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菊花栽培技术
1、扦插:每年的4月上、中旬为扦插最佳时机,过早扦插易造成植株老化,活力不足,对秋季的开花不利。过晚扦插,则很能形成良好的一盆5~9头的丰满株型。扦插时选择盆边缘的脚芽,长度为6厘米左右,去除下部的叶片,只保留上部2片嫩叶即可,随即插入河沙或蛭石中,深度为2厘米为宜,淋透水置于半阴处,以后保持温度为20℃左右,如果昼夜温差在8℃左右时,生根最快。温度高于30℃,极易腐烂。并要保持一定的空气湿度,以防萎蔫,应每天向插穗喷水增湿;环境可有微量通风,但要防止大风吹袭,否则同样会因失水而萎蔫。2周后可逐渐加强光照,以促进生根加速,并能得到较短壮的菊苗。在此期间,可向插穗喷施0.1~0.2%的尿素+磷酸二氢钾溶液。注意,如果菊芽在扦插之前,能用摘心更新一次后生长出来的新芽最好,这样对减轻品种的退化有积极作用。
2、基质:盆栽菊花以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微酸性土或中性土最好,如用腐叶土+少量的炉渣灰,通透性强,营养丰富,PH值也稳定,适宜的PH值为6.2~6.5之间。一般的园土需要与腐熟的有机肥料、河沙或炉渣灰混合后栽培。初上盆时,以小号的盆为宜,且不要把土装满,1/2即可。在大暑节气前后,换到大号盆中,也只装至半盆土,以后在立秋前后最后一次修剪萌发新芽生长至5厘米左右时,可进行1~2次补填土,并且所填之土要肥沃,这样菊株根系发达,花朵硕大、艳丽,植株矮壮。
3、光照:喜充足的光照,不耐荫蔽,但能适应短暂的半阴或散射光照。以充足的光照生长最佳,茎干粗壮,叶色浓绿,发育良好。为典型的短日照花卉植物,在每天14小时的长日照下只进行营养生长,日照时间为12小时以下时花芽分化,夜间有10℃左右的温度时,对花芽的发育最有利。盛夏中午要适当遮阳。家庭中,养护菊花时,尽量不要隔着玻璃照射光照,应给予自然光照。
4、温度:菊花喜温暖,忌高温,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5~30℃之间,最低温度不可低于5℃。最高温度达到32℃时,最好需要降温。将菊种宿根露地种植,可耐受-5℃左右的低温。
5、湿度:在空气湿度为50~80%之间生长良好,过于干燥的环境易焦枯叶尖、叶缘。应在高温季节除浇水外,还要向植株喷水增湿。
6、浇水:菊花扦插苗上盆后,对水分的需求不高,浇水以盆土表面干燥后浇灌即可,直到秋后天气凉爽时,生长旺盛期,再加大肥水管理,保持盆土湿润。古有“干兰湿菊”之说,其实这是一个相对的说法,菊花也怕湿涝,忌积水和长期大雨淋浇。在夏秋季,雨水充沛时,要将菊盆倾放,防止雨水涝渍。并在雨后及时扶正,并用清水冲洗叶片,家庭中少量种植时,可暂放避雨处即可。
7、施肥:上盆后的小苗,可在一周后少量根部施肥,以氮、钾为主,以后以长势与叶色而定,不要施用肥料过多,否则对秋后的株高难以控制。立秋后,生长加速,可逐渐加强肥料的施用量,并以全元素、含量均衡的肥料为宜,不要单施某种元素。
8、修剪、疏蕾、矮化:菊花的栽培过程中,修剪这个环节相当重要。在小苗上盆后,10~15天内进行第一次摘心,只保留3个芽眼或叶片即可,其他去除,如果茎节过长,只保留2叶。以后新的茎叶长至6厘米左右即可再次摘心,促其多发茎枝,直至立秋前3~5天(以山东济南为例。以南地区可在立秋时或立秋后进行,以北地区可再提前几天进行)摘心最后一次,并去掉细弱枝、病枝,保留健壮、生长旺盛的粗壮枝条,也是短截留下2~3叶,其余的全部去除。
温室大棚花卉怎么 种植 ?温室大棚花卉的种植 方法 是什么?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温室大棚花卉种植方法,一起来看看。
温室大棚花卉种植方法
1、滴灌装置。为提高单位面积产量,降低生产成本,鲜切花生产中的定植密度相对都比较高。到株丛交叉封行时,人工操作相当困难。因此,安装滴灌装置就能顺利解决这一难题。具体方法:在平整好的畦面上,均匀铺设2?4路(根据种植密度而定)供水软管,并连通供水总管,安置供水阀门和过滤装置。使用时,打开阀门,肥水经过滤后,通过供水软管的出水孔缓慢地滴入植株根据部土壤,从而达到均匀供应肥水又不污染植株叶片和花朵的目的。
2、网格式栽培:架设网格是大多数鲜切花生产的重要 措施 。鲜切花的茎杆都要求直立、挺拔;并要求有一定的高度(一般要求30?40厘米以上)植株易倒伏,而降低商品性。所以,一般在鲜切花生产中,用尼龙绳 编织 的网格,网格大小和栽植苗的株行距相等,使植株的每一根侧枝均能在合适的网格内,第一层网格距地面约15厘米,随植株的不断生长,网格要逐渐升高,并经常把茎拢到网格中,一般要架设3层左右每层间距20厘米保证茎的伸直生长。
3、利用光照处理来调节花期。以对光敏感的切花菊为例,它为典型的短日照植物,只有在短日照条件下(12小时光照以内)才能开花。长日照下(日照17小时,连续暗期短于7小时)菊花是不会开花的,根据这一特性,可在不同的季节采取相应的光照处理,使之达到周年供花。
比如切花寒菊的延期栽培:
8月上中旬定植寒菊苗,正常产花盛期在12月上中旬( 冬至 前后)为错开产花高峰期,延长市场供应时间,填补 春节 前后市场的菊花空缺,就可采用人工补光的方法,推迟花芽分化时间,以达到延后供花的目的。具体方法:在植株花芽分化前(株高约35厘米左右)每10平方米面积,距植株顶部100?150厘米高处,用100瓦的白炽灯,每日夜间(即晚上10点至2点钟)开灯,使前后两个暗期均短于7小时,就能抑制花芽分化。但在补光期间要控制肥水,待停止补光,花芽发育时再施肥浇水。一般只要停止照光60天左右,就会开花。
温室大棚花卉养殖方法
1、晴朗的白天,棚内升温快,可高于棚外15-25℃,而深夜或清晨,棚内气温只高于棚外1-3℃。连绵的雨雪天气,棚内气温也高于棚外2?4℃。因此,我们要根据不同类型的花卉,合理使用大棚。
2、需在冷室越冬的花卉。如盆栽的茶花、杜鹃、棕竹、桅子、含笑、朱顶红等在长江流域,低温时只要稍加保护即可在休眼状态下安全越冬。进棚后要注意晴天通风降温,不可贪图高温,如果打破了休眠,进人生长状态,抗寒能力将大大降低,容易受冻。
3、需要在高温温室越冬的花卉。竹芋类、变叶木、仙人掌类、凤梨类、巴西铁、发财树、龙血树、热带兰等喜高温花卉,在长江流域,靠单层大棚越冬是不够的,还必须增加 其它 措施,才能安全越冬。首先,可在大棚外加保温材料覆盖,阻止夜间热量散失。晴天的夜间此法极为有效。其次,大棚内再套一个简易棚,即双层棚。两层塑料薄膜间距离最好在10厘米左右,中间的空气导热系数较小,保温的效果较好,棚内温度较稳定。
4、如果没有条件也应按对温度的不同要求分类摆放。在一个大棚内,南面光线强,温度高;北面光照弱,温度相对低些,花卉摆放要注意合理安排或轮换。休眠越冬的花卉,要停止施肥,控制浇水;保持半干旱状态,以防烂根死苗。在棚内生长的花卉也要适度控制浇水,见干见湿,经常通风炼苗,促进茁壮生长。
大棚种植花卉的种植利润
目前绝大多数农户搭建的是竹木大棚,它造价低,每平方米造价为5-6元,但强度较差、寿命短,仅2年左右,并具有抗灾能力弱、操作管理不便等缺点。而连栋大棚,由钢管构成,强度大(寿命长达15年)、抗灾能力强(一般能抗10级台风);棚体高大,通风采光条件好,土地利用率高,操作管理方便,但造价高(每平方米造价80元以上),农户与一般企业都无法承受。单栋钢管大棚,不仅具有连栋大棚的优点,并且造价低得多,每平方米为25-30元。
一亩地大概667平方米。那么那么成本竹木大棚6670--8004元,连栋大棚成本33350--40020元。具体那种看你选定了。还有花卉种苗的选定,不同的地方进价也不同,所以你要多留意一些花卉信息。另外云南那的花卉进价是很便宜。那边产花卉产量过剩。
大棚花卉种植条件
一、适宜在冷室越冬的花卉 盆栽的茶花、杜鹃、棕竹、含笑、朱顶红等在长江流域,只要在低温时稍加保护即可在休眠状态下安全越冬。进棚后,要注意晴天通风降温,不可打破休眠。瓜叶菊、报春花、蒲包花、仙客来、马蹄莲等,白天温度保持在15℃~20℃,棚内温度过高则应通风,晚上进行覆盖保温,气温过低还应增温,保持在5℃左右,不要低于0℃。
二、适宜在大棚越冬的花卉 主要有仙人掌类、凤梨类、变叶木、巴西铁、发财树等花卉。
(一)大棚外加保温材料覆盖,防止夜间热量散失。
(二)大棚内套一个简易棚,两层塑料薄膜间距以10厘米左右为宜,这样保温效果较好。
(三)增温。用电或锅炉加热,能量消耗较大,代价较高,可结合前两项措施,在特别低温时和雨雪天短时间应用。注意在晴朗的白天,棚内温度达25℃时要通风,保持休眠越冬。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zz/2_6578559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