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种植 >

18-19世纪欧洲舞台艺术特点

18世纪舞台艺术的发展

18-19世纪欧洲舞台艺术特点

透视达到高峰(一点透视),出现成角透视。巴洛克风格是扭曲、华丽的曲线。出现视觉、形象的偏移,出现家族式的设计。

比比耶纳家族,是四代相传,具有时代的代表性,主要运用成角透视,这四代也反映这一艺术风格的落魄与衰亡。

设计的特点:

1. 追求豪华场面,布景豪华,场面宏伟;2.不对称、繁琐、曲线、涡形;3.引入成角透视,注意观察方式,视线拉低,整个场面壮大;4.把舞台分为两个部分,演区和演员禁区(透视的装饰)。

八、19世纪欧洲舞台美术

十九世纪以浪漫主义为主,代表有歌德,代表作《浮士德》。新理想主义:

1. 忠实于想象和感官;2.忠实于个人;3.对于历史(特别是中世纪,歌特式)的兴趣;4.对自然的兴趣增长;5.信仰“自由人”,离开社会情意的自由人。

盒式布景代表一个房间的三面墙和天花板,1832年运用挺多,是机器舞台,人们认为先进。1914年出现了一些推台、升降台相结合。19世纪末现实主义没落,出现反现实主义,追求新的演出方式。

欧洲舞台设计是一种新式的建筑风格和装饰艺术风行欧洲。这种含苞待放的艺术从建筑物的建造,采用大量钢、铁、玻璃到繁琐的装饰工作完全摒弃了旧有的传统,并从根本上创造出一种新式的风格,同时也是一种回归自然的艺术风格。

欧洲曾以光辉灿烂的古代绘画闻名于世,而从19世纪以来,又以色彩缤纷的现代派绘画惊骇环球。特别是西欧,从马奈、莫奈、修拉、塞尚、高更、梵高等为代表的印象派出现后,流派日益纷繁,尤其令人瞩目。

本书系统介绍西方舞台美术历史的专著, 从古希腊、古罗马、中世纪起, 至文艺复兴、17、18世纪的启蒙, 及19世纪的浪漫主义, 都逐一加以介绍, 并注意了前后的关联, 即一个流派的兴起, 既受到前一流派的影响, 又为下一流派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19世纪欧洲歌剧的代表人物及代表作,如意大利威尔第的《茶花女》表达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民族意识;法国比才的《卡门》淋漓尽致地表现了浪漫主义色彩。三幕歌剧《茶花女》于1853年在威尼斯进行首演,虽然由于各种社会原因而遭到失败,但它很快就得到了全世界的赞誉,被认为是一部具有出色艺术效果的巨著,并由此成为各国歌剧院中最受欢迎的作品之一。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zz/2_6572027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