乏的城市和地区已经建立了一些高科技含量、高投入的设施农业,且已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农业专家们经过精心设计,把农场式农业生产改造成农业公园,集农业种植、绿化环境、观光旅游等为一体,劳动也将成为一项愉快的工作。在黑龙江垦区,为了解决早春气温寒冷的问题,采用塑料大棚进行水稻育秧,采用日光温室生产蔬菜、花卉苗木等。为了解决间断性干旱问题,许多农场早已配备了喷灌、滴灌机械设备等。
四是从机械化农业向“电脑自控化”管理方向发展。
大面积的农业机械作业极大地提高了现代农业的工作效率,而电子计算机智能化管理模块系统在农业上的应用,将使农业现代化管理更上新的台阶。未来农业发展的最高形式,应是高度的自动化和精确化,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已为我们开辟了发展方向。
五是生产组织与服务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加入WTO以后,我国未来农业的生产组织与服务,将紧跟世界发展趋势进行对接,成立相应的农协会等专业服务组织,在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开展全方位的服务,及时疏通渠道,使各种农作物产量达到最高,生产成本降到最低,加工增值达到最大,销售价格和经济效益达到最高,使农民得到更大的实惠。
农业前景是很好的,但在现实中很多创业的人负债了,从笔者了解的情况看,这些人主要原因是投机心里太强,没有真正理解农的的内涵,失败是难免的。
等国家补贴的心里
在豫南,有一位从事农业者,那里有会他就去那里,一年四季到处开会,开会时还要拍照留念,在朋友面前炫耀,回来不去地里,天天去农业部门问有没有补贴。国家提倡农业合作社时他就成立合作社,有植保补贴时他就成立飞防队。总之,没有踏实地做过一件事。
投机心里,捞一把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农业、农村工作的重要机遇,很多人想乘机捞一把,就去投资农业,流转土地,其结果是赔钱了。
建议
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结全当地的实际情况,结合当地农业农村的发展需要再进行。也要分析好市场,看需求如何,不要出现农产品又销售不出去的情况。
创业!真的很艰难!我为了创业从城市调回乡村,包了100亩山头来种植奇楠沉香,由于资金有限,现在才种植3000多棵,看着树木一天天的长大,心里特满足!现在油脂卖300元/克,4年后能有20元/克,那我肯定是村里首富了。。。
今年回家种植农产品,不上化肥,不打农药,电商销售,希望能为大家健康做点贡献!
终于想明白了,负债累累的本质原因,就是没有分散‘风险’,把所有的‘风险’都集中在自己身上。所以,今后创业,分散风险是第一要素!
那么,如何分散风险呢?
第一、把老板心态转变为合作心态,人事管理、上下线业务管理、政商关系等等,都以共享合作的形式来建立。
第二、充分运用好法律,涉及到法律的事情零容忍,万万不可用人情来替代法律。
第三、责任状,任何行为都要建立在责任的基础之上,让信任、责任、荣誉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第四、有多少钱做多少事,市场营运在前,项目营运在后,有市场来牵动项目,而不是用项目来牵动市场。
。。。。。。
更多交流请关注深入!
我搞农业从不亏,但利润少,成本高,,注意农民朋友,不懂别搞,不要为了一点补贴,自自己累死,不说还要欠账!
只要你坚持勤学苦钻,农业大有前途。只怪你自身不足,也许你低估了农业,八亿农民中压力太大,要想出头人才最重要,劝你一句,上是天堂,下是矛房
我明年也要在家种田了。父母年纪大了。要照顾。我自家有个小水库。十几亩。水库旁边的田也是自家的。七八亩吧。还有山。就养点鱼。养两百只土鸡。两三百只鸭子。旱地种菜。水田种稻。中间再养点泥鳅什么的。不养多了。也不要吃饲料。就乡镇上就能解决。养多了病难防。再者不要把目标定远了。我一年能挣个七八万就可以了。资源是自已的。也能照看家里。虽然累点。但总比在外面飘要如吧?与其以后被动回家。还不如赶早好呢!
选择农业创业,投资的远景很好,比较国家比较扶持,就是前期的投入太多。但只要进入正轨,收入也是相当可观了。
现在的各行各业可能都举步维艰,市场上基本不缺哪样物资,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别人办不到的,再也没有八九十年代倒爷的那种暴利,只有熟悉项目,了解市场,稳扎稳打,量力而行。
关于三农经济更是起步艰辛,近几年国家对三农经济的大力扶持,使得各种粮油蔬菜,水产,畜牧,水果土特产,苗木花卉等等都蓬勃发展,另辟奚径也要有坚强的后盾和耐得往寂寞。
农业的前景非常光明,在一个自然条件好,交通便利,离大城市不太远的农村,如果有10个左右的农户,20个劳动力联手种100亩蔬菜,每家种10亩,年亩产平均4千斤蔬菜,一家年产量4万斤,10家40万斤,在城市农贸市场租3个左右摊位,大约每天销售1千斤菜,一年下来差不多销售40万斤左右,购一辆1.5吨运输车来回跑运输,如果谁家地里无活,就负责运输销售,如果谁家地里活忙不过来,其它农户抽调人手过来帮忙,相互借调有专人记录,最终相互持平。即有专人运输,专人销售,生产相互协作,并且使用机械耕地,大幅提高生产效率,满足农活需要。每斤蔬菜纯利应有1块5角以上,农户年净收入应在6万元以上,而且10户20个劳动力种100亩地不是很难的事情,前提条件,一是机械耕地,二是水源到田间地头,不用人挑水浇地。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8529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