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种植 >

黄花菜什么时候采收好?

黄花菜一般食用是干黄花菜,而新鲜的黄花菜因为其中含有秋水仙碱不能生吃。那么,黄花菜怎么采摘?黄花菜怎么清洗?

黄花菜什么时候采收好?

黄花菜怎么采摘

(1) 采摘黄花菜每天应及时采摘,早成熟的先采,迟成熟的后采。过早采收,花蕾未充分膨大,产量低;过迟采收花蕾咧嘴或开放也会影响产量和品质。成熟的黄花菜蕾呈黄绿色,个子饱满,花瓣上纵沟明显,含苞待放。

(2) 加工要制成干制品的黄花菜采摘后应及时蒸制。将采收来的黄花菜整齐排放入蒸筛内蒸制,装花高度不超过5厘米。蒸制的适度标准:颜色由黄绿色变淡绿,用拇指与食指轻轻搓捏花蕾,发出声响。一般高温蒸制 5——8分钟。蒸制的作用是迅速杀死花蕾内部细胞的活性,便于干燥。

千万不能生吃啊,鲜黄花菜有毒,要干制。

黄花菜怎么清洗

鲜黄花菜,它含有一种秋水仙碱,进入人体后,经氧化产生有毒物质,食后使嗓子发干、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

正确的处理方法:是将金针菜放入清水中浸泡2小时捞出,冲水,炒熟煮透,方可食用。干黄花菜无毒,因为它在加工时就将秋水仙碱用水浸泡清除出去了。

一般黄花菜用温水泡十分钟左右就可以了,黄花菜并不会因为浸泡而将营养流失,常吃黄花菜,对身体非常的有益,黄花菜有健脑、抗衰老的功效,并且含有丰富的卵磷脂,这种物质是机体中许多细胞,特别是大脑细胞的组成成分,对增强和改善大脑功能很有益处。

黄花菜怎么种植

(1)选地:黄花菜喜温暖,适应性强,但地上部遇霜则枯萎;根系发达,耐旱力强,在山坡地生长良好;对土壤要求不严,砂土、黏土、平川、山地均可种植。但以红黄土壤最好。

(2)深翻整地:黄花菜是多年生作物,在翻耕土地时应注意深翻耕,深翻土壤有利于根系生长,翻地深度20-30cm,搂平、打埂、修渠作畦。为便于以后的日常管理,畦宽以1-1.5m为宜,畦长不限,以方便为原则。

(3)繁殖:①种子繁殖:这是快速生产种苗的方法,但黄花菜种子发芽率低,必须先浸种催芽,播后1年方可定植。②分株繁殖:选健壮、无病害株丛,在花蕾采收完毕到秋苗抽生前挖取株丛的1/4至1/3分蘖作为种苗,连根从短缩茎切分,剪去衰老根和块状肉质根,将长条肉质根剪短即可栽植。③切片繁殖:在8月下旬至10月上旬,取老黄花菜植株,剪除绿叶,留5-7cm长的根系,用小刀均匀地切成2-5片,然后用800-1000倍多菌灵或托布津浸泡20-30min,然后栽植。④分芽繁殖:黄花菜根状茎两侧排列着无数隐芽,顶端着生主芽和侧芽,人为地破坏其顶端优势,促进侧芽萌发,可用分芽的方法提高繁殖率。⑤组培繁殖:为达到速度快、质量好、成本低、效率高的目的也可采用工厂化组培育苗技术。

(4)生育阶段:黄花菜分为7个生育阶段:2月至3月上中旬为萌芽期,3月中旬至5月下旬为分展叶期,5月下旬至6月中旬为抽薹期,6月中旬至7月上旬为萌蕾开花期,7月上旬至8月上旬为采后枯叶期,8月上旬至秋季初霜前为秋季展叶期,霜后到翌年1月为休眠期。

(5)适时移栽,合理密植:从花蕾采收完毕至下年发春苗前均可移栽,以花蕾采收完u>虾蠓种暌圃宰詈茫蹦昕煞⑸纾樯赂垩郑钅昕沙檗吠恫M寥婪柿Ω叩牡咎铩⒉嗽巴撩磕吨种6000穴。坡地、贫脊土壤每亩种植2000穴。种植方式以宽窄行交替为好。移栽后及时浇定根水,并用草木灰盖蔸,成活后每亩用100——200公斤人粪尿对水淋蔸作定根肥。

(6)科学施肥浇水:合理排灌春季多雨,应及时做好黄花菜地清沟排水工作,防止渍涝,7——8月份高温干旱季节,要及时引水抗旱,保持土壤湿润,延长采收时期,提高产量,引水抗旱宜早晚进行,做到急灌急排,不能漫灌。黄花菜十分喜肥、耐肥,尤其对氮、磷、钾的需要量较多。施肥应于春苗发芽期、抽莛开花期和冬苗发育期分次进行。在抽薹始期喷施花朵壮蒂灵,为增强植株抗旱、抗病力,延长叶片功能,促使花蕾粗壮,减少幼蕾脱落,提高产量。

(7)采收:采收的最适期为含蕾带苞,即花蕾饱满未开放、中部色泽金黄、两端呈绿色、顶端乌嘴、尖嘴处似开非开时。黄花菜采摘时间要求极为严格,过早过晚均不好,太早则为青蕾,糖分含量少,鲜蕾重量轻、颜色差,造成成品色泽差,产量低;过迟采摘花蕾成熟过度,出现裂嘴松苞,且汁液易流出,产品质量差,不易保藏。采收季节一般为6月至8月底。采收适期为花蕾刚在裂嘴前1-2h,这时黄花菜产量高,质量好。采摘的最佳时间为13:00-14:00。采回的花蕾要及时蒸制,以防咧嘴开花。

大荔花生的来源

金针菜就是黄花菜。

很多朋友在了解到国内的黄花菜有一部分出口国外,从而产生了疑问,黄花菜除了在中国种植外,是否在国外也有种植,国外种植黄花菜主要分布在哪些国家?针对黄花菜是否在国外也有种植的疑问,祁东小二哥特意收集了一些信息,从黄花菜起源来看,野生黄花菜原产于亚洲和欧洲,据百度知道朋友回答,黄花菜在国外种植主要集中在古巴、朝鲜、泰国、印度尼西亚等国家,这一点从国内黄花菜主要出口地点可以佐证。

我国黄花菜有一部分会出口国外,进入国际市场,主要出口分布在东南亚,日韩,欧美等,至于出口方向根据出口国的质量要求而定了,一般上符合出口欧美标准的黄花菜对基地种植模式、加工质量有严格要求的,甚至严格到土质是否重金属超标、成品有害微量元素检测等。所以在国际上有产品市场的区域种植黄花菜是可以理解的!

自古以来,黄花菜在我国东北、华北及长江流域以南各地均有栽培,黄花菜的花可作蔬菜及观赏之用,黄花菜根部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黄花菜在国内的主要产区有湖南省祁东县、邵阳市、河南淮阳、陕西大荔、甘肃庆阳、山西大同、江苏宿迁和云南下关等地。

来源:网页链接

花生是“国货”,还是“舶来品”学术界尚有争论。从以往的资料来看,人们所种的花生,原来生长在美洲的巴西、秘鲁一带。至今南美的荒原上,犹有多种野生花生在那里自生枯荣。美洲土著居民培植花生始于何时尚难稽考,但在秘鲁发现的2000多年前的印第安部落的古墓中,已有花生作陪葬。可见花生在美洲的历史之久远。不过,对欧亚大陆来说,种植花生却仅是近400年的事。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以前,南美当地居民已种植花生,随着新大陆的发现,花生便逐渐传往世界各地。

大约在15世纪末或16世纪初,葡萄牙人来到大洋彼岸的秘鲁寻宝;把花生带回了他们的欧洲故乡,种在西班牙南部和葡萄牙等地。同时,也把花生带到非洲。在那里,炎热少雨的气候,含沙带碱的泥土,为花生的生长提供了理想的温床。100年后,花生成了非洲大陆上普遍种植的作物,竟与土著庄稼平分秋色。据说,花生也是葡萄牙、西班牙商人带到东印度群岛,再从那里传入印度而至于我国。

大约在15世纪晚期到16世纪初期,花生从南洋群岛引入我国。最初只在沿海各省种植。在明孝宗弘治十五年(1502年)的《常熟县志》中有:“三月栽,引蔓不甚长,俗云:花落在地,而生之土中,故名”的,记述。这是我国最早关于花生的记载。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徐渭的《渔鼓词》中也有过关于花生的记载:“洞庭橘子凫茨菱,茨菰香芋落花生,娄唐九黄三白酒,此是老人骨董羹。”

日本的花生是由我国传去的。据《蔬菜大全》记述:“日本距今230余年,由我国得种,始行栽植”。该书写于1935年,向前推算,花生大约在清顺治年间由我国输出日本。故日本人称花生为“南京豆”、“唐人豆”。

那么,在明代以前,我国是否根本没有关于花生的记载呢?我国有没有原产的花生?这个问题还没有定论。笔者就此作了些探索。

花生在我国自古名称颇多:落花生、落地松、落生、无花果、万寿果、千岁子、长生果等。古人视为奇异之物,何以称奇?清代李调元《南越笔记》云:

“落花生,草本蔓生,种者以沙压横枝,以蔓上开花,花吐成丝,而不能成荚。其荚乃别生根茎间,掘沙取之,壳长寸许,皱纹有实三四,状蚕豆,味甘似清,微有参气,亦名落花参。凡草木之实,皆成于花。此独花自花而荚自荚,花在不生荚,荚不带花,亦异甚”。李氏之说,花生之奇,在于它打破了“凡草木之实,皆成于花”的陈规,在琳琅满目的植物王国中独树一帜。

花生之所以惹人喜爱,不仅在于它开花结实的标新立异,更在于捧出的果实亦珍亦贵,能广泛造福人类。有鉴于此,古今学者对花生兴趣浓厚,都在探究此物何时落脚中国?或是中国原产?给黎民百姓的生活饮食增光添彩。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zz/2_6576468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