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种植 >

神农尝百草主要内容

 很久以前,有个人名叫神农,他为了找草药给人们治病,一人尝遍百草,找到了很多可以食用和治病的草药,因此十分受人尊敬。有一天,他尝到一种翠绿色的草,吃了之后突然口吐白沫倒在地上,临死前,才知道那是一种断肠草。神农去世之后,有人将他的事迹记录了下来,让大家将他的功德铭记于心。

神农尝百草主要内容

  《神农尝百草》的故事

 神农氏本是三皇之一,出生在烈山的一个石洞里,传说他牛头人身。由于他的特殊外形和勤劳勇敢,长大后被人们推为部落首领,因为他的部落居住在炎热的南方,称炎族,大家就称他为炎帝。有一次他见鸟儿衔种,由此发明了五谷农业,因为这些卓越的贡献,大家又称他为神农。

 我们的古人,世世代代都用草药治病。可是人们怎样晓得各种草药具有不同的药性呢?这也要归功于我们的祖先神农氏了,他不但是一位伟大的农业之神,还是一位令人可歌可敬的医药之神。

 神话故事中,神农亲自上山采药,亲口尝过各种各样的草药,为了辨别药性,他曾经在一天内中毒70次,都被他那玲珑玉体内的肝肺肠胃给化解了。他还有一条叫做“赭鞭”的神鞭,用它来鞭打各种各样的草药。这些草药经赭鞭一抽打,有毒无毒,是寒是温,各种药性自然表现出来了。

 神农就根据各种草药的药性,去给人们治病,为人们解除痛苦。所以“神农尝百草”的故事成为美丽动人的佳话,千百年流传至今。

 可是不幸的事情终于发生了。一次,神农在山中尝到了一种有剧毒的断肠草,他的肠子一截一截烂断了。这位伟大的医药之神,为了解除人民的痛苦,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人民自然不会忘记他的大恩大德,世世代代纪念着他。传说山西太原附近有个神釜冈,那里还存放着神农尝药时用过的鼎。又说在咸阳的山中,还可以看到当年神农鞭药的地方,那地方名叫“神农原”或“草药山”。

有一味中药材以龙为名,它被李时珍称作“龙胆”,李时珍还在《本草纲目》中记载它“益肝胆之气”,另外神农氏在《神农本草经》中说它“久服益智”,它就是中药材龙胆草。

中药龙胆草又名龙胆,最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它以龙为名的原因在古籍中也有记载:“叶似龙葵,味苦如胆,因以为名”。

[龙胆草的药材采集]

中药龙胆草是龙胆科植物龙胆的根以及根茎,不论南方还是北方大部分地区均可见到,一般在秋季即可采集,采集后保留根茎而除去其它部分,晒干后切成段或者切成片既可以备用。

[龙胆草的作用]

中药龙胆草五味属苦,四气属寒,归肝经、胃经以及胆经,有“清热燥湿,泻肝定惊”的作用。

[龙胆草的中医理解]

根据龙胆草的四气五味以及作用,中药龙胆草可用于肝胆实火与下焦的湿热。神农氏在《神农本草经》中记载“久服益智不忘,轻身耐老”,但是关于龙胆草能“轻身耐老”之说后世的中医有很多不同观点。

比如李时珍就反对龙胆草能“轻身耐老”之说在《本草纲目》中第十三卷记载:“相火寄在肝胆,有泻无补,故龙胆之益肝胆之气,正以其能泻肝胆之邪热也,但大苦大寒,过用恐伤胃中生发之气,反助火邪,久服轻身之说,恐不足信”。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因为龙胆草属于“大苦大寒”之品,所以脾胃虚弱者忌用。

[龙胆草的现代研究认证与中医理解对比]

应部分读者的要求,特此写明中药龙胆草的现代研究认证,让中医药不再是“无科学依据”,但现代 科技 验证方式方法较为复杂,特此只写明现代研究的结果。

1.中药龙胆草归胃经,又能燥湿,所以对脾胃有一定益处,但正如李时珍所说的“过用恐伤胃中生发之气”,过量服用对脾胃有不良影响。

现代研究发现,中药龙胆草有健胃的作用,少量饭前使用能刺激胃液分泌而健胃,但饭后或大量使用会导致消化功能减弱。

2.中医认为,肝胆一般以“泻”为健,泻肝胆之火有益于肝胆,正如李时珍说龙胆草“益肝胆之气”。

现代研究发现,龙胆草有一定的保护肝脏、有利于胆、利尿的作用,这也正对应中医的理解。

中药龙胆以龙为名,不论是中医理解还是现代认证都有益于肝胆,是一味不可或缺的良药。但是需要注意一点,中药是中医与“病邪”抗争的武器,其药理与理论复杂,非一朝一夕便可理解,所以非专业人士不可擅自使用中药。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zz/2_6577883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