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养殖 >

丰乐农庄好玩吗

丰乐农庄属于郑州休闲度假的著名旅游去。

丰乐农庄好玩吗

丰乐农庄系郑州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中国进出口企业郑州丰乐农庄有限公司按ISO9000和ISO14000标准投资兴建的以自然生态为主题,以有机食品生产和生态旅游为主要功能的综合性生态农业示范园,是集农业生产、特种蔬菜种植、畜牧养殖、观光旅游、餐饮娱乐、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现代化都市园区。该项目是由北京大学环境科研中心著名博士生导师精心规划、河南农大园林设计院担纲设计的。

它位于郑州市区北部的黄河滩区,西依郑邙公路和邙山游览区,南临黄河大堤,东接花园口风景区,北连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总占地面积为2800亩。它的建成为发展郑州市乃至全省的旅游业,为广大市民、八方游客休闲度假,感受田园风光增添了又一处新的亮点。

丰乐农庄整体分为丰乐葵园和现代农业示范园两个区。丰乐葵园为农业综合观光旅游区,占地面积1000余亩,种植世界名葵日本巨无霸达百万株以上,又称丰乐百万葵园。葵花轮茬种植,每年5至11月份盛开的向日葵月月向游人开放,与之配套的广场大门两侧为白鸽广场、蚂蚁王国、孔雀乐园、笨猪乐园、松鼠乐园、锦鳞乐园、葵花迷宫等组成的娱乐互动园。

农庄自南向北分布着荷塘、木屋别墅区、人工湖、篝火营地、台湾烤肉亭、丰乐桃园、美国引进的优质葡萄园、观景台、野兔园、虫草鸡养殖场,最北部的为占地130亩的草原风光牧场,养殖有南阳小黄牛和海南东山羊。其中,桃花坞温泉别墅、丰乐泥炉烤全羊形成了葵园的新特色。

现代农业示范园占地1000亩,为郑州高新现代农业特种蔬菜种植区,园内建有10000平方米大型智能温室、50栋日光温室、50栋钢骨架塑料大棚,100亩遮阳防虫设施和现代化育苗车间。蔬菜森林里、百瓜长廊下,游人络绎不绝。

此外园区内还种植有田三七、人参叶、富贵菜、紫贝菜、新西兰菠菜菜、日本西红柿、日本甜椒等名特优精品蔬菜。这些珍稀蔬菜不同于普通的反季节大棚蔬菜,在河南地区尚没有,并且品种的营养价值都很高,特别是经济价值是一般大棚蔬菜的10-20倍,市场需求没有问题。其主体营运方式主要为:种植加工出售一体化控制,采用公司+基地+农户运作方式,且特种蔬菜加工工程为采摘清洗检测加工精包装成品一体化。

通过这一先进流程,一方面供应郑州市民和裕达、中州、丰乐园、越秀等一流名店以及毛庄、陈寨蔬菜批发市场销往周边地区和省市;另一方面通过南方航公公司打入港、澳、日、韩等国际市场,出口创汇。

丰乐农庄既是一个以种植、园艺、养殖为主要内容的现代化生态农业企业,也是人们靠近大自然、领略大自然风光的绝好去处。

  篇一

 20XX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市扶贫领导小组的指导下,紧紧围绕市经济发展大局,进一步深化扶贫开发和惠民行动工作,注重办实事、讲实效,具体落实《XX市精准化扶贫“帮扶到户责任到人”工作实施方案》、《20XX年XX市扶贫开发重点村整村推进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深入基层摸实情,结合实际定措施,真情帮扶促发展,圆满完成了市扶贫办安排的扶贫工作任务。现将今年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认真调查摸底,掌握基本情况。

 小堡村位于沁城乡东北,距XX市129公里、沁城乡政府25公里,是一个以畜牧为主,农牧结合的山区贫困村。全村共有3个小队,两个开发区(骆驼圈子开发区、沙依巴克开发区);全村总人口(包括两个开发区)865户,2768人(小堡村有367户村民、1226人,骆驼圈子开发区498户、1542人);低保户161户,513人;贫困户282户,898人(小堡村147户、457人,骆驼圈子开发区有135户、441人)。该村山区耕地面积3324亩,主要以苜宿、小麦为主要种植物,小堡村由于地处山区、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不足,加之农牧民综合素质普遍不高,等、靠、要思想严重,导致小堡村贫困程度深、农牧民增收脱贫困难。

 二、领导重视,机构完善。

 我处高度重视扶贫工作,把定点帮扶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成立了以处书记司马义为组长的扶贫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专人具体分管,工作组下设办公室,确定办公室主任为联络员,根据小堡村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扶贫工作计划。

 三、加强思想扶贫

 “扶贫先扶志,治穷先治懒”,我处选了一些思想觉悟高双语说平较高、的少数民族干部先后到小堡村进行思想教育,引导调动他们参与扶贫开发的主动性和能动性,从“要我脱贫、要我致富”向“我要脱贫、我要致富”转变。通过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主动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教育广大村民牢固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和“四个认同”,激发牧民热爱祖国、热爱新疆的美好感情。

 四、措施有力,资金落实。

 年初,我处扶贫领导小组到达定点帮扶的沁城乡小堡村,确定了26户帮扶对象,为贫困户脱贫致富想办法出主意,帮助制定经济发展的计划、措施。帮助该村搞好环境综合治理规划,协助搞好计划生育“三结合”工作。并向每户贫困户捐赠钱100元,共计2600元,切实地为贫困户办好事、办实事。

 五、多方收集,提供致富信息

 我处发动全处职工通过网络、电视、书籍及其他渠道广泛收集致富项目和信息技术,并及时反馈给小堡村村委会,同时帮助培养一位有文化、懂信息的信息员,帮助本村牧民获取致富信息、致富技术和致富项目。提高科技增收的能力。

 六、进行法制宣传,开展法律知识送上门活动。

 在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同时,我处还对定点帮扶小堡村牧民开展普法教育,进行法制培训,发放法制宣传资料,帮助牧民提高了法律意识,期间,我处选派骨干工作人员到村、到户,进行了大量的群众走访,了解群众疾苦,切实解决当地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困难。

 由于我处底子簿、经费少,投入的扶贫经费难以满足定点扶贫点的需要。同时,在指导村民科技种养、外出务工方面经验也不是很足。20XX年,我处将进一步解放思想、不断探索,采取更有效的措施,加大扶贫工作力度,全面扎实做好定点扶贫规划的各项工作,使贫困群众早日脱贫致富,使扶贫工作迈上新的台阶。

  篇二

 XX年,我中心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在县委、县政府和县扶贫领导小组的指导下,紧紧围绕县域经济发展大局,进一步深化扶贫开发和惠民行动工作,注重办实事、讲实效,具体落实《关于深入推进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关于切实做好农村低收入贫困人口脱贫解困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以认真、严谨的态度协助定点帮扶的XX县XX镇梓南村完成扶贫解困规划,以科技示范、信息服务等手段,实施惠民行动,为定点帮扶的贫困户生产生活环境改善积极创造有利条件,圆满完成了县委县政府下达的扶贫工作任务。现将今年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机构完善。

 我中心高度重视扶贫工作,把定点帮扶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成立了以中心主任李兴建为组长的扶贫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专人具体分管,工作组下设办公室,确定办公室主任为联络员。

 二、措施有力,资金落实。

 年初,中心扶贫领导小组到达定点帮扶的XX镇梓南村,确定了20户帮扶对象,并与之签订《扶贫工作目标责任书》,为贫困户脱贫致富想办法出主意,帮助制定经济发展的计划、措施。我中心决定在“科技项目、科技示范、科技培训”三个方面为帮扶提供帮扶措施。直接到村上门服务5次,期间帮助该村搞好环境综合治理规划,协助搞好计划生育“三结合”工作。结合芦溪镇伍柏村的实际困难,向每户贫困户捐赠钱物达400元,共计8000元,切实地为贫困户办好事、办实事。中心领导班子成员在金秋助学活动中,对1名贫困大学生进行了现金资助,资助金额达XX元,帮助其解决学费及生活上的一些困难。

 三、开展科技服务,提供致富信息。

 我中心利用自身优势,组织惠民职业培训学校,针对贫困户缺知识、少技能、外出务工难的的实际情况为其免费进行了电工、焊工、缝纫、计算机、家政服务等职业技能培训,力争让帮扶的贫困户逐渐摆脱贫困。

 四、进行法制宣传,开展法律知识送上门活动。

 在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同时,我中心还对定点帮扶梓南村农户开展普法教育,进行法制培训,发放法制宣传资料,帮助村民提高了法律意识,帮扶对象全年无一例违法现象发生。期间,我中心选派骨干工作人员到村、到组、到户,进行了大量的群众走访,了解群众疾苦,切实解决当地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困难。

  篇三

 20XX年,省委办公厅、省民宗委等17个省直机关单位在我县和平镇加峒村、什运乡便文村等17个行政村通过“帮思想、帮门路、帮技术、帮资金”等方式开展定点扶贫工作,多方筹集资金帮助定点村委会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帮扶当地困难群众发展生产脱贫致富,使当地村庄的村容村貌有了较大的改观,农民生活质量明显提升。在省定点扶贫各单位的支持和帮助下,我县20XX年全县农业产值达到30、3亿元,同比增长8%。农业增加值为15、7亿元,同比增长6%;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430元,同比增长14、7%。实现年度贫困人口脱贫5410人,完成计划任务5040人的107、3%。

 一、基本情况

 20XX年是省定点扶贫单位调整的第一年,省直单位定点扶贫我县的单位17个,驻点帮扶了17个贫困村;共派出蹲点扶贫干部65名,其中:处级21名,处级以下44名;共派出考察人员25人,其中:厅级3名,处级15名,处级以下7名;全年直接投入帮扶资金640万元,物质折款约35万元;帮助引进各类资金3500万元(含无偿和贷款);帮助上项目32个;举办培训班36期,培训4260人次,组织劳务输出520人。定点扶贫单位通过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帮扶、技术培训等措施,有力地促进了我县贫困村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

 二、主要成效

 (一)驻点村庄便民设施得到较大改善,当地群众生产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省直17家定点扶贫单位本着为民服务的理念,积极到贫困村送思想,送服务,把解决群众生产生活方面的困难作为扶贫工作的头等大事来抓,大力兴建、维修各类便民设施,进一步提高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水平。如省委办公厅韩瑞良同志带队深入和平镇加峒村开展定点扶贫调研指导工作,为和平镇加峒村的定点扶贫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省民宗委帮助什运乡便文村、番道村建设特色村寨,全面改造便文村和番道村的农村面貌,做好两个村的环境整治工作。联手扶贫各单位在兼顾扶贫点的同时,还积极参与到当地政府的各项基层设施建设,大力引进道路桥梁、饮水、乡村环村道、农田水利等便民利民项目。

 (二)驻点村庄农村产业逐步实现多样化,农民增收渠道路子越来越宽。

 省联手扶贫单位始终致力于提高当地农民经济收入,想方设法让农民脱贫致富。为了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联手扶贫单位深入一线开展调查研究,结合贫困村实际,大力扶持能够创收的各类特色产业。如省民宗委、省农垦总局等单位结合什运乡便文村、三联村耕地少,土壤贫瘠的特点,大力引导农民利用坡地,房前屋后、林间道旁空地进行种植*花紫珠产业,既绿化美化了乡村,又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种桑养蚕产业是我县调整产业结构的特色产业之一,省考试局、农发行省分局把桑蚕产业作为定点扶贫重点工作来抓,引导、扶持上安乡中兴村、南万村农民群众发展桑蚕特色产业,通过扩大种养规模,进一步扩宽当地群众增收渠道;省委办公厅、省农垦总局、省民宗委、省考试局等联手扶贫单位积极引导农民群众采取“合作社+农户”的产业经营模式,大力畜牧业,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累计扶持联系村庄小黄牛56头,*花紫珠苗1560亩,鹅苗3680只,中华蜜蜂300箱,较好的促进了当地产业规模化发展,帮助农民增收。

 (三)当地农户思想观念有很大转变,向科技要效益能力得到提升。

 联手扶贫单位紧紧围绕我县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需求,积极开展农村农业实用技能培训,引导当地农民向科技要产量,向科技要增收,进一步提高农民使用技术致富的能力。全年联手单位共参与举办技能培训班36期,参加培训人员4260人次。省侨联、海马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分别在吊罗山乡什插村、长田村举办橡胶管理及割胶技术培训班15期,槟榔管理技术培训班10期,地瓜种植技术培训班10期;省民宗委、省农垦总局在什运乡便文村、三联村举办*花紫珠种植技术培训5期,种桑养蚕技术培训与指导5期,本地山鸡、鹅养殖培训15期,黎锦培训8期。

 (四)积极带动社会多方力量协助帮扶,联手帮扶成绩明显。

 省定点扶贫各单位积极派员帮扶基层党组织建设,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及时组织村级党组织党员群众学习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积极宣传党的各项强民富民政策。每逢重大节日,定点扶贫各单位都会组织人员下村慰问农村老党员、五保户及特困户,并给他们送上慰问金和慰问品,对成绩优异的农村贫困学生,定点扶贫单位给予资助学费及生活费,让其顺利完成学业考上理想的大学。

 (五)进一步促进驻点村经济发展,较好地辐射带动周边村庄。

 定点扶贫单位重视扶贫点的扶贫开发工作,加强与县、乡镇政府,帮扶村的联系,通过派驻点干部到定点帮扶村、资金投入、项目引进等方式,因地制宜,促进驻点帮扶村经济发展。大部分定点扶贫单位在重视扶贫点的同时,充分利用驻点帮扶村的优势,辐射周边村庄,带动其他村庄群众一起脱贫致富。此外,定点扶贫单位部门工作人员多的,派驻扶贫点的干部多,直接投入资金和物资多,极大的改善了当地民众生产生活环境;定点扶贫单位部门工作人员少的单位,由于工作繁忙,也经常电话沟通协调各类资金,引进重点项目帮扶驻点村庄。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我县将在省委、省政府以及省扶贫办的领导下,加强与省定点扶贫单位的沟通联系,继续围绕整村推进、劳动力培训、产业化扶贫等工作重点,进一步明确责任、整合资金、拓宽思路、创新措施,使扶贫开发各项工作取得新突破,为创建秀美、和谐、富裕的新琼中而努力奋斗。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yz/3_6572057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