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执业医师考试重点知识解析——中药鉴定学(九)
☆☆☆☆☆考点81:根及根茎类中药-川乌、草乌
川乌
[来 源] 为毛茛科植物乌头的干燥母根(主根)。
[产 地] 主产于四川江油、平武,陕西省;湖北、湖南、云南、河南等省亦有种植。
[性状鉴别] ①药材:呈不规则圆锥形,稍弯曲,中部多向一侧膨大,顶端有残存的茎基。表面棕褐色或灰棕色,稍皱缩,有小瘤状突起的侧根及除去 子根后的痕迹。质坚实,不易折断,横切面粉质,类白色或浅灰**,可见多角形的环纹(形成层)。气微,味辛辣而麻舌。②饮片:制川乌为不规则长三角形的 片。表面黑褐色或黄褐色,有灰棕色形成层环纹。体轻,质脆,断面有光泽。无臭,微有麻舌感。
[显微鉴别] 根横切面:①最外层后生皮层为棕色木栓化细胞。②皮层薄壁组织偶见石细胞,类长方形、方形或长椭圆形,胞腔较大;内皮层不甚明 显。③韧皮部宽广,散有筛管群。④形成层呈多角形环。其内外侧偶有1至数个异型维管束。⑤木质部导管多单列,径向或略呈“V”字形排列。⑥髓部明显。⑦薄 壁细胞含淀粉粒。
[成 分] ①生物碱,其中主要为剧毒的双酯类生物碱:中乌头碱,乌头碱,次乌头碱,杰斯乌头碱,异翠雀花碱等。尚含川乌碱甲、乙和脂乌头碱等。②乌头多糖。
[含量测定] 制川乌: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制川乌含生物碱以乌头碱计,不得少于0.20%.
草乌
[来 源] 为毛莨科植物北乌头的干燥块根。
[性状鉴别] 呈不规则长圆锥形,略弯曲。表面灰褐色或黑棕褐色,皱缩,有纵皱纹、点状须根痕和数个瘤状侧根。质硬,断面灰白色或暗灰色,有裂隙,形成层环纹多角形或类圆形,髓部较大或中空。无臭,味辛辣、麻舌。
☆ ☆☆考点82:根及根茎类中药-附子
[来 源] 为毛莨科植物乌头子根的加工品。
[产 地] 四川、陕西省为主要栽培产区,湖北、湖南、云南、河南等省亦有种植。
[性状鉴别] 药材:盐附子,呈圆锥形。表面灰黑色,有盐霜。顶端宽大,中央有凹陷的芽痕,周围有瘤状突起的支根或支根痕。质重而坚硬,难折 断,受潮则变软。横切面灰褐色,有多角形环纹(形成层),环纹内侧导管束排列不整齐,并有充满盐霜的小空隙。气微,味咸而麻,刺舌。
[显微鉴别] 根横切面:为次生构造不发达根的构造。①后生皮层为**木栓化细胞。②皮层细胞切向延长,偶有石细胞,类长方形,胞腔较大;内皮 层明显。③韧皮部宽广,散有筛管群。④形成层呈多角形环。⑤木质部导管多单列或略呈“V”字形排列。⑥髓部明显。⑦薄壁细胞充满淀粉粒。
[成 分] ①根含生物碱。中乌头碱为镇痛的主要活性成分。②强心成分消旋去甲基乌药碱、棍掌碱及去甲猪毛菜碱。
[检 查] 乌头碱限量。
☆ ☆考点83:根及根茎类中药-白芍
[来 源] 为毛茛科植物芍药的干燥根。
[性状鉴别] 药材:呈圆柱形,平直或稍弯曲,两端平截。表面类白色或浅红棕色,光洁,隐约可见横长皮孔及纵皱纹,有细根痕或偶有残留棕褐色外皮。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平坦,角质样类白色或微红色,形成层环明显,射线放射状。气微,味微苦而酸。
[显微鉴别] 粉末:类白色。①草酸钙簇晶较多,存在于薄壁细胞中,有的一个细胞含2至数个簇晶,含晶细胞常纵列成行。②木纤维长梭形,壁厚。③导管为具缘纹孔或网纹。④薄壁细胞含糊化淀粉团块。
[成 分] ①苷类成分:芍药根含多量芍药苷,经加工为白芍后,含量显著减少;并含少量羟基芍药苷、芍药内酯苷、苯甲酰芍药苷。②苯甲酸。③鞣质。④挥发油等。
芍药苷为解痉、镇痛、抗炎有效成分。白芍总苷有抗肝损伤作用。
☆ ☆☆☆☆考点84:根及根茎类中药-黄连
[来 源] 为毛莨科植物黄连、三角叶黄连或云连的干燥根茎。以上三种依次习称“味连”、“雅连”、“云连”。
[性状鉴别] 药材:味连,多分枝,常弯曲,集聚成簇,形如鸡爪。表面黄褐色或灰**,粗糙,有不规则结节状隆起及须根或须根残基,有的节间较 长,表面平滑如茎杆,习称“过桥”;上部残留褐色鳞叶,顶端常有残余的茎或叶柄残基。质坚硬,折断面不整齐,皮部橙红色或暗棕色,木部鲜**或橙**,有 放射状纹理,髓部红棕色,有时空心。
[显微鉴别] (1)根茎横切面:味连,①木栓层为数列细胞。②皮层较宽,石细胞鲜**,单个或成群散在。③中柱鞘纤维束木化,或伴有少数石细 胞,均显**。④维管束外韧型,环列,束间形成层不明显;木质部**,均木化,木纤维较发达。射线宽窄不一。⑤髓部均为薄壁细胞,无石细胞。⑥薄壁细胞含 细小淀粉粒。(2)粉末:云连为无石细胞和中柱鞘纤维。
[成 分] ①三种黄连均含多种异喹啉类生物碱,以小檗碱含量,呈盐酸盐存在,其次为黄连碱、甲基黄连碱、巴马亭、药根碱、表小檗碱 等,由于它们结构相似,常统称为黄连生物碱。此外,尚含木兰碱。②酸性成分阿魏酸、绿原酸等。黄连碱和表小檗碱是黄连的特征性成分。
[理化鉴别] ①取本品粗粉约1g,加乙醇10ml,加热至沸腾,放冷,滤过。取滤液5滴,加稀盐酸1ml与含氯石灰少量,即显樱红色;另取滤 液5滴,加5%没食子酸的乙醇溶液2~3滴,蒸干,趁热加硫酸数滴,即显深绿色。②取粉末或薄切片置载玻片上,加95%乙醇1~2滴及30%硝酸1滴,加 盖玻片放置片刻,镜检,有**针状或针簇状结晶析出(硝酸小檗碱)。
[含量测定] 用薄层扫描法测定,本品含小檗碱以盐酸小檗碱计,不得少于3.6%.
☆ ☆☆☆考点85:根及根茎类中药-防己
[来 源] 为防己科植物粉防己的干燥根。
[性状鉴别] 药材:呈不规则圆柱形、半圆柱形或块片状,常屈曲不直,结节状,形如猪大肠。表面淡灰**,弯曲处常有深陷的横沟。质坚实,断面平坦,灰白色,富粉性,木部占大部分,有稀疏的放射状纹理(习称“车轮纹”)。气微,味苦。
[显微鉴别] 根横切面:①木栓层已除去或有残留。②皮层细胞切向延长,散有石细胞群,石细胞类方形或多角形,壁稍厚。③韧皮部较宽。④形成层成环。⑤木质部导管稀少,成放射状排列,导管旁有木纤维,射线较宽。⑥薄壁细胞含淀粉粒,并可见细小杆状草酸钙结晶。
[成 分] 含多种异喹啉生物碱。其中主要为粉防己碱,防己诺林碱,轮环藤酚碱等十余种生物碱。粉防己碱、防己诺林碱等具有镇痛、抗炎、降压、扩冠脉作用,还具有抗肿瘤作用。
[含量测定] 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粉防己碱。
☆ ☆考点86:根及根茎类中药-北豆根
[来 源] 为防己科植物蝙蝠葛的干燥根茎。
[性状鉴别] 药材:呈细长圆柱形,弯曲,有分枝。表面黄棕色至暗棕色,多有弯曲的细根,并可见突起的根痕及纵皱纹,外皮易剥落。质韧,不易折断,断面不整齐,纤维性,木部淡**,呈放射状排列,中心有髓。气微,味苦。
☆☆☆☆考点87:根及根茎类中药-延胡索
[来 源] 为**科植物延胡索的干燥块茎。
[产 地] 主产于浙江东阳、磐安。
[性状鉴别] 药材:呈不规则扁球形。表面**或黄褐色,有不规则网状皱纹,顶端有略凹陷的茎痕,底部常有疙瘩状凸起。质硬而脆,碎断面**,角质样,有蜡样光泽。气微,味苦。
[显微鉴别] 粉末:绿**。①下皮厚壁细胞多角形、类方形或长条形,壁木化、稍厚,有的呈连珠状增厚,具细密纹孔。②石细胞类圆形、长圆形或长多角形,壁较厚,纹孔细密。③薄壁细胞中含糊化的淀粉团块。④导管多为螺纹,少数为网纹。
[成 分] 含多种生物碱,主要有:延胡索甲素、延胡索乙素、延胡索丙素、延胡索丁素、延胡索戊素、延胡索己素、延胡索庚素。延胡索乙素为主要镇痛、镇静成分。去氢延胡索甲素对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有疗效。
☆ 考点88:根及根茎类中药-板蓝根
[来 源] 为十字花科植物菘蓝的干燥根。
[性状鉴别] 药材:呈圆柱形,稍扭曲。表面浅灰**或浅棕**,有纵皱纹及支根痕,皮孔横长。根头部略膨大,可见轮状排列的暗绿色或暗棕色叶柄残基和密集的疣状突起。质略软而实,易折断,断面皮部黄白色,木部**。气微,味微甜而后苦涩。
[显微鉴别] 根横切面:①木栓层为数列细胞。②皮层较窄。③韧皮部宽广,射线明显。④形成层成环。⑤木质部导管周围有木纤维束。⑥薄壁细胞含淀粉粒。
[成 分] 根含:①靛蓝、靛玉红。②氨基酸。③多糖。④苷类。
[理化鉴别] ①本品水煎液置紫外光灯(365nm)下观察,显蓝色荧光。②以精氨酸对照品为对照,进行薄层色谱法试验,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 ☆考点89:根及根茎类中药-地榆
[来 源] 为蔷薇科植物地榆或长叶地榆的干燥根。后者习称“绵地榆”。
[性状鉴别] 药材:地榆,根呈不规则圆柱形或纺锤形,多弯曲。表面棕色至暗棕紫色,具纵皱纹,粗糙。质硬脆,折断面较平坦,略显粉性,皮部淡 **,木部粉红色或淡**,有放射状纹理。气微,味微苦而涩。长叶地榆(绵地榆)根较长,可达26cm,直径0.5~2cm.表面棕褐色。质坚韧,不易折 断,断面皮部**,有多数黄白色至黄棕色絮状纤维,木部淡**,放射状纹理不明显。
[成 分] ①含鞣质,主要有地榆素。②三萜类及其皂苷。③黄酮类化合物。④地榆酸双内酯。⑤甾醇等。
☆☆☆☆考点90:根及根茎类中药-苦参
[来 源] 为豆科植物苦参的干燥根。
[性状鉴别] 药材:呈长圆柱形,下部常有分枝。表面灰棕色或棕**,具纵皱纹及横长皮孔,外皮薄,多破裂反卷,易剥落,剥落处显**,光滑。质硬,不易折断,断面纤维性。气微,味极苦。
[显微鉴别] (1)根横切面:①木栓层为多列细胞。②韧皮部散有多数纤维束。③束间形成层有的不明显。④木质部导管放射状排列。⑤射线较宽。 ⑥薄壁细胞中含淀粉粒及草酸钙方晶。(2)粉末:淡**。①纤维及晶纤维众多。纤维壁甚厚,胞腔线形,非木化;纤维周围薄壁细胞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 维。②草酸钙方晶较多。③导管主为具缘纹孔导管,较粗大。④石细胞偶见,类长方形,孔沟稀疏。
[成 分] ①根含20多种生物碱,主要为苦参碱及氧化苦参碱、槐定碱,还含羟基苦参碱、N-甲基金雀花碱、d-异苦参碱等。②含多种黄 酮成分如苦参啶、苦参酮等。生物碱及黄酮类均为活性成分。苦参碱、氧化苦参碱等具有抗肿瘤、升白细胞、抗炎、平喘、抗心律失常、保肝等作用。
[理化鉴别] 取本品横切片,加氢氧化钠试液数滴,栓皮即呈橙红色,渐变为血红色,久置不消失。木质部不呈现颜色反应。
[含量测定] 用薄层扫描法测定,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苦参碱不得少于0.080%.
东阳的经济概况
山西昔阳适宜种植三七,主产于云南文山州各县,文山县、砚山县、马关、西畴、广南、麻栗坡、富宁、邱北等,另广西田阳、靖西、田东、德保等地也有种植。云南文山州历史悠久、产量大、质量好,习称“文三七”、“田七”,为著名的道地药材。
栽培技术
种子有胚后熟特性,不能干燥贮藏,需随采随播。云南在1000-1600m;广西在700-1000m地区栽培。宜在疏松红壤或棕红壤、微酸性土壤栽种,忌连作。
用种子繁殖,育苗移栽。选用3-4年生植株所结种子,在10-11月果实成熟呈紫红色时采收,于11月上旬至下旬播种;播种前用波美0.2-0.3度石硫合剂浸种消毒10min,或用代森锌200-300倍液消毒15min,按行株距5cm×6cm点播,每穴放种子1颗,覆土1.5cm,后用稻草覆盖保湿,每1hm2播105万万颗。幼苗生长1年,于12月至翌年1月移栽。移栽前幼苗(称子条)同样需要消毒,消毒方法与种子相同。将子条大小分级,按行株距15cm×18cm开沟,深3-5cm,将子条芽头向下倾斜20度栽下,盖土3cm左右,后盖稻草,每hm2用种苗22.5d万-30万株。基肥用厩肥和草木灰,并拦入磷肥、饼肥等地。
田间管理 种植前搭平顶式高1.5-1.7m的荫棚,棚的四财设围篱,早春光弱低温,荫棚透光度60%-70%,4月上旬气温上升,透光度以50%为宜。出苗初期在畦面上撒施草木灰2-3次,每次每1hm2375-750kg,4-5月每月追施粪灰混合肥1次,每1hm27500-1500kg,3-4年生的三七,在6-8月孕蕾开花期应追施混合肥2-3次,每1hm21500-22500kg,另加磷肥375kg左右。注意防涝抗旱,经常保持湿润。不留种的三七于6月上旬花苔抽出2-3cm时摘除。 病虫害防治 黄锈病,喷波美0.2度石硫合剂或粉宁1000倍液防治。炭疽病,喷1:1:200波尔多液或代森锌800-1000倍液。白灰病,喷波美0.1-0.2度石硫合剂或5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疫病,发病前喷1:1:200波尔多液或50%多菌灵1000倍液。此外,还有立枯病、黑斑病、短须螨、桃蚜、蜂蝓、地老黄牛虎、鼠害等。
选地:三七多系家种,栽培土地宜选择向阳山坡。土壤一般以沙质黑壤土为佳,灰土次之,红土更次。粘土不宜栽培。选地是引种三七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宜选海拔700—1500米、东阳、坡度10—20度的山坡。海拔400米以上的低山区或丘陵平原地区,病虫害比较严重,而且叶片常出现早期脱落现象。经验证明,宜选阴凉通风,最好西面有高山遮阴的山坡为好。
搭棚:搭棚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木柱、木横梁结构的天棚,即用木条、竹条构成,棚高5.5—6尺。另一种是木柱铁线结构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的天棚,即用铁丝代替横梁,柱距8尺左右,每亩需木柱120—130根,棚的作用主要是调节光照和温度。根据不同季节和温度的高低而进行调整,春季日光投射的角度小,光较弱,可以稀盖,一般透光度可为65%—75%,以后随光照的增强和气温的升高而逐渐加密,一般北坡直射光少,可盖稀些,南坡光强可盖密些。
作畦:作畦一般需顺坡向作畦,以利排水和田间操作。畦宽为1.8—2尺,畦高5—6寸,畦长可随地形而定,沟宽1尺,畦面呈鱼背形。作畦后,于畦面每亩施基肥30—50担,基肥的比例为牛粪70%、草木灰30%。若有磷肥(过磷酸钙、骨粉)再加30斤左右。基肥必须腐熟后施用,均匀撒布在畦面,与土壤充分混合。
选种播种:选三四年生三七所结的果实中成熟和饱满的种子,在冬季10—11月间,随采随播,肥料混合之火土覆盖一层,上面再盖草皮一层,促进其种子发芽。采用点播方式,行株距为3×2寸或3×3寸,每亩需种28—32万粒,覆土4—8分厚,稍压后再覆盖一层稻草(稻草要切成2—3寸小段,用石硫合剂消毒),以防止杂草生长和水分蒸发,又可防止阴棚漏雨打烂畦面,影响幼苗生长。覆盖厚度为0.3—0.5寸,覆盖畦面约80%。
易地移植:三七在苗床生长一年后(俗称“籽条”)必须易地移植。移植的新地须与苗床用同样方法整理,最好在大雪或冬至期间进行。将苗床的“籽条”掘起,剪去茎叶,俗称“棵子”放入穴中,施以混合肥一撮,覆盖本土寸许,按7×6寸或8×6寸行距开沟,沟深1—1.5寸,栽苗时,使苗与沟底呈20—30度角,边栽边盖土,厚度以不露出芽头为准,不宜太厚,再盖约0.3—0.5寸厚的碎草,以不见土为原则。
1995年,东阳成为浙江省首批小康县(市)之一。
据金华市统计局核算,2011年全市生产总值337.06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25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3403元,全年财政总收入40.98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3.95亿元。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0.92亿元。全年建筑业总产值1282.46亿元,继续蝉联中国县级市第一的位置。
2012年全市生产总值373.0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0.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89亿元,增长2.6%;第二产业增加值186.71亿元,增长10.2%;第三产业增加值168.42亿元,增长11.9%。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4.9:51.1:44.0调整为4.8:50.1:45.1。按户籍人口计算,全市人均生产总值达45177元(按年平均汇率折合7157美元),比上年增长10.0%。
2013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03.9亿元,同比增长9%;完成财政总收入59.4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5.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8%和17.3%;固定资产投资187.1亿元,同比增长20.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2.5亿元,同比增长15.6%;外贸进出口总额23.8亿美元,同比增长10.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35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6634元,同比分别增长9.7%和10.8%。
2014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41.3亿元,增长9.1%;完成财政总收入70.01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41.5亿元,分别增长17.8%和17.5%;固定资产投资219.4亿元,增长17.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8.8亿元,增长14.4%;外贸进出口总额26.7亿美元,增长12.1%;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105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466元,分别增长9.1%和10.9%。 全市逐步形成了以磁性电子、医药化工、针织服装、工艺美术、建筑建材等为五大支柱的产业结构,并涌现出横店集团、东磁股份、中天建设集团、广厦集团、花园集团、得邦照明、联谊电机等一批规模企业。工业产品中,磁性材料、生物医药、木雕红木家具、箱包皮具、扬声器等是国家重要生产基地之一,尤其是磁性材料占国内市场的70%以上。东阳横店被誉为“中国磁都”和“中国箔王”;东阳的氟化工是全省三大生产基地之一,东阳也是浙江医药工业大市,位居全省第三。
2014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07.53亿元,比上年增长9.1%。轻、重工业增加值分别为48.68亿元和58.86亿元,分别增长10.9%和7.7%。全年完成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458.75亿元,增长9.1%,其中出口交货值113.55亿元,增长2.2%,出口交货值占销售产值的比重为24.8%。全年规模以上工业新产品产值117.72亿元,增长19.6%,高出工业总产值增速9.7个百分点;新产品产值率24.0%,同比提高1.9个百分点。全年服装产量9841万件,增长9.6%,木质家具产量8.03万件,增长32.1%。 东阳是浙江省农业高产区之一。全市拥有耕地面积24.08千公顷,以种植稻、麦、玉米、大豆为主。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全市基本形成了席草、茶叶、木线、中药材、香榧、火腿等六大特色农业支柱产业。
2014年,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40051公顷。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9535公顷,增长1.4%,其中:谷物16220公顷,增长4.9%;豆类2023公顷,减少16.7%;薯类1292公顷,减少6.0%。全年粮食产量(按粮食生产统计监测口径)12.23 万吨,比上年增长3.5 %;肉类产量12650吨,下降11.9%;禽蛋产量2984吨,下降23.0%;水产品产量7337吨,下降4.3%。
2014年农业产业化加快提升。农业“两区”建设加快推进,建成省级粮食生产功能区1个、现代农业园区2个,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市),全国首个“国家级香榧生物产业基地”落户东阳,被农业部命名为2014年度全国农业综合执法示范窗口。 2014年全市200家资质以上建筑企业完成总产值2102.54亿元,比上年增长14.0%,创历史新高,连续6年蝉联全国县(市)级第一。其中外省产值1626.43亿元,增长16.2%。全年建筑企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9921.95万平方米,增长21.6%;房屋竣工面积7337.45万平方米,增长11.3%。新增一级资质企业5家。新创“鲁班奖”2只、国优银奖2项、省级优质工程56项。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zz/2_6578055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