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农资 >

如何综合防治黄瓜霜霉病和角斑病?

(1)黄瓜霜霉病的防治方法:①选用抗病品种;②采取有效农业技术防病措施:改善幼苗条件,用电热温床或床架育苗,适当通风,防止秧苗叶片结露,培育无病壮苗;温室、大棚采取宽高畦地膜覆盖栽培,培育壮秧;控温排湿是保护地栽培很有效的生态防病措施,进入发病期把夜间最低温度控制在15℃以下,凌晨棚室无雾,也不结露水,一般很少发病。上午棚温25℃以上就开始放风,前中期放顶风,不放底风;发病盛期过后,可以顶风、底风一齐放。外界气温达13℃以上时昼夜通风,阴天也要放风,喷药和灌水后一定要加大通风量,还要防止棚室漏雨,以控湿防病。夜间气温主要靠闭风和盖覆盖物早晚和覆盖物层数进行调节。③化学防治方法:进入发病期之前开始用药,只要温室、大棚密闭条件好尽量采用烟剂熏蒸防病,避免因喷药增加棚室内湿度,如沈农系列烟剂1号,每亩棚室用7小袋~10小袋熏烟,防治效果良好。发病中心病株白天上午及时喷药和及时放风,晚间再用烟剂熏蒸,能把霜霉病控制在较小的范围内。关键是要早用药,不管是露地还是保护地,如果普遍发病时才开始用药,将很难控制病势。主要有效烟剂有72.2%普力克500倍液~600倍液,防治效果甚佳;40%可湿性粉剂150倍液~2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6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64%杀毒矾M8可湿性粉剂400倍液喷洒,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一般每隔5天~10天喷一次药,以不同药剂轮换喷洒防治效果好。

如何综合防治黄瓜霜霉病和角斑病?

(2)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的防治方法:①选用抗病品种及不带病种子;②采取栽培措施防病:用无病床土育苗。播种前用100毫克/千克硫酸链霉素浸种2小时,浸后清水冲洗,再浸种催芽。与非瓜类作物实行2年~3年轮作。保护地栽培注意棚室温度和通风排湿。③药剂防治:发现中心病株及时喷药,以农用链霉素毫克/公斤剂防治或新植霉素150毫克/千克~200毫克/千克药剂防治效果好,抗菌剂“401”500倍液或30%天T杀菌剂效果也较好。在细菌性角斑病与霜霉病混发时,可选用30%天T杀菌剂500倍液加4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250倍液,或硫酸链霉素150毫克/千克加4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250倍液,可一次用药兼治这两种病害。

细菌角斑病对黄瓜的危害大,种植户们要怎样防治?

一、霜霉病的防治1.生物农药。可用2%农抗120水剂200倍液喷雾防治。 2.化学农药。①烟熏法:可667平方米(1亩)用45%百菌清烟剂200~250克。分放4~5处。密闭棚室,暗火熏蒸1夜,每7天1次。②粉尘法:667平方米用5%百菌清粉尘剂(或10%防霉灵粉尘剂)1公斤喷粉防治,隔8~10天喷1次。③喷液法:可用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2%克露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或72.2%普力克水剂800倍液,或69%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喷雾防治。

二、白粉病的防治

1.生物农药。可用2%农抗120水剂200倍液,或2%武夷霉素水剂200倍液喷雾防治。

2.物理防治。可用27%高脂膜乳油70~140倍液,或小苏打500倍液喷雾防治。

3.化学农药。可用50%硫黄悬浮剂200倍液,或40%多硫悬浮剂500倍液喷雾防治。

三、细菌性病害(角斑病、叶枯病)

1.粉尘法。可667平方米用5%百菌清粉尘剂1公斤喷粉防治。

2.喷液法。可用60%琥?乙磷铝(DTM)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代森铵水剂800~1000倍液,或77%可杀得(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4000倍液喷雾防治。

四,灰霉病

该病在低温高湿时发生严重。

1.生物农药。可用2%武夷霉素水剂200倍液喷雾防治。

2.化学农药。①烟熏法:可667平方米用45%百菌清烟剂200~250克熏1夜,或10%速克灵烟剂250克熏3小时防治。②粉尘法:可667平方米用6,5%万霉灵粉尘剂(或5%百菌清粉尘剂)1公斤喷粉防治。③喷液法:可用65%甲霉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50%农利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10%世高可湿性粉剂800~1500倍液,或65%抗霉威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50%速克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喷雾防治。

五、蚜虫

1.物理防治。铺银灰色地膜或在棚四周悬挂银灰色塑料条带避蚜,或用黄板诱杀(在40厘米~30厘米的纸板上涂**漆,同时涂上机油,每隔7~10天重涂1次),或使用**粘虫胶纸,挂在行间或株间,高出植株顶部,每667平方米挂30~40块。

2.生物农药。可用1%苦参素乳油5000倍液,或7051杀虫素3000~4000倍液,或10%烟碱乳油1000倍液喷雾防治。

3.化学农药。可用2.5%溴氰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或3%啶虫脒3000倍液喷雾防治。

六、斑潜蝇(美洲斑潜蝇、拉美斑潜蝇)

1.黄板诱杀:667平方米悬挂25厘米×40厘米的**条板30~40块,其上涂机油进行诱杀。

2.化学农药:当每片叶有幼虫5头时,在幼虫2龄前用1.8%阿维菌素乳油30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25%阿克泰水分散颗粒剂5000倍液,或48%毒死蜱乳油1000倍液,或667平方米用5%锐劲特悬浮剂17~34毫升兑水50~75公斤喷雾防治。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主要危害植物的叶片,危害叶柄、果实和茎。叶损,叶上有水渍、针大小的迹象,被叶脉形成多边形、黄褐色斑、周围有**晕,发病后期叶斑质脆弱,易穿孔,湿度过大时,叶背面溢出乳白色粘液,干燥后留下白色粉末状白印。水果、茎、叶柄、卷轴受到伤害,出现水渍、浅灰色、源型斑点,斑点逐渐扩张为长杆,受害严重时纵向裂纹腐烂如刺,恶臭,湿度过大,则果炳部流出菌农。病斑沿着胃管束伸入果肉内,使种子带菌。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是细菌丁香假单胞菌黄瓜发病型感染引起的弊病。病菌潜伏在种子内,或与病菌一起在土壤中过冬,通过雨水、灌溉、水、昆虫和农耕工作传播。病菌从植物气孔、气孔、皮孔或伤口侵入寄主,在细胞间繁殖,反复渗透,使病情蔓延,有菌的种子感染幼苗,土壤中的病菌通过传播感染秧苗下的果实和叶子,引起田间病害,适合该病发生的温度在25左右,空气相对湿度在85%以上,容易引起该病温暖多雨的环境是诱发该病发生的决定性因素。

育苗要使用新的苗床或无病苗床,与果类作物实行2年以上轮作,多施用足够腐败的有机肥,多施用磷、钾肥,棚室栽培要适当通风和保湿,高温多雨的季节要进行棚栽,避免田里积水,收到后要及时清除田瓶酒,深翻。黄瓜细菌性角斑病发病的重要条件是湿度。诺吉奥在5 ~ 6月下雨后发病严重,保护地黄瓜温度、湿度。特别是黄瓜叶子上残留水滴或露水太久的话,病情很严重。土壤肥力低,有机肥少,氮肥多使用。管理中肥料水供应不及时,影响了黄瓜正常需求的水分、养分供应,导致植物生长弱,养分积累少,植物抵抗力低,容易发生疾病和发病。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z/4_6571868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