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种植 >

乌血藤是什么

血藤

乌血藤是什么

血藤 为木兰科植物翼梗五味子或华中五味子的藤茎或根。为木兰科植物,双子叶植物药木通科植物大血藤的藤茎。当年生幼枝淡绿色,光滑无毛,上被白粉,五棱形,棱上具翅膜;一年以上者紫棕色,略呈方形至圆形,具狭翅或无翅,皮孔淡棕色,显明;芽鳞卵形,宿存于小枝基部

中文学名

血藤

植物界

被子植物门

双子叶植物纲

木兰科

形态特征

为木兰科植物,双子叶植物药木通科植物大血藤的藤茎。当年生幼枝淡绿色,光滑无毛,上被白粉,五棱

血藤

形,棱上具翅膜;一年以上者紫棕色,略呈方形至圆形,具狭翅或无翅,皮孔淡棕色,显明;芽鳞卵形,宿存于小枝基部。单叶互生,半革质;阔卵形或近于圆形,长9~11厘米,阔5~8厘米,先端尖尾状或短尖尾状,基部楔形或圆形,边缘具稀细齿;上面绿色,被少许白粉,下面淡绿,白粉较浓厚;叶柄红色,被白粉,长2.5~5厘米。

药用价值

败毒消痈,活血通络。

性味归经

苦,平。

①《浙江民间草药》:“性平,味酸涩。”

②《四川中药志》:“性凉,味苦,无毒。”肝、大肠二经;《四川中药志》:“入肝、大肠二经。”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25克,研末或浸酒。外用:捣敷。

用药忌宜

《闽东本草》:“孕妇不宜多服。”

5张

血藤

药物配伍

配败酱草,清热解毒;活血消痈,配连翘:泻火清热;配苦参,清热解毒。

主 治

治急、慢性阑尾炎,风湿痹痛,赤痢,血淋,月经不调,疳积,虫痛,跌扑损伤。

考 证

出自《简易草药》;《植物名实图考》:“大血藤,今江西庐山多有之。蔓生,紫茎,一枝三叶,宛如一叶擘

血藤

分,或半边圆,或有角而方,无定形,光滑厚韧。根长数尺,外紫内白。有菊花心,掘出曝之,紫液津润。浸酒一宿,艳红如血。”

生药材鉴定

干燥茎呈圆柱形,略弯曲,通常截成长约30厘米的段状,直径1~3厘米;外表棕色或灰棕色,粗糙,具有浅的纵槽纹及明显的横裂纹,有时可见膨大的节部及略凹陷的枝痕或叶柄痕,栓皮常呈鳞片状开裂,脱落处露出淡红棕色的内皮部;质坚韧,有弹性,折断面裂片状,平整的横切面,木质部黄白色,导管呈细孔状;髓射线棕红色,放射状排列。气异香,味淡微涩。以条匀、径粗者佳。本品在华北、东北、中南地区作鸡血藤使用。显微鉴定: 茎横切面:木栓层为多列木栓细胞,较老茎的木栓细胞内壁木化增厚,皮层窄,维管束约12 个,由宽狭不一的射线所间隔;韧皮部有多数含黄棕色物的分泌细胞,常切向相接,与筛管组织相间、互列成数层;束内形成层明显。木质部导管巨大,类圆形,直径至370μm,常单个散列或2个并列;木纤维壁厚,髓较窄。本品薄擘组织中散有石细胞群,石细胞腔内有时含草酸钙方晶。

血藤

中药化学成分

茎含鞣质约7%。分离出五种结晶单体,经鉴定为大素(Emodin)、大黄素甲醚(Physcion)、胡萝卜甙(Daucosterol)、及谷甾醇及硬酸。 含鞣质约7.7%,并分离出5 种结晶单体,经鉴定为大黄素(emodin)、大黄素甲醚(physcion)、胡萝卜甙(daucosterol)、 β-谷甾醇及硬脂酸等。

收藏制法

药材的采收与储藏

8~9月采收,晒干,除去叶片,切段或切片。

血藤

炮制方法

用水浸泡,洗净泥屑,润透,切片,晒干。

药方节选

①治痨伤吐血,喉头发痒,腰痛:大血藤一两,龙胆草五钱,血胆三钱。 泡开水服。

②治贫血:大血藤一两,小血藤三钱,金樱根一两,黄精四钱,石豇豆五钱。煎水服。

妇女加天青地白草一两,白指甲花三钱;男性加左转藤四钱。

③治吐血,筋骨疼痛,跌打损伤:大血藤一两,小血藤一两,杜仲一两,木瓜一两,五加皮一两,鸡矢藤根一两。泡酒服。

血藤

(②、③方出《重庆草药》)。

④治风湿关节痛:气藤二两。 煎水服。(《贵州草药》) 、⑤治神经衰弱,胃痛:香石藤根二至三钱。 煎服。 (《云南中草药选》)

栽培管理技术

选地整地

根据鸡血藤的生长环境,可选择海拔1600米以下,土层深厚、利于排水保墒、背风潮湿的缓坡地作为育苗的苗床地。把土深翻晒5~10天,每亩均匀施入农家肥800~1000千克、或复合肥者40~50千克作为底肥,深翻做墒后加盖一层生土即可进行播种或扦插。

种子种苗准备

野生鸡血藤的种子到秋末冬初呈暗兰色时为成熟,可采集晒干作为种用。扦插用种苗一般选择一年生以上半木质化的无病害株,也可以用已有虚根的茎进行扦插。

育苗时间

实生育苗一般4月上旬至5月下旬播种。扦插育苗一般在6~8月份进行。

播种及扦插

播种前可用0.3~0.5%的高锰酸钾浸种24小时作催芽除菌处理,浸泡后捞起凉干,半天后可播种。一般播种的原则是:土干种干,土湿种湿,以利于提高出苗率。种子均匀撒播后要加盖一层薄土。扦插苗一般长10~15厘米,插口切面要进行晾干,使创液凝固,然后按行距20厘米打浅沟,按株距5X5定植,种苗入土2/3,与地面呈45。

海金沙是什么植物

作者:谭树辉,潘超美出版:广东科技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4年01月 一、蕨类植物

松叶蕨科:松叶蕨(铁刷把、石刷把、松叶兰)

石松科:垂穗石松(小伸筋草、猫儿草、松筋草)

卷柏科:深绿卷柏(石上柏、多德卷柏)、翠云草(兰地柏、绿绒草)

木贼枓:节节草(笔头草、锉草、土麻黄)

瓶尔小草科:瓶尔小草(一支箭、单枪一支箭、吞弓含箭)

连座蕨科:福建莲座蕨(江南莲座蕨、马蹄蕨、牛蹄蕨)

紫萁科:华南紫萁(贯众、十利草、假苏铁)

海金沙科:海金沙(左转藤、罗网藤、金沙蕨)、海南海金沙

蚌壳蕨科:金毛狗脊(金狗脊、全毛狗、黄狗头)

陵齿蕨科:乌蕨(乌韭、大金花草、雉鸡尾)

什碎补科:大叶骨碎补(华南骨碎补、硬骨碎补)

白毛蛇(阴石蕨、 圆盖阴石蕨、石祈蛇)

肾蕨(石黄皮、犸骝卵、圆羊齿)

凤尾蕨科:

蕨(蕨菜、如意菜、蕨萁)

凤尾草(井栏边草、乌肢鸡)、剑叶凤尾蕨(井边茜、三叉草)

半边旗(甘草蕨、半边梳)

蜈蚣草(蜈蚣蕨)

铁线蕨科:团羽铁线蕨(翅栖铁线蕨、乌脚芒)

扇叶铁线蕨(铁线草、过坛龙、黑骨芒萁)

金星蕨科:华南毛蕨(金星草)

......

二、裸子植物

松科:马尾松(山松、青松、台湾赤松)

柏科:侧柏(扁柏、崖柏、扁松)

罗汉松科:朱柏

买麻藤科:小叶买麻藤(麻骨风、大节藤)、买麻藤(接骨藤、大麻骨风、山花生)

三、双子叶植物

木兰科:白兰(白兰花、白玉兰)

异形南五味子(海风藤、风藤、梅花钻)

番荔枝科:假鹰爪(酒饼叶、鸡爪风、串珠酒饼)

紫玉盘(油椎、酒饼木)

樟科

毛莨科

木通科

大血藤科

防己科

马兜铃科

胡椒科

三百草科

金栗兰科

十字花科

......

海金沙就是一种中药,下面就会介绍他的。功效

清热解毒,利水通淋。治尿路感染,尿路结石,白浊,白带,肝炎,肾炎水肿,咽喉肿痛,痄腮,肠炎,痢疾,皮肤湿疹,带状疱疹。

禁忌

小便不利及诸淋由于肾水真阴不足者勿服。肾脏真阳不足者忌用。

海金沙明明是山上的植物,为什么要用海来命名呢?大家觉得好奇怪。其实,它的命名和它的孢子外形有关,《本草纲目》记载:“色黄如细沙也,谓之海者,神异之也。”海金沙一般生长于阴湿的山坡或路边的灌木丛中。

海金沙为多年生攀援蕨类植物海金沙的成熟孢子。秋季孢子未脱落时采割藤叶,过早过迟均易脱落。一般选晴天清晨露水未干时,割下茎叶,放在衬有纸张或布的筐内,于避风处晒干,用手搓揉、抖动,使叶背的孢子脱落,再用细筛筛去茎叶,生用入药。

海金沙为著名凉茶饮料“加多宝”的主要原料。

海金沙性甘寒,归膀胱、小肠经,有利水通淋的作用,常与滑石、石苇、车前子合用治疗热淋、砂淋、血淋、膏淋等证。正如《本草纲目》所载:“治湿热肿满,小便热淋,膏淋,血淋,石淋茎痛,解热毒气。”

海金沙

第1步海金沙原植物

海金沙

第2步海金沙中药

海金沙是什么

通用名称海金沙

异名左转藤灰(《四川中药志》),海金砂(《江西草药》)。

来源为海金沙科植物海金沙的成熟孢子。植物形态详"海金沙草"条。

采集立秋前后孢子成熟时采收,过早过迟均易脱落。选晴天清晨露水未干时,割下茎叶,放在衬有纸或布的筐内,于避风处晒干:然后用手搓揉、抖动,使叶背之孢子脱落,再用细筛筛去茎叶即可。

海金沙的药材性状

海金沙乃海金沙科植物海金沙叶片背面边缘着生的穗状孢子囊中的孢子,其细小呈微粒状,棕黄至浅棕**,体轻,有滑润感。由于海金沙的自身性状特点,因此属于极易掺假品种。

一般鉴别:用手捻之有光滑感,握之如丝般柔滑,置于手中易从指缝中滑落,闻之气微,味淡;撒于水中则浮于水面而不沉,加热后开始逐渐下沉,水面混浊;置火中,易燃烧,并发出爆鸣声,且伴有闪光。燃烧过程中无烟雾出现,亦无灰、渣残留。

由于海金沙价值较高,并且较为稀缺,因而部分商贩往往掺入相似的细黄沙,极难鉴别,如果用火试伪品,仍可看到闪花和听到爆鸣声;如果用水试,由于海金沙在水面的张力,细沙亦较难快速沉于水底。

比较好的鉴别方法是分离法,即利用沙子和海金沙的直径差别进行分离,因为沙子直径一般要大于海金沙孢子。方法是取适量海金沙,用140目分样筛过筛,则140目以下的基本上就是纯品了,140目以上的则应多为沙子。分别称取140目以上和以下的重量进行计算,即可知掺沙的比例。

当然,如果掺有细黄土,用手抄之,则细黄土会附着在手指上,更易鉴别。因为海金沙都是粒性的,不易附着在手上。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zz/2_6576802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