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拔节期注意事项
水稻拔节期应该注意:水分管理、温度管理、施肥管理、除草管理、病虫害管理。
1、水分管理
水稻孕穗期注意水稻管水,这时期要灌深水护苗,不能断水,防止高温干旱造成的空秕粒增多结实率降低。
2、温度管理
水稻是感温性极强的作物,幼穗分化的最适温度为26至30摄氏度,而以昼温35摄氏度,夜温25摄氏度更有利于成大穗。
3、施肥管理
水稻孕穗期追肥,一定要看田看苗。凡地力肥、基肥足、稻苗长势旺、叶色墨绿的,宜适当少施;反之,则适当多施。
4、除草管理
水稻已经进入孕穗期,对于外来的不利条件极易敏感,容易造成畸形穗或大幅减少每穗粒数。因此,草多的地块只能采用人工或机械除草的方法,不能打除草剂。
5、病虫害管理
根据病虫情报,做好防治工作。
需肥规律一般中等肥力田块,亩产500公斤左右的水稻大田施肥量(亩用量)为腐熟有机肥1000~2000公斤、氮肥8~12公斤、磷肥5~6公斤、钾肥4~8公斤,缺锌土壤施用硫酸锌1~2公斤。
基肥以有机肥为主(含绿肥),可按每亩1000~2000公斤的用量施入腐熟的有机肥,结合旱耙地施入;配以化肥,每亩施尿素12~15公斤、普通过磷酸钙30~40公斤、氯化钾7~12公斤(或等含量的复混肥)施入田中,结合水整地全层施入。在实施秸秆还田的地区,钾肥用量可减少一半。
追肥水稻大田追肥仍以氮肥为主,若基肥中供钾不足,也应追施钾肥。追肥应做到:蘖肥早而足,穗肥稳,粒肥轻。
分蘖肥插秧后到分蘖前(返青后),一般早、中稻在插后5天,晚稻在插后3天,即可追施促蘖肥,每亩施尿素5~7公斤,对施有机肥少和缺钾的田块,每亩追施3~5公斤氯化钾。肥料不足的田块,隔5~7天再施1次。另外,若基肥没有施用锌肥,可在分蘖期用50~100克硫酸锌配成0.2%的水溶液进行叶面喷施。
穗粒肥穗肥在拔节初期施入(晒田复水后),每亩施尿素2~3公斤、氯化钾3~5公斤。抽穗前看苗情再酌施尿素2.5公斤作为粒肥。高产和超高产栽培田后期应重视叶面肥的施用,如用含、含硒的液体肥料进行叶面喷施,可增强水稻的抗病性,提早成熟,改善水稻的食味性及营养品质,提高商品价值。在齐穗-灌浆期用0.2%~0.3%的磷酸二氢钾等肥料叶面喷施,能延长生育后期功能叶片的成活率,加速籽粒的灌浆速度,减少空秕率,提高千粒重,对预防延迟型冷害也有一定作用。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zz/2_65710302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