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谱大全:蔓荆子谱
药 名:蔓荆子
拼 音:manjingzi
英文名:simpleleaf shrub chastetree fruit
来 源:为双子叶植物药马鞭草科植物单叶蔓荆或蔓荆的果实。
功 效:疏散风热,清利头目。
主 治:治风热感冒,正、偏头痛,齿病,赤眼,目睛内痛,昏暗多泪,湿痹拘挛。
性味归经:苦辛,凉。 ①《本经》: “味苦,微寒。” ②《珍珠囊》: “苦,辛。”
入肝、胃、膀胱经。 ①《汤液本草》: “太阳经药。” ②《雷公炮制药性解》: “入肝经。” ③《本草经疏》: “入足太阳、厥阴,兼入足阳明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3钱;浸酒或入丸、散。外用:捣敷。
用药忌宜:血虚有火之头痛目眩及胃虚者慎服。 ①《本草经集注》:“恶乌头、石膏。” ②《医学启源》: “胃虚入不可服,恐生痰。” ③《本草经疏》: “头目痛不因风邪,而由于血虚有火者忌 ④《本草汇言》:“痿痹拘挛不由风湿之邪,而由于阳虚血涸筋衰者勿用也;寒疝脚气不由阴湿外感,而由于肝脾羸败者亦勿用也。”
药物配伍:配连翘:解表疏风;配菊花:入肝经,明目。配川芎:活血祛风;配人参:清肝明目。
别 名:蔓荆实(《本经》)、荆子(《本草经集注》)、万荆子(《浙江中药手册》)、蔓青子(《中药材手册》)。蔓荆(《本经》),又名:白背木耳(《岭南采药录》)、小刀豆藤、白背风、白背草。
处方名:京子、荆子、蔓荆子、炒蔓荆子
处方中写京子、荆子、蔓荆子均指生蔓荆子。为原药材去杂质生用入药者。
炒蔓荆子为蔓荆子用文火炒至焦**入药者。
商品名:蔓荆子。以粒大饱满、气味浓者为佳。
药用部位:以上两种植物的叶或枝叶(蔓荆子叶)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动植物资源分布:①单叶蔓荆:分布辽宁、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浙江、福建、中国台湾、江西、湖南、湖北、云南、广东等地。②蔓荆(《本经》)分布我国沿海各省及云南、广西等地。药材主产山东、浙江、江西、福建。此外,河南、江苏、安徽、湖南、湖北、广东、广西、云南等地亦产。
药材的采收与储藏: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晒干,去净杂质,贮干燥处,防止潮湿霉烂。
拉丁名:fructus vitics simplicifoliae①vitex rotundifolia l.② vitex trifolia l.
炮制方法:炒蔓荆子: 筛净灰屑,除去残存萼片,置锅内用武火炒至焦**,略喷清水,放凉。《雷公炮炙论》: “凡使蔓荆子,去蒂子下白膜一重,用酒浸一伏时后蒸,从巳至未,出,晒干用。”
考 证:出自《本草经集注》①《唐本草》:“蔓荆,苗蔓生,故名蔓荆。生水滨。叶似杏叶而细,茎长丈余,花红白色。今人误以小荆为蔓荆,遂将蔓荆子为牡荆子也。” ②《蜀本草》:“《图经》云: 蔓荆,蔓生水滨,苗叶蔓延,春因旧枝而生小叶,五月叶成如杏叶。六月有花,浅红色,蕊黄。九月有实,黑斑,大如梧子而虚轻。冬则叶雕。” ③《本草图经》: “蔓荆, 旧不载所出州土,今近京及秦、陇、阴、越州多有之。苗茎高四尺,对节生枝,初春因旧枝而生。 叶类小楝,至夏盛茂。有花作穗,浅红色,蕊黄白色,花下有青萼。至秋结实,斑黑如梧子许大而轻虚,八月、九月采。一说作蔓生,故名蔓荆,而今所有,并非蔓也。 ④《纲目》: “蔓荆,其枝小弱如蔓,故曰蔓生。” ⑤《广雅疏证》: “蔓荆,倘是蔓生,则《本草》当入草部,今乃列之木部上品,阴非蔓生之物,《本草》木部有蜀椒,又有蔓椒,岂得谓椒蔓生哉。《唐注》以蔓生者为蔓荆,尤为乖谬也。”
生药材鉴定:干燥果实圆球形,直径4~6毫米。表面灰黑色或黑褐色,被灰白色粉霜,有4条纵沟;用放大镜观察,密布淡**小点。底部有薄膜状宿萼及小果柄,宿萼包被果实的 1/3~2/3,边缘5齿裂,常深裂成两瓣,灰白色,密生细柔毛。体轻,质坚韧,不易破碎,横断面果皮灰**,有棕褐色油点,内分四室,每室有种子 1枚,种仁白色,有油性。气特异而芳香,味淡微辛。以粒大、饱满、气芳香、无杂质者为佳。显微鉴定: 果皮横切面:外果皮为1列类方形表皮细胞,外被角质层,并有腺毛及非腺毛。中果皮宽厚,占果皮大部,外侧2~3列细胞有色素,其余细胞壁稍厚,木化;维管束细小。内果皮为数列石细胞,壁厚,孔沟明显。果实粉末:深灰棕色。①内果皮石细胞类方形、类圆形、类多角形、纺锤形或长方形,直径9~65μm,长至171μm,壁厚5~22μm,层纹大多明显,孔沟较细密,胞腔狭小,大工业多含1~数个细小草酸钙方晶。②果皮薄壁细胞类圆形、类多角形、类长方形或类椭圆形,19~70μm,壁稍厚,有呈连珠状,木化,有的胞腔内含黄棕色物。③外果皮表皮细胞断面观长方形,被角质层,外缘细齿状;表面观类多角形,具细密角质条纹,可见毛茸或圆形毛茸脱落痕。④非腺毛1~5细胞,平直,少数弯曲或倒状,完整者长36~191μm,直径9~23μm,壁稍厚,有疣状突起,以顶端细胞较密,足部稍皱缩。⑤腺鳞头部4细胞,直径36~63μm,柄极短,单细胞。另有少数小腺毛,头部1~4细胞;柄1~3细胞。⑥种皮表皮网纹细胞外平周壁具网状增厚,微木化,纹孔条状,排列较整齐。
中药化学成分:单叶蔓荆果实和叶含挥发油, 主要成分为莰烯 (camphene)和蒎烯(pinene),并含有微量生物碱和维生素 a;果实中尚含牡荆子黄酮(vitexicarpin),即紫花牡荆。素(casticin)。蔓荆果实含少量(0.01%)蔓荆子碱(vitricin)。果实含挥发油约0.16%,油中主成分为茨烯和蒎烯。此外,尚含黄荆素(5,3’-dihydroxy-3,6,7,4’- tetramethoayflavone,vitexicarpin,casticin)和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及脂肪油约6.1%。种子含艾黄素(5-hydroxy-3,6,7,3’,4’-pentamethoayflavone,artemetin) 和黄荆素。
药材种子
问题一:有种子的植物有哪些最常见的 地球上大多数植物都是种子植物。常见的种子植物有:小麦、玉米、谷子、高粱、大豆、黑豆、绿豆、红小豆等五谷杂粮,以及苹果、梨、桃、杏、柿子、枣、山楂、核桃、猕猴桃等果树。
问题二:种子类的植物有哪些 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两个亚门 1.裸子植物: 中国有裸子植物11科、42属、243种,其中药用种类有10科、27属、126种:包括13个变种、4个变型。目前,只有引进的南洋杉科中尚未见药用记载,其余各科均含药用植物。 裸子植物药用资源近80%的种属于针叶树种,其中最重要的是松科。中国有松科植物10属、113种、29变种,药用种数占40%。松属是个较大的属,含20种药用植物,主要有油松、马尾松、红松、白皮松和云南松等。本科其他属的主要药用种有冷杉、臭冷杉、油杉、落叶松、白扦、铁杉,以及中国特有的金钱松(土荆皮)和水松等。 柏科中中国有8属、29种、7变种,其中药用资源以圆柏属居多,共有10种,1变种,主要有圆柏、叉子圆柏和兴安圆柏,以及柏木、朝鲜崖柏、刺柏等。柏科的常用药材为侧柏和松花粉等。 三尖杉科中许多种都含抗癌活性物质,近年来颇受关注。中国有三尖杉科植物:属10种,均可药用,主要有三尖杉、中国粗榧、海南粗榧和台湾粗榧等。 红豆杉科中常用药材种为榧(榧子),其他可供药用的有东北红豆杉。南方红豆杉(血榧)、云南红豆杉和穗花杉等。杉科和罗汉松科中的药用种较少,主要有罗汉松、百日青、杉木、柳杉及中国珍贵的子遗植物水杉等。 裸子植物的4个非针叶类型的科中,麻黄科的药用种最多,共有11种、3变种、1变型。其中,草麻黄、中麻黄和木贼麻黄为药典收载种,属于地方习用品的有丽江麻黄、山岭麻、单子麻黄、双穗麻黄和藏麻黄等。苏铁科药用资源主要有苏铁、华南苏铁等。买麻藤科主要是买麻藤和垂子买麻藤。银杏科仅银杏1种,目前野生种只残存于浙江天目山和云南东北部等局部地段,其他地区均为栽培。 2.被子植物 中国现存被子植物共226科、2946属、约25500种,其中药用种类有213科、1957属、10027种(含1063个种以下等级)。其中双子叶植物179科、1606属、8598种;单子叶植物34科、351属、1429种。根据恩格勒系统,分科统计列出各科中我国现有的属、种数及药用属、种数。被子植物各科的药用种数相差很大,最多达778种,最少仅含1种。其中,含100种以上的有33科,50一99种的19科,10一49种的72科,10种以下的88科。在33个药用大科中,双子叶植物有27个科,即菊科、豆科、唇形科、毛茛科、蔷薇科、伞形科、玄参科、茜草科、大戟科、虎耳草科、**科、杜鹃花科、蓼科、报春花科、小檗科、荨麻科、苦苣苔科、樟科、五加科、萝摩科、桔梗科、龙胆科、葡萄科、忍冬科、马鞭草科和芸香科。单子叶植物有6个科,即百合科、兰科、禾本科、莎草科、天南星科和姜科。上述33科约占药用被子植物科数的16%,但所含药用种数却占了65%。 药用植物种数接近100种的科有卫矛科(99),夹竹桃科(95)和葫芦科(92)。种数较多的科还有茄科(84)、木犀科(81)、鼠李科(77)、十字花科(77)、爵床科(71)、紫金牛科(72)、景天科(68)、茶科(66)、防己科(64)、马兜铃科(62)和紫草科(62)、堇菜科62)等。 药用大科所集中的种数主要体现在一些较大的属。被子植物中含50种以上药用资源的属有乌头属(103)、紫堇属(86)、铁线莲属(85)蓼属(81)、蒿属(72)、小檗属(70)、马先蒿属(67)、杜鹃花属(65)、悬钩子属(62)、凤毛菊属(58)、卫矛属(57)、珍珠菜属(56)、鼠尾草属(53)、龙胆属(52)和贝母属(50)。这15个属隶属于12个科,仅占各科药用总......>>
问题三:主要食用种子的植物有哪些? 小麦 水稻 高粱 玉米 豆子 大豆 黄豆 任何豆子 瓜子 花生 芝麻 松子 能想起来的就这么多了
问题四:常见的植物种子有哪些? 种子搐物有
白菜 土豆,蕃茄 辣椒 木瓜
栗子 苹果 玉米 榕树 黄瓜
黄豆 西瓜 松树 柏树 桑树
杉树 草 水稻芝麻. 麦子
等等
问题五:哪些植物的食用部分属于种子 可食用种子:豌豆、瓜子,花生,杏仁,南瓜耔、西瓜耔、葵花籽、开心果、夏威夷果、榛子、核桃、芝麻、栗子、菱角,松子、玉米、土豆、大豆。
可食用果实:人们常吃的果品,其中包括苹果、桃、柑橘和葡萄等,绝大部分是禾谷类植物的果实,如小麦、水稻和玉米等。
问题六:植物种子里面有什么 不同植物种子也不完全相同,种子中主要贮藏物质常见的有:淀粉,蛋白质,脂肪。
问题七:有什么花是用种子种出来的? 观赏植物中番杏科、仙人掌科、景天科、兰科、堇菜科、丁香科、紫茉莉科、风仙花科、芍药科、百合科......等的品种大多可以播种繁殖,如果一一列出种名,那篇幅就太大了(比如兰科仅目前已确认的就有三万五千多种)。
问题八:植物的器官有哪些? 绿色开花植物的6大器官:
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根、茎、叶属于营养器官。
花、果实、种子属于生殖器官
问题九:种子有胚乳的植物有哪些 有蚕豆、豌豆和菜豆,还有人们食用粮食(例如水稻、小麦和玉米等)的主要部分,也是种子的胚乳部分。基本上被子植物都有
问题十:哪些植物的种子会飞。 蒲公英 柳絮 黑板树 木棉花 昭和草 马利筋 黄鹌菜等等等等,很多
一、掌握药材种子的鉴别知识
俗话说:“母大子肥,好种出好苗”。有了好的种苗,才能保证高产、优质和用药安全有效。因此,种子、种苗必须认真鉴别,分清楚真伪和优劣。由于目前我国中药材种子种苗没有专营,种子种苗质量参差不齐,以假乱真者很多。如有用茴香籽作柴胡籽,用菠菜籽当作天南星;用水仙、百合、石蒜的球茎充作西红花的球茎,且越是贵重的品种,越容易出现假冒。药农可在购种之前订阅有关报刊杂志,或到书店购买一些专业书籍,了解需购种子自身固有的形态、色泽、构造。如麦冬为球形,党参为扁球形、褐色,黄芪的种子为肾形、**,桔梗的种子偏椭圆形、呈褐色等等。通过查阅有关的资料或向供种单位以外的有经验药农或专家请教,及时获得有关鉴别知识,把种源搞清楚,这可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因选错种子带来的风险。
二、搞清药用植物的繁殖方式
中药材的繁殖方法通常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种子繁殖(又叫有性繁殖);一类是利用植物的根、茎、叶等营养器官进行繁殖(又叫营养繁殖、无性繁殖)。如菊花、丹参、玄参、地黄、半夏、天南星、金银花、太子参、芍药、麦冬、贝母、山药、百合、玉竹等药材,在生产中多采用无性繁殖。在进行此类药材生产时,种苗的真假不会存在太大的问题,主要应注意种苗的大小是否有烂苗,是否带有国家规定检疫的有害生物问题。掌握各类药材的繁殖方式很重要,如有人以包回收为诱饵出售番红花“种子”,事实上番红花是用球茎繁殖,所售种子是何物不得而知。又如白术,完全可以自己购种育苗,有的人为获取暴利,以合同为幌子,向外出售种苗,无形中增加了生产成本。
三、了解药种,陛能,因地制宜地选择品种
目前药材种子很多,不同品种的生长环境条件及利用方式各不相同。药农所产出的药材是用于治疗疾病的特殊商品,其质量高低直接决定着临床治疗的效果。药农在选择品种时,首先要考察该品种是否适合当地的气候条件、土壤条件、灌溉和排水的条件,以及该品种生长习性的特殊要求等情况。切莫相信“南北可种、全国皆宜、不择土壤、易种易管”的谎言。要根据不同中药材的生长习性安排粮药、果药……林药、长短药间作套种等,以充分合理地利用土地,提高经济效益。如天南星、半夏喜阴湿环境,其畦边可间作玉米、辣椒、芝麻等;杜仲、银杏的行间可种植胡芦巴、黄芩等;丹参出苗期较长,可在畦边套作早玉米等高秆作物。山坡、丘陵可用杜仲、山茱萸、吴茱萸等造林,既绿化了荒山,又致富于农民。公路、街道两旁种植银杏、杜仲,以及牡丹、金银花等,既能起到绿色观赏作用,还能收获药材。沿海大面积滩涂,可选择有一定耐盐能力的药材,如菊花、蔓荆子、丹参、薄荷等种植。引种种植品种的生态原则:尽量种植当地的地道药材品种,这些品种适应性没有问题,也有栽培技术和市场基础,对于新引进的品种,则一定要慎重。
四、了解市场信息,选择适销对路的品种
“少时是个宝,多时是根草”,是农民朋友对中药材种植所能带来的效益和风险非常形象的比喻。要获取准确信息,首先要注意鉴别广告的真假,不要被虚假广告的花言巧语所蒙骗。大多数药农发财心切,喜欢种植一时在市场上价格较高的品种,但往往收益并不如人意。专家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了解收集信息:1.有关报刊杂志和专业书籍;2.药材市场;3.药材产地;4.政府主管部门和有关统计部门;5.外贸进出口部门;6.有关科研部门;7.有关知情人士和业内专家。密切关注中药材价格的变化,并把以上了解收集的权威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核准事实,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就会发现种植中药材效益好的品种和时机。
五、了解种子的有效期
许多中药材种子的保存年限很短,超过年限的种子发芽率就很低。为牟取暴利,种子市场上一些不法分子所售出的药材种子,有的是没有发芽能力或发芽率低的陈种,有的是有意将新、旧种子混在一起的杂种。众多试验结果表明,种子水分在5%~14%范围内每降低1%,可使种子寿命延长1倍,但有少部分种子如细辛、黄莲、孩儿参等不耐干藏,宜湿藏。属于湿藏型的种子还有槟榔、肉豆蔻、肉桂、丁香、沉香等南药。药用植物种类不同,其种子发芽年限的长短也不一样,这与其自身遗传性状和贮藏条件等有关。多数药材种子的发芽年限为2~4年,如牛蒡、薏苡、水飞蓟、桔梗、红花等。在药材生产中,应特别注意那些有效期短的种子,如党参、白术、黄芩、甘遂、当归、北沙参、白芷、柴胡等种子寿命较短,保存年限都不能超过1年,收获种子必须当年或第二春夏播种,超过期限就不能播种了。一般情况下,隔年陈种子基本上就失去发芽能力。另外,在购种时应注意观察种子的外观,当年的种子有光泽、发亮、有芳香味,而隔年的种子发灰、有霉味。
六、了解种子贮藏与使用的正确方法
有的药材种子,虽然是新种子,但如果种子贮藏使用技术不正确,仍会出现种子发芽率低或不发芽现象。如穿心莲种子种皮有一层蜡质,不透水,需磨擦后温水浸种处理;黄芪、甘草种子存在硬实现象,经磨擦、浸种可提高发芽率;对一些休眠期较长的种子更应引起注意,如牡丹、黄莲、西洋参、红豆杉等可采用低温沙藏层积处理。
七、了解种子种苗质量
品质优良的种子是指纯净一致、饱满完整、无病虫杂草、发芽率和活力高、抗逆性和抗病虫害能力强。
在购买种子种苗时,一定要事先做品质鉴定,主要内容有:千粒重(或大粒种子百粒重)、纯净度、含水率、成色气味和发芽率等。如果没有达到标准,说明该种子没有发育好,不能作为播种种子使用。一般情况下,进行发芽试验是检验种子质量的有效办法,试验时,对种子进行正确播种的前提下,还要注意发芽条件,如柴胡种于发芽温度较低,高温影响发芽。同时,对某一药材种子的发芽率要有正确的认识,如柴胡、白芷种子,即使是新种子,发芽率也较低。同时,在购买和运输时应通过种子检疫部门检疫,并要了解产地病虫害情况和种子、种苗的健康状况,防止带病虫害的种子种苗影响种植药材的效益。
八、了解种子种苗价格
有些供种单位,出售的种子虽是真的,质量也好,可售价却高得惊人。如每千克20元可以买到的红花种子售价高达30~80元;板兰根种子每千克80~200元,桔梗种子每千克100~400元,菊花苗每株0.54元等。有的干脆玩文字游戏,常常以“份”为单位售种,每份种子几十元至上百元,可每份种子究竟有多少,真正能种多少地,却常以“足种3分地”等说明其播种量。一般情况下,大部分中药材种子费用每亩在100~300元、种苗费用每亩在150~500元是较正常的,每亩每年种子种苗总投入不要超过300~500元。
九、向合法种子经营户购买种子种苗
种植中药材选购种子种苗时,一定要到专业研究部门,或信誉好、长期从事中药材推广种植,并有种子经营许可证,有经营种子营业执照,正规,可靠,有经济实力的种子经营单位购买包装种子。没有包装的散装种子,容易被不良商贩掺杂弄假,且事后追偿也困难。同时查看包装标志和内外标签。标签上应载有:产地、种子经营许可证编号、品种名称、品种的特征特性(含栽培要点)、种子质量(包括纯度、净度、发芽率和水分含量指标)、检疫证明编号、数量(净含量),生产日期和销售单位等事项,如标签内容不全,其质量难以保证。也可打开种子包装检查种子的清洁度、干湿度、色泽、气味是否符合要求和有无虫蛀痕迹。购买自己尚未种过的品种时,应事先向有关专家或专门从事中药材种植推广部门咨询。在我们不了解情况时不要去买新、奇、特种于,因为这些种子没有经过实践检验,盲目购买会极大地增加生产风险。
十、遭到假劣种子种苗侵害有权索赔
药农朋友因购买使用假、劣种子导致绝收或减收,有权通过以下7种途径向侵权人索赔:①可凭购种发票、种子包装袋等,到售种单位反映情况协商处理;②当事人双方经过协商未能和解时,可向当地的消费者协会投诉请求调解;③可以向当地县级以上农业主管部门设置的种子管理机构(种子质量检验监督站或种子管理站)申诉,请求处理;④可以向当地质量监督管理部门(技术监督局)申诉处理;⑤向当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工商局)投诉,请求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⑥当种子经营者和种子消费者对种子的真假和质量优劣发生异议时,应请县级以上种子检验机构仲裁;⑦当以上途径仍不能解决种子质量纠纷时,可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另外,要注意保存好如下证据:种子购买凭证、证明,种子实物或包装袋、录音录像、证人证言、当事人陈述、种子真伪优劣鉴定结论、勘验笔录、现场笔录。发现受损害的征兆时,应及时请有关部门鉴定、摄像、取样保留证据,并请农业科技部门、司法部门取证,做出鉴定结论。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zz/2_65710059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