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小麦的种植历史
作者:业奇农业网
•
更新时间:2025-02-17 07:27:39
春秋时,《左传·僖公十三年》记载:“冬,晋荐饥,使乞糴于秦…秦于是乎输粟于晋。”
到战国之世,文献中就已是“粟菽”并称代表粮食,而不言“黍稷”。西周、春秋战国时期山西地区的粮食作物已有几十种之多。大体上可分为谷类、麦类和豆类,基本上与全国的情况相同。谷类中有粟、黍稷、粱、水稻,粟、屡见于文献。如《左传·昭公二十五年》:“赵简子会诸侯之大夫,输王粟。”《诗经·唐风·鸨羽》:“王事糜盬,不能稻粱。”粟、粱是一种作物的两个品种,但是粱字始见于西周金文。
冬小麦
古来引进中国的物种很多。但麦子是最成功的一个,这不单是指麦子的种植面积大,食用人数多,而且是指它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中国人的生产生活方式,乃至影响到整个中国历史的进程。
这从冬小麦和其他几种外来的作物的比较中便可以看到这一点。一般认为,大豆原产于中国东北,对于原来生活在中原地区的华夏族来说也是一种外来作物,最初称为“戎菽”。戎是北方的少数民族,其中一支叫山戎,相传齐桓公北伐山戎时,把冬小麦引种到了内地。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zz/2_6572919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