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水产品主要是出口到哪个国家呢?
中国水产品出口贸易近几年稳步攀升,但是离世界水产贸易强国还有很大距离。研究表明,仅日本,韩国、美国和欧盟4个主要市场占据了中国水产品出口量的75%左右,且4个主要市场在贸易总量、进口品种和综合平均价格方面都存在差异。同时中国水产品出口还存在市场相对集中,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的能力较弱等问题,通过开拓新兴市场,树立良好品牌形象,仔细研究各国技术性贸易措施可以改善水产品的出口环境.提高出口能力。
我国水产品出口市场仍将以日本、美国、欧盟、韩国等国家和地区以及我国的香港、澳门地区为主
我国在水产品养殖方面存在哪些问题
1、海水鱼类
鳕鱼、带鱼、鲅鱼(马鲛鱼)、鲳鱼、沙丁鱼、鱿鱼、黄姑鱼、大黄鱼、白姑鱼、鲐鱼、鳓鱼、鲈鱼、鲱鱼、蓝圆鲹、马面鲀、秋刀鱼、石斑鱼、鲍鱼、三文鱼、鲆鱼、鲽鱼、海鳗、鳐鱼、鲨鱼、鲷鱼、金线鱼、金枪鱼、墨鱼、章鱼。其他海水鱼类。
2、海水虾类
东方对虾、日本对虾、长毛对虾、斑节对虾、墨吉对虾、宽沟对虾、鹰爪虾、白虾、毛虾、龙虾、其他海水虾类。
3、海水蟹类
珍宝蟹、石蟹、贵妃蟹、皇帝蟹、花蟹、飞蟹、椰子蟹、马蹄蟹、蓝蟹、三疣梭子蟹、红星梭子蟹、青蟹、馒头蟹、其他海水蟹类
4、海水贝类
鲍鱼、泥蚶、毛蚶(赤贝)、魁蚶、贻贝、红螺、香螺、玉螺、泥螺、栉孔扇贝、海湾扇贝、牡蛎、文蛤、杂色蛤、青柳蛤、大竹蛏、缢蛏、其他海水贝类。
二零一八年中国水产养殖产出破5000万吨大关,占水产品产出总量比重近80%,是全球唯一养殖产量超越捕捞产量的重要渔业国家,全国渔业及其直接相关产业产出总值高达24761亿元人民币,其中渔业产值总额高达12314亿元、渔工业及其建筑产总值5667亿元、渔业流通产业与渔业服务产业总值6781亿元。在渔业总值中,海捞总值1988亿元,海水养殖总值3307亿元,淡水渔捞总462亿元,淡水养殖总值5876亿元,水产业育苗总值681亿元。?
我国水产养殖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环境污染、产业化程度低等问题,为此,我们对如何促进水产养殖业的发展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一、水产养殖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水产养殖业的产业化程度低
由于工业化程度低,缺乏大型农场和综合性渔业集团公司等“龙头企业”,中国的水产品品牌的创建、质量安全控制、产品深加工以及包装设计等环节都相对缓慢,这严重影响了流通、加工以及对外贸易等后续行业的发展。因此,加入WTO后,中国水产品正面临国内市场上优质低价水产品占比较大,国际市场竞争力不足等问题。
(二)水污染较重
水产养殖业资源对中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工农业的发展等对水资源产生很大影响,这些产业在水产养殖业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工业污水对水资源却造成了一定污染。废水在各种条件下流入河流和湖泊,导致对水产养殖业发展造成很大的危害,特别是大中城市河流的支流污染情况严重。例如,长江的一些支流已经消失,一些支流在石油污染下已经减少,部分湖泊的污染状况也在不断加剧,阻碍了水生植物养殖业的发展。
二、完善水产养殖业发展的对策
(一)提高水产养殖业的组织化程度
根据生产区域和生产类别,建立专业合作组织,如渔业协会、渔业和农民协会。通过这种组织形式,可以将分散家庭的小规模农业纳入工业化生态链,有力推动了改良种子供应、农业技术、饲料选择、疾病预防、水产品营销和加工专业化以及处理等环节的一体化进程。通过严格的质量认证(如HACCP认证)和水产养殖产业的营销推广,也可以真正创造出具有较高市场影响力的品牌。
(二)积极保护和改善水域生态环境
政府相关部门加强渔业的执法监督,积极保护和改善水域生态环境。一流的品质塑造一流的品牌,一流的品牌获得一流的收益,没有优质的水域生态环境,是不可能生产出绿色、有机、无公害的水产品,可以说水域生态环境是现代水产养殖业发展的根本。因此,第一,可以抓住生态经济区建设这一重大机遇,加强水域生态环境保护宣传,做好水域生态环境的检测和保护工作,对一些高污染、高排放以及对水资源造成严重破坏的企业进行关闭处理。
第二,加强渔业部门的执法力度,对不法捕捞等行为坚决打击,但是很多地区依然存在偷、毒、炸鱼等不法行为,造成渔业资源浪费的同时,更污染了水域生态环境,加上不科学、不规范的用药,对水产品的品质、安全造成了严重影响。为此,执法部门对这些行为应当加强监督,发现并予以坚决的打击。
第三,加强水产养殖的规章制度,我国一些地区已经开始实行水产养殖上岗证的制度,例如湖口县实行的水域滩涂证制度,并把广大水产养殖户的切身利益与水域滩涂养殖证紧密联系在一起,大大加强了对水产养殖户的监督管理。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yz/3_6574734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