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举几条解决‘三农’问题的措施
一、要从全局范围合理调整农业的区域布局。
长期以来我们过分强调保障粮食供给的政策取向,以致从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整个苏南所有县级市,都是国家级粮油生产大县。20世纪90年代后期,国家宣布苏南的红皮小麦、广东的早籼稻等传统粮食作物退出保护价收购序列,一时曾让农民处于无所适从的境地。90年代末,国家又决定集中力量支持中部粮食生产区,苏南等沿海发达地区及大中城市郊区不再要求粮食自给平衡,可以退出粮田放手调整农业结构,大力发展高效农业和出口创汇农业。这虽然是受制有限财力作出的不得已的政策选择,却承认和基本体现了市场导向下产业布局优化整合的客观规律。由于将沿海发达地区农民推向市场后,很快又出现了新一轮地区同构、农产品过剩的现象。因此,一个科学合理的农业布局调整政策,还应把握农业布局转换与农民就业转轨的关系,辅之以调整农村就业结构的政策。在这个大前提下,各地才能以市场为导向顺利地退出传统农耕,在区域分工和差别化竞争中大力发展特色农业。
二、要切实抓好农业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农业结构性调整,不能像以往那样只是简单地解决多种点什么、少种点什么或是多养点什么、少养点什么的问题,而是要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要加快农业产品结构调整。一方面要改变农产品品种较为单一的状况,努力实现农产品品种多元化;另一方面,要改变农产品单靠数量论高低的状况,努力增加农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农产品的质量档次(如高筋小麦、高油玉米、瘦肉型猪等),使农产品从低质向高质发展。要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依靠科学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发展都市农业、设施农业和有机生态农业,使这一 “夕阳”产业逐步“青春化”。尤其要鼓励农民发展 “1.5产业”,即:把发展乡镇企业和农业产业化结合起来,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储藏、保鲜和运销业,增加农产品附加值。鼓励传统农业向服务业转化,尽可能多的开发出像“观光农业”这种类型的产业。要加快农业区域结构的调整。在调整结构中,必须有发展当地特色经济的主动意识,因地制宜发挥资源、市场、经济、技术方面的比较优势,开发本地优势农产品,逐步形成具有本地特色的农业主导产品和支柱产业,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要加快农业市场结构调整。苏南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不能关起门来进行,必须利用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充分发挥苏南的比较优势,扩大农产品的对外贸易,发展创汇农业。加入WTO后,虽然我们的粮食生产已经丧失竞争优势,但在劳动密集型产品如蔬菜、瓜果、花卉、猪肉、水产品等方面还是具有很强的竞争力,优质大米、无公害油菜依然有较强的竞争力。对于这些农产品要加以扶持,鼓励其出口创汇。
三、要下功夫研究和解决小生产和大市场对接问题。我们要及时为农民提供市场信息,大力培育龙头企业,尽快使农业走向产业化,延长农业产业链,形成产、加、销有机结合与相互促进的机制,加快培育和发展代表农民利益的农村流通中介组织,特别是要建立农民自己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这不仅有利于发挥专业化分工的优势,而且还有利于避免因分散经营带来的市场风险。更重要的是,有了农民自己的组织,就能够增强其在市场中的谈判能力,掌握市场竞争的主动权。
三农:猪价刚涨几天,这个坏消息会连累养猪人吗
1、四川省
全国生猪出栏最多的省份,2006年生猪出栏9400万头。此外,四川年存栏头数、猪肉总产量以及能繁母猪存栏均为全国第一,是我国当之无愧的第一养猪大省。该省的成都、资阳、遂宁、乐山等地都是生猪生产重地。四川省生猪养殖的特点是:千家万户分散养殖,农户商品意识淡漠,一年养殖两三头猪,养过年猪。近些年养猪户在规模上有所变化,发展适度规模(年出栏50头)的农户开始增加。
2、湖南省
2006年出栏7965万头,排名第二实属必然。另外,湖南人均生猪出栏量及外销量位居全国第一,全国养猪百强县湖南占14个,是港澳活大猪的主要供应者,湖南的生猪65%在本地消费,其余均跨省供给,活大猪、冷鲜肉、中仔猪等产品销往广东、上海、香港、澳门等地。
3、河南省
2006年全省出栏生猪5958万头,居全国第三位。该省一个明显特点是生猪加工工业发展势头很猛,不仅双汇、众品等一大批知名品牌企业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而且一批新的生猪加工企业也相继建成投产,成为食品工业重要的增长点。同时,全省生猪良种繁育体系已经形成,生产水平明显提高,生猪外销一直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
4、山东省
传统的畜牧大省,2006年生猪出栏5100万头,排名第四。统计表明,山东年出栏100头以上的仅占出栏量的33.5%,更多的生猪来自小规模饲养户,所以市场因素波动很容易影响生猪存栏数。山东生猪外销的主要市场是上海、广东、海南。
5、河北省
2006年全省生猪存栏量4727.94万头,比2005年增长5.3%,排名第五。目前,仍以散养为主,规模化饲养程度较低,年出栏5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户出栏生猪占去全省总出栏量的40.2%。河北省养猪业正由传统的产业向现代产业转变的关键时期。 6、广东省 2006年出栏3635万头。
6、广西壮族自治区
2006年出栏3428万头,排名第七。广西是一个调出大省,主要调往广东、海南等省,并部分供给港澳。近年来,每年调往广东那个的生猪就超过1000万头。
7、湖北省
2006年出栏3412万头,也是生猪主产区。
8、江苏省
我国的生猪生产大省,也是猪肉的消费大省。2006年出栏2977万头,年末存栏1827万头,排名第九。江苏还是全国重要的猪肉品牌大省,在中国15个猪肉品牌中,江苏就有雨润、苏食、今天3个品牌入选,是全国入选最多的省份。
9、安徽省 2006年出栏2843万头,被列入全国生猪优势区域布局
现在猪价现在稍微的有点上涨,这个应该算是好消息啊,因为现在冬天到了啊马上就要进入生猪消费的高峰期,这个高峰期主要取决于中国的春节,还有南方都会杀年猪。所以说现在整个的是中国市场,是缺猪的。上涨是必然的,非洲猪瘟是暂时的,不会是永久的,希望我们养殖户一定要树立好信心,有一个好的心态,我养猪已经20多年了,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你,感谢你的观看,感谢你的阅读。有什么问题也可以私信我。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8626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