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种植 >

陕西省千山雪芽茶叶

陕西省千山雪芽茶叶是一种名优茶,产于陕西省的千山岭地区。它是以茶树的新芽为原料,经过精细的制作工艺加工而成的。

陕西省千山雪芽茶叶

千山雪芽茶叶的特点是叶形嫩绿,叶质肥嫩,呈现出嫩豪光滑的触感。它的汤色清澈明亮,带有淡淡的黄绿色。香气高长、花香浓郁、清新甘醇,带有一丝清香。

千山雪芽茶叶的产地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得益于其独特的气候和土壤条件,使得茶树生长得十分茂盛。采摘的茶叶经过精心挑选,只采摘嫩芽,确保茶叶质量的优良。

千山雪芽茶叶是一种高档的绿茶,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保健价值。它含有丰富的茶多酚、氨基酸、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对人体有很好的保健作用,如抗氧化、降脂减肥、提神醒脑等。

由于千山雪芽茶叶的品质优良,它在国内外市场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深受茶叶爱好者的喜爱。同时,它也是陕西省重要的农产品之一,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陕西特色茶

陕西青茶

陕西绿茶统称“陕青”,栽培历史悠久。主要产于陕西南部的紫阳、安康、岚皋、平利、西乡的十多个县区,这里是全国的主要茶叶产区之一。陕青是将刚摘下来的鲜嫩茶叶,经过刹青、揉捻、焙制分筛等工序精制而成。因此,茶叶柔嫩,含芳香油多,具有条索匀整,色泽绿润,水色清澈,饮入口中鲜爽香醇,回味甘纯。以紫阳宦姑毛尖、白家河园炒青、平利三里亚炒青、岗皋龙安寨烘青和西乡子午仙毫,因采制精细,风味特异而富有名气,尤其是紫阳的富硒茶因具有多种医药功效而称为名优佳品。

紫阳毛尖

紫阳毛尖产于陕西省紫阳县,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名茶,早在清代就已被列入全国名茶。该茶外形条索圆紧细、肥壮、匀整,色泽翠绿,白毫显露,内质香气嫩香持久,汤色嫩绿、清亮,滋味鲜爽回甘,叶底肥嫩完整,嫩绿明亮。紫阳毛尖所用的鲜叶,采自绿茶良种紫阳种和紫阳大叶泡,茶芽肥壮,茸毛特多。加工工艺分为杀青、初揉、炒坯、复揉、初烘、理条、复烘、提毫、足干,焙香十道工序。紫阳毛尖不仅品质优异,而且近年又发现此茶富含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一硒,具有较高的保健和药用价值。

镇巴秦巴雾毫茶

秦巴雾毫茶产于镇巴县,采用清明前后高山云雾茶芽加工而成。茶叶扁而壮实、色绿鲜润、香味持久、汤色清澈明亮、滋味醇和回甘,有清心明目、降压抑癌功能。1988年获中国保健食品金鹤奖和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银质奖。

西乡午子仙毫茶

产于陕西省西乡县的午子山一带,属绿茶类。午子仙毫产地位于陕西南部,汉中地区东部,北阻秦岭,南塞巴山,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据《西乡县志》载,西乡产茶始于秦汉,盛于唐宋。午子仙毫于1984年创制,为半烘炒条形绿茶。此茶状似兰花,色泽翠绿鲜嫩,白毫满披;香气持久;汤色清澈明亮;滋味醇厚,爽口回甘;叶底匀嫩成朵,十分美观。

南郑汉水银梭茶

产于陕西省同郑县。茶区地外秦岭以南,巴山北麓,汉水上游,境内丘陵起伏,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地肥沃。鲜叶采摘以一芽一叶妆展为标准。经杀青理条做形(拍、甩、压、捺等手法交替进行)干燥等工序加工而成。成品扁平似梭,翠绿披毫;嫩香持久并带花香,汤色浅绿、清澈明亮滋味鲜醇、耐泡回甘;叶底柔嫩、芽头肥壮、黄绿匀亮。

勉县定军茗眉茶

定军茗眉茶由陕西省勉县研制开发,系采摘福鼎大白茶、龙井长叶及紫阳群体种等的茶树幼嫩芽叶精制而成。因其产地分布在久负盛名的三国古战场定军山,且形状似少女纤细的眉毛而得名。定军茗眉茶外形细秀如眉、嫩绿显毫且嫩香持久,滋味醇爽,汤色嫩绿明亮,叶底嫩绿匀整,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

宁强雀舌茶

宁强雀舌茶,外形扁平,挺直、绿润、形如雀舌、香气清高、滋味香醇,汤色绿亮。可谓茶中宝,人间仙品。 “宁强雀舌”茶是宁强研制出的扁形名茶。1992年通过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品质鉴定,其外形微扁挺秀,色泽翠绿,银毫披露,形似雀舌,汤色绿亮,香气高长馥郁,滋味醇爽甘甜,叶底嫩绿成朵,内含有效成分丰富。该茶于清明前后采摘,标准为1芽1叶初展,不能采紫叶、病虫叶、展开叶、对夹叶,不带鳞片、鱼叶、茶蒂、茶果、老叶及其它夹杂物。制作分杀青、理条、做形、烘焙、简易分装等工序完成。

八仙云雾

八仙云雾茶产于陕西平利县;采用生长在海拔1400米,达到我国茶树栽培生理极限的鲜茶原料加工的“八仙云雾”茶,外形可与西湖茶比美,内含氨基酸3.86%、茶多酚23.28%、咖啡碱4.7%,水浸出物44.80%,硒2.46—3.52PPm,经质检机构检验,其产品达到并超过国家无公害标准,属全天然、纯绿色、无公害保健珍品。

商南春茶

商南春茶以条索紧细匀齐、颜色淡绿鲜丽,香高持久,多泡浓郁,提神开胃而在内贸市场享有盛名。据杭州茶叶研究所鉴定,商南春茶不论在其素质还是品味方面已接近浙江炒青茶的滋味。氨基酸、儿茶素、咖啡碱等成份含量已达到优质标准。特别是新庙乡的豆腐尖茶、王家楼茶、清泉茶,更是颜色淡绿、鲜艳,多泡香味不减,为商南春茶中的上品。

罐罐茶

陕南秦岭山中有几个县,对“罐罐茶”特感兴趣,所谓“罐罐茶”,就是煮茶不用壶、锅,专用陶瓷罐在火塘边煨制,这种茶唯陕南独有。由于各地群众经济条件和生活习惯各异,罐罐茶的用料、做法和风味也各不相同,大致有糊油茶、油炒茶、蒸油茶几种。

糊油茶

糊油茶,是山区人普遍爱喝的一种。其制作方法是把茶叶装进陶瓷罐内,(罐高约七寸,直径三寸,两端小,肚子大),煨在火上,加进各种调昧品,再把炒熟的白面或包谷面搅成糊状倒进去,烧开后倒在碗里,加上炒花生仁,炒核桃仁及干脆酥香的油炸馓子或油酥干果,这种茶经济简便,香味浓郁,有和胃利肠之功。

油炒茶

油炒茶是宁强、略阳及南郑部分山区人爱喝的一种。这种茶的罐罐只有鹅蛋大小,喝茶用盅子,每次只能喝一两盅,不能多喝,其制作方法是先把罐罐煨在火中,烧至发红时投进猪油或菜籽油,待油烧沸冒出白烟,再投进适量茶叶,用筷子不停地翻炒,有茶香味时,即倒进清水,加食盐或白糖烧沸即可。这种茶消暑解渴,养胃生津,提神解乏,每人只要早上喝两盅,上山耕耘,一天内不觉干渴。

蒸油茶

蒸油茶多为春冬季节饮用。制法是先将猪板油切成石榴大小的粒状,同桂圆肉、枸杞、大枣、核桃仁、冰糖等一起装在盆里,放在笼里蒸至板油融化为止。吃时每次舀一、二调羹,倒入小罐内,加进适量茶水,置火中煨沸即可。这种“蒸油茶”香甜味醇,滋阴补阳,益脾润肺,但花钱太多,过去穷苦百姓饮不起,现在山区人逐渐富了,许多人家也喝上了“蒸油茶”。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zz/2_6576424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