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农资 >

古代有没有姓王的大官?

1.王诩:即鬼谷子,又名王禅。中国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谋略家,兵家、教育家,是纵横家的鼻祖,被誉为千古奇人,长于持身养性,精于心理揣摩,深明刚柔之势,通晓纵横捭阖之术,独具通天之智。他的弟子有兵家:孙膑、庞涓、尉缭子;纵横家:苏秦、张仪、毛遂、被誉为商圣的范蠡等。x0d2.王良:春秋时代著名的善御(驾驶马车)者。一说王良即伯乐,字子良。“昔者王良、造父之御也,上车摄辔,马为整齐而敛谐,投足调均,劳逸若一。”传说他死后为神,并被天帝挑选为车夫,后来成为星官名。“汉中四星,曰天驷。旁一星曰王良。王良策马,车骑满野。”x0d3.王翦:秦代杰出的军事家。频阳东乡人,王翦少年时期就喜爱兵法,事奉秦始皇征战。是继白起之后秦国的又一位名将。王翦领兵先后攻破赵国、燕国、魏国,翦灭楚国的第二年,王翦军继续南征百越。平定了江南,降服越君,江南地置为会稽郡。秦王政二十六年(前221),王贲攻入齐都临淄,虏齐王建,六国中最后的齐国也灭亡。x0d4.王贲:战国秦国人,秦代名将,通武侯王贲乃是王翦之子,与其父是秦灭六国战争中的主要将领。x0d5.王陵(公元前?年~前181年):沛县(今江苏沛县西)人。西汉初年大臣。秦末农民战争中,聚众敷千人据南阳(今河南南阳)。后归刘邦。从定天下。以功封安国侯,官至右丞相。x0d6.王昭君(公元前52年~公元前20年):名嫱,字昭君,乳名皓月,汉族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落雁,晋朝时为避司马昭讳,又称“明妃”,汉元帝时期宫女,西汉南郡秭归(今湖北省兴山县)人。匈奴呼韩邪单于阏氏。昭君出塞的故事千古流传。x0d7.王莽:字巨君(公元前45年~公元23年),魏郡元城人,职业皇帝、改革家。中国历史上新朝的建立者。x0d8.王符(85~162):字节信,安定临泾(今甘肃镇原县)人,东汉政论家、文学家、进步思想家,无神论者。王符一生隐居著书,崇俭戒奢、讥评时政得失。因“不欲章显其名”,故将所著书名之为《潜夫论》。王符思想深刻、观点鲜明、文笔犀利,至今读其作仍给人一种淋漓畅快的感觉。x0d9.王充(27~96):字仲任,会稽上虞人。王充是东汉时期杰出的思想家,唯物主义哲学家。整个东汉二百年间,称得上思想家的,仅有三位:王充、王符、仲长统。范晔《后汉书》将三人立为合传,后世学者更誉之为汉世三杰。三家中,王充的年辈最长,著作最早,在许多观点上,王充对后二家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王充是三家中最杰出,也最有影响的思想家。著《论衡》等。x0d10.王允(137~192):字子师,太原祁人。东汉大臣。汉献帝初年任司徒等要职。他是貂蝉的义父,貂蝉是造成吕布和董卓反目,以致于吕布最终刺杀了董卓的主要原因。在讨论三十六计中的美人计和连环计时经常引用此事件。x0d11.王粲(177~217):字仲宣,山阳郡高平(今山东微山)人。东汉末年著名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由于其文才出众,被称为“七子之冠冕”。x0d12.王祥(185年~269年):字休征。东汉末年隐居20年,仕晋官至太尉、太保。以孝著称,为二十四孝之一,“卧冰求鲤”的主人翁。“书圣”王羲之五世祖王览的同父异母兄。x0d13.王_(206~286):字士治,小字阿童,弘农湖县(今河南灵宝西)人。西晋时期著名将领,曾指挥灭吴的战役。大获全胜。x0d14.王叔和(210~280):名熙,晋朝高平(今山西高平人)人。魏晋之际的著名医学家、医书编纂家。在中医学发展史上,他做出了两大重要贡献,一是整理《伤寒论》,一是著述《脉经》。x0d19.王猛(325~375):字景略,北海剧(山东寿光)人。十六国前秦丞相。在东晋十六国时期出现了两个名臣贤相的身影,“关中良相惟王猛,天下苍生望谢安”。x0d20.王通(584~617):字仲淹,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门人私谥曰“文中子”,隋哲学家。主张儒、佛、道三教合一,基本立足点则为儒学。著有《中学》,亦称《文中子》。x0d21.王勃(649~676):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唐文学家。麟德初应举及第。“初唐四杰”之一。其诗风格较为清新,其文以《滕王阁序》较为有名。原有集,已佚,明人辑有《王子安集》。x0d22.王之涣(688~742):字季凌,祖籍太原晋阳,唐代诗人,是盛唐时期的诗人,代表作有《登鹳雀楼》、《凉州词》等。如“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更是千古绝唱。x0d23.王维(701~761):字摩诘。祖籍太原祁(今山西祁县),唐诗人、画家。其父迁家蒲州(今山西永济)。开元进士,累官至给事中,以尚书右丞终,世称王右丞。王维诗多山水田园之作,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流露出闲居生活中闲逸萧散的情趣。或静谧恬淡,或气象萧索,或幽寂冷清,表现了诗人对现实漠不关心甚至禅学寂灭的思想情绪。加之艺术技巧很高,颇为后人所推崇。王维精于绘画,能将诗歌与绘画相互沟通,被苏轼誉之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能作人物、佛像,尤以水墨山水为人称许。王维生前及后世均享有盛名,有“天下文宗”“诗佛”的美称。历代编注其集很多,明顾起经《类笺唐王右丞诗集》10卷(后附文集4卷)是现存最早注本。清赵殿成《王右丞集笺注》是迄今较好的注本。x0d24.王昌龄(698~756):字少伯,祖籍太原。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官至秘书省校书郎,代表作有《出塞》《芙蓉楼送辛渐》等。存诗一百七十余首。名句:“秦时明月汉时关”。x0d25.王建(约767~约830):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人。唐诗人。出身微寒。大历进士。擅长乐府诗,与张籍齐名。著有《宫词》一百首。有《王司马集》。x0d26.王忠嗣:初名训(706~750),祖籍山西太原祁县,大唐名将,一生屡立战功。x0d27.王冰(710~804年):号启玄子。曾任唐代太仆令,医学家。王冰年轻时笃好养生之术,留心医学,潜心研究《素问》达12年之久。他著成《补注黄帝内经素问》24卷,81篇,为整理保存古医籍作出了突出的贡献。x0d28.王孝:中国唐代算历博士,数学家,武德九年(626年)时曾任通直郎太史丞,并参加修改历法工作。王孝通的主要贡献在数学方面,他的专著是《缉古算经》。唐显庆元年(656年)国子监设“算学”,以“十部算书”为教科书,列《缉古算经》为十书之一,并规定此书学习年限长达三年。x0d29.王彦章:字贤明(863~923)一作子明。郓州寿张(今山东梁山西北)人。中国五代时后梁名将。朱温建后梁时,彦章以功为亲军将领,历迁刺史、防御使至节度使。他骁勇有力,每战常为先锋,持铁枪驰突,奋疾如飞,军中号为王铁枪。x0d30.王建(847~918):字光图,无赖出身。唐朝时壁州刺史,后称帝。在位16年,病死,终年72岁,葬于永陵(今四川省成都市老西门外)。x0d31.王审知:字信通(862~925),又字详卿,军中号白马三郎,光州固始(今河南省固始县分水亭乡王堂村)人。五代闽国创建者,王潮弟,唐末与潮从王绪起兵,后部下兵变,众推潮为主,审知为副。入闽尽有闽地。潮卒,继为威武军节度使。后梁开平三年封闽王,在位十七年。x0d32.王安石:字介甫(1021~1086),号半山,封荆国公。人称“王荆公”。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区荆公路家巷人),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官至宰相,主张改革变法。x0d33.王旦:字子明(957~1017)。大名莘县(今属山东)人。北宋名相。王祜之子。太宗太平兴国五年进士。以著作郎预编《文苑英华》。x0d34.王曾:字孝先(978~1038年),青州益都(今山东益都)人,宋真宗咸平五年壬寅科状元。取解试、省试、殿试皆第一,成为科举史上“连中三元”的状元之一。官至右仆射兼门下侍郎,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封沂国公。卒谥“文正”。著《王文正公笔录》。x0d35.王惟一:名惟德(987~1067),宋代杰出的针灸学家和医学教育家。宋仁宗时当过尚药御,对针灸学很有研究,集宋以前针灸学之大成,著《铜人腧穴针灸图经》。x0d36.王柏:字会之(1197~1274),号长啸,改为鲁斋。婺州金华(今属浙江)人。南宋经学家。从朱熹门人游,又受学于何基,生平著述甚多。x0d37.王实甫:名德信(1260~1336年)。大都(今北京市)人。元杂剧作家。创作活动大致在元成宗元贞、大德年间。编撰杂剧13种,只有代表作《西厢记》与《丽春堂》传世,《贩茶船》、《芙蓉亭》各传曲文一折,余则散佚。x0d38.王诜:字晋卿(1036~1093),太原(今属山西)人,北宋画家。居开封。妻英宗女蜀国公主,为驸马都尉。家有宝绘堂,收藏历代书画。工诗词,善书法,尤精山水。有“不古不今,自成一家”之评。x0d39.王恂:字敬甫(1235~1281)。元代中山唐县(今属河北)人。精通历算之学,与郭守敬等编制《授时历》,提出“招差法”及“弧矢割圆术”等。x0d40.王祯:字伯善(1271~1368),元代东平(今山东东平)人。中国古代农学、农业机械学家。著作《王祯农书》。《王祯农书》是我国古代五大农书之一。x0d41.王冕:字元章(1287~1359),浙江诸暨人。元代著名画家、诗人、书法家,号煮石山农、放牛翁、梅花屋主等。出身农家。最爱的是梅,其次竹,存世画迹有《三君子图》《墨梅图》。x0d42.王蒙:字叔明(1301~1385),号黄鹤山樵、香光居士,湖州(今浙江吴兴)人。元朝画家。董其昌曾在他的作品中题词:“王侯笔力能扛鼎,五百年来无此君。”x0d44.王鏊:字济之(1450~1524),号守溪,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明代名臣、文学家。王鏊自幼随父读书,聪颖异常,写得一手好文章。官至户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少傅兼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王鏊一生为人正直,时称“天下穷阁老”。x0d45.王守仁:初名云,字伯安(1472~1528)。因筑室于故乡阳明洞中,世称阳明先生。浙江余姚人。明思想家。弘治进士,官至南京兵部尚书,封新建侯,谥文成。在哲学方面,他是心学发展的集大成者,形成阳明学派,在明代影响极大,并流传到日本。著有《传习录》《大学问》《阳明先生文录》等,后人辑成《王文成公全书》38卷传世。x0d46.王廷相:字子衡(1474~1544),号浚川。明朝潞州(今长治市)人,明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x0d47.王世贞:字元美(1526~1590年),号凤洲,又号_州山人,汉族,太仓(今江苏太仓)人,明代文学家、史学家。“后七子”领袖之一。好为古诗文,始于李攀龙主文盟,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有《_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_州山人四部稿》等。x0d48.王锡爵:字元驭(1534~1614),号荆石,南直隶太仓(今属江苏)人,明代内阁首辅,太仓历史上官位最高的一品大员。任文渊阁大学士、又任武英殿、建极殿大学士。王锡爵与独子王衡都是榜眼,人称“父子榜眼”。任职以大局为重,勤政廉洁,敢于建言,勇于直谏。x0d49.王夫之:字而农(1619~1692),号姜斋,学者称船山先生。湖南衡阳人。明清之际思想家。曾积极组织抗清斗争,失败后到南明桂王的政权中任职,南明亡后,更名隐居,潜心著述。学术成就很大,对天文、数学、地理、历法都有所研究,尤精于经学、史学、文学,在中国思想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在中国近代产生了很大影响。遗著总称为《船山遗书》,有100多种,主要有《张子正蒙注》《读四书大全说》《周易外传》《尚书引义》、《读通鉴论》等。x0d50.王时敏:字逊之(1592~1680),号烟客、西庐老人等。江苏太仓人。清初画家。王锡爵孙,翰林王衡独子。并曾得到董其昌等人的指点。擅山水,专师黄公望,笔墨含蓄,苍润松秀,浑厚清逸,然构图较少变化。其画在清代影响极大,“清六家”之一。开创了山水画的“娄东派”,居清初画家“四王”之首。x0d51.王锡朋:字樵墉(1780~1841)。直隶宁海(今天津)人。抗英将领。武举人出身。道光十八年(1838),任安徽寿春镇总兵。二十一年,率兵千余人由吴淞增兵援定海,与葛云飞、郑国鸿协力抗击英军,扼守晓峰岭,血战六昼夜,英勇战死。x0d52.王引之:字伯申(1766~1834),号曼卿。江苏高邮人,祖王安国为吏部尚书,父王念孙为直隶永定河兵备道,皆以治名物训诂著称。曾奉旨勘订《康熙字典》讹误,撰成《字典考证》。后人辑有《王文简公文集》。x0d53.王霸:字元伯,颍川颍阳人也。世好文法,父为郡决曹掾,霸亦少为狱吏。常慷慨不乐吏职,其父奇之,遣西学长安。汉兵起,光武过颍阳,霸率宾客上谒,曰:“将军兴义兵,窃不自知量,贪慕威德,愿充行伍。”光武曰:“梦想贤士,共成功业,岂有二哉!”遂从击破王寻、王邑于昆阳,还休乡里。及光武为司隶校尉,道过颍阳,霸请其父,愿从。父曰:“吾老矣,不任军旅,汝往,勉之!”霸从至洛阳。及光武为大司马,以霸为功曹令史,从度河北。宾客从霸者数十人,稍稍引去。光武谓霸曰:“颍川从我者皆逝,而子独留。努力!疾风知劲草。”x0d54.王懿荣:字正儒(1845~1900),一字廉生,山东福山(今烟台市福山区)古现村人。中国近代金石学家、甲骨文的发现者和爱国志士。x0d55.王国维:字伯隅(1877~1927),号观堂,浙江海宁盐官镇人。我国近现代在文学、美学、史学、哲学、古文字、考古学等各方面成就卓著的学术巨子,国学大师。x0d56.王若飞(1896~1946):是我党早期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x0d57.王尽美(1898~1925):是中国***的创始人之一。x0d58.王荷波:中国工人运动的先驱,是中国***早期***之一。x0d59.王亚南(1901~1969):著名现代经济学家。x0d60.王树声(1905~1974):原名王宏信,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大将。x0d61.王大珩(1915─2011):光学专家,我国光学界公认的学术奠基人、开拓者和组织领导者。x0d62.王希季(1921~):中国著名的航天技术专家。x0d63.王震(1908~1993年):中共政治家,前国务院副总理,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x0d64.王栋:草原学家,国家一级作家。x0d65.王蒙:著名作家、文化部原部长、中国作协原副主席。x0d66.王鼎昌(1936~2002):新加坡首任民选总统,华裔。x0d67.王选(1937~2006):曾任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创始人。

古代有没有姓王的大官?

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名单

北京市(30所)

北京铁路电气化学校

北京市交通学校

北京二轻工业学校

北京市八一农业机械化学校

北京市东城区职业教育中心学校

北京市外事服务职业高中

北京市实用美术职业学校

北京市宣武区第一职业学校

北京市宣武区第二职业学校

北京市求实职业学校

北京市丰台区职业教育中心学校

北京现代职业学校

北京市大兴区第一职业学校

北京市昌平职业学校

北京市计算机工业学校

北京市电子工业学校

天津市(37所)

天津市铁路工程学校

天津市工业学校

天津市南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天津市经济贸易学校

天津市红星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天津市电子计算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天津市第一轻工业学校

天津市第一商业学校

天津市劳动经济学校

天津市中华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天津市塘沽区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天津市东丽区职业教育中心学校

天津市大港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天津市统计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蓟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静海县成人与职业教育中心

天津市立达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天津市武清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天津市渤海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天津市宝坻区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天津市宝坻中等专业学校

蓟县中等专业学校

天津市南洋职业技术学校

天津市汉沽区中等专业学校

天津市育英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天津市雍阳中等专业学校

天津市西青中等专业学校

天津市北辰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天津市慧翔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天津市北洋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河北省(67所)

石家庄铁路运输学校

鹿泉市职业教育中心

迁安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南宫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青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东光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石家庄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唐山市职业教育中心

涿州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丰宁满族自治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武安市综合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涉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青龙满族自治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邢台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唐山市丰南区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冀州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安国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清苑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临城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定州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深州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张家口市宣化区职业教育中心

抚宁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故城县综合职业技术学校

蠡县启发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宁晋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晋州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沧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大厂回族自治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任丘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新乐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石家庄工程技术学校

张家口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廊坊市电子信息工程学校

保定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遵化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三河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香河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承德工业学校

北方机电工业学校

衡水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邯郸县综合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徐水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阜平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保定市女子职业中专学校

石家庄美术职业学校

石家庄冀联医学中等专业学校

河北省农业工程学校

内邱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山西省(33所)

太原铁路机械学校

山西省供销学校

华北机电学校

山西省贸易学校

山西省农业机械化学校

平遥县职业学校

太原市商贸经济职业中专学校

侯马市职业中专学校

晋城市第一职业中学校

太原市财政金融职业中专学校

朔州市朔城区神头职业中学校

阳泉市职业中专学校

阳泉市交通职业中专学校

昔阳县高级职业中学校

大同市第一高级职业中学校

吕梁地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霍州市职业中专学校

永济市职业中专学校

阳城县职业高级中学校

晋中市榆次区第一职业中专学校

长治市太行职业中专学校

运城市盐湖区第一职业中专学校

左云县综合技术学校

长治卫生学校

山西省建筑材料工业学校

山西省雁北煤炭工业学校

太原农业学校

临汾人民警察学校

山西省司法学校

太原旅游学校

原平市职业高级中学

长治县职业高级中学校

芮城县第一职业学校

内蒙古自治区(13所)

包头铁路工程学校

内蒙古电力学校

包头市第四职业高级中学

临河市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扎兰屯农牧学校

内蒙古经贸学校

包头市昆仑职业中专学校

乌兰浩特市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呼和浩特市第二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包头市育才职业中专学校

赤峰市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赤峰市华夏职业学校

乌拉特前旗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辽宁省(50所)

沈阳铁路机械学校

锦州铁路运输学校

大连市轻工业学校

大连电子学校

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中等职业技术专业学校

沈阳市体育运动学校

朝阳市体育运动学校

营口市中等专业学校

沈阳市计算机学校

辽阳市第一中等职业技术专业学校

沈阳市外事服务学校

沈阳市金融学校

鞍山市第一中等职业技术专业学校

瓦房店市职业教育中心

抚顺市第一中等职业技术专业学校

沈阳市电力学校

阜新市第一中等职业技术专业学校

大连市女子中等职业技术专业学校

锦州市第一中等职业技术专业学校

铁岭市信息工程学校

营口市经济技术学校

沈阳市商贸学校

桓仁满族自治县职业教育中心

辽宁省城市建设学校

辽宁省农业经济学校

辽宁省机电工程学校

辽宁省农业机械化学校

沈阳医学院附属卫生学校

沈阳中医药学校

沈阳市装备制造工程学校

朝阳市财经学校

本溪市电子工业学校

本溪市卫生学校

营口市农业工程学校

辽宁省体育学校

朝阳市农业学校

辽宁省新闻出版学校

鞍山师范学院附属卫生学校

锦州市财经学校

辽宁省劳动经济学校

大连综合中等专业学校

本溪市化工学校

东北有色金属工业学校

抚顺市农业特产学校

铁岭市卫生学校

抚顺市建筑工业学校

沈阳市汽车工程学校

阜新市卫生学校

沈阳市旅游学校

鞍山市广播电视学校

吉林省(21所)

吉林铁路经济学校

长春高级职业技术学校

吉林航空工程学校

吉林机电工程学校

四平卫生学校

吉林省石油学校

吉林市女子职业高级中学

吉林信息工程学校

长春市财政学校

通化市职业教育中心

长春艺术学校

吉林市财经学校

吉林市经济贸易学校

四平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双辽市职业中专

白山市职教中心

延边财经学校

延边林业学校

延吉市职业高级中学

辽源市第一职业高中

公主岭市职业教育中心

黑龙江省(26所)

齐齐哈尔铁路工程学校

黑龙江省商务学校

齐齐哈尔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

五常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学校

哈尔滨市第一职业高级中学

大庆蒙妮坦职业高级中学

佳木斯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学校

齐齐哈尔林业学校

牡丹江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

双鸭山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学校

尚志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学校

呼兰县职教中心

哈尔滨市香坊区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学校

龙江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学校

讷河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学校

黑龙江省粮食学校

大庆外事服务职业高级中学

黑龙江省卫生学校

黑龙江省贸易经济学校

大庆石油工程职业学校

大庆石油管理局卫生学校

哈尔滨市财经学校

黑龙江省林业卫生学校

黑龙江农垦机械化学校

伊春林业学校

哈尔滨铁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上海市(32所)

上海信息技术学校

上海市东辉职业技术学校

上海石化工业学校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卫生学校

上海市现代职业技术学校

上海市南湖职业学校

上海市商业学校

民航上海中等专业学校

上海市逸夫职业技术学校

上海市徐汇职业高级中学

上海港湾学校

上海海运学校

上海市旅游服务职业技术学校

上海市杨浦职业技术学校

上海市城市建设工程学校

上海市大江职业技术学校

上海市商业会计学校

上海市群益职业技术学校

上海市建筑工程学校

上海工商信息学校

上海市竖河职业技术学校

上海市商业职业技术学校

上海市工艺美术学校

上海市奉贤中等专业学校

上海市体育运动学校

上海戏曲学院附属戏曲学校

上海戏曲学院附属舞蹈学校

上海音乐学院附属中等音乐专科学校

上海市卫生学校

上海市交通学校

上海市公用事业学校

上海市大众工业学校

江苏省(73所)

常州市刘国钧职业教育中心

江阴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校

无锡职业教育中心校

镇江职业教育中心校

苏州职业教育中心校

张家港职业高级中学

盐城第一职业高级中学

溧阳市职业教育中心

宜兴职业教育中心校

昆山第一职业高级中学

南通供销学校

南京职业教育中心

吴中职业高级中学

太仓职业高级中学

常州铁路机械学校

苏州铁路机械学校

通州职业高级中学

盐城第二职业高级中学

江苏省城镇建设学校

惠山职业教育中心学校

铜山张集职业高级中学

常熟农副职业高级中学

徐州经贸学校

武进职业高级中学

海安双楼职业高级中学

无锡立信职业教育中心校

常州会计学校

常熟工业职业高级中学

宜兴丁蜀职业高级中学

南京市江宁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南京市莫愁职业高级中学

金坛市职业教育中心

仪征工业学校

吴江职业高级中学

溧水职业教育中心校

徐州生物工程学校

徐州财经学校

盐都盐南职业高级中学

江阴华姿职业学校

淮海工业贸易学校

南京中华职业教育中心

丹阳职业高级中学

泰州职业教育中心校

武进西林职业高级中学

邗江工业职业高级中学

靖江职业教育中心校

宝应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校

泰兴职业高级中学

江浦职业教育中心校

海安农业工程学校

高淳职业高级中学

如东第一职业高级中学

宜兴轻工业学校

淮阴财经学校

江苏省戏剧学校

淮阴农业学校

连云港财经学校

金湖职业高级中学

常州旅游学校

楚州职业高级中学

海门职业教育中心学校

盐城农业学校

射阳职业高级中学

大丰市职业高级中学

南京市体育运动学校

涟水职业高级中学

铜山县职业教育中心

六合职业高级中学

连云港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沛县职业高级中学

铜山县工业职业高级中学

启东职业高级中学

连云港大港职业高级中学

浙江省(60所)

绍兴市职业教育中心

浙江信息工程学校

宁海县高级职业技术中心学校

临海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上虞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慈溪职业高级中学

浙江科技工程学校

新昌职业技术学校

义乌市城镇职业技术学校

宁波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学校

绍兴县职业教育中心

诸暨市实验职业中学

浙江贸易学校

杭州市中策职业学校

浙江艺术学校

宁波市鄞州职业高级中学

金华市婺城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杭州市陈经纶体育学校

杭州市旅游职业学校

杭州市临平职业高级中学

余姚市职成教中心学校

金华市第一中等职业学校

东阳市技术学校

浙江省体育运动学校

宁波市镇海区职业教育中心学校

杭州市萧山区第一中等职业学校

奉化市大桥职业技术学校

平阳县职业教育中心

温州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海宁市职业高级中学

湖州交通学校

缙云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苍南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瑞安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嘉善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象山县职业高级中学

宁波市鄞州职业教育中心学校

金华铁路司机学校

永康市职业技术学校

三门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黄岩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杭州市桐江职业技术学校

台州市椒江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台州市路桥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浙江水利水电学校

桐乡市职业教育中心

湖州艺术与设计学校

长兴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学校

嵊州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舟山航海职业学校

绍兴市农业学校

德清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玉环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诸暨市轻工技术学校

富阳市职业高级中学

温州市瓯海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舟山职业技术学校

衢州中等专业学校

江山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安吉职业技术学校

安徽省(34所)

合肥铁路工程学校

宁国市职业高级中学

合肥市职业教育中心

泾县高级职业中学

马鞍山职业教育中心

亳州市第二职业高级中学

霍邱县陈埠职业高级中学

安徽省行知中学

滁州市第一职业高级中学

宿州市第一职业高级中学

宿州市第二职业高级中学

芜湖市职业教育中心

黄山中华职业学校

蒙城县高级职业中学

阜阳市第一高级职业中学

安徽省物资学校

淮南市职业教育中心

淮北市第二高级职业中学

蚌埠职业教育中心

安庆商业学校

安徽化工学校

芜湖工业学校

合肥林业学校

安徽经济技术学校

霍山县高级职业中学

宿州工业学校

桐城望溪高级职业技术学校

蒙城县庄周高级职业中学

黄山旅游职业学校

铜陵县职业和成人教育中心

太和县第二职业高级中学

肥西金桥高级职业中学

阜阳市宁老庄高级职业中学

安徽省第一轻工业学校

福建省(32所)

福建工业学校

福建省侨兴轻工学校

集美轻工业学校

福清龙华职业中专学校

泉州华侨职业中专学校

龙岩华侨职业中专学校

晋江职业中专学校

漳州第一职业中专学校

福州财政金融职业中专学校

宁德职业中专学校

南平职业中专学校

漳州第二职业中专学校

永安农业职业中专学校

福州建筑工程职业中专学校

福建理工学校

南平市农业学校

三明林业学校

三明市农业学校

福建化工学校

福州电子职业中专学校

永安职业中专学校

福建龙岩财经学校

南安职业中专学校

宁德财经学校

福建建材工业学校

龙岩市农业学校

龙岩卫生学校

长汀职业中专学校

南平市武夷旅游商贸学校

福建工贸学校

建瓯职业中专学校

福州交通职业中专学校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z/4_6571870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