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浸种后多长时间生长
作者:业奇农业网
•
更新时间:2025-02-17 22:45:04
水稻浸种一般0.5-3天,需要根据水稻品种、水温高低、浸种方法调整。绝对不是浸种时间越长越好,浸种时间过长容易导致种子吸水过多,容易出现糖化、烂种、长芽不长根、发芽率下降等现象。若浸种时间过短,种子吸水不充分、不均匀,容易出现发芽不整齐、出芽慢的现象。
浸种是把水稻种子浸泡在水中让其充分吸水,达到萌发所需的基本水量。浸种时水温较低,浸种时间要长,反之浸种时间缩短。在南方双季稻区,一般早稻常规稻品种要浸种36-48小时(1.5-2天),杂交稻浸种24小时(1天);中晚稻品种,常规稻要浸种12-24小时(0.5-1天),杂交稻浸种时间可适当缩短。籼粳杂交稻有别于籼稻,宜保障间歇浸种36小时以上。粳稻的吸收要比籼稻慢,浸种的时间要比籼稻要长一些。
水稻浸种方式有直接浸种、间歇浸种,间歇浸种是将水稻种子在水中浸泡一段时间然后晾种再接着浸种,即浸露结合,既能保证种子充分吸水,又有充足的氧气供应,可避免浸种时间长有异味、烂种,提高水稻种子的发芽率和出芽整齐度。一般浸种时间超过12小时以上宜采取间歇浸种,而且气温越高,间歇浸泡在水中的时间应适当缩短。
浸种时提倡使用药剂浸种,可先用清水(间歇)浸种8-24小时(浸种时间因品种而异),然后晾种3-6小时,再用咪鲜胺、氰烯菌酯、强氯精等药剂浸种6-12小时,预防恶苗病、稻瘟病等苗期病害。注意在气温较高时浸种,应适当缩短浸种时间,以免影响种子发芽率。
综上,水稻浸种是一个技术活,应根据水稻品种的特性、浸种水温进行调整,提倡间歇浸种,有利于提高种子发芽率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zz/2_6574101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