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养殖 >

怎样养山羊

1、羊场场址选择原则

怎样养山羊

①地势高燥,背风向阳,排水良好,地势以座北朝南或座西北朝东南方向的斜坡地为好。切忌在洼涝地、潮湿风口等地建羊场。

②水源条件良好,水源充足、水质好、无污染。不能让羊饮用池塘或洼地的死水。

③有利于防疫,离交通要道、集市有一定距离。选择有天然屏障的地方建栏舍最好。

2、羊场场址选择要求

①场址地势较高,南向斜坡,排水良好,土壤干燥,背风向阳。

②场地附近应有优良的放牧地,并要有丰富无污染的水源条件。并有电源设施,便于饲草、饲料加工。

③建场要求土地面积较大,要有发展前途,有条件的地区还可考虑建立饲料生产基地。

④建场前应对周围地区进行调查,有无传染病、寄生虫等发生,尽量选择四周无疫病发生的地点作场址。

⑤场要远离居民区、闹市区、学校、交通干线等,便于防疫隔离,以免传染病发生。选址最好有天然屏障,如高山、河流等,使外人和牲畜不易经过。

⑥选址要考虑交通运输方便,但距交通要道不应少于500m,同时尽量避开附近饲养场转场通道,便于疫病的隔离和封锁。

3、羊场的基本设施

根据羊场的规模大小及生产性质,羊场的基本设施包括:羊舍、运动场、牧草地、饲料加工机房、氨化(青贮)池、兽医化验诊断室、防疫消毒池、动物无害化处理及粪便无害化处理设施、围栏设施、饲料仓库、办公场所等。

二、羊舍建筑要求

1、羊舍设计的基本要求

①尽量满足羊对各种环境卫生条件的要求,包括温度、湿度、空气质量、光照、地面硬度及导热性等。羊舍的设计应兼顾既有利于夏季防暑,又有利于冬季防寒;既有利于保持地面干燥,又有利于保证地面柔软和保暖。

②符合生产流程要求,有利减轻管理强度和提高管理效率,即能保障生产的顺利进行和畜牧兽医技术措施的顺利实施。设计时应当考虑的内容,包括羊群的组织、调整和周转,草料的运输、分发和给饲,饮水的供应及其卫生的保持,粪便的清理,以及称重、防疫、试情、配种、接羔与分娩母羊和新生羔羊的护理等等。

③符合卫生防疫需要,要有利于预防疾病的传入和减少疾病的发生与传播。通过对羊舍科学的设计和修建为羊创造适宜的生活环境,这本身也就为防止和减少疾病的发生提供了一定的保障。同时,在进行羊舍的设计和建造时,还应考虑到兽医防疫措施的实施问题,如消毒设施的设置、有害物质(羊的脱毛、塑料杂物)的存放设施等。

④结实牢固,造价低廉。羊舍及其内部的一切设施最好能一步到位,特别是像圈栏、隔栏、圈门、饲槽等,一定要修得特别牢固,以便减少以后维修的麻烦。不仅如此,在进行羊舍修建的过程中还应尽量做到就地取材。

2、羊舍建筑要求

①建筑地点要符合场址要求,羊舍要建在办公、宿舍的下风头,而兽医室、贮粪场要在羊舍的下风头。羊舍的南面要有足够的运动场。

②建筑面积要足,使羊可以自由活动。拥挤、潮湿、不通风的羊舍,有碍羊只的健康生长,同时在管理上也不方便。特别是在南方潮湿季节,尤其要注意建筑时每只羊最低占有面积:种公羊1.5-2m2、成年母羊0.8-1.6m2、育成羊0.6-0.8m2、怀孕或哺乳羊2.3-2.5m2。

③建筑材料的选择以经济耐用为原则,可以就地取材,石块、砖头、土坯、木材等均可。

④羊舍的高度要根据羊舍类型和容纳羊群数量而定。羊只多需要较高的羊舍高度,使舍内空气新鲜,但不应过高,一般由地面至棚顶以2.5m左右为宜,潮湿地区可适当高些。

⑤合理设计门窗,羊进出舍门容易拥挤,如门太窄孕羊可能因受外力挤压而流产,所以门应适当宽一些,一般宽3m、高2m为宜。要特别注意:门应朝外开。如饲养羊只少,体积也相应小的羊,舍门可建成1.5-2m比较合适,寒冷地区舍门外可加建套门。

⑥羊舍内应有足够的光线,以保持舍内卫生,要求窗面积占地面面积的115,窗要向阳,距地面高1.5m以上,防止贼风直接袭击羊体。

⑦羊舍地面应高出舍外地面20-30cm,铺成缓坡形,以利排水。羊舍地面以土、砖或石块铺垫,饲料间地面可用水泥或木板铺设。

⑧潮湿地区要建成楼式羊舍,楼台用木条或竹条,但须结实,木竹条间距1-1.5cm,可以漏羊粪,楼台距地面1.5-1.8m,以便清粪。

⑨保持适宜的温度和通风,一般羊舍冬季保持0℃以上即可,羔羊舍温度不低于8℃,产房温度在10-18℃比较适宜。

3、主要的配套设施

①干草房:用于贮藏干草作越冬饲料,其空间大小可根据每只羊200kg青干草来推算。

②青贮和氨化设备:根据饲养规模来建立青贮窖和氨化池。要做到不漏水、不跑气。

③药浴池:即用药物洗澡的水池。用于防虫治虫和便于肉羊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④饲槽和饲料架:饲槽用于补充精料和饲喂颗粒饲料,饲料架则用于晾干青绿饲料。

 近些年,我国养羊业发展迅速,养羊的良种率占据优势,下面是我整理的关于养羊的技术论文,希望你能从中得到感悟!

关于养羊的技术论文篇一

 浅谈高效养羊的技术要点

 摘要:从高效养羊的概念、指导思想、实现高效养羊的途径、高效养羊的生产工艺与生产体系设计原则和高效养羊技术体系的要点等,多方位讨论了工厂化高效养羊新生产体系建立的有关问题,阐述了高效养羊的基本思想。

 关键词:高效养羊 养羊业 生产新体系

 1、高效养羊的概念与指导思想

 1.1 高效养羊的概念

 高效养羊特点是:羊场规模大,饲养密度高,生产全过程的技术密集,生产周期短,生产力和劳动生产率高,产品适应市场需求,饲养方式以全舍饲为主。这种理想的新体系也就是规模化,集约化的养羊生产体系,它要求生产者和管理者能够准确地掌握羊群对不同环境的反应特点,采用人为控制环境的配套技术,包括营养,繁殖,兽医保健等重要环节的调控,对养羊生产实行有效的控制,并能建立或组织完善的服务体系,达到规模化,集约化高效生产与产业化服务的平衡协调。

 1.2高效养羊的基本指导思想

 以畜牧科学和现代科学技术为先导,以生产经济效益为中心,在适宜,配套的生产,管理和经营体系中,最大潜力的发挥和调动新技术的效力和生产者的积极性,使养羊业成为农业经济的新增长点,形成支柱产业。

 2、实现高效养羊的途径

 从我国的养羊生产实际出发,建立新技术体系,推广和应用现代畜牧科技综合配套技术。在推动千家万户养羊的同时,依不同地区生态条件,组织建立养羊生产基地,不断推动专业化、规模化和集越化养羊的进程,提高我国养羊业的水平。建立和健全良种繁育及杂交利用新体系。

 3、建立饲草、料高产栽培、加工与高效利用的生产一供应新体系

 养羊的成本60%~70%是饲草、料。要使养羊生产有利润,首要条件是保证饲草、料的充足、平衡供应和大幅度降低饲草、料生产成本。我国青、粗饲料,农副产品资源,特别是农作物秸秆资源十分丰富,利用潜力巨大。

 4、改善饲养管理条件、提高劳动生产率

 改变靠天养羊,粗放饲养的传统养羊习惯,建立巩固的饲草、料生产基地,积极发展全价配合饲料工业,按营养需要进行标准化营养饲养。同时,要加强棚圈建设,根据不同气候条件,因地制宜修建羊舍。北方和高寒牧区要大力推广塑料暖棚养羊技术,南方潮湿地区提倡修建简易楼式羊舍。

 5、发展?龙头?企业、建立产加销、贸工牧生产新体系

 在高效养羊生产中,时时刻刻必须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为确保养羊业的活力,要建设好各类羊生产基地,突出特点,形成整体规模,抗御市场风险。

 6、加强养羊科学研究、建立完善的科技推广服务体系

 养羊科学研究必须面向养羊生产,面向未来。紧密围绕养羊生产中的技术重点和难点,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攻关。采取实用技术的合理组装配套等方法,发挥技术的整体效应,是加快实现养羊现代化的关键。与此同时,建立完善的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广泛采用现代化养羊技术和科研成果,不断提高养羊生产的科技含量。

 7、高效养羊的技术体系与技术要点

 7.1 优质饲草的高产栽培技术体系要点

 从生态学的食物链理论角度出发,这就是食物链的?源头?,只有加大发掘、扩大和?开源?的力度,才能有充足的?流?,高效养羊的生产基础才能牢固,也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高速发展。所以,应当从战略高度充分认识优质饲草高产栽培的重要地位和重大意义。

 7.2优良品种推广与品种改良技术体系要点

 养羊生产方向 依各地的自然环境、消费习惯、经济、文化及市场的特点,科学地确定适合本地的养羊生产方向。适合饲养肉羊的,应以肉羊为主加速发展,适合发展山羊的,应加大发展的力度。

 7.3高效饲养与管理技术体系要点

 非蛋白氮的利用 充分发掘反刍动物可以利用非蛋白氮的生物学潜力,用好用足非蛋白氮。

 饲料组合效应 建立正确判断饲料组合效应的测定方法,科学合理的使用各种饲料和饲草。

 饲料卫生 建立饲料卫生的技术体系,减少饲料污染,生产无污染的绿色养羊产品。

 饲草青贮与秸杆微贮 实行全部饲草的青贮和秸杆的微贮加工的技术措施,提高饲草的利用率,降低饲养成本。

 羔羊早期断奶与代乳品 采用先进的羔羊早期断奶料或代乳品,对羔羊实行早期断奶,集中育肥,生产优质羔羊肉。

 系统管理 将养羊生产视为系统工程,采用系统管理技术。

 环境调控 对羊生存环境的各个方面进行有效的控制,包括标准化羊舍的设计,塑料暖圈及饲养设施的优化。

 营养调控 按照各类羊的和生产目标营养需要特点,对羊群实施有效的营养调控,最大限度的发挥各类各品种羊的生产潜力。

 高效繁殖的计算机管理 建立羊群高频繁殖的计算机管理体系,发挥多学科技术的集合优胜,使养羊生产实现高效益。

 7.4高效养羊的兽医综合保健技术体系要点

 羔羊常发病的综合防治 对羔羊常发的18种疾病实行有效的综合防治,保障羔羊的健康。

 种羊的兽医综合保健 建立种羊的综合保健体系,确保种羊的种用价值和高频繁殖对种羊的要求,在一年内任一时期都能保持旺盛的性欲和生产高质量的精液。

 围产期母羊的综合兽医保健 对围产期母羊实行有计划的综合保健,确保母羊的健康和妊娠安全。

 工厂化饲养羊群主要疾病的防、检、驱程序 按工厂化饲养的要求对羊群主要疾病实施重点的防、检、驱程序,确保大群的安全。

 饲草、料及饮水的卫生质量控制 对饲草、料和饮水进行卫生控制,定期、定指标对所用的饲草、料和饮水进行质量检测,及时纠正不合格现象。

 羊舍环境净化 定期检测羊舍环境,及时消除病原,最终达到羊舍环境的净化。

 营养性疾病的防治 采用综合措施,正确诊断和预防营养性疾病的发生,选用对症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添加剂,注重营养的合理配合。

 7.5过腹还田与农业可持续发展技术体系要点

 工厂化养羊的积肥模式 建立适合工厂化生产的养羊生产积肥模式,多积肥,积好肥。

 以增施有机肥为主的稳产高产田的建立 在以增施有机肥为主的农区逐步建立高产稳产田,建立相应的高产栽培模式。

 农、牧结合生态体系的良性循环模式 依生态学原理建立新型的养羊业与农业共同发展的良性循环模式,形成各自的产业支柱。

 参考文献:

 [1]壬正周.食物链原理在畜牧业上的应用[J].家畜生态,1992,13,(2):36~ 39。

 [2]卢德勋.计量营养学是当代动物营养学发展的前沿[J].内蒙古畜牧科学,1992,13: (1) 11~ 13

 [3]马月辉.我国羊肉生产的前景与途径[J].黑龙江畜牧兽医1993,16~8

 [4]涂友仁.中国养羊业和羊毛生产概况[J].1993: 117~ 20

 [5]顾洪如,牧草饲料作物在发展节粮型养殖业中的地位与作用[J].草业科学.1993: 347~ 49

 [6]马玉昆.生物技术在畜牧业上的研究应用现状与展望.1997

 [7]邢廷铣.食物链与农牧结合生态工程气象出版社.1997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关于养羊的技术论文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yz/3_6573144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