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养殖 >

董公寺的发展情况

董公寺镇按照“一条主线,两大目标,三大覆盖,四大产业,五大突破”的整体发展思路,在探索城乡一体化试验课题的同时,结合各项改革措施,以“四大产业”助推全镇城乡经济统筹、协调发展。

董公寺的发展情况

经过近年高速发展,董公寺镇现已形成机械、建材、酿造、化肥、饲料、加工等工业结构。大批国有、集体、私营企业显出勃勃生机。贵州联盛药业、三仁堂药业、金紫阳食品、海尔配套企业等在这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为地方经济注入活力。目前,镇党委正依托现有优势条件和发展机遇,着力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努力发展壮大机电、卷烟、食品、制药、建材五大主导产业,积极培育汽车及配套产业。积极扶植中小企业发展,壮大工业经济总量。坚持“一园多区”格局,加快建设董公寺工业园区、海尔配套工业园、物流园区,不断扩大园区规模,完善功能,千方百计提高企业入驻率,着力打造汇川机电工业园区,增强工业集聚效应。

董公寺镇山清水秀,丘陵起伏,田坝纵横交错,田园山水风光秀丽。拥有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并重,生态旅游同文化旅游共存的乡村旅游业发展条件。自然景观有温泉、溶洞、山林、水库、河流、奇峰、怪石;人文景观有酒文化、有1400多年前唐朝贞观8年建造的高岩山白岩洞古庙、有丰帽山原始人类遗址、有红军曾经战斗过的飞来石战役遗址;农业观光景观有农业科技示范园等现代农业项目和各种果园、养殖场;清澈见底的高坪河为人们游泳、划船、开展水上娱乐活动提供了良好条件;杨梅、红枣、石榴、草莓、黄花梨的陆续挂果,是农业观光的好去处;丰富的地热矿泉水资源,为游客提供了度假疗养圣地。

从1993年3月推出全市第一家乡村旅游度假山庄——钓鱼山庄到1999年7月推出全市第一家乡村旅游“农家乐”——“古月园”,董公寺镇成为了遵义市乡村旅游“农家乐”、“休闲山庄”的发源地,并把乡村旅游与农业旅游结合起来。全镇现已发展有清源山庄、钓鱼山庄、可爱多休闲山庄、自然峰度假村、明月松休闲山庄、小岛渔村、小草农家、兴隆自然农庄、高岩山古寺、遵义市俊贤畜牧科技养殖园、遵义市兴旺养殖场、汇川区农业科技示范园、田沟杨梅基地、交通建国金星优质水果基地等乡村农业旅游点20个。从1999年开始每年举办一届田沟杨梅节,从2004年开始每年举办一届乡村旅游节。2005年通过农业部全国农业旅游示范镇验收。

“为进一步推进乡村旅游示范区建设,还将在目前的基础上,做好以下八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以提升档次、突出特点为目标,依托乡村旅游协会,进一步发展好现有的乡村旅游,实现现有10余家乡村旅游接待点的升级换代;二是积极支持服务好和平温泉项目开发,发展大型旅游项目;三是积极开展协调服务,推动红色生态运动公园建设,发展高档次旅游项目;四是编制啄啄岩水库片区乡村旅游发展详细规划,打造沿遵绥公路乡村旅游产业带;五是依托杨梅产业发展,沿老遵绥线建设十里杨梅休闲长廊;六是积极引资开发以高岩寺为代表的宗教文化旅游;七是依托无公害果蔬协会、天元科技畜牧养殖有限公司等农业科技示范点,进一步发展现代农业观光旅游;八是协助区政府作好莲花山森林公园建设协调服务工作。通过以上措施,必将大力推进乡村旅游示范区的建设,“董公寺度假中心”品牌已在形成。休闲旅游的发展还解决了当地人的就业,2009年,全镇乡村旅游业实现产值1460万元。”

贵州第一产业是什么

中寺古庙

中寺原名“云龙庵”,位于遵义市汇川区板桥镇中寺村谭家湾组,曾经是贵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现已损毁,庙中有道光十二年碑载:“永三甲云龙庵建自明朝”,前殿、中殿石栏右边刊载的古诗:“漫道规模壮大观,明时肇进又重刊,此中具有清闲处,如抚悠琴月下谈。”,《遵义府志》载云龙庵在城北八十里永安山,又名中寺。中寺云龙庵建于明末,完善于清初。解放后,用作学校、乡政府、公社、医院等,未能妥善保护。1978年起,机关单位相继迁出,寺内无人居住。1976年建陶罐厂,加剧了寺庙损坏。现在仅存遗址。

 中寺庙宇选在山间盆地山峦环抱的前坡依山而建,气势雄伟壮观,早年前周围古树参天,灌木丛生,修竹茂密,隔远相望,寺前绿竹如海,至今仍有百年古杉屹立不倒。寺后苍山耸立,古刹掩隐在一片绿波之中,环境甚是清幽。

庙宇正面的石梯位于现中寺小学对面山脚下,一条4米宽的石梯72级逶迤而上,抵山前小石坎,再经11级梯抵山门,前殿后殿石梯共23级,四段共106级,加上小石坝和前殿坝子的叠数石梯,共108步。

 山门为垂檐歇山顶木构建筑,通面3间宽14.6米,因地势布局不在庙宇中轴线上,东偏南20度。上层四根撑拱雕刻四员神将,下层8根撑拱雕刻鸟兽,花卉图案。上层玉皇阁,玉皇大帝坐在阁上,两边站立哼、哈二将,楼下灵官执鞭守护山门,左角川祖,右角黑神。阁的周围镶边雕刻各种花纹及其图案。

进入前院,前殿左右对称耸立着钟楼和鼓楼。均为垂檐四壁,尖顶式构造。上层有小轩窗带曲环穿花走廊,可居人。下层置鼓楼,翼角下计有16只木雕狮形撑拱,雕技十分精湛。钟鼓楼下分列道光十二年(1832年)和道光十六年(1836年)两次募化集资培修庙宇碑碣。

前殿,建筑在石台基上,通宽54间,长32.55米,左右两边通进深10.6米4间。高10米,前后有走廊环通,为歇山式木构殿房,檐下阑额上,有大型“二龙抢宝”长卷木刻,为透雕,专家鉴定为未可多见的珍品,殿后明间走廊横梁上,木刻有长卷“攻战图”,雕披坚执锐武士35人,战马8匹,有城墙、楼阁。殿前后廊柱上有兽形撑拱,前后殿之间为天井,全是青石板铺成,前殿对着山门排列几尊神像,面对后殿大佛,座的是北方镇天真武祖师。

天井正中和两侧有3道垂带踏道登上后殿,天井南北两侧为配殿,悬山式与前殿等高,配殿走廊上有浮雕图案6幅,后殿为重檐歇山式,通宽32米,进深14米。殿前二柱阑额上,有一幅大型“八仙过海,水漫金山”长卷木刻,为透雕精品。殿前檐柱上有4根撑拱(木刻),其左边透雕为“李存沙陀搬兵”,右边透雕为“关云长单刀赴会”,中间两处透雕为“金童玉女”,还有其他雕刻也非常精湛。

后殿、前殿、山门前面的石栏上皆有精美绝伦的石雕作品,数量多,而且大型,又较集中,堪为省内罕见时刻精品。

山脚而上的第72级石梯两边,有石雕雌雄象位列两旁,山门小石坝前有长16米高1.1米石栏,在12根望柱头上分别有狮、猴、象、麒麟、四不像、犀牛等圆雕图像,石龛内有浮雕图案。其中有一幅犀牛望月,它的图案和各种兽头都向着山门。

前面石栏呈须弥座形,上下各部位遍刻忍冬纹连续万字纹,中夹莲花,生动富丽。石栏束腰部有“渔、樵、耕、读、饮宴、战阵”等6幅大型镂空浮雕、青石雕琢,技艺精湛,为明代佳作。还有6根方形望柱,每柱前部均雕刻有诗词、楹联,图有“野鹿撞钟”、“蝶戏牡丹”、“喜鹊闹梅”、“怪兽御蹄|”。

后殿基台石栏,有一排总厂14米高1.1米的横向雕刻,10根望柱上分别为罗汉、麒麟、狮猴、四不像等圆形石雕,望柱前部为古诗和对联石刻。此栏共10龛,石壁上刻有“麟凤朝日、金狮拜月、白马渡江(又名刘备马跳潭溪)、锦鸡花鹿、普渡众生”(又名韩湘子渡文公)等大型壁画,还有唐诗《题破山寺后禅院》一首。殿前正中踏道两边石栏上有两个透雕石刻望天,扑地狮子各爬在一石鼓上。

天井北面陈列有一个石水缸,缸上刻有“万岁碑楼一座”。遵义府志载:“僧又造一石盘,作鲤鱼跳龙门状,精巧殊绝,龙嘴张开口衔珠,具者比之离朱在世。”石缸上巨龙虬曲盘旋于云气之中,鳞甲利爪内现,龙头居中,下为激流奔湍,鲤鱼在江水中曲身弹跳作跃龙门状,江边镇江七级宝塔屹立,为镂空雕。

传说中寺庙还有一条活灵活现的石龙,因无位置摆放,撂置于庙旁竹丛之中,年深月久,不知埋于何处了。

中寺庙宇坍塌之后,遵义县将前、后殿石栏上的石雕精品搬运至遵义市红花岗区深溪镇皇坟嘴杨粲基地进行保存,今皇坟门内左右两列石刻皆是。中寺古庙现仅有庙宇建筑基础保存完好和一颗百年古杉屹立不倒。

2012年11月,当地村民为了保护好古庙文物,自发尽义务将中寺古庙遗址发掘出来,期望有能力,有财力的单位,部门或个人投资恢复古庙,从而在保护文化遗产的同时发展乡村旅游,带动当地经济。

问题一:贵州有什么产业全国最大 贵州省委常委、贵阳市委副书记陈刚认为,尽管目前贵阳发展仍然较为滞后,但贵阳有条件并且有实力发展大数据产业,并有望成为全国最大的大数据云计算中心。“贵阳大数据云计算中心的发展将得益于温和的气候,充足的能源供应,逐渐完善的交通系统”。

近五年贵州新增茶园350万亩,茶园总面积达466万亩,由全国第十位一跃为第二,绿茶种植面积第一,新增注册茶叶加工企业520家,茶农人数在300万左右,茶农增收近30亿元。今年5月,贵州省召开贵州茶产业发展大会,省长赵克志提出发展贵州茶产业的六个“着力点”,即快速做大茶园规模;提高茶叶加工能力和水平;开拓茶叶销售市场;保障茶叶质量安全;提高茶产业科技支撑能力;实施品牌带动战略。在规模、品质和品牌上成为引领全国的茶产业强省。2013年贵州茶园面积将增至全国第一,2015年将达到700万亩。一个茶叶大省正逐步兴起。

贵州打造马铃薯产业 2015年建成全国最大马铃薯产区

贵州铜仁建成全国最大的钒工业基地

贵州省麻江县建全国有机蓝莓最大产业基地

国内最大综合性文化创意产业园落户贵阳

问题二:贵州省"五大新兴产业"是指什么 五大新兴产业为:

大数据;

大健康;

现代山地高效农业;

文化旅游;

新型建筑建材。

问题三:贵州省的支柱产业是什么? 据2005年8月9日贵州日报报道

《能源工业成为贵州省最大支柱产业》

最新的数据表明,目前,贵州电力、煤炭能源产业增加值突破百亿元,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近7个百分点,能源工业已经成为贵州最大支柱产业。

“西电东送”工程为贵州提供了一个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大好机遇。“西部大开发”实施五年来,省委、省 *** 坚持举全省之力推进西电东送,全省电力总装机5年翻了一番,超过前50年的装机总量。已由2000年的460万千瓦增长到目前的1184万千瓦,今年实现向广东送电443万千瓦。

首批西电东送建设项目“四水四火”全部建成投产,共计538万千瓦,并相应建设500千伏两条交流和一条直流输电线路。第二批项目“四水八火”,共1684万千瓦规模。目前,大部分项目已正式开工或进入施工准备。两年前开工的第二批电源项目,首台机组已于今年1月投产进入商业运营。贵州电网主网架结构日趋完善。现在已建成、已开工的电力建设项目,投资计划总额超过1000亿元。

举全省之力推进西电东送工程的具体规划是,贵州向广东送电从100万千瓦起,逐年递增100万千瓦,“十五”期间实现送电400万千瓦,“十一五”再增送400万千瓦,加上外送周边湘、渝、桂等省区的200万千瓦,到2010年,贵州外送电力达1000万千瓦;与此同时,建成水火电机组3000万千瓦,并相应建设一大批煤矿,初步建成南方能源大省。

煤矿、电力、烟草、商业即为贵州四大支柱产业(所谓的能源产业即煤矿和电力)

问题四:贵州省产业发展简况 贵州省生产总值为4593.97亿元,比上年增长12.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630.33亿元,增长4.7%;第二产业增加值1800.06亿元,增长16.6%,其中工业增加值1516.87亿元,增长15.7%;第三产业增加值2163.58亿元,增长12.1%,其中,批发和零售业增长21.6%,住宿和餐饮业增长16.6%,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15.2%。

问题五:贵州的饮食产业是什么 如果酒算食品的话,那就是茅台!哈哈哈哈

还有就是 老干妈啊,全世界都在吃

其他的就是土特产了,比如:丝娃娃,酸汤鱼,

问题六:贵州十大产业? 电力产业、煤炭产业、化工产业、装备制造业、冶金产业、有色产业、建材产业、烟酒产业、新兴产业以及民族制药和特色食品(旅游商品)产业

问题七:简述贵州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基本概况 ①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表现在积极改造中低产田地;水利设施进一步加强;解决了数百万农民的饮水困难;农业气象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农膜、化肥、农药和饲料、兽药等农用生产物资的使用逐年增加;农业信息服务体系逐步健全;农业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建立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

②农业产业化速度加快。目前有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上千个,以龙头企业、多元市场、中介组织和以合同定购、利润返还、按股分红等方式连接200多万农户,对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水产业等不断向深度和广度开发。

③科教兴农战略成效显著。“八五”以来,贵州广泛推行科学种田、科学养殖、科学加工、科学管理,农业适用技术和一些高新技术得到推广应用,生态农业、循环农业乃至现代农业得到相应的科技支撑,农业经济增长方式正在由粗放型转向集约型。近年实施了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重大项目、“星火西进”行动计划、农产品无公害生产、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等,在品种选育、生态重建、产品加工、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取得较大进展。

④农业生产水平不断提高。经济总量成倍增长,主要农产品产量大幅度增加,单位产出率提高,农民收入增加。

⑤农业生产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贵州粮食实现农村人口基本自给后,正向着增加特色品种、提高产品质量方面稳步发展;经济作物种植增长高于粮食作物,油菜籽和烤烟成为大宗产品;其他农作物种植,呈现多元并举的发展格局。全省农村第一、二、三产业总产值的排序为一、二、三,但在发展中农业比例下降,工业比例上升较快,第三产业比例有所增长。近年工业发展迅速,农业比例继续下降,虽排序仍为一、二、三,但差距有较大的缩短。

问题八:贵州适合发展什么产业? 说旅游业嘛,个人认为那是 *** 部门干的;物流,很是有作为的,是时代的趋势而且入行门槛低。不过,个人认为:懂一行做一行!

另外,贵州也很适合做养殖业种植业,不过要打破常规,搞特种养殖种植可能更好!

问题九:贵州有什么特点 贵州旅游资源丰富,自然旅游风光尤其著名,亚洲第一大瀑布黄果树瀑布就坐落在安顺境内。

地处云贵高原,山川、河流、溶洞、瀑布众多,北部有国家历史名城遵义,以遵义会议会址、四渡赤水、娄山关等遗址形成了独特的黔北的红色之旅,省会贵阳打造避暑之都,毕节市的草海以及百里杜鹃,铜仁地区的梵净山,黔西南地区的马岭河峡谷,安顺的黄果树瀑布和龙宫,黔东南和黔南地区的侗族和苗族等少数民族风情和自然风光,都独具特色,近年来,贵州的旅游产业正在蓬勃发展中,贵州是迷人的“天然公园”。境内自然风光神奇秀美,山水景色千姿百态,溶洞景观绚丽多彩,野生动物奇妙无穷,文化和革命遗迹闻名遐迩;山、水、洞、林、石交相辉映,浑然一体。闻名世界的黄果树瀑布、龙宫、赤水、织金洞、马岭河峡谷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铜仁梵净山,茂兰喀斯特森林、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威宁草海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犹如一串串璀璨的宝石,五光十色,令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以遵义会议会址和红军四渡赤水遗迹为代表的举世闻名的红军长征文化,更让人驻足凭吊,追思缅怀。多民族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浓郁神秘的民族风情,以及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宜人气候,使贵州成为理想的旅游观光和避暑胜地,荔波喀斯特水上森林和赤水丹霞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问题十:期末作业!!!急!急!“贵州应该以什么作为主导产业” 15分 有色金属冶炼业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yz/3_6574138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