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种植 >

黑黄豆中药药理作用

中医所说的黑豆就是黑黄豆。

黑黄豆中药药理作用

黑豆为豆科植物大豆(学名:Glycinemax(L.)merr)的黑色种子。又名橹豆、黑大豆等。黑豆具有高蛋白、低热量的特性,外皮黑,里面**或绿色。

黑豆性喜温暖,耐高温,生育适温18~30度,播种法繁殖以颗粒大而饱满、色泽乌黑发亮者为佳。根据中国科学家的一项研究发现,黑豆皮提取物能够提高机体对铁元素的吸收,带皮食用黑豆能够改善贫血症状。

黑豆一般可分为乌皮青仁豆和乌皮黄仁豆。乌皮青仁豆,又叫绿心豆,种皮乌黑、仁肉青色而得名。此品种所以名贵,主要是蛋白质、维生素、铁质等含量极为丰富,药用价值很高,在中医用药上属于滋补佳品。据中医药理记述,它有养阴补气,滋补明目,祛风防热,活血解毒,以及乌须发等药用。可内服,也可外用,单独食用有效果,与其他药物配合使用,作用更大。

《本草纲目》中仅用乌豆作单方治病的处方就达59条之多。治病范围涉及内科、妇科、外科、五官科以及药物中毒等,用途广泛,通常作为清凉性滋补强壮药来应用。青仁乌皮豆因有这种功用,在国际市场上被列为紧俏物资,畅销于香港、东南亚、日本以及南美、北欧等国家和地区。乌皮黄仁豆是从日本引入的一个品种,营养成份高,是蜜饯制作的上佳材料,深受日本人喜爱。

大豆有哪些功效?

甘草大豆汤

来源《外科精义》卷下引《太平圣惠方》。

异名大豆甘草汤(《医宗金鉴》卷六十九)。

组成甘草90克赤皮葱3茎大豆30克

用法上药用水600毫升,煮豆熟为度,用槐条1把同煮,取清汁趁热淋浴,冷即再温。浸二三时为度。

主治外阴蚀,下疳,湮疮肿痛。

提醒您:甘草大豆汤 此中草药名方来源于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

现代医学认为,大豆可以预防动脉硬化,抑制人体发胖,防止缺铁,补充钙质,以及减少胆固醇在体内积存,增强脑细胞发育,增强记忆力,降低血糖和防癌抗癌的作用。中国医学认为,大豆性平味甘,有宽中益气、利大肠、清热解毒、利水消肿之功效。

青大豆嫩食炒吃或煮吃,有补肝养胃、滋补强壮之功效。黑大豆蛋白质含量最高,有助于长筋骨,并有悦颜面、乌须发、明目宁心和延年益寿之功效。

大豆的制品种类很多,有豆浆、豆腐、豆芽、豆腐乳、豆皮、腐竹、豆腐脑、豆豉、酱油等等。大豆炒吃、煮熟吃和做成豆腐吃,其蛋白质消化率分别为50%、65.5%和90%~96%。由此可见,食用大豆时最好把它加工成豆制品食用,对人体更有益。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zz/2_6576226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