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种植 >

露天蔬菜怎么使用秸秆生物反应堆

一、意义和必要性

露天蔬菜怎么使用秸秆生物反应堆

设施蔬菜是农业的重要产业之一,由于生产上依然沿用传统的栽培方式,长期连作,过量使用化肥导致连作障碍问题日趋严重,如土地原有的理化性质和生物学环境恶化,土壤盐渍化,板结,有机质含量下降,土壤微生物区系严重恶化,有益菌系急剧减少,疫病,根腐病等土传病害日趋加剧,使得蔬菜产品产量和质量不断下降,效益降低,制约了设施蔬菜高效与可持续发展。此外,冬春季节进行设施蔬菜生产,由于受棚内地温低和二氧化碳高缺等因素影响,也桎梏了产品质量和产量的提高。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是利用秸秆微生物和农艺措施组合,大幅度提高了设施园艺作物产量,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改善了品质的生态创新技术。应用这项技术可以使冬季寒冷季节蔬菜设施内二氧化碳浓度提高2-4倍,20厘米地温提高2-3℃。气温提高1-2℃,农产品上市提早7-10天,收获期延迟15-20天,减少农药和化肥施用量30%以上,农产品的外观和质量都得到改善,长期应用还能够使土壤中有机质通气性,保水性,保肥性,理化性状显著提高和改善。同时该技术成本低,易操作,环保效应显著,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推广普及该项技术对迅速提升设施蔬菜生产水平,推进无公害生产,保持设施蔬菜高效,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秸秆生物反应堆栽培技术规程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是在温室、大棚生产的低温季节,在土壤耕层下铺设作物秸秆(玉米、水稻等作物)或在棚室内堆积作物秸秆,并在秸秆上施用腐生生物菌,使秸秆或农家肥在通氧的条件下分解产生热量、二氧化碳及释放有机物速效养分的生态技术。微生物通过氧化将有机物分解为作物可吸收的无机物,作物通过光合作用再将无机物合成为有机物,从而形成物质循环转换利用的良性生物圈。其技术形式有内置式,内置式又分为畦下内置式和畦间内置式,畦下内置式通常适用于秋、冬和早春季节栽培,畦间内置式通常用于夏季栽培。主要介绍内置式。

内置式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

1、挖沟

在蔬菜上应用,宜采用畦作栽培形式,每畦栽培蔬菜2行,之间行距小于步道间的行距,形成宽窄行的栽培方式。槽沟深度25-30厘米,前底角适当深一些,便于灌水;畦下内置式沟槽宽度等于定植行宽,畦间内置式沟槽宽度略窄于畦间距离;槽沟长度与行长相同。在果树上应用,槽沟深度20-30厘米,宽度以不伤害果树主根为宜,一般不超过40厘米。

2、菌种处理

固体菌种:亩用量8-10公斤。在使用前5-24小时,将菌种与麦麸1:10-15比例,拌匀之后加水,加水量以手握滴水为宜,然后避光堆积发酵备用。如菌种当天用不完,应摊放于室内避光处或阴凉处,降温放热,存放时间不宜超过24小时。

液体菌种:如卢博士,亩用量1公斤(1000毫升),每100毫升兑10公斤水(1喷壶),喷洒到事先施有农家肥的秸秆上,每喷壶水6-8畦。

3、铺秸秆 主要应用玉米、水稻等作物秸秆。玉米秸秆用量为每亩3000-4000公斤,以铺满槽沟、踩实为宜。畦沟两头的秸秆露出10-15厘米,便于灌水和通气。在秸秆上施农家肥,亩施1000公斤,防止菌繁殖争肥脱肥,叶小色淡,空洞及果穗间差异过大。

4、撒菌种 将处理完毕的菌种均匀撒在秸秆上,并用铁锹轻拍秸秆,使菌种与沟槽各部位秸秆均匀接触。

5、覆土 覆土厚度20-25厘米,经过沉实以后,畦面高度18-20厘米。

6、浇水 要浇大水、一次湿透秸秆。采用畦面种作物植行间垄浇水形式,水量以达到畦侧洇水为宜;采取从沟槽一段灌水形式,水量已到达前底角露出秸秆潮湿为宜。浇水后若畦面不平要调平。

7、打孔 浇水后及时打孔,用直径14号钢筋按20厘米见方打孔,深度以穿透秸秆层为准,以利于进入氧气,促进秸秆发酵转化。每次浇水后也要打孔,位置可与上次错开。通透性较好的沙性土壤,可以适当延长打孔的间隔时间。

8、定植 定植时间可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栽培习惯因地制宜,可以浇水前定植,也可以浇水后7-15天定植。但应尽量提早,定植密度也可适度降低。

9、覆膜 覆膜时间可按当地栽培习惯,采取定植前覆盖或定植后覆膜均可。最好采用滴灌,如不能采用滴灌要在畦中间修一条沟拱膜下灌水。地膜要采用畦覆盖,不要在垄上对缝条膜覆盖,以防止底叶受到气害;黑白地膜使用季节得当,低温严冬覆盖白色透明膜。

三、秸秆反应堆应用效果

1、三提高

一提高温度。秸秆在分解时产生热量,这样就在栽培层的20厘米之下把土壤加热了。地温提高2-3℃,灾害天气5-6℃。气温提高1-2℃。中午差异小,早晚差异大。

二提高二氧化碳浓度。提高二氧化碳浓度2-4倍。

三提高了作物抗病性。秸秆反应堆应用的八大菌系中,都有专业控制土传病害的高活性菌种,在发酵过程中产生了大量有益菌株,对多种致病菌有抑制、杀灭作用,从而减少了病害,尤其是土传病害的发生,降低化学杀菌剂的使用量。

2、三节约

一节约水。秸秆吸水力强,渗水量减少。节水量达14-21%。

二节约肥。肥流失也少,秸秆释放肥料以及土壤缓释。节肥19%左右。

三节约药。温度条件少,植株生长健壮,病害就比较轻,特别是土传病害、生理障碍等,节约用药18%左右。

3、三改善

一改善农产品品质。味道浓郁,口味品质改善,果菜含糖量提高2-3%;果型正,光泽度高,商品品质得到提升;受污染的风险得到极大改善。

二改善土壤。土壤盐渍化、土壤结构,通透性,有机质、微量元素及作物化感作用均得到改善。

三改善环境。一亩棚室消耗4亩地的秸秆。有效解决焚烧秸秆造成的环境污染,实现了能源循环生态利用。

4、三增加

一增加产量。提前上市6天,延晚采收15-20天,平均增产900公斤,增产15%。

二增加产值。产品提早上市,品质得到改善,每公斤售价可增加0.2-0.4元,亩增加产值2700元。

三是节支增效。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每亩可节支200元。

兰州绿源温室农业建设有限公司是2011-05-30在甘肃省兰州市兰州新区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注册地址位于甘肃省兰州市兰州新区中川镇兔墩村二社。

兰州绿源温室农业建设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620100585907467X,企业法人徐元才,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兰州绿源温室农业建设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温室大棚的建设,大棚蔬菜种植技术传授、培训并提供信息技术服务。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一般。

兰州绿源温室农业建设有限公司对外投资0家公司,具有1处分支机构。

通过百度企业信用查看兰州绿源温室农业建设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zz/2_6576801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