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种植 >

种养结合齐发展增收致富促振兴

种养结合齐发展增收致富促振兴

种养结合齐发展增收致富促振兴

在奋进新征程上,黑石头镇坚持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严格按照“53221”的产业发展思路,大力发展经果林、黑山羊、能繁母牛、特色蔬菜、中药材等特色产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

严冬时节的黑石头镇毛家坪村,温暖如春,清幽幽的毛家小河“哗啦啦”地淌过山脚、流过村庄。一大早,毛某起床给鱼苗撒食投料。即将大学毕业的毛某,放假回到家里,看着家边的小河水质好、常年不结冰,是天然的养鱼场,和家人商量后,毛雄决定引进“活水”发展养鱼业。

“两个鱼塘共2000多平方米,养殖有裸鲤、花鲢、白鲢、江团、草鱼等。”每个月都要销售300斤至500斤,每年收入在5万元左右。

写活“水文章”,做好“渔”产业。尝到甜头的毛某一家,打算趁热打铁,继续扩大规模,进行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养殖,实现增收有鱼,年年有余。

只要能增收,就是好产业。除了养鱼业外,毛家坪村充分利用当地的水源优势,成立黑石头镇鹏源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全力发展“牛”经济,形成了你养鱼增收、养牛致富的欣欣向荣发展好局面。据负责人介绍,合作社养殖能繁母牛36头,一年收入6万元以上。?

合作社示范带动,村民们规范养殖,紧紧牵住“牛”鼻子,发展“牛”经济,共同分享着产业发展带来的红利。

毛家坪村村民毛某说:“在合作社务工,一天80元。家里又喂着6头牛,每年有3万多的收入,养殖还是可以的。”

有了产业支撑,村民发展底气十足。村里有养牛合作社6家,养殖大户28户,户均增收1.8万元以上。?

黑石头镇党委委员、人大主席介绍,和毛家坪村一样,全镇的其他村(社区)也在大力发展能繁母牛养殖,村民的养殖路越走越坚定、越走越宽阔。该镇充分发挥养殖大户的带头示范引领作用,在资金和技术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做到养殖技术培训到位、能繁母牛投保全覆盖、工作人员疫苗接种上门服务,鼓足“牛”劲切实让产业“牛”起来。

“全镇养牛7000余头,价值2.5亿元。”今年全镇投入各类资金460万元,建成家庭牧场73家、养牛专业合作社5家,每年可以创收300余万元,带动5000余人就业。?

养殖业蓬勃发展,种植业也毫不逊色。黑石头镇严格按照“53221”产业发展思路,种植经果林5万亩、蔬菜2万亩、中药材1万亩,养殖黑山羊3万只、牛2万头、鱼8万余尾。?

种养结合齐发展,增收致富促振兴。黑石头镇将继续加强培育乡土人才和合作社,切实在特色产业上做文章,在创新发展上求突破,全力打造乡村振兴“引擎”,带领群众增收致富。

现代化日光温室大棚蔬菜基地位于*镇*村组,总占地面积230亩,投资x万元,年销售净菜1800吨,现建标准化日光温室大棚104棚,打井6眼,硬化生产道路3000多米。蔬菜以黄瓜、西红柿、茄子、辣椒、水果黄瓜、苦瓜、丝瓜、豆角等蔬菜为主,年亩产蔬菜3-4万斤,年产值x万元。

 该基地引进山东寿光先进现代化日光温室大棚管理技术和经验:大棚的四周采用双层空心砖加保温沙保温,顶部采用镀锌钢骨架支撑保温被防寒,底部采用地埋管节水灌溉。水源来自20米深的无污染的地下水,蔬菜的生产实现无公害原生态化,肥料使用沼液沼渣,病虫的防治使用生态农药。为了充分利用精选后的剩菜,又在基地内建设占地20余亩的垂钓场一处,垂钓场建有凉亭和回廓,垂钓场的鱼采用选剩的蔬菜喂养,在基地内实现了种植-养殖生态循环。新建成3个冷藏室,2个配菜中心,2个包装车间,整修灌渠10000米。目前,大棚的种植管理给村民提供90多个就业岗位,务工农民月增收x元。

 基地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现已申请“豫乡苑”无公害蔬菜品牌。可辐射带动附近村民发展200多亩大棚蔬菜,年产值x余万元。同时也促进了该村循环经济的发展,日光温室大棚蔬菜种植,需要大量的有机肥,这不仅推动养殖业发展,还形成了“种植——养殖——沼气——种植”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推动了*镇种植、养殖和观光旅游业发展。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zz/2_6576121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