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种植 >

专家们好!水稻白穗用什么药治?

水稻白穗是穗颈瘟,该病重在预防,一旦发生,很难防治。在水稻破口前和齐穗期各用三环唑喷雾预防一次,都能达到预期预防效果。现在已经发生了穗颈瘟,在发病初期,用稻瘟酰胺、稻瘟灵、咪鲜胺、富士一号+有机硅+磷酸二氢钾喷雾防治,间隔5-7天再喷一次。

专家们好!水稻白穗用什么药治?

刚抽穗的稻子下面有一很多白谷子是什么原因?

白穗是水稻孕穗不良,水稻孕穗期间遇到低温冷害,或者干旱,除草剂喷施过迟,缺硼都会导致,孕穗期间喷施磷酸二氢钾加芸苔素能减轻这个危害。

稻瘟病,预防为主,破口前5到7天,可以用敌瘟灵,稻瘟酰胺,咪鲜胺,春雷霉素,三环唑,稻瘟灵等,建议2种药剂混合使用,加磷酸二氢钾喷雾防治。齐穗后再喷施一次。

建议你用咪鲜胺.三环唑加稻瘟灵加磷酸二氢钾加有机硅喷雾效果好。

在水稻穗期常会出现一些白穗,给水稻造成不同程度的减产,这些白穗在田间呈现出不同的表现。引起白穗的原因多种多样,如果不能正确识别,不分清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就盲目施药则不但达不到防治的目的,还会造成农药的浪费、农药残留的增加。因此,正确地识别水稻白穗,分别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对水稻生产至关重要。 一、白穗的田间识别 1、水稻螟虫为害的白穗 水稻螟虫俗名“钻心虫”。我国发生为害的主要有三化螟〔Tryporyza incertulas(Walker)〕、二化螟(Chilo srppressalis Walker)、大螟(Sesamia inferens Walker)以及褐边螟(Catahela adjurella Walker)、台湾稻螟(Chilotraea auricilia Dudgeon)等。水稻如在孕穗至齐穗之前被二化螟、三化螟、大螟危害都会造成白穗,穗茎变枯可拔起。 二化螟 孕穗期为害造成枯孕穗,抽穗期为害则造成白穗,乳熟期至成熟期为害则造成虫伤株。被害穗的剑叶尖端变黄,严重的枯黄而死,穗茎较软,受害茎上有蛀孔,茎内、外的虫粪均似木屑状,茎外虫粪很少而茎内虫粪多,虫粪为**,鲜虫粪粒大。 三化螟 蚁螟多从剑叶苞缝隙或咬孔蛀入,先在穗苞里取食,一般3~5天后再从穗基部蛀入,并逐渐向下蛀食,在咬穿稻节的同时而咬断穗茎,造成白穗。从一个卵块孵化出来的蚁螟约能造成30~50根白穗而形成白穗团,因此常在田间呈明显的团状分布。受害稻株蛀入孔小,孔外无虫粪,茎内有白色细粒虫粪。 大螟 蚁螟先群集在叶鞘内为害,以后转株分散蛀入茎内为害引起白穗。蛀孔比二化螟、三化螟大,孔外常有大量虫粪排出,茎内虫粪少。在田间的分布常常田边较多而田中间较少。 2、稻飞虱为害的白穗 稻飞虱俗名“蜢子”等。常见为害水稻的有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 Sral)、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eifera(Horvath)〕及灰飞虱(Lalielphax striatellus Fallen),以褐飞虱、白背飞虱为主,部分地方有灰飞虱为害。孕穗期、抽穗期为害水稻,稻茎下部变黑发臭,常引起烂秆倒伏,在乳熟末期为害,先是叶色灰绿,植株倾斜,虫口特别多时则部分集中在柔嫩的穗颈基部附近取食,以后整株灰枯而死,常造成枯孕穗、半枯穗和白穗。白穗无虫孔,无虫粪。在田间分布常有明显的中心为害团。 3、稻秆潜蝇为害的白穗 稻秆潜蝇(Chlorops oryzae Matsumura)是水稻生产上主要害虫,第二代幼虫为害水稻幼穗而造成白穗。螟虫和稻飞虱造成的白穗均是整穗变白,而稻秆潜蝇为害的白穗则只是部分小穗为白穗,是水稻孕穗期受害后出现扭曲的短小白穗,穗形残缺不全或出现花白穗。白穗无虫孔也无虫粪,穗茎、穗轴均正常。 4、稻瘟病为害的白穗 稻瘟病是水稻生产上的第一大病害。水稻在抽穗期至齐穗期,穗颈、穗轴、枝梗被稻瘟病菌侵染后可引起穗瘟而造成白穗,初形成褐色小点,后在穗颈部、穗轴、枝梗上呈黑褐色上下扩展成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病变处易折断,湿度大时病斑出现灰绿色霉层。穗颈被害则形成整穗白穗,穗轴被害则形成半白穗,枝梗局部受害则形成阴阳穗。但是穗茎仍正常呈绿色。 5、低温造成的白穗 在拔节孕穗期,连续出现5~6天低温天气,最低温度在15℃ 以下极限时,影响花粉粒的发育,授粉机能减弱,使稻穗部分枝梗小穗形成空壳产生白穗。特别是抽穗扬花期,遇到阶段低温,产生障碍性冷害。若日平均最低气温低于18℃,日均最高气温低于21℃ 时,开花减少,授粉受阻,形成大量白穗。 6、干旱形成的白穗 当抽穗开花期严重干旱缺水,相对湿度低于50%以下时,也可能导致白穗的形成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zz/2_6576948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