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种植 >

秦岭淮河的地理意义是什么?

秦岭淮河是南方和北方的分界线。秦岭淮河是一月零摄氏度等温线;秦岭淮河是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秦岭淮河是800mm等降水量线;秦岭淮河是半湿润地区和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秦岭淮河的地理意义是什么?

秦岭淮河作为中国南北分界具有自然和人文的综合属性,分界带涉及四川、甘肃、陕西、湖北、河南、安徽、江苏等7个省的130个县(市)。

秦岭-淮河一线

经四川省的平武县、青川县,甘肃省的文县、康县,陕西省的宁强县、略阳县、勉县、留坝县、城固县、洋县、佛坪县、宁陕县、镇安县、旬阳县、商南县,湖北省的郧西县,襄阳市、枣阳市,河南省的西峡县、淅川县、内乡县、邓州市、新野县、唐河县、泌阳县、确山县。

驻马店市、汝南县、平舆县、新蔡县,安徽省的临泉县、阜阳市、利辛县、凤台县、淮南市、怀远县、蚌埠市(北距蚌埠市区约4.67公里)、五河县,江苏省的泗洪县、洪泽县、淮安市(北距淮安市区约5.68公里)、涟水县、阜宁县、滨海县、射阳县等县(市)。

中国分南方和北方,到底是以什么为分界线来区分的?

汉滨区地处东经108°30′—109°23′,北纬32°22′─37°17′。位于陕西省东南部,居汉江上游安康市腹地,东接旬阳县,西连紫阳县、汉阴县,北靠商洛市镇安县、安康市宁陕县,南与平利县、岚皋县接壤。

汉滨区属陕南秦巴山地丘陵沟壑区,汉江、月河穿过区境中部,以月河为界,北属秦岭山地,南沿巴山余脉。南北都有2000米以上的高大山峰,形成南北高、中间低的地貌特点,垂直高差达1900米,境内地形起伏,群山叠障,沟壑纵横,最高点为叶坪佛爷岭,海拔2141米,最低处216米,主要山脉有凤凰山、牛山、文武山、平头山等。本区主要地貌分为川道、丘陵、山地三大自然地貌,“三山夹两川”的地势轮廓。 栽培植物在我区有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及其它作物三大类,谷类、豆类、薯类、油料、烟草、蔬菜、瓜类、药材、牧草等10小类。计13种,170多个品种。

1、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水稻、薯类、豆类为主,作物布局夏秋兼顾,以秋为主。占粮食作物总面积65%以上。在秋作物中又以水稻玉米为主,分别占粮食作物面积20%、40%,水稻、玉米总产分别占秋粮总产33%和45%。

2、经济作物:以油科(油菜籽、芝麻、花生)蔬菜、瓜类、烟草及药材为主,在布局上分别占经济作物总面积的47%、15%、3%、13%、22%。2007年以来,随着种植业内部结构调整,经济作物面积呈上升趋势。在油料作物中,油菜籽占油料作物的80%以上,其次是芝麻、花生。

3、其它作物:主要是绿肥、棉花、乔麦等,面积较小,产量水平较低。 全区现有林地总面积387万亩, 占土地总面积的70.8%,其中:有林地174666.7公顷,灌林地 57784公顷,疏林地15770公顷,未成林造林地5792 公顷,森林履盖率47.9%。在有林地中,防护林面积 30952公顷,占18%,用材林面积59224公顷, 占34.3 %,薪炭林53901公顷,占31.3%;全区以蚕桑、 板栗、花椒、小杂果等为主的经济林3.47万公顷,占16.2%,特用林186公顷,占0.1%;竹林167公顷,占0.1%。截止1999年底统计,全区森林活立木总蓄积量为242.4万立方米,其中有林地活立木蓄积量为230万立方米。疏林地蓄积805立方米,散生木蓄积3.9万立方米,在有林地蓄积中,防护林蓄积19.3万立方米,平均蓄 积14.6立方米/公顷(幼龄林6.7立方米/公顷,中龄林24.9立方米/公顷,近成过熟林68.5立方米/公顷);用材林蓄积171.1万立方米,平均蓄积28. 89立方米/公顷(其中幼龄林13.2m3/公顷,中龄林28.9m3/公顷,近成过熟林68.5m3/公顷),薪炭林蓄积39.1万立方米,平均蓄积3.3m3/公顷;农田林网、四旁植树4000万株。

主要森林植被群落分布

安康市汉滨区地处北亚热带北缘,北有秦岭阻挡寒流的侵袭,气候温暖温润,为亚热带植物提供了越冬条件。区境内的南北二山与月河、汉江河谷相对高差为1900m以上,水热条件随海拔高度的变化, 导致植物群落垂直变化明显,形成亚热带与温带植物混交类型。亚热带植物有:茶树、柑桔、柚、橙、香园、油桐、油茶、乌桕、棕榈、无花果、桂花、黄栀子、枇杷、夹竹桃、芭蕉、毛竹等。毛白杨、早柳、榆树等温带植物分布亦很普遍,显示的植被群落多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和针阔混交林以及亚高山暗针叶林带,常绿阔叶树种达160种。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林混交林带,多分布于汉江、月河谷地,北部海拔400-800米之间,南部多分布于海拔500米以下地区, 主要有壳斗科、樟科、木犀科、山茶科、蔷薇科等植物,落叶阔叶林带主要分布区境北部海拔800-1800米的山地,代表植被科类为落叶阔叶林,以栓皮栎,麻栎松、桦等为代表; 亚高山暗针叶林带,本区主要在海拔1800米以上,面积不大,可形成纯林,以冷杉为主。

在中国南北分界带上,顺经度各段中点的连线,称为南北分界线。此线的走向为,西起与青藏高原相接的西秦岭余脉(E104°15′、N32°18′),经四川省的平武县、青川县,甘肃省的文县、康县,陕西省的宁强县、略阳县、勉县、留坝县、城固县、洋县、佛坪县、宁陕县、镇安县、旬阳县、商南县,湖北省的郧西县,河南省的西峡县、内乡县、邓州市、新野县、唐河县、泌阳县、确山县、驻马店市、汝南县、平舆县、新蔡县,安徽省的临泉县、阜阳市、利辛县、凤台县、淮南市、怀远县、蚌埠市(北距蚌埠市区约4.67公里)、五河县,江苏省的泗洪县、洪泽县、淮安市(北距淮安市区约5.68公里)、涟水县、阜宁县、滨海县、射阳县等44个县(市)蜿蜒而下,止于东海海滨(E120°21′,N34°05′),总长度约1666.28公里。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zz/2_6576010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