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一亩地的产量是多少
一般南方玉米亩产在0.8-1.2吨。北方亩产在1.0-1.4吨.
玉米在地温达到10度以上均能种植,生育期一般在90天-120天左右。以我所在的南方地区来说,最高亩产可达900公斤以上。而大面积种植的玉米,栽培投入不高,管理欠精细,大面积平均亩产650公斤左右。如果在高海拔地区种植,产量不足500公斤。中国玉米最高亩产达2200斤。
玉米(学名:Zea mays),中国第一大粮食作物,在生物学范围里,玉米是一种碳4植物,苞叶却用C3模式进行光合作用,属于雌雄同株。又名玉蜀黍、大蜀黍、棒子、苞米、苞谷、玉菱、玉麦、六谷、芦黍和珍珠米等,属禾本科玉米属。全世界玉米播种面积仅次于小麦、水稻而居第三位。在中国玉米的播种面积很大,分布也很广,是中国北方和西南山区及其它旱谷地区人民的主要粮食之一。玉米,粤语称为粟米,闽南语称作番麦。是一年生禾本科草本植物,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和重要的饲料来源,也是全世界总产量最高的粮食作物。玉米是三大粮食作物中最适合作为工业原料的品种,也是加工程度最高的粮食作物。由于受土壤肥力、气候条件、品种、栽培管理水平等情况影响,收成各不相同,栽培方法如下:
1、基本特性:玉米喜高温,种子发芽的最适温度为25~30℃。拔节期日均18℃以上。从抽穗到开花日均26~27℃。玉米在砂壤、壤土、粘土上均可生长。玉米适宜的土壤pH为5~8,以PH6.5~7.0最适。耐盐碱能力差,特别是氯离子对玉米为害大。
2、选好地:玉米根系发达,适应性也强,它对土壤种类的要求不严格,但是玉米植株高大、根系多,它要从土壤中吸取大量的水分和养分,所以一般我们都要选择地势较平坦,土层深厚,质地疏松,通透性好,肥力中等以上,保水,保肥力较好的地块,才能获得较高的产量。
3、是利用它的杂种优势,来提高玉米的产量、品质以及它的抗病性和抗逆性,选种不要选择隔年种,主要是发芽低。
4、施足基肥,配方施肥:基肥的作用主要是培肥地力,改善土壤物理性状,疏松土壤,有利于微生物的活动,及时供应苗期的养份,促进根系发育,为培育壮苗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
1、目前在我国大范围的地区来看,产量的高低依次是红薯(我国平均1000公斤以上,高于世界平均水平,2000公斤以上的很多,高产的达到5000公斤以上,总之是产量神物,荒年救命粮)、马铃薯(高产的比如黑龙江2011年亩产是1793公斤,平均和红薯差不多,但是红薯更容易高产出万斤这种天量,也是神物)、玉米(600公斤左右,高产的比如新疆达到800公斤以上)、高粱(很多地区都是两季,总产量约700公斤左右,酿酒高粱品质好但是产量较低,全国总体平均亩产低于玉米)、大米(470公斤左右,2000年中国中稻亩产为466公斤,2007年增是470公斤,较稳定,虽然试验田在不断增产,但是普通农田无法做到像试验田那么好先进技术等,而且是撒播而非试验田的栽播,脱壳后出米率75%-80%)、小麦(400公斤)、小米(300-400公斤,但是因为脱壳重量较多,出米率大约70%-75%)、大麦(主要用于酿酒,不同地区产量差距很大,江苏部分地区达到500公斤以上,平均大约在250公斤左右)青稞(也是大麦的一种,亩产150公斤-200公斤左右,因内外颖壳分离,籽粒裸露,所以这个产量很实在,产出来的都是粮食,有些产区能达到400公斤以上)。
总而言之,红薯、马铃薯是神物,但是不如后面的适合做粮食,第二梯队是玉米高粱大米小麦,也是我国最主要的4种粮食,其中高粱适合种植的地方比较少,玉米也不适合全国各地种植,而且对土地肥力和化肥依赖很大,否则产量很低,所以大米和小麦是最主要的粮食。第三梯队是小米大麦青稞。
2、亩产通常说的都是初步收获的重量,没脱壳之前的。
3、饥荒的话还是薯类的神物,因为产量高出其他粮食很多,其次的选择是玉米,不过需要肥力和气候。
4、肯定还是薯类最合适,比较不挑地,不过要注意薯类因为是无性繁殖,过了几代会积累疾病,产量会降低。要是严寒缺肥,除了薯类以外应该种小麦吧,如果条件实在很差,那我想青稞应该更好生长,毕竟这玩意在西藏都能长好好的。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zz/2_65710107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