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资讯 >

为什么要采用种养结合的养殖模式?

种养结合是一种结合种植业和养殖业的生态农业模式,该模式是以地区的农业生产资源禀赋条件为依托,充分发挥其比较优势,引导农民适应市场需求合理地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是促进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途径。与传统种植业和养殖业分离的模式相比,该模式具有以下突出优点和重要意义:x0d①减少环境污染,节约肥水资源x0d种养结合能够解决畜禽养殖带来的污染和历来畜禽生产中尿液和冲洗水处理的难点,做到了资源化利用。而且粪尿无害化处理肥田技术是种养结合家庭模式重点主要推行的技术。畜禽产生的粪尿流入收集池,经过处理可以使其变成具有一定肥效的肥料,这样既可以节约肥料和水,还能减少环境污染,解决畜禽粪尿不能及时处理的问题。x0d②优化资源配置,形成专业化经营x0d种养结合的家庭农场由于是农户自己经营,其在生产经营时会根据自己农场的条件,选择适宜生产的产品,同时会利用更多的时间进行管理,可促进农业生产向精细的专业生产方向发展;同时,对标准化生产的推进、品牌的培育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使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大大提高。最终形成了综合利用土地资源建设产业化生产基地,优化植被资源布局建立绿色景观环境,及合理调配劳力资源组建多元化的农民劳务队伍。x0d③促进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x0d由于家庭农场经营者对于新技术、新产品等关注较多,可促进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此种生产经营模式可很好地利用科学技术,并将其转化为生产力促进市场健康发展,同时还能够促进农业机械化代替人工劳动力的进程。因农户经营农场的规模较小,而家庭农场的规模相对较大,可很好地利用农业机械代替人工劳动力,从而减少劳动力,促进机械化农业生产。x0d④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提高农村经济整体水平x0d随着家庭农场的不断发展,其经营模式也会随之而改变,即由单一的经营模式向多元化的经营模式转变,最后会向农业企业转变,最终注册成企业。因此,要不断提高农业企业的科学管理水平,运用市场规则等有效办法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农民的增收决定于农业土地规模的扩大,因此要不断鼓励家庭农场扩大规模,进一步提高家庭农场经营者的经济效益。同时,家庭农场这种经营模式会使人们逐渐摒弃传统的小农意识,并转化为现代农业意识,促进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x0d⑤促进生态农业持续、稳定发展x0d种植业、养殖业的有机结合,实行农、林、水、草合理的农田布局,增加有机肥的投入量,实行有机与无机相结合,减少无机肥及农药的施用量,同时养殖业、种植业的发展,必将促进并推动农副产品深加工为主的乡镇企业的发展,提高农村经济综合实力,形成种养加一体化的生态农业综合营体系,大大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综合生产力水平。实行种植养殖相结合并不断加强与完善,将不断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最终达到“经济、生态、社会”效益三者的高度统一,有利于农业持续、稳定地发展。

为什么要采用种养结合的养殖模式?

如何指导农户调整种植或养殖结构

农村老俗话说“狗有狗道,猫有猫道,创业也不是什么高不可攀的事情。就假设农民没有钱,那就不能在种植养殖上面创业了吗?肯定不对。

无本难求利是有道理,但农民没有大钱,手里总有小钱是吧?农村老辈人常说,“是多大的鱼翻腾多大的浪花,没有大钱,那就从小处着眼做起啊。农民搞种植养殖创业脱贫致富,是好事儿,不忘本色嘛。老话说“不熟不做,从自己比较熟悉的农业种植养殖开始搞起,真的是轻车熟路的事情。

很多人提起创业,总是认为要投入巨资的生意,才叫创业,小打小闹就不是创业了吗?这种认识是很危险的。刚开始创业,有一个“试水试错的过程,这个阶段非常的关键和重要。为啥这样说,农村老辈人会告诉你,人呢一口不能吃个大胖子,要一口一口的吃饭,慢慢的成长,然后变成参天大树。

你说在农村,农民手里没有大钱,慢慢起步用可以的吧,不要太着急,农村人这都知道,这个“蛋生鸡鸡生蛋的故事,只要家里喂养几只母鸡,好好管理喂养,三五年也能倒腾成一个养鸡场出来。这就是“驴打滚,慢慢的倒腾,这个是不是也算是创业的呢?不过是起点低罢了。这个例子不靠谱,母鸡也有被吃肉或者卖掉的可能性。

咱们说个活生生的例子,就是我小妹家,现在有个养羊的养殖场,规模也算不小的了,常年保持有几百只羊的吧。但是刚开始的时候,小妹家也是从几只羊开始倒腾起步的。几只羊母,然后生小羊羔,羊羔喂大了又成了羊母,这样几年下来,也算是站稳脚跟了,其中的过程不说了吧,也很辛苦,也有因为羊群生病而夜不能寐的焦虑。

所以说呢,农民创业,无论是种植还是养殖,要从自己的实际出发,不要心急着想立马创业成功,不能算那个“鸡生蛋蛋生鸡的理论,毕竟实践中会发生难以预料的风险。农村老辈人讲的好,“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创业也是如此,创业计划书写的再好,也要落地执行。

不信可以看看很多人的创业史,谁刚开始就是玩大物的,都是小打小闹,在创业实践中滚爬摸打,积累经验教训,这样就会少走很多弯路,创业风险也会降到最低。

谁说创业一定要有钱,没钱照样可以创业。在农村,没钱要怎么创业呢?我来给大家提供一些思路,如有不足之处,欢迎指正!

1,作为农村人,土地资源基本上家家户户都有,想创业就得充分利用这些土地,但是得分析这些地适合干什么,是种植还是养殖呢?考虑清楚后,就可以去找合伙人,你出土地资源,别人出钱,合伙创业!一举两得

2,如今国家对三农扶持力度是前所未有的,抓住这个机会,让政策扶持你,平时你得主动去了解这些政策,看看哪些适合你。据我了解,我们这里政府,可以先提供鸡苗和饲料给领养人,鸡养大后回收再扣掉鸡苗和饲料的成本,这就相当于给你提供了免费的创业资金。类似的模式也很多,这个只能根据你那的政策来,举一反三。

钱不是万能的,但是没钱却是万万不能的!我相信这句话每个人都知道,尤其是在当今现金为王的时代,如果要想创业,没有钱就真的太难了!但是并非没有路可走。

一个成功的创业者在很大程度上离不开自身的经济作为后盾,或者有人在后面引导和支持。空手套白狼的好事不是没有,却并非那么容易和幸运!这就需要创业者本身要有强大的意志力去战胜在创业过程中碰到的各种问题和困难,只有做到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气概,才有创业成功的可能!

没有钱就要有勤奋就要有积累财富的时间!两者缺一不可。在农村有太多因为家庭经济困难想创业而无钱创业,我就碰到过很多这类人,嘴里口口声声的喊着要创业,但是在行动上却纹丝不动,我一般直接怼他不必创什么业了,趁早放弃创业的念头,至少现在的生活还能凑合,别真去创业了最后生活都困难。在我看来这类人创业成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因为他们缺少起码的行动力!

但是我也碰到过贫困户创业成功的例子,我把他的创业经历与网友们分享一下,希望网友们能从中受到些许启发。

他是一个贫困户,也是一个腿脚不太便利的残疾人,同时也是一个三十多岁的光棍汉,曾经他对生活失去了信心和活下去的勇气,有过一次自杀经历,后来有人对他说,你死都不怕还有什么能让你怕的呢?从此以后他开始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他利用贫困户的两万块钱,三年免息贷款买了二十只山羊,自己每天拖着残腿去放羊,同时买了百十只土鸡苗养起来,短短的四五年时间,在他的努力和政府的扶持下,他的羊群现在达到了四五百只,土鸡每年下的鸡蛋根本不够卖。恰逢今年羊的行情特别好,一下子翻了身,去年还娶上了媳妇!

越是在没钱的时候

越不能好高骛远,脚踏实地的去做一件事情,从小做起,在收获了经验以后就可以得心应手,才会有更大的信心和能力去逐渐扩大规模,最终成为你想要成为的那个人!让贫穷从此成为你身后的灰尘,而你已经绝尘而去!

如果没有钱讲创业就很难了。作为农民每家都会有几亩地,先把这几亩地种好吧。可以种些投入不大的应季蔬菜,管理好也会有不错的收入。不要盲目贪大,我身边就有例子,总想赚快钱一年赚他几十万,高息借钱种洋葱种土豆,几十亩地自己经验不足管理跟不上,产量品质都不行,行情不稳定,结果赔惨。本来还有些积蓄,这样一来反而欠了一身债。种植业是靠天吃饭,还要看市场的脸色,我认为不要在没有经济实力和管理技术经验时盲目投入,作为个体农民还是从小处入手慢慢来。

养殖业前期投入会很大,如果没有钱很难做起来,市场风险也大,比如去年的生猪市场,如果是刚刚入场的养殖户结果可想而知。如果手里没什么钱还想搞养殖,就买三两只羊,几年就发展成群,当然要吃的了苦耐得住寂寞。散养些鸡也可以投入不大,只要有场地,几个月就会有收益。手里有点钱的买头母牛,老话讲母牛下母牛三年五个头,几年下来就赚到钱了。

现在这个时代人们都有些浮躁,都想赚快钱,投入马上就想拿到回报。不管种植还是养殖的创业,都需要慢下来沉淀下来,有时候我们缺的不是钱,缺的是耐心,创业要耐得住寂寞。

农业投入大,产出周期长,需要的不仅仅是资金,对于养殖,种植技术尤为重要。

只有产出才有销售,那种依靠到处收货做营销的,品控、路损,周转需要很大的人力物力投入。

销售最最最看重的就是数据调研分析,市场拓展,客户维护。。。这三方面最好了,拉下面子跑销路,没有不成功得。

这个你要借鉴同行,要有共同的地方,也要和他们区别做出新奇,做出特点。每一行都有自己的圈子,只要你涉入进去,用心领悟,多实践多考察总结,相信会有结果的。

今日头条,里面有个三农领域,里面讲的全是关于农村人,农村事,农业致富,养殖种植技术的文章。建议您多关注关注阅读,交流分享,相信一定有成效的。

大家都知道,农民现在进城打工,可以选择的工作是越来越少,基本上就是一些建筑工地或一些不需要技术的工厂,环境差工作时间还长,靠体力挣点辛苦钱,动不动还被拖欠工资,心中尽了委屈和无奈,无时无刻都在想着不干了,回家创业做点什么,既能和家人在一起又不用遭受别人的冷嘲热讽,可创业需要资金,对于没有资金的农民,怎样从种植养殖方面创业呢?

第一,可以包地种西瓜,对于在农村创业国家是有扶持的,一些贫困户可以无息或低利息贷款,在小崔家就有很多农民在家包地建大棚种西瓜,而且以形成规模,附近几十个村子的田地以前都是小麦玉米,现在都是种西瓜的,西瓜过后种辣椒,新闻媒体都过来报道,这几年也都挣了不少钱。

第二,可以种菜,离城市近的朋友,在自家的地里种植蔬菜,每天都把采摘下来的蔬菜整理归类装袋,送往城里小区的居民家中,对于城里人每天都能吃到新鲜的蔬菜,而又不用自己跑腿去买,让自己节省下了很多时间,他们会很愿意给你长期合作的,虽然开始辛苦点,但长久下来还是很挣钱的。

第三,自家有地,可以种植玉米红薯,等到成熟时整个烤炉,拉到街上卖考玉米考红薯,几乎不需要什么本钱,而且很多人还都爱吃,小崔听朋友说,他那村的一个人,靠卖烤玉米在城里买了两套房。收入可以吧。

第四,在农村有院子有地方,钱不是太多,可以养点土鸡,现在土鸡蛋很受城里人欢迎的,一些城里人为了能够吃到正宗的土鸡蛋,专门开车跑几十公里到农村去收购,小崔的几个朋友就经常买土鸡蛋吃,所以销路是不用愁的,慢慢的扩大规模,时间长了也是可以挣很多钱的。

最后,农村的一些葡萄树成熟时可以卖葡萄,枣树成熟时可以卖枣,柿子树成熟时可以卖柿子,槐花野菜等等都可以卖了钱作为自己的启动资金,也可以发展成为自己的创业项目。

总之,在农村虽然没有太多的钱,只要认真钻研,勤于动手,肯下力气,还是可以发现很多挣钱的项目的,也会挣到钱的。

觉得小崔说的对你有点用的话请关注小崔

先考察市场,找到好一点的种植或养殖项目,确定好投资方向后,可以向亲戚朋友借一些,也可向银行申请小额贷款,创业的路上有很多艰辛和坎坷,也有风险,慢慢来不要急于求成,只有坚持下去,最终才能看到希望的曙光,祝你成功!

种植的话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土质,以及市场需求量来选择合适的种植项目。养殖也需要考虑到市场需求,周围环境气候条件等因素。钱的话找亲戚朋友借点,或者银行贷款。总之不论做什么一定要做好前期准备工作,不要盲目的投资。

没有钱就找一些投资小的项目,想要种植和养殖要看你的兴趣了,除了兴趣还要看地理环境适合种植什么和养殖什么,这样能把范围缩小供你参考。

还有市场的考察可以考察你选择目标的发展前景,确定之后就可以开工了,投资由少到多积累经验慢慢扩大规模。

如有喜欢我的观点请关注我,谢谢了

首先选好项目,不能跟风,什么事情都有风险,但只要自己认同了就要下定决心,现在有农村商业银行小额贷款,可以通过村镇人民政府帮忙解决及自己拿一部分资金,只要努力了就会成功,

种草养鹅是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也是优化畜牧业结构的一个重要途径。种植一亩黑麦草可养鹅300只左右,料肉比由放牧养鹅的3:1降至2:1,每只鹅可节约饲料粮7斤左右,种植一亩黑麦草养鹅可节约饲料粮2000斤,等于夏熟每亩产粮2000斤,比种小麦增产1300斤,加上种草比种麦节约成本50元,每亩田一年可增加纯收入700元。由于种草养鹅解决了养鹅的饲草问题,养鹅业得到发展,农民还可从中获得更大的利益,这将对于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稳定发挥积极的作用。在种草养鹅过程中,要切实做好以下几个方面:一、种好牧草要种好牧草,首先要选择好草种,达到既要高产,又要食口性好,还要能满足不同季节供草的需要。我市属苏中里下河地区,气候温和湿润,夏秋季节野生杂草较好,可以利用,冬季和早春青饲料短缺。划种选择应以冷季型牧草为主(如多花黑麦草、冬牧-70黑麦)暖季型牧草为辅(如菊苣、苦荬菜等)。其次是加强田间管理。一般草的种籽比麦种要小得多,精耕细作,平整土地就显得十分重要。要想出苗齐,长得好,还得开好一套沟,加强水肥管理和苗期除草工作,要象种蔬菜那样精心种植牧草。再次,合理利用,坚持割草养鹅,采用草架饲喂,不搞直接放牧,提高单位面积载禽量。利用的原则是适时刈割,适度留茬,以利再生。饲喂苗鹅需嫩草,刈割间隔时间宜短,青年鹅消化能力强,待牧草长到20-30cm高度时再行刈割,后期要增加刈割频率,可减缓牧草衰老,延长利用时间。二、养好仔鹅养好仔鹅,一要搭建好棚舍,棚址要选择地势高,通风好,水源足,排水畅的地方,棚子要达到防漏、保温、通风的要求,面积按10只/m2计算。附近要有池塘或河流让鹅子洗浴。配备供温设施,确保冬季育雏成功,否则有草不能养鹅造成浪费。还要配备料槽、水槽、草架等其它设备。二是备足补饲精料,单靠吃草不能满足鹅子生长发育需要,每只鹅仔需饲料6-7公斤。补喂原则是育雏期精、青各半,并逐渐减少,青年期以草为主,后期增加用料量,催肥上市,还要根据膘情灵活掌握。三要做好疾病防治和饲养管理工作,实施二针一驱的模式,即打好一日龄小鹅瘟防疫针;15日龄副粘病毒防疫针;40日龄用广谱驱虫药驱虫。平时注意观察鹅群,做到三看,一看精神,二看采食,三看粪便,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抓好温度、湿度、空气新鲜度的控制和日常消毒卫生工作。三、搞好草鹅结合种草为了养鹅,养鹅是种草的目的,种草、养鹅是两个相联的环节,只有紧密结合才能成功。在实施种草养鹅这项工程时,首先要规划好种草品种、面积和养鹅的数量及批次,做到有草就有鹅,草能满足供应,鹅能及时消化。现介绍二种模式,供参考。模式1。欧花黑牧草或冬牧-70黑麦。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播种,供草期11月至翌年6月上旬,亩产量可达8000公斤,分批刈割喂鹅,每亩可养鹅300只左右。分3-4批套养,第一批11月份进雏30只/亩,元月底上市;第二批元月底2月初进雏50只/亩,4月上旬上市;第三批3月初进雏120只/亩,5月中旬上市;第四批4月初进雏120只/亩,6月上旬上市。这种模式解决了稻麦产区种植业结构调整削减小麦面积难的难题。模式2。菊苣或苦荬菜。菊苣是多年生植物,一次播种多年利用,第一年产量低,第二年进入盛产期,亩产量8000公斤,供草期4-11月份。苦荬菜属一年生牧草,品质好,蛋白质含量高,3月份播种,亩产4000公斤,供草期4-11月份。菊苣有短暂的高温季节生长缓慢期,而苦荬菜7、8月份气温高生长最旺盛,两种牧草兼种,能收到互补效果。这种模式辅以野生杂草,每亩可养鹅300只左右,分3-4批套养。第一批4月中旬进雏30只/亩,6月下旬上市;第二批5月份下旬进雏100只/亩,8月上旬上市;第三批6月中旬进雏100只/亩,8月下旬上市;第四批8月上旬进雏80只/亩,11月份上市。牧草的产量与管理有极大的关系,在施足基肥的前提下,每次刈割后适当多施肥料,搞好水肥管理,才能提高产量,提高品质。种草养鹅还应根据牧草长势,适时调整鹅群数量,防止饲草不足或浪费。两种模式并用可以常年养鹅。种草养鹅模式三种种植业结构的养鹅生产的发展提供了极好机遇。种草养鹅已经成为各地多种经营发展新的增长点。养殖户可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选准适合当地的种草养鹅推广模式。1、养鹅生产主要集中在上半年,适宜种植多花黑麦草。多花黑麦草为禾本科越年生牧草,秋季播种,生长到第二年夏季死亡。它再生能力强,耐刈、耐牧,右以多次收割利用。产量较高,亩产可达5000公斤以上,肥水充足时可达8000-9000公斤。黑麦草品质优良,适口性好,鹅爱吃。对于种鹅下半年需要的青料,可以种植苏丹草解决。苏丹草是一年生牧草,春季播种,秋季死亡,供草期6-10月,亩产4000-5000公斤。虽然产草量、草品质和适口性不太理想,但苏丹草易栽培,只要掌握最佳刈割时间,还是能满足养鹅需要的。2、下半年种草养鹅时间安排。随着各种优良品种鹅的推广,孵坊开孵时间提前,11月份就有苗鹅供应,多花黑麦草应在10月下旬收割水稻前7-10天套播。这样,多花黑麦草当年11月底12月初就可以收割利用。以后根据草的生产情况和鹅的需要反复收割,一般在黑麦草株高30-60厘米时刈割。从播种至次年5月底可收割4-5次,每次相隔25天左右。苏丹草适宜春播,一般在株高70-80厘米时刈割利用。饲养菜鹅11月份即可购进苗鹅,以充分利用多花黑麦草。饲养种鹅,在清明前选留符合品种要求的种鹅,根据孵坊需要种蛋的时间做到适时开产。3、合适的种养比例、种草面积可根据养鹅数量规划。为了充分提高养畜量,减少种草面积,养殖户可利用一些天然牧草,在桑地的农户可以在桑地种蔬菜喂鹅。通常每亩多花黑麦草可以养200只菜鹅,每只菜鹅需要青料30公斤左右。分批饲养菜鹅,分段收割利用黑麦草,既有利于现割现喂,又能保证青饲料经常供应。例如,养500只菜鹅可规划种多花黑麦草2.5亩,分2-3批饲养。种草养鹅喂鱼肥田增产增益江苏省金坛市涑渎乡专业户朱罗小以田为业,自1996-1999年从自家承包的120亩农田中划出50亩地,秋种时不种小麦和油菜,只种饲料(黑麦草),开展了草一鹅(鱼)一稻种养的多元结构,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几年来冬作农业每亩净增效益508.80-587.20元,同时也改善了农田的生态环境。一、种草套养、调优结构种草套养即是秋种草、冬春养鹅(鱼)、夏栽稻。秋种草则为水稻收获前3-5天将黑麦草草种套播于田中,亩播2.5-3.0kg种子,当水稻收获后追施高含量复合肥20-30kg/亩,促使黑麦草早生分蘖快长,生育期利用季节为11月至来年6月,可刈割4-6次,亩产鲜草6000-8000kg。冬春养鹅(鱼)则为11月底购首批鹅苗(尤昌鹅)进行拦网圈养,分期套养鹅四批,每批历时60天出栏,同时前批与后批分别间隔30天套养,即第一批养至30天时进第二批鹅苗,待第一批成鹅出栏后进第三批鹅苗,第二批成鹅出栏后再进第四批鹅苗,整个养鹅周期历时120天;于此同时,春季气温回升,黑麦草生长旺盛,草料喂鹅尚有剩余时可刈割用作鱼饲料,据实践每亩田可解决500尾成鱼3个月的青饲料。夏栽稻则分采用直接泡田后浅旋耕或耕翻压青后栽水稻。冬作农业采用种草养鹅(鱼)转制方式,解决了种麦效益低之现实,开创了产业结构调优的先河,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二、培肥地力、改善生境历年冬作种草养鹅能不断提高土壤肥力,改善物理性状,促进良性循环。实践证明,每亩黑麦草可养鹅35-40只,同时可增加优质有机肥300-500kg,收到了边用边养的效应。据历年水稻收获后采土样测定分析,末种草养鹅前的基础地力分别是:有机质15.3/kg、全氮0.97mg/kg、碱解氮109.4mg/kg、速效磷3.5mg/kg、速效钾54mg/kg、容量1.31g/cm3、总孔隙40.3%;种草养鹅后第一年土壤理化性状即为有机质17.6g/kg、全氮1.08g/kg、碱解氮138.3mg/kg、速效磷8.8mg/kg、速效钾88mg/kg、容重1.l2g/cm3、总孔隙度50.6%;第二年为有机质19.4g/kg、全氮1.16g/kg、碱解氮154.lmg/kg、速效磷11.4mg/kg、速效钾99gm/kg、容重0.93g/cm3、总孔隙度为54.4%;第三年为有机质20.2g/kg、全氮1.21g/kg、碱解氮163.5mg/kg、速效磷13.2mg/kg、速效钾106mg/kg、容重0.89g/cm3、总孔隙度56.1%;第四年为有机质25.7g/kg、全氮1.38g/kg、碱解氮177.6mg/kg、速效磷17.5mg/kg、速效钾1l9mg/kg、容重0.85g/cm3、总孔隙度57.9%。实行种草养鹅不仅杜绝了冬作麦油生产使用农药所产生的残留,而且培肥了地力,大大减少了水稻生产中化学肥料的用量,促进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及其绿色食品的开发利用。三、高产稳产、促进增收草食稻种养结合,既确保高产稳产,又促进增收,与同类型田块的麦、稻轮作方式相比,节本、增谷、增收成效显著。节本:由于优质有机肥的不断投入,栽种水稻时即可减少化肥用量,尤其是氮化肥,从历年稻作实际施氮素水平来看,亩产600-650kg稻谷只需施10.25kg纯氮,比一般常规田节省l0kg纯氮,若每公斤纯氮按3.60元计,每亩则节本36元。增谷:四年平均亩产增32.8kg,若百公斤稻谷按142元计,即增收46.58元。增效:就种草养鹅而言,每亩草料可饲养35-40只成鹅,每只成鹅平均增益11.68元,亩增效益则达408.80-467.20元;同时可刈割剩余鲜草用来喂鱼,每亩又可增效100-120元,连同节本增谷增效每亩净增效益591.38-669.78元。改变冬作传统的种植方式,发展种草养鹅(鱼),既优化产业结构组合,促进良性循环,又使冬作农业得到多途利用,是农业生产挖潜增收的有效举措。种草养鹅的技术要领1、要选择优良牧草品种:以进口特高四倍体多花黑麦草种为最好,该品种叶长而宽、生长快、结实迟、产量高。禁用农家自留草种播种。2、要适时播种:一般不应迟过10月中旬,稻草轮作的推广稻套草,稻草的共生期可以达到三周,水稻收割后应立即清除稻草腾田让茬,防止焐伤草苗,开沟理墒,追施苗肥,促进牧草转化生长。3、要合理刈割,严禁草田放牧:牧草长至25cm以上时便开始刈割,刈割时离地面留茬5cm,以利再生长,为防止纤维木质化,应及时刈割,保证牧草的鲜嫩,提高利用率。任何时间都要禁止在草田中放牧,以免造成牧草浪费。4、要施足肥料:实践证明,每亩牧草整个生长期需保证纯氮40千克,基肥还需有机肥和磷、钾等复合肥。追施氮肥很重要,每次刈割前3~5天施肥可以便于肥料吸收和防止肥水伤苗。经测算,通过上述几项关键措施,每亩牧草鲜草产量可达5000千克左右。种草的目的是养鹅,生产效益的体现是养好鹅。5、要抓好养鹅的几个关键环节:一是选好种。选择适合本地区饲养的品种。例如,苏北地区适宜的饲养品种是新扬州鹅和隆太杂交鹅,它们羽毛洁白,生长快,饲料报酬高,适应性强,一般情况下,65日龄体重在3.25千克左右。二是选好苗。要选择具有先进炕孵技术的,按防疫、消毒程序实施生产的炕坊,品种特征明显、生长发育好的苗鹅进行育肥饲养。三是分好批。每亩牧草可养商品鹅100~120只,但切不可一次性饲养,否则会造成牧草前期太小鹅不够吃,后期草老鹅不能吃的矛盾。合理的批次是冬鹅饲养量占30%,早春鹅占40%,迟春鹅占30%。四是补好料。牧草养鹅也需补充精料,一般每只商品鹅约需精料4~5千克,精料要求营养全面,并要实行阶段饲喂,最好使用颗粒饲料。五是做好防疫。要按程序对鹅进行防疫,对种鹅未进行小鹅瘟注射或种鹅防疫时间较长的种蛋孵出的苗鹅,应在出壳24小时内注射小鹅瘟疫苗,10~14日龄时注射副粘病毒和禽流感疫苗。育雏期应给防消化道、呼吸道疾病的药物饮水,迟春鹅在25日龄和45日龄分别用广谱驱虫药进行驱虫。同时要十分重视消毒工作,养殖场要建立行之有效的消毒制度。六是育好雏。育雏是养好商品鹅的关键阶段,雏期的苗鹅体温调节差、消化功能和抗应激能力等都十分微弱,所以要严格按有关技术切实掌握好育雏阶段的温度、湿度、密度、分群、开水、开食等关键工作,确保雏鹅的成活率。春季提高雏鹅成活率的措施春季气候寒冷潮湿,致病因素多,刚出壳的雏鹅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和抵抗能力不强,因此必须加强饲养管理;否则,容易引起疾病发生,重者导致死亡。笔者根据实践总结出提高成活率的措施如下:1、场地选择与消毒:购进春雏鹅前半个月,应把饲养场地、设备彻底冲洗干净,然后用15%生石灰或2%烧碱水消毒,再用清水冲洗;鹅棚完全封闭,用福尔马林熏蒸消毒,第二天开门和开窗通风排气;垫料用的稻草消毒后晒干。另外,消毒前应把鹅棚和设备、用具进行维修,饲养场地包括运动场地和游泳池修整,保持运动场地平坦和游泳池不漏水。2、严抓保温和防湿:修整鹅棚以增加鹅棚保暖性和牢固性,备足育雏用的竹篮和保暖物品及消毒过的干稻草,雏鹅调节体温能力差,保温时间为2-3周,保温时间长短和温度增减,要根据环境气温变化和雏鹅生长发育情况而定,通常是1-5日龄为26-28℃,6-10日龄为24-26℃,11-15日龄为22-24℃,16-20日龄为20-22℃,往后保持,18℃以上,日常注意观察,防止相互取暖而发生挤压(夜间用竹篮分装春雏鹅),过夜时更应注意定时查看,遇有挤压,用手拨开。如果春雏鹅蜷缩拥挤而不食,鸣叫低沉,说明温度过低;当春雏鹅散开,张嘴呼吸,绒毛潮湿,饮水数增加,叫声高而短,表明舍温过高,对上述情况应及时调整温度,减少或增加通风。潮湿对雏鹅的危害性很大,且影响生长发育,湿度大,春雏鹅容易受凉,导致伤风感冒、下痢等;高温高湿时,鹅体向外散热受到抑制,影响新陈代谢,食欲下降,抵抗力减弱,也容易得病。一般湿度保持在60-65%。随着春雏鹅日龄的增长,采食、饮水与排粪量增加,鹅棚湿度增大,因此应做到勤换勤垫,应每天更换一次干草,适量撒布生石灰、草木灰,通风换气,降低鹅棚内的湿度。3、选出好鹅苗:购苗时,应当选择有严格防疫和消毒制度、种鹅体格健壮、出雏率高的种鹅场。雏鹅应选出壳早、体重大、体质、外貌优良、绒毛松软,口鼻、肛门干净和无分泌物,活泼好动,叫声洪亮的。4、适时饮水,开食和放牧:应先饮水后开食,如先开食后饮水或连续数顿不饮水,雏鹅遇水则暴饮致病,俗称(抢水)。通常出壳10-15小时绒毛干后,就发出叫声,能起身,如用手指引诱,大部分伸头张口啄食手指,有开食姿势,可饮0.02%高锰酸钾水溶液和含维生素B1、B6的水。条件许可时,在春季晴天的中午,将雏鹅放到清洁的河水中,水深不超过雏鹅的踝关节,让雏鹅自由饮水,首次饮水时间不能太长,以3-5分钟为宜;雏鹅的饮水量根据气温情况而定,一般每天2-3次;如遇气温较低时,可在室内用水盒饮水。开食时,用篷布或塑料薄膜铺在地上,撒上清洗晾干的丝状青饲料(如莴苣叶、甘蓝、黑麦草)和已用水浸泡过的碎米(先淘净,浸泡1小时),然后将雏鹅放入,任意吃食,随吃随加。应当充分保证青饲料的供给,适量增加日粮中的蛋白质,不喂发霉变质的饲料,做到定时定量,少给勤加,每2-3小时喂1次,每天喂6-8次;一周龄的雏鹅,每昼夜喂食6-7次,白天5-6次(2.0-2.5小时一次),晚上喂食是养好雏鹅的重要条件,同时也可检查温度防止挤压。7日龄后,在气温24℃以上晴天,可先在浅水塘内放水;10日龄后可在温度24℃左右的晴天,选择在有水有草的地势平坦地方放牧放水,让其自由采食,适当运动,提高适口性。如遇天冷阴雨时,在半月龄以后放水。初放水时间要短,随日龄增加而延长;放牧放水时要注意预防惊群、日晒、雨淋、惊雷和鼠害。5、合理分群因春季天气变化极大等因素,时常会出现行动迟缓、食欲不振、精神沉郁、排粪异常等病雏,应将病雏鹅隔离,按大小、强弱分群饲养。6、搞好防疫和消除鼠害春季天气寒冷潮湿,细菌、病毒最易侵入,引发疾病,所以出壳后按免疫程序进行预防接种,才能保证雏鹅健康生长。在日常饮水中加入大蒜素或饲料中拌入大蒜素,青饲料添加穿心莲、鱼腥草,以防止白痢、大肠杆菌。鼠和蛇对雏鹅危害最大,常在晚上咬死雏鹅,所以夜间应有灯光并加强看护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9437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