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水水稻及垄系栽培法_水稻大垄双行视频
水稻垄系栽培是以垄系水肥调控为核心,垄作分层平衡施肥为重点,节水、省肥,提质增产为目标。水稻水肥光热综合技术组装配套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保型水稻栽培新模式。
水稻垄系栽培因提高了土壤变热表面积,增强了土壤通透性,明显改善土壤、水、气等理化性状,使水温土温显著提高,因此秧苗健壮,根系发达。茎秆强度增加,株型趋于合理,形成丰产性状。由于边际效应的体现,使增产更有保障。
实施垄系栽培的水稻田比常规栽培水稻节水40~50%;省肥30%;增产7.7-40.8%,建议有关部门大面积示范推广。栽培要点如下:
一、育苗
水稻垄系栽培的育苗同水稻常规育苗,强调如下几点:
1 早播种,东北地区均可在3月下旬播种,尤其我省内育苗时间不可晚于5月1日,这是培育壮苗的重要前提,更是高产的需要。
2 稀播种,水稻育苗,播种量大时秧苗素质差,无蘖或少蘖,当每平方米播芽不大于150克时可培育出带多个蘖的壮苗。
3 旱管理,禁止多水管理,早管理是旱田水分管理,不干不浇水,浇闭浇透。旱管理是强根壮苗的需要。
4 肥料足,秧苗素质差,无分蘖,易得病,除与播种量有关系外,再就是肥料不足。培育壮苗,除要求有充足的农家肥、磷钾肥之外,氮肥必须足量,100平方米育苗面积没有10公斤以上的纯氮做底肥和追肥是不够的。
5 温度高。高温管苗是增加积温、培育多蘖壮苗、预防立枯病的需要。一般3.5叶前不须通风,通风后温度顺其自然。
二、整地施肥
整地前要在田内取土样进行测土,测土施肥是农业部重点推广项目,效果显著。通过测土确定施肥量。
整地方法十分简单,如同种旱田地一样,用自家小四轮及犁具,不增加其它投入。
打垄时将确定的施肥量的70%分两层施人垄内就可以了。施肥前后用小四轮碾压原垄沟和新垄沟,再用镇压器镇压垄顷,使垄底宽60-65厘米,垄顶宽25厘米。仅此一项可节省旱肥、水肥地费用及搂茬子用工每公顷200-400元。打垄后恢复原田埂。
三、适时移栽
移栽时间同当地水稻。移栽前要用小木板耙将突出水面的垄顶刮一下使整个出面基本持平。然后即可移栽,移栽方式为垄上双行,行距20厘米,拐子苗方式,穴距20-25厘米,不可过密,每平方米16-18穴为宜。
四、田问管理
1 除草:除草方法同其它水稻田除草。
2 灌水:有条件的可以全生育期有水层灌溉;水资源缺乏的可在除草及分蘖阶段建立水层,其余时段旱田水分管理,如果能于孕穗、灌浆期建立几天水层为好。
3 施肥:垄系水稻栽培,由于将肥料一次分层施于垄内,所以不需要再追施化肥,只是在分蘖、孕穗、灌浆时期各喷施一次叶面肥,叶面肥以有机生物型为好。
五、防治病虫
水稻后期病虫害危害严重,是影响“保库”、“强源”、“畅流”的重要因素,是夺取高产优质的障碍,必须及时防治,保护茎叶不受危害。杂交水稻毁叶性的病虫害主要有后期综合症、稻瘟病、白叶枯病和稻纵卷叶酩,损秆性的病虫害主要有纹枯病、稻飞虱、螟虫等。要重点抓好后期综合症的防治,因为它是多种真菌性病害混生的结果,常常造成叶片焦枯、叶尖破损,早衰现象严重,可使稻谷减少20%左右,要狠抓预防。在破口期每亩用40%禾枯灵或叶绿保可湿性粉剂50-75克,加水50公斤稀释后均匀喷布在稻株茎叶上,可收到显著的防病保叶及防早衰的效果。对于稻瘟病常发区和白叶枯病疫区,为预防发病,可在破口期分别加入三环唑、叶枯宁等对口药剂混喷。
六、喷施硼肥
水稻开花结实阶段,硼肥的供应充足,可以提高结实率,增加于粒重。据试验,水稻的后期喷施硼肥液,结实率可以提高4.3%,千粒重增加0.5-1克,因此,在缺硼的田块,应该于始穗期和弃穗期各喷1次,可以结合喷施粒肥混用,每次每亩用硼砂100克或光合微肥100克,加水50公斤稀释后均匀的喷布。配制硼砂溶液的时候,先要用少量的温热水将硼砂充分地进行溶解,配后要及时喷用。
(作者单位:154800黑龙江省依兰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水稻机插秧的育秧技术_水稻机插秧高产栽培技术
01.水稻育苗的适宜时间
再过10天就是清明节气了。清明和谷雨这两个节气,基本上是春季水稻插秧的指导性的节气。在黄淮和长江中下游地区插白田秧,基本上就是在清明和谷雨这两个节气前后开始育苗移栽。今年虽然闰一个四月,但这并不影响水稻的育苗工作。小麦现在已经在孕穗了,根据过去的农耕经验:就是上了田埂就要割麦。俗话说:割麦栽秧两头忙。就是说三夏的时候,起五更,摸半夜的即要插秧割麦,又要安种麦茬庄稼,其中也包括栽麦田秧。插了白田秧之后,紧接着就要开始收割麦了,白田秧一般都是在割麦之前插完。当然,因为缺水插不上白田秧的,只能等着麦收后再插秧了。
人工插秧的育苗到往大田里的移栽,大约需要40天左右。即:a?在塑料小拱棚里育苗7~10天左右;b.?往秧底里倒栽育苗28~30天左右。去年因为清明和谷雨之前刮了一场冷空气,人工插秧育的秧苗,在倒栽到秧底里后被冻死了一部分。所以,今年人工插秧的育苗,可能要到清明以后了。而机插的秧苗可以在清明的前10天左右开始育苗了。而它育苗的30天左右,都是在塑料大棚里生长的,直到天气相对稳定后,秧苗刚好长的可以插栽了。这就避开了冷空气的伤害,即现在育苗赶在谷雨前后插秧。机器插秧的育苗方式和人工插秧的育苗方式是不一样的,今天乡农就来说一下机插秧苗的育苗过程。
02.平整苗床和搭建塑料大棚1.平整秧畦
插秧机用的秧苗要用育秧盘育苗,才方便机器插栽。根据自己种植水稻的面积,用插秧机插秧用的种子稍微要多一些。因为,水稻经过二次移栽锻根后,才会更高的提升它的分蘖率。所以,插秧机用的秧苗不能二次倒栽,只能从插栽的株数上来弥补分蘖的不足。即:机插每亩需要的稻种为2.8~3斤左右。根据推算:30厘米×60厘米的育苗盘,每盘育种0.2斤左右的数量,大概的算出育苗的苗床面积。先用旋耕机把育苗床深打两遍后,再根据自己所需要塑料大棚的宽度,做成摆放育苗盘的畦子。
2.搭建塑料大棚
搭建一个8米宽、30米长的塑料大棚,用60厘米×30厘米的育苗盘,除去人行道什么的大约可以育苗1300盘左右。每盘育0.2斤的稻种,1300盘的育种量为260斤左右。再按每亩需要13盘左右的秧苗,按照这样的折算:每亩需要稻种量为2.6~3斤左右。因此,260斤稻种可插水稻100亩左右。
有了自己的预算后,就要着手搭建塑料大棚的骨架~拱架。拱架要栽成直线,且弧度要保持一致便于覆盖塑料薄膜。拱架可以用不锈钢的钢管,也可以用7、8长的大竹竿制作。这里说一下用竹竿搭建的拱架。具体的做法是:在育秧的苗床两旁,相对应的粗头向下各插着一排竹竿。为了牢固竹竿要插深、插紧,其间距为60~65厘米左右比较适宜。
然后,把两根相对应的竹竿相交在一起用破布条系紧固定,拱高保持在1.7米左右即可。并在拱架的最顶端,用竹竿使每根拱架连接在一起,其作用为增加大棚骨架整体的稳定性。再在顶端的那趟竹竿下,栽一排竹竿支撑着不让大棚垮塌。同时,在拱架两边的腰间也要用竹竿连接一排或两排,使整个拱架固定为一个整体,不会被大风刮得变形。
0.3配制育苗营养土之装盘摆放1.配制营养土
机插秧苗是采用育秧盘育苗的方式来进行育苗的。在撒种之前就要在育秧盘里装3厘米左右厚的营养土。农资部里卖的就有专门育秧苗的营养土,但是,现在种田没有什么利润。为了节约开支,营养土也可以自己配制。就是用旱地里较为肥沃、没有杂草或农药污染的好土壤,经筛子筛过后用细碎的土垃。
然后,在土壤中均匀地拌入水稻机插育苗专用调节剂壮秧剂。壮秧剂里面含的有水稻生长所需要的复合酵素、有机质、腐殖酸、有机态氮磷钾及微量元素等。同时,它还含有秧苗直接吸收和利用的抗生素、抗菌素和有机酸等活性物质。它具有增肥、调酸、防病及控旺等培育壮秧的功能。参考使用量:按1:160的配比,即:1斤壮秧剂均匀掺入160斤左右的干土壤里翻拌均匀后使用。
2.装盘摆盘
待秧畦里的土壤整碎耙平,用小石磙压实后,就可以往育秧盘里装填营养土了。营养土可装平育秧盘或稍浅一点,待育秧盘装好后,可拉进育秧的塑料大棚里进行摆放。在摆放的时候要留出人行道,便于浇水或其它生产管理时通行。
04.稻种的处理与播种1晒种浸种
稻种在播种前要在太阳下晾晒3个小时左右,利用太阳光的紫外线杀死种粒外壳上的病菌。并激活种子的睡眠细胞,使其能够快速发芽。晾晒稻种的时候不要在水泥地坪上晾晒,避免烫伤了种子的芽细胞影响出芽率。在晾晒的过程中要经常翻动种子使其都能均匀地晾晒,并挑出颜色不一样的病粒。
种子晾晒的差不多时收起来,待到恢复到常温后倒入清水里先浸泡2个小时左右,捞出病粒和瘪壳子。然后,控干稻种,再用50%的杀菌剂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克,兑清水100斤左右稀释均匀后,浸泡稻种35~40斤。甲基托布津是高效杀菌剂,它可以预防和杀死水稻的立枯病、纹枯病和黑穗病等常见的水稻病菌。
浸泡1个小时左右后捞出来控干,并用清水冲洗掉种粒上的药液。再倒入清水里浸泡8个小时左右,捞出来控干换水,反复三次控干浸泡,俗称:三起三落的泡种法。当种粒用手指可以掐烂时,则说明种子基本泡透水了。可以把它捞起来控干等待播种了。
2.往育秧盘里播种
待稻种和装有营养土的育秧盘都准备好了之后,就可以往育秧盘里撒播稻种了。按照机插秧苗的实践经验,每盘撒播稻种0.2斤左右比较适宜。稻种均匀撒完后,再在育秧盘上薄薄地撒一层0.5厘左右的营养土覆盖稻种。待整个大棚的稻种撒完后,就要往大棚里面浇水灌溉了,浇水可采用自流漫灌的方式进行。要用小水管慢浇,不要把水流放得太大,避免冲散了育秧盘里的稻种。
05.覆盖大膜之苗前管理育秧盘摆好之后,就要浇透育苗水。这次浇水主要是给育苗床储存底墒,便于稻种发芽出苗。待水完全渗透后可用地膜把育秧盘盖着,其作用:①.为了保墒,如果在晴天温度升高时,育秧盘里面的水分会蒸发得很快。覆盖一层地膜后,会使减少育秧盘里面水分的蒸发;②.?防止塑料大棚内膜上吸附的水珠掉下来时,把育秧盘上砸成蜂窝或烫伤刚出的嫩稻芽。
地膜覆盖好了之后,就可以覆盖外面的塑料大膜了。覆盖大膜时要将其撑平拉紧,并在大棚的两头提前开好对门,便于以后通风透气使用。然后用土垃把塑料大棚四周的薄膜压紧封死,防止刮风下雨时被大风掀开。
稻种育苗的头几天,要经常看看大棚里面的温度和营养土里面的墒情。如果缺水要及时的抽水补墒。正常温度下秧苗5~7天就会发芽出苗了。当稻种出苗时,要把苗床上覆盖的那层地膜收起来防止烫伤了秧苗。同时,每天中午的时候,都要看看塑料大棚里面的温度。当里面的温度超过35度、也就是有明显烤脸的热浪时,就要掀开大棚两端的塑料门让它们通风降温,防止温度过高烧伤了秧苗。
1、选用良种与种子质量1.1品种选用品种符合GB/T 17891-1999三级以上优质粳稻谷品质要求。1.2种子质量种子达到GB 4404.1-2008标准中规定的纯度不低于99%,发芽率不低于85%的种子质量要求。
2、苗床选择
选择背风向阳、排灌方便、杂草少、土壤疏松、肥沃、偏酸性的田块作秧田。
3、苗床准备
秧田机耕机耙,土打细后,取表层本土过筛,去除杂草、小石子等,使装盘土及盖种土呈颗粒状细土。墒面平整,每栽一亩大田需苗床5-7m2,28个秧盘,营养土70-85千克(每盘需准备营养土2.5-3千克),一般苗床宽1.8m,沟深20cm,沟宽30cm,应保持沟道排水通畅。播前10天按每个秧盘用颗粒细土2.5-3千克加20克进口复合肥(四盘为一个混拌单元,保障充分混拌均匀)配制营养土堆闷备用。
4、播种
把2张秧盘横向排列在秧板上,以此连片紧密排列。铺土要严格,盘内底土要均匀,底土厚1.5-2.0cm。均匀播种,每盘播种150-180g,可分3次播种。播好种子后,立即均匀盖土,一般厚度为0.5cm,做到种子不见天。播种后开始上水,使盘内营养土吸水呈饱和状态即可;上好水后,将秧田水放到半沟为止,以便于调节秧田湿度,有利于苗齐苗全。播种后每隔2-3cm放1根1.4cm长芦竹(防止地膜紧贴地盘面造成缺氧烂芽)后铺膜,铺膜结束后,应及时盖稻草,达到遮荫、降温、保湿的作用。
5、秧田管理
1叶1心前建立平沟水,保持盘面湿润不发白,调节水气,以利于盘根;2-3叶勤上跑马水,移栽前5d控水炼苗。及时揭膜,齐苗后(播后5-6d)1叶1心揭膜。及时追肥,断奶肥于揭膜炼苗1d后,上水施尿素90kg/hm2,施后及时洒水,防止烧苗,在移栽前5d施好出嫁肥,施尿素150kg/hm2。秧田期主要病虫有稻瘟病、灰飞虱、稻蓟马、螟虫等,秧苗在二叶期后期应密切注意,及时用药防治;草害主要采取一些茎叶处理剂为主要除草剂,如秧田一次净等。但注意不要超量使用,以免产生药害。
6 栽插准备
6.1施足基肥。坚持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大量元素与微量元素结合。有机肥每亩大田施农家肥(30-40)担或秸草还田200kg,复合肥每亩施用高浓度硫酸钾复合肥(20-25)kg,尿素10kg、硫酸锌1kg。
6.2精细整地
一是掌握翻土适宜深度,一般大田耕翻深度掌握在(10-15)cm;二是田面平整,无残茬、高低差不超过3cm;三是田面整洁;四是待沉实后移栽,土壤类型为沙土的上水旋耕整平后需沉实(1~2)天,粘土一般要待沉实(2~3)天后再插秧。
6.3适时栽插
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要做到适时栽插。一是适龄移栽。秧龄掌握在(15-20)天,叶龄f3~41叶,苗高f12-18)cm。二是正确起运。起秧时小心将秧块卷起,运送时堆叠层数(2~3)层。运至田头应随即卸下平放,使秧苗自然舒展,做到随起随运随插。三是合理密植。行距30cm,株距11.7cm、13.1cm或14.6cm,亩栽(1.8-1.4)万穴,穴苗数(3~5)株左右,(6~9)万基本苗。四是清水淀板,薄水浅插,水层深度(1-2)cm,不漂不倒,一般以入泥(0.5-1.0)cm为宜。
7、田间管理
7.1水浆管理:机秧秧苗个体水,机插后应及时灌水护苗,防止日晒伤苗;既不能断水,也不能深水淹苗。机插秧苗分蘖起步迟,来势猛。因此,当总茎蘖数超过适宜穗数的1.1-1.2倍时,就要排水晒田,控制分蘖。晒田要先轻后重,分次进行,以确保中期稳长。其余时间均可采用浅水与湿润交替的间歇灌溉方法。后期要严防过早断水,以免影响粒重和产量。
7.2施肥:秸杆还田,施用农家肥的基础上,以650-700公斤的亩产量指标,亩纯氮施用量在12-13公斤,N、P、K比例应为1:0.5:1,目前推广的“沃津”牌配方肥就比较适合机插秧施用,在栽前亩施30公斤配方肥的基础上搞好套餐追肥,栽秧后25天左右(分蘖期)亩用8-10公斤尿素施分蘖肥,圆杆期、孕穗期、各施一次壮杆肥和穗粒肥。其底肥、分蘖肥、拔节肥、穗肥的比例分别是30:10:10:10。由于机插秧密度较大,必须施好拔节肥和穗肥,并以P、K肥为主。应采用“攻前、保中、稳后”的施肥策略。底面肥和分蘖肥要重施,
7.3化学除草
机插水稻行距宽,苗体水,前期群体发展慢,有利于杂草生长,因此特别需要做好化学除草工作。亩用“沃津”牌植保套餐1包药分别在移栽后7-10天内除草,并保持3-5厘米的水层,保证有水6-7天。
7.4综合防治病虫害
圆苞期及齐穗期亩用40%菌核净100克或20%井岗霉素100克兑水60千克均匀喷雾防治稻曲病两次;5%破苞及齐穗期亩用75%三环唑60克兑水60千克均匀喷雾预防穗瘟;6月中旬亩用15%金好年(吡虫啉+丁硫克百威)30-40毫升或50-70%砒虫啉3-5克,兑水60千克均匀喷雾防治稻飞虱。在白叶枯病常发地区,孕穗期用叶枯宁预防,水淹没的田块及暴风雨袭击过的田块,水干及天晴后及时用叶枯宁预防。
8、适时收获
从稻穗外部形态看,谷粒全部变硬,穗轴上千下黄,有70%枝梗已干枯,达到这三个指标时,要及时收割,实现增产。
(作者单位:154603黑龙江省曙光农场)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zz/2_65710600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