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种植 >

“茶叶审评师”是一份什么样的工作

?茶圈是大家对茶行业的戏称,行业具体情况请参考娱乐圈。

“茶叶审评师”是一份什么样的工作

大部分观望的人对茶行业都表示出极大的热情与兴趣,以为工作内容永远只是喝喝茶、聊聊天,歌颂一下生活多么美好,咖啡品鉴师、评酒师、烟草鉴别师、茶叶审评师,哇这些职业屌炸天了,简直就是融热爱生活、高雅闲适于一身!发出这些惊叹的朋友,我来告诉你茶叶审评师是一份什么样的工作体验。

而从事茶叶审评工作第一条件是必须成为评茶员,评茶员经过国家职业资格认证,也就是持有此证的人才有资格做评茶工作。我国评茶员有5个等级,分别为初级评茶员、中级评茶员、高级评茶员、评茶师、高级评茶师,而审评师这个叫法不够专业但足够唬人,区别类似于土狗与中华田园犬。

茶行业目前分为学术派与江湖派,两大派系相互鄙视却也相互关联。学术派是以各大科研高职院校为根据地,主要秘籍是“研茶致学、产业革新”,但其实学术派被企业生产、政治因素等绑架着走,总是有些别扭,这一点普遍存在于各个行业,在此不多说。江湖派以茶叶销售人员为主,用三寸不烂之舌把茶叶描述成灵丹仙草、故弄玄虚、大讲故事,直接性推动茶产业经济。

? 审评从狭义方面理解是原本广泛应用于茶叶科研领域的严谨治学工作。但现在也被广泛应用于茶叶销售方面,一个城市总有那么几个茶馆常驻几位审评大师,滔滔不绝评论着茶叶。

? 现实就是销售时需要给消费者营造一种这家茶馆的好牛逼啊,有专业的审评用具,老板参加过某某机构的专业审评,一尝茶叶就知道他的好坏的假象。

我想说,茶叶审评说通俗点就是喝,用心品,对于有个三两年茶龄又好学的茶客而言,都可以做到一般审评,人类味觉审美都是一致的,即使是没有喝过茶的孩子,你让他喝一口茶,喝完以后问他哪个好喝,它也能讲出来,这个用得着教吗?

我见过不少人煞有介事做着审评,喝完以后,大夸其词:“嗯嗯,这个茶叶鲜爽,山场环境好,土壤里重金属含量少。”别人问他如何喝出来的。他面部一下僵硬,摆出谱来,“这个没经过专业训练,是尝不出来的,我十几岁就开始喝茶了,哼”这个就是广义的茶叶审评,用审评做掩饰,辅以吹牛逼,旁边人连吹带捧,他就把茶叶高价卖出去了。

?且不谈专业审评的场所以及硬件要求,来说说人员要求。

对自己严格要求的审评人员,在饮食方面是有诸多禁忌的, 比如禁烟酒、辣、任何刺激食物。

? 审评时禁止大声喧哗,不允许携带任何气味源,任何护肤品如若做不到无香味,就禁止涂抹。

跟感官直接挂钩,有鼻炎、色盲、色弱、听力问题的都不适合这项工作的。对了,还要穿白大褂,看起来整个人都不好了,明明是去喝茶,结果搞得和动手术一样。

? 前面列举过茶馆审评怪现象,下面我说一下科研审评,科研审评主要是经过长期训练的评茶员对一款茶进行感官审评,再结合分子理化分析,对茶业生产给出合理建议。

比如一款绿茶喝到嘴里有明显涩感,那涩感从哪里来呢?有可是茶园采摘过度、茶叶内含物不够;有可能是用了夏天的鲜叶;有可能是制茶是摊晾程度不够;有可能是杀青没有杀透…这么多可能原因,那就要对茶叶生产各个环节望闻问切,才能最终确定是哪个环节出现问题。 这就是专业审评,给茶叶生产做诊断,指出工艺缺陷,帮助提高茶叶品质 。

? 入行业五年,见过一位浙大茶学科班出身隐匿江湖的牛人,他是目前唯一一位用扎实的茶学功底使我折服的人。老先生看了一眼茶友带去的茶叶,就说:“你这个茶叶是**型号滚筒杀青机做出来的,滚筒直径差不多1.3米…”至今我仍记着自己当时的惊愕,连机器型号都搞的这么清楚,居然只看茶叶外形就能判断制茶机,当代茶行业工作者估计也只此一人吧,若非恩师引荐,永远没机会见识这样的高手。

前面啰嗦那么多,终于讲到茶叶评审了。既然茶叶审评是一项科研工作,就有他的严密性要求。正规的茶叶审评器具一套很贵,我记得是必须从中农茶叶质量检测中心购买(记忆可能有误),看起来虽然是简单的杯碗,可它制作工艺要求一点误差都没有,甚至是一滴水。

茶叶审评跟喝茶时座杯的原理一样,利用高温沸水浸泡,使茶叶的内含物质短时间内全部浸出,以“酸、甜、苦、咸、鲜”的味觉形式展现出来。高温闷泡,展现茶叶的全部风味。

?我挑几个方面介绍一下审评,先说称样,称样就是称茶。审评中的称样是不放回称取,对于技术以及茶叶重量的手感把握有一定要求,三个指头捏起茶叶往天平里加,慢慢加不可以加多了再往出拿,只能加到合适点停掉。如果一不小心加多了,就要返工重来。

闻香气需要双手持杯,分为热闻、温闻、冷闻三种,每次鼻子凑近闻不过三秒必须合上盖子。很多人都说我审评茶叶时有大师风范,我心里直犯嘀咕,哪里有大师风范,我只是参照动作要求严格对待每一次审评。

?我见过一次十分不规范的审评,该出汤时,主人把杯盖拿着大开让每一个人都问,最后还让他家的狗也闻一闻。其实这样做只要不搞科研,倒也没什么不妥,只闻杯盖嗅到的是优点,而最后面人闻到的也许只剩下香型了,合上杯盖茶汤中可能混入狗狗的体液,想想也是够恶心了。

?每一步骤对应专门的审评术语,在这里我有必要专门解释一下审评术语。我在网上截图两张《龙井茶国家执行标准》GB18605-2002的感官要求来跟大家说一下。

?茶叶审评用语高度凝练,看起来简单要准确使用很难。专业审评用语一方面客观传达感官审评结果,另一方面起业内交流沟通的作用,比如 白茶中的白毫银针汤色描述中有个词语叫“杏黄”,它只针对于白毫银针,不能用于白茶中的白牡丹、寿眉、贡眉,更不能用于其他茶类,哪怕汤色看起来完全一样也不行 。如果给一款乌龙茶用杏黄来做表述,就会给看审评报告的人带来一定程度误解,到底是说白毫银针呢还是说乌龙茶呢?

很多人都不注意审评用语的准确表达,业界人士也普遍出现治学不严谨现象,将所背的形容词到处乱安,驴唇不对马嘴。而江湖派更是厉害,造了许多词语,自己讲的津津乐道,听着一头雾水。“万花丛香,置身大自然”,这是我见过的一句审评报告,这句话表述本身没有什么错,但是他仅代表个人感受,不能作为审评术语,读这句话,谁能知道此人是喝到茶的鲜味感觉愉悦,还是品到甜味感觉不错。

再比如“甜爽”和“甘爽”就是两个差别很大的形容词,甜爽与甘爽都表述了茶汤爽口这个事实,而甜侧重在一入口就有甜感,甘侧重在先有点苦而后回甘。这是两个千差万别的表述结果。 茶叶国标的建立,一字显方圆,一词定乾坤。

? 审评的茶汤是浓度极高的,不适宜直接吞下。它对肠胃有非常大的刺激,所以审评时茶汤在嘴里打滚后就要吐出来。

何况科研审评的茶叶有可能是陈茶、霉变的茶叶,这跟外面茶馆用的怎么审都好喝的茶,有本质区别。莫名心疼自己,有个百毒不侵的胃。

?连着审评茶叶是相当痛苦的,过程不亚于温水煮青蛙。审评材料少的时候就几种,多的时候一天评几十甚至上百种,这往往需要一整天。不说审评费时费力,就是站一天的感觉也不好受。连续审评一般不会超过俩小时,整个审评室气氛就会凝重起来,慢慢开始有人醉茶。茶叶能够降低血糖,让人不舒服,醉茶的表现是心悸,四肢无力,头蒙眼花,没有力气想要讲话,严重时会有低血糖带来的晕倒。

我曾见过一个男生因为低血糖直接瘫倒,另外两个去搀扶的女一生,一个面色煞白沁着虚汗,一个嘴唇毫无血色,双手颤抖,结果俩去搀扶的女生一起晕倒。

茶醉带来的是一种肉体上的空虚,醉茶者休息片刻,吃点甜点舒缓一下一般可以自行缓过来 。

茶叶审评人员经常打趣这是一份看起来逼格非常高的职业,痛苦其实只有圈内的人知道。很多从事茶行业的人都有胃病,这就是过度饮极高浓度的茶造成的。 大家都知道饮茶禁忌其中一项就是针对经期女生的,茶叶会带走体内大量铁元素, 真正工作和上战场一样,哪管是否是经期,就是骑马舞刀、趟水过河也得上。所以茶行业女生多半体寒至极,内分泌紊乱,月经不调,普遍贫血。

茶叶评审师有哪些等级?

评茶师的证如何申请

评茶师是职业资格证书的工种名称

分为五个等级,

初级评茶员(国家版职业资格五权级)、中级评茶员(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评茶员(国家职业资格三级)、评茶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高级评茶师(国际职业资格一级),

你说的评茶师,是国家二级,

需要具备三级证书满两周年才有资格申报评茶师资格证书鉴定的申报。

评茶师资格证属于什么级别职称

国家职业资格工种中评茶员分为五个等级:初级评茶员(国家五级)、中级评茶员(国家四级)、高级评茶员(国家三级)、评茶师(国家二级)、高级评茶师(国家一级)

评茶师证书哪里才有考容易通过吗

茶艺师资格证书是通过茶艺师培训班取得的。

茶艺师资格证书考证分为专2个部分考察,一个是理论考属试,一个是实操。初级、中级、高级的理论考试总分为100分,80分的单项选择题,20分的判断题,属于非常简单的那种。技能考试一般是选择一套茶艺表演。

评茶师需具备以下条件之一:

(1) 取得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评茶工作不低于5年,经评茶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 取得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专业评茶工作不低于8年。

(3) 高级技工学校本职业毕业生,连续从事专业评茶工作不低于2年。

(4) 取得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的大专以上本专业或相关专业的毕业生,连续从事专业评茶工作不低于3年。

(3)评茶师资格证取消了吗扩展阅读:

评茶员是一种职业名称。按照《评茶员国家职业标准》的规定,评茶员有5个等级,分别为初级评茶员、中级评茶员、高级评茶员、评茶师、高级评茶师。

只有人社部、供销社负责鉴定的茶艺师、评茶员这两种职业资格证书才是有效法律凭证。

评茶师资格证有用吗,能从事什么工作

评茶师资格证书

对于本行业内非常有用,

对于系统内的评职称,也有一定的作用。

甚至再晋级为高级评茶师,作用可能会更大一些,

如果考行业大师或申报大师工作室,这就需要这些证件了。

对于从事的工作,我想国家有要求就有用,没有要求的话,我觉得能力作用最大。

茶叶审评师和评茶师一样吗如果不一样,区别在哪里呢

不对哦,按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工种识别茶行业是有三本证书的,一本是茶叶加工专;一本是评茶;属另一本是茶艺师;

从名称上茶叶审评师和评茶师有些相似,不过,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等级来划分,是有区别的,茶叶审评师一般是作为职业工种名称,而评茶师不仅仅是名称而且还是带着等级名称,所以,有一定的差别。

比如:我们拿评茶资格证书来作为案例,他分为初级评茶(国家五级技工)、中级评茶员(国家四级技工)、高级评茶员(国家三级技工)、评茶师(国家二级技师)、高级评茶师(国家一级高级技师)。这样看大家应该是一目了然了吧。

评茶员和评茶师有什么区别吗

1、本质不同

评茶员可以是一个职业名称的统称,评茶师属于评茶员中的一个等级;也可以指评茶员等级中的初、中、高级评茶员。

按照《评茶员国家职业标准》的规定,评茶员有5个等级,分别为初级评茶员、中级评茶员、高级评茶员、评茶师、高级评茶师。

2、申报条件不同

评茶员:申报初级评茶员须具备以下条件之一:从事专业评茶工作不低于2年;经本职业初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评茶师:申报评茶师,须首先取得高级评茶员的职业资格证书,并且有一定的连续工作年限要求,才可以申报。

3、工作要求不同

初、中、高级评茶员:工作要求包括样品接收、评茶准备、感官品质评定、综合判定等;

而评茶师的工作要求在初、中、高级评茶员的基础上,增加了培训指导、组织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茶艺师资格证会不会取消

有法律法规依据的准入类资格是不会取消的。

从事茶艺工作一定要茶艺师吗?

个人感觉并不需要。有被取消的可能性。

倒是评茶员,在茶企申请QS许可证的时候,是有强制需求的。这个估计不会被取消

就如会计资格证,律师资格证,教师资格等。没这个证就不能从事这个行业。

评茶师是怎么考的啊!什么时间考啊需要什么条件

一、鉴定方式

评茶师考核分为理论知识考试(笔试)和技能操作考核。理论知识考试采用闭卷笔试,技能操作考核采用现场实际操作方式进行。考试(考核)成绩均采用百分制,两相皆达60分以上者为合格。评茶师、高级评茶师鉴定还需通过综合评审。

考评人员与考生配比:理论知识考试考评员与考生的比例为1:20;技能操作考核考评员与考生的比例为1:10。

二、鉴定时间:理论知识考试(笔试)120分钟,技能操作考核90分钟。

三、鉴定产所设备

(1) 理论知识考试在标准教室进行。

(2) 技能操作考核场地须符合《茶叶感官审评室基本条件》要求,并具备必须的评茶设施和评茶器具。

(8)评茶师资格证取消了吗扩展阅读

随着茶道的兴盛,评茶师再次走入广大喝茶爱好者的视野。能运用茶叶、茶树感官审评基础理论知识,如茶叶生物化学原理、茶树品种学、制茶学知识分析品质特征及品质弊病的形成原因相关指示。同时,还能能够根据原料成本、市场销售趋势,制定最佳茶叶拼配方案,降低成本,增进效益等相关指示。

技能要求:

1、能运用茶叶感官审评基础理论知识,分析六大茶了内质审评的异同点及原理 。

2、能运用茶叶生物化学原理,分析品质特征及品质弊病的形成原因相关指示:茶叶官官审评基础理论知识;茶叶内涵有效理化成分的变化对品质的影响知识。

茶艺师,评茶员资格考试会被取消吗

现在还问这个问题

有些多余了

这两本证书是不可能被取消的

因为

茶行业在许多地方已经

成为经济支柱产业

况且

许多高校有开办这些专业

所以,

不可以的

怎么申请评茶师证 评茶师证好考吗

评茶师和茶艺师是一样的 都属于国家职业资格等级证书,分为五级,五级为初级,四级为中级,三级为高级,二级为评茶技师,一级为高级技师。

一般呢,五级到三级都很好考,且国家并为统考,你到你们当地的培训站或者是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就能够申报,二级和一级就比较难申报了。

一般初级的话你去了就能报名申报考试,中级和高级也不难。去你们当地的职业技能鉴定中心问问。

西安三才茶艺培训机构就是一家专门培训茶叶审评师的鉴定机构,培训了几百名优秀的茶艺职业人才,赢得了很好的口碑,在茶行业中是佼佼者,树立了很好的信誉。那么

目前国家开考的茶叶审评师国家职业资格鉴定共分为三个等级:五级(初级)、四级(中级)、三级(高级),目前均已列入鉴定公告,可面向社会开展培训与鉴定。不过,由于三级的鉴定门槛较高(须持四级证书两年以上),目前考生绝大多数集中在五级、四级,持证的高级茶叶审评师凤毛麟角。

要是能够成为高级茶叶评审师职业生涯肯定很不错,西安三才茶艺培训机构期待您的加入,祝您踏上茶艺事业辉煌历程。

致力于为企业、个人提供优质的礼仪培训、企业内训、茶艺、古琴等培训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推广。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zz/2_6576392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