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资讯 >

我准备7月份到西双版纳旅行,哪里的吃的,玩的,耍的有什么?水果有什么特产?

值得关注的版纳旅游奇观

我准备7月份到西双版纳旅行,哪里的吃的,玩的,耍的有什么?水果有什么特产?

气泡鱼

在勐腊县的南阿、南腊河等河流中生长着一种有趣的小鱼。当人们把它捉到手后,它便会像气球一样自然膨胀,圆如小球,而且越用手搓揉,越胀越圆,犹如充满气的气球,同时会发出“叽叽”的响声。这种鱼身长6至7厘米,体大不过如姆指,腥味比其他鱼类浓烈,当地人把它叫做“气泡鱼”。

树上"虾泉"

西双版纳的边防战士,在密林深处发现一棵百年大榕树,该树腰围过丈,枝叶茂盛,参天蔽日,神奇的是,这棵大榕树的树干上生有一"虾泉"。在大榕树离地面6米多高的主干上,生有一个拳头般大的树洞,每年一到夏季,洞中便有一股清泉汩汩涌流而出。同时,有一种呈现紫黑色的小虾,随泉水从洞中成群结队鱼贯而出,一天涌出的小虾竟一斤多。

由于有"虾泉"的缘故,附近鸟雀纷纷在这榕树上筑巢产卵,定居栖息,树上十多种鸟雀,筑有近百个鸟巢。每日清晨,百鸟嬉闹,跳跃于树叶间,啼鸣之声清脆悦耳,在山谷中久久回荡。

"虾泉"地处绵延高山这上,离地表水源较远,只有距榕树5里地的小溪中,才有同种小虾。泉水和小虾从树洞中流出,便成了一个令人费解之谜。

跳舞草

在西双版纳有一种茎干不高,每要叶柄的顶端长着一长两短的三片叶子的小草。当旭日东升,朝霞遍地开花的时候,原本下垂的长叶会平展开来,两片小叶子上下跳动着,好像少女翩翩起舞。到了下午,长叶子又小垂,但两片小叶仍然不停地跳动。因此,大家称它跳舞草。如果你对着它秦乐,或者唱歌,特别是唱情歌是,小叶同样会翩翩起舞,因而又给它取名风流草。这种草多以单株生存,较难遇到,在热作所、植物园可以看到。

含羞草

草本植物,一般高10公分左右,枝杆细而弯,有小刺,叶片小而细,瓜子形。此草的生长特点与跳舞草又相似又相异,相似之处是都喜欢生长在热带和土壤湿润的地方;相异的是含羞草没有阳光同样长得青绿,阳光太强反而萎缩起来。

此草的特点是-含羞。怕太强的阳光照射,更怕人们触动它。当你触动它的叶片时,整枝叶柄上的小叶片立即收缩如羞状,故此,人们称它含羞草。若你触动整棵树,它就全部收缩起来,如枯死一般,一小时后,它又慢慢恢复成原状了。

西双版纳是热点旅游地区,景洪有多家星级酒店,价位通常在150-400元之间,足以满足游客的需求。其中傣园酒店、皇冠大酒店、金版纳酒店等是其中佼佼者,不仅客房卫生舒适,且配套设施齐全,可供游客饱览风光之余尽情享受。此外,金凤宾馆、景洪宾馆、西双版纳大傣乡大酒店、西双版纳交通饭店也不错。

如果前往野象谷游玩,可以尝试住在野象谷的大树旅馆。大树旅馆架在树上,有高架走廊连接,是游客观察野象活动的理想住所。但住在这里要自备手电筒。此外,相对于住宿条件而言,大树旅馆住宿价位较高,一间的价位在200元上下。

住在景洪与住在橄榄坝的比较

景洪到野象谷远,到热带植物园近,橄榄坝反之。如果要充分品味民族风情,那么住橄榄坝;如果要考虑去两地交通方便,住景洪。推荐住宿:

西双版纳景兰客栈

地址:云南省西双版纳景洪市景兰国际C栋4-103号

价格:双人标准间 60元/间

推荐理由:客栈位于景洪市中心地带,出门购物吃饭都很方便。距夜市场仅百米之遥,步行到曼井兰品尝特色傣家小吃、烧烤也不用10 分钟的路程。

西双版纳当地饮食

西双版纳的居民以傣族为主,傣味菜在云南菜系中独享盛誉,傣味菜以糯米、酸味及烘烤肉类、水产食品为主,多用野生栽培植物做香料,具有独特的民族风味。最具代表性的有酸笋煮鱼(鸡)、香茅草烤鱼、香竹饭、“南秘”(是一种用各种调料调好的蘸水,酸酸辣辣,用来蘸黄瓜之类)等。

布朗族有“不吃烤肉,不算尝过肉香”的说法。所以烤食的东西多。有烤山鼠肉、斑鸠肉、鱼、猪肉、牛肉;另外,还有卵石鲜鱼汤、螃蟹松、螃蟹肉剁生、油炸花蜘蛛、蝉酱、包烧鲜鱼、酸味菜(酸肉、酸鱼、酸笋)等。

饮食去处

版纳美食尽在夜市,各少数民族风味食品应有尽有。曼景兰旅游一条街是游客不错的选择,在夜间,一边品尝风味佳肴,一边观赏景洪城的夜景,五颜六色的灯光下,尝之不尽的美食会使人流连忘返。

大曼么 大曼么是一个傣族寨子,是版纳最有名的“傣家风味城”,寨中一百多户傣家竹楼任你挑选。烤原鸡、生水香菜蘸喃秘、香竹糯米饭、火烧干巴、叶子包蒸、杂菜汤、煮凉粉是不可不尝的特色菜。寨子座落在景洪城东南方向,澜沧江畔,从市区打的只需5元钱。

曼腊寨 也是一个傣族寨子,近年来新开设了饭馆,是本地人平时常去消费的地方。那里没有歌舞表演,口味正宗但价格便宜是能吸引人的原因。可乘2路公共汽车流沙河大桥终点站下车,再往前一点就到了。

曼竜代寨 如果去勐腊县,可以去曼竜代寨品尝一下原汁原味的傣族风味。这里的风味店都是寨里的村民合伙开的,生意很火爆。这个村寨距勐腊县城大约5公里。可到客运站搭乘勐腊至瑶区或勐拌的班车,到四分场场部下车,步行几十米,往右边沙石公路走下去;或者在县城里乘人力车(1元)到勐腊镇,再搭乘三轮车到曼竜代寨(5元)。

西双版纳行程规划

游线1 澜沧江风光→橄榄坝(傣族园)→热带植物园→曼听公园

上午从景洪出发到勐仑,沿途游览澜沧江风光,游览著名的“孔雀尾翎”橄榄坝,欣赏热带风光和傣家村寨,同时可以品尝购买各种热带水果。游览后再乘车去勐仑,在镇上用午餐。午后从勐仑镇走过罗梭江吊桥(步行约10分钟)便可来到勐仑的热带植物园,观赏各种热带植物以及罗梭江风光。下午返回景洪,到曼听公园参加篝火晚会,观赏民族歌舞以及品尝风味餐。宿景洪。

游线2 基诺山→野象谷→景洪→曼景兰旅游一条街

上午从景洪出发到基诺山,基诺山是普洱茶的六大茶山之一,除了观赏自然风光之外,还可以在这里了解中国最后一个确认的少数民族基诺族。然后乘车前去野象谷公园游览。观赏大象表演、参观大象博物馆之后,乘车返回景洪市内,游览充满热带风情的城市景观。晚上在景洪市的曼景兰旅游一条街品尝风味晚餐。

游线3 景真八角亭→打洛风光→独树成林

上午从景洪出发,乘坐景洪到打洛的班车到勐海县下车,参观景真八角亭以及亭边的三人合抱的菩提树。之后继续乘车去边境小城打洛,在打洛镇上午餐,午餐后参观独树成林的独特景观。傍晚乘中巴返回景洪。

注意:目前打洛的出境关口已关闭,何时再次开放还未有政府的正式通知。在打洛镇上游客可以自由观光,但如有旅行社或当地机构承诺可带游客越过边境游缅甸,请三思而后行。旅游季节

如果用一个形象的比喻来说明西双版纳的气候,那么就是,进入一个天然的桑拿房内。西双版纳只有旱季和雨季之分,旱季的西双版纳就像是一个干蒸的桑拿房,热浪滚滚无处可逃,一但有雨,又冷如秋季。雨季的湿热可能是最重要难受的,汗水流出来,但却黏在皮肤上。

从季节来说,11月至次年的4月是西双版纳旅游的旺季,这期间气温不高 ,而且一年一度的泼水节也在这段时间里举行,6-9月虽然热不堪言,但能尝遍热带水果。5-10月是西双版纳的雨季,不过这里的公路路况较好,对旅游影响不大。当地购物

西双版纳市区和各景区都可以买到西双版纳产的热带水果、蜜饯、香料、药材和一些极富民族特色的工艺品,如民族服装、民族锦帛、金银首饰、黑陶器、竹编、木雕等,在西双版纳北路的民族工艺品街甚至还可买到泰国商品,位于西双版纳勐罕镇中心的橄榄坝农特产品购物市场和橄榄坝果脯大世界也是两个购买西双版纳土特产品不错的去处。

提示:游客在集市上购买到的“缅甸玉”之类的物品,多半是假货,不要贪图小便宜,最好到有信誉的大型商场内购买,并且索要发票。此外,如果不甚懂行,价格高昂的玉制品一定要谨慎购买。集市上玉的多数为假货,要谨防受骗。

当地特色

神秘雨林

西双版纳是全国唯一热带雨林自然保护区,林木参天蔽日,莽莽苍苍,绵亘上百里。

行走在西双版纳的原始森林中,上空艳阳高照,林中伸手不见五指,只听得自己踩在厚厚的落叶层上沙沙的声音。

不同于独立于荒原的针叶林,不同于错落有致的乔木林,热带雨林是铺天盖地的,层次和群落都特别丰富,生机茂盛得一丝空隙都不放过。上层是刺破云端的参天古木;底层落叶深厚,花草丛生;中层乔木、蔓藤盘根错节,缠绕不休,不放过一丝阳光。

西双版纳的原始森林中蕴藏丰富的生物宝藏,生物种类占全国总数1/4以上,珍禽异兽比比皆是,奇木异葩随处可见。

以前,一棵几人不能环抱的大树或许会让你惊奇,西双版纳会让你没有惊奇的时间,高山榕树独木成林,望天木高比摩天大厦(最高达70米),剑毒木见血封喉,铁力木坚逾钢铁,雾气弥漫之中,大象、野牛、巨蜥、长臂猿……活跃其间。

傣乡风情

傣族是西双版纳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拥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主要信奉小乘佛教,自古将孔雀和大象视为吉祥物。傣族少女服饰优美、容姿秀丽、能歌善舞,是版纳迷人的景致之一。

傣族民居 傣家竹楼颇具特色,大多临江河湖畔而建,是上下两层的干栏式建筑,周围绿树环绕,花香扑鼻,令人赏心悦目。

傣族与水 水在傣族生活中是非常重要的东西,他们的许多节日、习俗与水有关,例如辞旧迎新的泼水节。傣家人十分在意水源的清洁,路过傣家寨子时,切记不可往水井里扔东西。

傣族婚恋习俗 傣族男女恋爱自由,每当新年来临,姑娘们将做好的四角缀有缨须的菱形花布包在丢包场丢给意中人,这就是著名的“丢包”活动;小伙子夜晚来到中意的姑娘家楼下吹笛表白心意,叫做“串姑娘”,有意的姑娘会随小伙到竹林中密谈。傣族的婚礼也很有情趣,两家请客,但婚礼在女方家里举行,主要的仪式是为新郎新娘栓线,表示把两颗心栓在一起。

版纳佛风

西双版纳的原野隔绝了中原文化的教化,与泰国、缅甸等东南亚诸国却近在咫尺,于是小乘佛教随风潜入,版纳境内,人人都是俗家子弟,(男子少年之前都必须剃度侍佛,成年后还俗)。佛塔寺庙与傣家竹楼、翠竹古木交相掩映,一派神圣景象。

西双版纳地区主要信奉自斯里兰卡经缅甸传入的小乘佛教。“乘”是梵文的意译,指运载工具,比喻佛法如舟,济渡众生。大乘佛教出现于公元1世纪左右,对之前的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贬称为“小乘”。如今斯里兰卡、泰国、缅甸、老挝、柬埔寨等南亚、东南亚各国并不接受“小乘”的称号,而自称为“上座部佛教”。

版纳佛风有别中原而酷似东南亚,又融入傣族人的文化风格,从寺庙建筑可见一斑。飞龙白塔是版纳佛塔的典范,圆形尖顶,塔身如玉,塔尖金黄,到过曼谷的人们可似曾相识?景真八角亭亦是版纳有名的佛教建筑,基座高筑,锥型屋檐,又酷似傣家竹楼。

版纳人笃信佛教又不拘泥细节,因此,版纳的寺庙并没有很多清规戒律,对佛的信仰更体现在与大自然的和谐共处之中,真正是时时有佛,处处是佛。

当地通讯

景洪以及版纳一些大景点里,有IC卡电话和公用电话可以使用。手机在进入森林后,信号可能会不好,影响使用。

当地网吧

这几年景洪发展的很快,网吧也随之增加不少。位于景洪客运站附近的锦鹏大酒店楼下有一家大型网吧,或者去电信大楼也可以上网。

当地银行

在版纳的活动基本是以景洪为轴心的,景洪的银行较多,比较方便。但是前往一些景区时,建议带上保证顺利游玩的适量现金。

特别提醒

1、版纳机票紧俏,需提前预定。

2、为防备蚊虫和强烈的日光,需准备驱蚊和防晒用品。

3、游览时要尊重傣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惯。

4、版纳地区珠宝玉器较多,选购时需仔细甑别。

5、赴边境地区旅游,须特别注意安全和卫生。

6、自助游就餐时,基本到各处的普通餐厅自行就餐都能吃好,但最好不要去定点的旅游接待餐厅。

果敢地处缅甸北部高原,与中国云南接壤。果敢原生的茶叶品种,统属南亚热带大叶种,即云南大叶种,茶树龄都在200-500年不等,经过多年的种植古树茶,我们有着专业精英制茶团队,请大家放心购买放心饮用,喝出健康才是好茶。

古树茶

按地方史志记载,果敢与同样作为原生地的云南双江勐库属于同一茶源地域。原土司老衙门所在地楂子树等古村落,仍有百年以上的古茶园,茶菁品质上乘,人称“东有大竹箐,西有楂子树”。

果敢古树茶,宛若一位佳人,在水一方。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果敢茶特点:苦涩味低,蜜香,滋味醇厚,回甘生津,喉韵绵长。果敢生茶的野性十足,冲泡时会明显感觉到这是一款出自人烟稀少而且有野性的茶。

挑战茶源地学说--野生古树印证果敢茶产区地位

世界茶源地学说,素有中国云南和印度之争,同时也是云南大叶种与阿萨姆种的代纪性之争。至今,古生物学者仍然为此论战,而中国云南和印度也被广泛认为是世界两大茶源地,其他国家和区域在茶树种植的历史考证领域均定位于传入追溯。

2014年,茶学专家在考察果敢茶产区时,发现多株野生古茶树,尤其是位于果敢老街东南5公里,海拔为1000米南湖塘区域的一株初步鉴定超过1500年树龄的云南大叶种古树茶;通过生物学分析,由此足以证实:与云南一样,果敢亦属于世界茶源地,曾经的世界茶源地之说,由此被打破,并更新。

果敢古树茶

果敢,一片神奇的土地。这里,曾因鸦片而声名远播;这里,曾是“金三角”地区最早形成的,最富盛名的鸦片集贸地。据相关记载,果敢是在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后开始种植鸦片的。其实,果敢地区神奇的植物并非只有鸦片,在英属殖民地时期更有着茶山茶园的规模化种植、采摘,阿萨姆种也正是那个时期引入种植的。当时,果敢地区的茶叶,无论是云南大叶种还是阿萨姆种,由于其品质优秀,被直供英国皇室和贵族使用,属于缅甸的重要经济支柱产业。殖民结束后,茶业出口几乎停滞,当地转而种植鸦片。

果敢原生的茶叶品种,统属南亚热带大叶种,即云南大叶种。按地方史志记载,果敢与同样作为原生地的云南双江勐库属于同一茶源地域。原土司老衙门所在地楂子树,以及西山区南郭、兴旺区三棵桩、东山区大竹箐及南湖塘、红星区杏塘包包寨等古村落,仍有百年以上的古茶园,茶菁品质上乘,人称“东有大竹箐,西有楂子树”。

拂去**尘硝--重探果敢高原茶风貌

果敢茶,宛若一位佳人,在水一方,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

如此佳人,除了神秘,她的成长与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密不可分。果敢位于缅甸东北端的掸邦高原,一大部分被西藏高原所包围,紧邻中国云南省,地理坐标为:北纬23°24′54″-24°09′24″;东经98°24′14″-98°53′42″。地势海拔在450至2400米之间,山与山之间的坝子海拔约1100米,属典型低纬度高海拔高原湿润季风气候区,植物种类极为丰富,至今仍保留了原始的生态环境。再加之果敢是三面环水,上方和西边是怒江,在下方与流出孟定的南定(汀)河汇流。使得该区域大量聚集的山茶科植物,经历千年,与野生乔木茶树在原始生长环境下共同成为普洱茶最上乘生态原料。

堪比冰岛班章--雪山一脉各自芬芳

全部的古树茶,是果敢茶产区独有的特点,也就是说果敢只有古树茶而没有台地茶。在果敢老街附近的“南湖塘”有树龄在1500年以上的野生古茶树,彰显着果敢茶源地的历史,而树龄200-300年的数量也颇具规模,即使是最“年轻”的树龄亦在100年以上。

作为世界茶源地之一,果敢茶种植及“驯化”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百濮时代。此后是与中国云南一脉相承的“武侯遗种”的传说相关。史书上没有孔明南征到此的记录,当地祖祖辈辈口口相传着这样的古老故事:我们是随孔明南征丢落下来的人。孔明拿了一把茶籽叫我们安居下来生产,从此我们就有了茶叶。这些被“丢落”的人照着孔明的帽子建盖房屋,奉孔明为茶祖。基诺人深信武侯种植茶树,并举行放孔明灯活动,称为“茶祖会”,世代相传。“武侯遗种”的传说某种程度上更像是一种文化的认祖归宗。相传当年诸葛亮曾到过果敢的炮楼山,炮楼的旧址现改建为诸葛庙。在佤邦勐冒县县城所在地有一座公明山,也是用诸葛亮的名字命名的。

无论是哪天,历史传承的脉络都有着一个共同的特点。果敢与中国云南山水相连,文化尤其是茶文化的传承更是同宗同源。而果敢古树茶的茶山在地理位置上与素有“天下茶仓”的云南临沧属于同一山脉,有着相同的地理气候资源,甚至抛开有形的国境线,本就是同境同源的地域资源。

肥厚的古树春芽

除此之外,果敢的普洱茶另有其唯一性和不可复制的特色,在《解毒金三角》一书中提到的:据云南植物学家多年研究,因生物间奇妙的作用,凡种植过**的土地,其古茶树生长也受到土壤微妙的变化的影响,茶叶别具一种香气。此说是否确有科学依据,不得而知,但是在种过**的土地上种普洱茶,冥冥中不正契合了中国古书“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的记载吗?虽然此解毒非彼解毒,却同样功不可没,而且善莫大焉。

果敢古树茶

除却果敢茶产区的树种和树龄优势资源外,其另一个无法超越的绝对核心优势是其食品安全领域的纯原生态和零农残。由于果敢自治区此前的特殊历史时期原因,茶产业几乎处于80多年的无人照管和培育的野生状态,完全没有化肥和农药的使用,使其成为100%的纯天然茶原料产地。

为了保证这一核心优势的持续性,缅甸果敢自治区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茶产业复兴计划。其中,为了保护茶产区领域生态环境,维护果敢地区茶叶传统的天然品质,果敢自治区正制定相关法规:禁止砍伐古茶树,禁止在茶树种植和采摘过程中使用化肥、农药,禁止在茶叶中掺水或者掺入伪劣产品。违反规定将严格没收货物及非法所得并予以罚款。

果敢地区的古茶树树龄均在百年以上,数量超过100万棵,年产茶规模将达到5000吨。与国内市场相比,以班章茶为例,班章茶产区的古树普洱茶的年产量仅仅为50吨。可见,就高端古树茶领域来说,果敢茶在规模上有绝对的优势。

果敢古树茶--这位数百年来传承著中华文化的外国土地的这位神秘的佳人将重新踏上中国的土地。

据果敢地区杨氏、罗氏和彭氏等地方望族的家谱及碑铭记载,果敢族先民乃中国明末清初流落缅甸境内的明朝官军。公元1658年12月,南明永历帝朱由榔在清军追击下,被迫带领官兵及随从自昆明仓皇西逃,于次年2月遁入缅甸避难。

公元1662年1月,缅王莽白慑于清军声势,将永历帝拘禁后执献给清朝将领吴三桂。追随永历帝的明朝官兵四处逃散,部分隐居于缅甸中部及掸邦一带;部分则逃离缅甸,返回至中缅边境地区,卸甲为民,繁衍生息。据杨氏家谱记载,为表示居住在科干地区的人民是果断而勇敢的,头领土司杨氏家族便按谐音将"科干"易名为"果敢",并沿袭至今。果敢的茶树都是数百年乃至上千年的古树,是木本、乔木,不是几年长得起来的。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8625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