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农业生产的区域布局
作者:业奇农业网
•
更新时间:2025-02-17 20:41:24
元代初期恢复农业生产的方法,在北中国开辟牧场,实施屯田。牧场和屯田大多混合一起。腹里及各行省散布蒙古军、探马赤,汉军72万户,均有牧场和屯田。屯田属于枢密院所辖的有13处,田15000顷,属大司农司所辖的三处,田27000顷,宣徽院所辖的四处,田25000顷。腹里所辖的民屯田16000顷,辽阳等处行中书省所辖的屯田四处,田3000余顷,河南行省所辖的军民屯田四处,田69000顷。
在南中国,普遍实行中国传统的小农租佃制。这不是说北中国没有租佃制或南方没有大规模的农奴制,而是指这二者的比重和盛衰的不同。小农租佃制在南中国(原南宋治下地区)较发达。原来金人的官田括田,南宋官田、贾似道括买公田等等,均成为蒙古皇室后妃贵戚大臣及寺观田产,数量甚大,在南方的大都租与佃农耕种,并不立屯立庄集中耕作,官田依私租例广收田租。南宋各类官田,在军事未定时曾为豪强占佃,事定以后,元廷均一收回令民佃种。
一粮食作物的地域分布元朝版图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差异很大,粮食作物的地域分布特征十分明显.北方中原汉地多实行麦,粟轮作,北边诸地则多种一季旱作.由于水利的兴盛,北方的稻作区也较前代有所扩大.江南水乡灌溉便利,水源充足,农作物以水稻为主.长江。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zz/2_6573939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