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种植 >

龙眼独活的中药属性

本种为民间草药,根治小儿痘症。 药 名:龙眼独活

龙眼独活的中药属性

来 源:为双子叶植物药五加科龙眼独活的根。

炮制拣去杂质,分开大小个,洗净,润透后切片,干燥。

《雷公炮炙论》:采得独活后细锉,拌*羊藿裛二日后,曝乾,去*羊藿用,免烦人心。

性味辛苦,温。

①《本经》:苦,平。

②《别录》:甘,微温,无毒。

③《药性论》:味苦辛。

④《本草正》:味苦,性微凉。

归经入肾、膀胱经。

①《珍珠囊》:足少阴肾,手少阴心经。

②《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肺、肾二经。

③《本草通玄》:手、足太阳,足少阴、厥阴。

④《药品化义》:入心、肝、肾、膀胱四经。

功用主治祛风,胜湿,散寒,止痛。治风寒湿痹,腰膝酸痛,手脚挛痛,慢性气管炎,头痛,齿痛。

①《本经》:主风寒所击,金疮止痛,奔豚,痫痓,女子疝瘕。

②《别录》:治诸风,百节痛风无久新者。

③《药性论》:治中诸风湿冷,奔喘逆气,皮肌苦痒,手足挛痛,劳损,主风毒齿痛。

④《医学启源》:主治秘要云:能燥湿,苦头眩目运,非此不能除。

⑤张元素:散痈疽败血。

⑥李杲:治风寒湿痹,酸痛不仁,诸风掉眩,头项难伸。

⑦王好古:去肾间风邪,搜肝风,泻肝气,治项强腰脊痛。

⑧《滇南本草》:表汗,治两胁、面寒疼痛。

⑨《本草通玄》:治失音不语,手足不随,口眼歪斜,目赤肤痒。

⑩《本草正》:理下焦风湿,两足痛痹,湿痒拘挛。

⑾《现代实用中药》:发汗,利尿,消浮肿。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3钱;浸酒或入丸、散。外用:煎水洗。

宜忌阴虚血燥者慎服。

①《本草经集注》:蠡实为之使。

②《本经逢原》:气血虚而遍身痛及阴虚下体瘙弱者禁用。一切虚风类中,咸非独活所宜。

独活

(《本经》)

异名独摇草(《别录》),独滑(《本草蒙筌》),长生草(《纲目》)。 ①资丘独活

资丘独活又名:巴东独活、肉独活。为植物重齿毛当归的干燥根茎及根。根茎部粗短,圆锥形,长1.5~4.5厘米,直径1.5~2.5厘米;表面棕色至灰棕色,具密集环状叶痕,有数条纵槽,并多不规则纵皱纹;顶部有凹陷的茎痕。根数个稀为单一,呈圆柱形,弯曲,长短不一,约至30厘米,直径0.5~1.5厘米;表面较粗糙,具深皱纹及横裂纹,有多数横长隆起的皮孔,长2~3毫米。质软韧,折断面带裂片性。切断面皮部淡灰棕色,有弯曲裂隙,射线暗棕色,油点细密,挤压时渗出**油滴,近形成层呈暗棕色环带;木质部带**。气香郁,味苦微甜,后辛。以根条粗肥,香气浓郁者为佳。

主产湖北思施、资丘、巴东及四川巫山、巫溪等地,江西亦产。

②香独活

香独活又名:浙独活、绩独活。为植物毛当归的干燥根茎及根。根茎部膨大,呈圆锥状,表面灰棕色,具多数不规则纵皱纹。顶端残留茎基及叶鞘的痕迹。根数条呈类圆柱形,略弯曲,长约5~12厘米,直径约1.5~3厘米,多分歧。质轻而脆,易折断。切断面韧皮部和皮部灰白色,有裂隙,棕**油点散在;形成层棕色;木质部暗棕色,约占直径的1/2。气芳香,味微甜而辛辣。以根粗壮、质软、气香者为佳。

主产浙江、安徽。

③香大活

香大活为植物兴安白芷的干燥根茎及根。呈长纺锤形,常分歧。根茎部表面密生横纹,顶端有茎痕或茎叶残基。根长短不等,表面灰棕色或暗棕色,有明显纵皱纹及横长皮孔。质坚脆,易折断,断面皮部棕色,木质部**。气特异而强烈,味辛苦。

产吉林、辽宁、黑龙江等地。

④紫茎独活

为植物紫茎独活的干燥根茎及根。根茎短相,圆锥形,长约5厘米,直径达3.2厘米,表面棕**,有多数不规则纵皱,顶端残留茎基及叶鞘的痕迹,具环状横纹。根多条呈类圆柱形,稍弯曲,长5~14厘米,直径0.5~2厘米,具纵皱及须根痕。质脆易折断。断面平坦,韧皮部及皮部棕**,木质部黄白色。气芳香,味微甜而辛。以根粗、香浓者为佳。

产河北。

⑤牛尾独活

为植物牛尾独活的干燥根茎及根。根茎部略膨大,长2.5~5厘米,有密集的环状叶痕及环纹,较粗者并有纵沟纹;顶端常残留茎基和**叶鞘。根单一,少有分枝,长16~25厘米,直径约至1.3厘米;表面略租糙,有不规则皱缩沟纹;皮孔细小、稀疏,横长排列。质较坚硬,折断面不平坦,具粉性。根的切断面皮部类白色,多裂隙,有众多橙**油点;近形成层现棕色环;木质部淡黄白色,偏心性。气微香,味微甜。以粗壮、分枝少、气浓者为佳。

主产四川。

⑥山独活

为植物软毛独活的干燥根茎和根。根茎部近圆锥形,长1~3厘米,直径0.7~2厘米;表面灰**至灰棕色,有密集环纹及环状叶痕,较粗者具少数纵沟纹;顶端残留茎基及具光泽的棕**叶鞘。根多分枝,稍弯曲,长8~18厘米,直径至1.5厘米;表面淡灰棕色至黑棕色,略粗糙,具不规则皱缩沟纹;皮孔细小,稀疏,横长排列。质较坚韧,折断面不平坦,具粉性。根的切断面类白色,多裂隙,可见橙**油点;近形成层现淡棕色环;木质部淡**。气微香,味微苦。以粗壮、气香者为佳。

主产四川、陕西等地。安徽、浙江也产。

⑦九眼独活

九眼独活为植物食用楤木的干燥根茎和根。根茎粗大,呈弯曲扭转不整齐的圆柱体,长约10~30厘米,直径3~5厘米,表面灰棕色或棕褐色,具有约6~9个比较大的圆形凹穴(茎痕),所以有九眼独活之名,凹穴径宽1.5~2.5厘米,深约1厘米,每一凹穴构成一结节,内有残留的茎基部。根茎的底部散生多数圆柱形的根,大小粗细不一,长约2~15厘米,粗0.4~1厘米,表面有显著的纵直皱纹。横切面灰**或棕**,组织疏松,有很多的裂隙和分泌腔,形成层不显著。质轻,坚脆。气微香,味淡。以独根、粗壮、有油性者为佳。

主产四川。此外,云南、贵州、湖北、陕西等地亦产。

此外,尚有短茎独活(产新疆)、白根独活(产四川、陕西,又称大活)、永宁独活(产陕西、四川,又名毛独活)、白亮独活(产四川、云南、西藏,又名白独活)以及浓紫龙眼独活(产西藏)、小叶龙眼独活(产四川、贵州、云南,又名九眼独活)等的根,在少数地区亦作独活使用。

1 散寒解表

羌活独活作为常见的中药材,主要用于风寒、风湿在表的感冒及一切风疹未透者,入里能燥脾湿,统治上中下三焦湿邪,走外可散风湿,以除留滞经络肢体之风湿,具有一定散寒解表的作用。

2 祛风胜湿

羌活独活用于风寒湿痹、项强筋急、肝风头眩目赤、风水浮肿、荨麻疹及皮肤瘙痒等证,将其配川芎,羌活长于祛风胜湿而止痛,川芎善祛风活血而止痛,对于治风寒湿邪侵袭肌表或血中风寒湿凝阻所致的偏头痛,或一身肢节疼痛重着酸困之证,效果是比较好的。

3 散风止痛

羌活独活辛散温通,具有一定祛风止痛之功,主要用于风湿所致之关节痛及风火上攻之牙痛,配苍术,羌活苦辛气清属阳,羌行气分,长于治疗风湿作祟之头顶脊背及上肢诸痛。若湿气偏盛,每与苍术配伍同用,疗效更著。

4 羌活独活的食用方式 1.煎汤

准备适量羌活独活,将其洗干净,除去杂质,润透,切厚片,然后放进锅中加适量清水,之后烧开水炖1-2小时左右即可。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zz/2_6574311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