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种植 >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防治方法

防控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要重点抓好4方面技术措施。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防治方法

一是及时封锁发病中心。发现零星病株或初见发病中心,要立即喷药封锁。如果天气条件有利于发病,应进行全田防治,并对周边田块喷药保护。

二是科学施药,可选用噻唑锌、噻森铜、噻菌铜、氯溴异氰尿酸、三氯异氰尿酸、解淀粉芽孢杆菌等药。在露水干后进行喷雾,每隔5~7天喷1次,连续防治2~3次。交替选用农药。喷药后遇雨要及时补治。

三是加强肥水管理。做好健身栽培,配方施肥,浅水勤灌,杜绝串灌、漫灌,避免病田水流向非病田。

四是严格检疫措施。植物检疫机构要严格产地检疫,严禁发病田留种。发病区的稻种、稻谷,须检疫合格后方可调出。对外地调入的稻种,要加强复检。发病田的稻谷要单收、单加工,对谷壳、秸秆及附近杂草进行统一销毁。

水稻细菌性病害蔓延速度很快,及时监测、正确用药、科学管理是取得良好防效的重要保障。无论选用化学农药还是生物农药,防治时间至关重要,田间出现发病中心后应立即由外向内喷药包围,暴雨过后要及时补治。已发病田块不能串灌、漫灌和使用循环水,防止病害扩展蔓延。

Rice stripe virus简称RSV,称水稻条纹叶枯病毒,属水稻条纹病毒组(或称柔丝病毒组)病毒。病毒粒子丝状,大小400×8nm,分散于细胞质、液泡和核内,或成颗粒状、砂状等不定形集块,即内含体,似有许多丝状体纠缠而成团。病叶汁液稀释限点1000~10000倍,钝化温度为55℃3分钟,零下20℃,体外保毒期(病稻)8个月。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zz/2_6578025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