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种植 >

油菜苗根部都长疙瘩是什么病?油菜根肿病怎样防治?

“很多油菜苗根部都长个疙瘩,然后就枯死了。我种了几十年油菜,还没遇到过这个问题,这是什么原因,如何治?”近日,南川区东城街道三秀社区3组村民谢文刚遇到了些难题。

油菜苗根部都长疙瘩是什么病?油菜根肿病怎样防治?

油菜得了啥“病”

70多岁的谢文刚有4亩多地,去年油菜籽丰收,亩产达到400斤;大春种的水稻也丰收,亩产达到1600多斤。

水稻收割后,他又像以往一样种了3.2亩油菜,品种为“渝黄4号”,采取的是稻油轮作免耕种植法,现在油菜苗已长到10多公分了。

最近给油菜除草时,他发现一些油菜长不高,还开始发黄、枯萎。他仔细检查得病的油菜,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根部长着一个大大的疙瘩。

谢文刚说,他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就开始种油菜,一直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去年开始,有少量油菜出现这种情况,但问题不大。但今年特别严重,面积达到30%左右。

三个疑问待解

为此,谢文刚提出三个疑问希望得到解答:

疑问一、种植方法。从2005年开始,当地千亩油菜示范基地都采用稻油轮作免耕种植法,他也采用的这个方法,一直没出现这个问题,为何今年会出现这种情况?

疑问二、油菜种子。都是同样的品种,为何相邻的田块,一样的种子,别人的油菜就不得病?

疑问三、除草剂。如果说是除草剂的问题,但近年来都在用,怎么没出现过这个情况?周围村民有的出现这种情况,有的却没有,他的油菜田算严重的。他就纳闷了,为什么基本上都在同一地块,有的“发病”,有的却没有?

“怪病”叫根肿病

针对这种现象,南川区农业局农技推广中心副主任徐茂权说,油菜根部长“疙瘩”的病为油菜根肿病。

徐茂权说,油菜根肿病为真菌病害,此病又称为“油菜肿瘤”。不仅危害油菜,对白菜、萝卜、芥菜、甘蓝、花椰菜等十字花科类作物都有不同程度的危害。

油菜根肿病主要危害油菜根部,苗期即可受害,严重时幼苗枯死。成株期受害初期,地面上部不明显,但生长缓慢,矮小,重者表现为缺水状态,基部叶片在中午时萎蔫,早晚可恢复,到了后期则叶片发黄、枯萎甚至全株死亡。

油菜根肿病主要危害油菜根部,主根或侧根膨大成纺锤状或形成不规则形的肿瘤,后肿瘤表皮变暗变粗,地上部生长不良,造成叶片变黄萎蔫。

徐茂权说,油菜根肿病的病菌以休眠孢子囊在土壤中或粘附在种子上越冬,并可在土中存活10~15年。孢子囊借雨水、灌溉水、害虫及农事操作等传播,萌发产生游动孢子侵入,经10天左右根部长出肿瘤。

“病因”有四方面

南川区农业局高级农艺师霍中华介绍,油菜根肿病的症状出现在根部,这些“肿瘤”呈纺锤形或不规则畸形,主要发生在主根上,侧根上较少。

霍中华说,具体的致病原因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土壤温湿度过高;二是土壤酸碱度。该菌适于酸性土质环境,若用工业用水灌溉会造成病害发生与流行(因工业水含酸量高);三是黏土地是根肿病发病的土质源;四是土地大量使用酸性肥料,地下害虫危害及人工操作伤害菜的根部等因素均可发生病害。

由于三秀长期种植油菜,土地中无可避免地存在着病菌。油菜属于肉质根,非常怕雨水,前段时间雨水多,经过雨水浸泡后,油菜易被其他病菌侵染而腐烂、发臭。因此,今年病情比较严重。

发病初期,中午时气温高,油菜蒸腾作用增大,散失很多水分,且由于根部遭到“肿瘤”的破坏,根部吸水、吸肥能力已经降低。因此,在缺水情况下,病株的地上部分易出现萎蔫现象;早晨和傍晚气温较低时,油菜蒸腾作用小,水分散失少,所以,不会出现萎蔫。随着病情继续恶化,病株会彻底萎蔫甚至死亡。

霍中华说,得病的植株不一定都会死,只要油菜根部“肿瘤”长出侧须,油菜可同样生长。

“根肿病”以预防为主

霍中华说,治理油菜“肿瘤”要尽早,当田间出现少量根肿病植株后,需要及时拔除病株,并在病穴里撒生石灰给土壤消毒。

如果病株较多,可以打药控制病情。但霍中华表示,如果打药,每亩地的成本将达到八九十元,许多农民很难接受。同时,经过试验,成效也不是太明显。

霍中华说,治理油菜“肿瘤”还是要以预防主。要先从栽培管理入手,从源头上杜绝或减少油菜田的病菌数量,营造有利油菜生长而不利病原生长的环境。

具体操作中,不从病区调用油菜种子;与其他非十字花科作物,最好是与水稻轮作,重病田进行4~5年的轮作,可以有效减轻病害;建好油菜田排水设施,深沟窄畦、清沟防渍,降低土壤湿度;避免在低洼积水地块或酸性土壤上种油菜;可使用复合肥,改良土壤。

此外,应选择无此病的田块育苗,以防病菌传播。油菜收获后应将病残株烧毁或堆肥,堆肥时一定要经过腐熟后才能在油菜田使用。

霍中华说,采取以上措施,可降低很多发病机会,但并非就不再发病。油菜根肿病对周围的田块也有传染性。

据了解,近期,南川区农委工作人员将在病区广泛宣传,以防治油菜根肿病。

一、威胁国家粮食安全和食物安全。土壤污染带来耕地质量下降,直接威胁18亿亩耕地红线,导致粮食和农产品重金属等含量超标,影响食物安全。?

二、危害人体健康。土壤中的重金属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后,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的危害。?

三、影响社会稳定。土壤污染防治涉及搬迁工矿企业的职工安置,农民经济受损和人民群众健康受损的补偿问题等,如不能妥善处理将影响社会和谐稳定。

扩展资料

防治土壤污染的方法:

一、转变理念,建立生态文明考核体系。要把土壤污染防治与转变发展方式结合起来,与发展现代农业结合起来。要加快健全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推动将其纳入干部绩效考核,进一步发挥好考核“指挥棒”作用。

二、全民动员,建立公众参与机制。土壤孕育万物,是中华民族世世代代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要形成全民动员、地方负责、部门支持的土壤污染防治总格局。防治土壤污染,保护人民健康,时不我待、刻不容缓。

人民网-人民日报:防治土壤污染?保护人民健康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zz/2_65710075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