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种植 >

大叶荆芥的种植方法

荆芥从种植到采收的时间间隔比较短。

大叶荆芥的种植方法

1、苗期

育苗播种后,出苗大概长到5cm就可以间苗,这时候,出苗差不多齐了,间苗太小,看不出强弱,间苗太晚,容易消耗土壤营养。间苗后,施淡肥水一次,然后继续培育,长到10cm就可以移栽,移栽太晚损伤根系比较多,移栽要在阴天,毛雨天进行,有益于根系恢复,减少蒸腾。移栽要带些土壤,保护根系。

荆芥的适应力很强,对于土壤的要求不高,一般土壤均能正常生长,但是如果想获得较高的产量和经济收益。就必须要在疏松、肥沃的土壤上生长,要求地块排水良好、地势较高,而低洼易积水地、粘重土结不宜种植,以免导致生长不良,也易发生病虫害危害。选地最好经过翻耕整地,疏松土壤结构,施入基肥,促进植株生长,提高产量和品质。

2、松土除草

在整个种植时间里,下雨,或是浇水,自然沉积,会造成土壤板结、紧实,不利于根系呼吸,必须要松土,松土不要太深,浅松土,大概4厘米深最好,不要伤害根系。在育苗间苗时可以结合松土一次,松土3厘米左右,移栽种植正常到开花前可以松土一次,后期可以再看情况松土,每次松土看到杂草要同时挖掉,挖掉堆积沤制成肥料使用。

3、肥水

幼苗需要肥料较多,所以育苗期需要多施肥浇水,但是主要长植株,所以主要施氮肥。移栽缓苗期只能使用淡肥水,避免伤根,缓苗结束后一个月可以使用浓度较高一些的肥料,一般多施钾肥,此时抗旱能力较强,浇水次数减少到2个月一次,夏季如果干旱,可以多浇水,施农家肥,一亩施肥150斤左右。夏季以后可以自然生长。

4、采收处理

采收后的荆芥需要晾干或是烘干处理,不要堆积,为了来年种植需要选择留种,在种子成熟后处理采种后再采收。采收时要全株拔起,然后晾晒,然后取种子。其他采收可以直接取花穗,或是整株取下,另外是取花穗后再整株取下。

【生长环境】:喜温暖湿润气候,幼苗能耐0℃左右低温,-2℃以下则会出现冻害。喜阳光充足,怕干旱,忌积水。以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油砂土、夹砂土栽培为宜。忌连作。

【栽培技术】荆芥可撒播和条播,以条播为主,春播、夏播都可。按行距20厘米开0.5厘米深的浅沟,将种子均匀撒入沟内或畦面,覆一层薄细土,一周左右即发芽。

种子繁殖。在田间选株壮、枝繁,穗多而密,又无病虫的单株或田块留作种用,种子需充分成熟、饱满、呈深褐色或棕褐色明采收。直播或育苗移栽法。春播,于3月下旬至4月上旬为适期:秋播于9-10月;穴播,行株距各17-500px。每1hm2用种量3.75-4.50kg。条播,行距500px,深125px。每1hm2用种量7.50kg。撒播,每1hm2用种量7.50-11.25kg。育苗移栽法,春播,每1hm2用种量11.25-15kg。

5-6月苗高约375px时移栽。

3

【病虫害防治】:立枯病注意排水或选用高畦栽种,发病时用灭菌剂401的800倍液或50%多菌灵1000倍液浇灌。墨斑病,可拔除病株烧毁,或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防治。还有荆芥茎枯病为害。虫害有银纹夜蛾等为害。

4

【田间管理】:苗期应保持土壤湿润。苗5厘米高时间苗,株距以不拥挤为宜,苗期注意除草。病虫害防治:立枯病,加强田间管理,做好排水工作,发病初期用50%甲基托布津1500倍液防治。

生长期间注意间苗、补苗。中耕除草1-2次,幼苗期浅锄,以免损伤幼苗。追肥以氮肥为主,适当施用磷钾肥。一般追肥3次。幼苗期遇旱及时浇水;遇涝及时排除积水。

5

【采收加工】:春播的药用芥穗,在半籽半花时采收;夏播的药用全荆芥,秋天割下,晒干后捆成把为全荆芥。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zz/2_657228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