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种植 >

阔苞菊的功效与作用

 叶互生,倒卵形或楔状倒卵形,有短叶柄,全缘或有少数小尖齿。头状花序顶生,多数,排成伞房状,花异性,全部筒状,瘦果有棱;冠毛一层,白色,干后稍带褐色。那么,阔苞菊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呢?下面,我为大家介绍一下,欢迎大家阅读。

阔苞菊的功效与作用

 阔苞菊的功效与作用:

 鲜叶与米共磨烂,做成糍粑,称栾樨饼,有暖胃去积效能。

 功能:化气、去湿、消坚散核。

 主治、用量和用法:1、痰火核:用干根1~2两,猪瘦肉适量清水煎服;2、胃痛:用法同1;3、气痛:用法同1;4、疝痛,配伍用;5、花柳骨痛:用干根2~4两,清水煎服或加猪瘦肉同煎服。

 1、阔苞菊的功效

 阔苞菊这种中药材性平味甘,有特殊的香气存在,化气、除湿和消坚散核是这种中药的最大功效,平时多用于痰火过旺或者疝气等病的治疗,另外阔苞菊还有去积、化气和平肝等多种功效。

 2、阔苞菊可治痰炎过旺

 人类痰多会引发咳嗽和气管炎,多数时因为体内火旺引发,这种病症在使用阔苞菊以后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具体用法时把阔苞菊一两加入簕茨菇五钱再加入清水三碗,然后取得药液一碗直接服用就可以,也可以直接把阔苞菊与猪瘦肉一起煎制,煎好后吃肉喝汤也能治痰多火旺。

 3、阔苞菊可治疝气

 疝气也是生活中的常见病症,严重量还需要手术人,但是食用阔苞菊这种中药材就能减轻疝气症状,避免手术,有时也能让疝气消失。具体治疗方法是把阔苞菊一两加入黄皮根一两,再加入四碗清水用小火煎制,煎好以后过滤,把药液喝下去就可以。

 阔苞菊的验方1(治痰火核方):

 阔苞菊根1两、簕茨菇5钱、清水三碗,煎成一碗,或加猪瘦肉同煎服。

 (方解)阔苞菊根化气、除痰、消坚散核;簕茨菇化气,单用亦能散核,合之则功用更大。

 (方歌)痰火核成肝郁因,能疗斯疾阔苞菊根,簕茨菇应同加入,消坚散结力千斤。

 阔苞菊的验方2(治疝气方):

 阔苞菊叶(根亦可用)1两、黄皮根1两,清水四碗,煎成一碗,或加猪瘦肉同煎服。

 (方解):阔苞菊叶化气祛湿,黄皮根化气,相辅为用,化气之力更大。治疝气之分者,有效。

 附录:(叶)清热、平肝、去积、化气除痰。民间习惯于农历四月初八日用阔苞菊叶和米粉、黄糖制成阔苞菊饼食,或加使君子叶、白花蟛蜞草、白毛鸡屎藤叶等制成。

 (花)治小肠疝气。

中文名称 黄皮

英文学名 Clausena lansium

俗名 (中/英) (英) Wampi

科属 芸香科

黄皮(wampee)

芸香科黄皮属热带亚热带常绿果树,小乔木。又名黄批、黄罐子。学名Clausena lansium (Lour.)Skeels。

原产中国南部,已有1500年以上栽培历史。中国的广东、广西、、台湾、福建种植较多,四川、云南也有分布。

高6-10m。实生树干直立,嫁接树分枝较低,主干不明显。树皮灰褐色,常有白斑,成年树树皮粗糙,常见纵裂痕。叶为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卵形或卵状椭圆形,小叶5-13片,有小叶柄,先端短尖基部偏斜,边缘波浪形或见细齿,叶色深绿,叶脉突起,油泡细密,揉碎后有特殊香味。花小、黄白色,雌蕊淡绿色,子房有茸毛,果为小浆果,长2-3cm,圆珠形、卵形、心脏形,色黄带褐,果皮有茸毛、具特殊芳香,种子1-5粒,肾形或长卵形,上黄褐下绿色,种皮有白膜。

黄皮原产亚热带,喜温暖,宜种植在年均温20℃以上地区。成年树每年抽2-3次梢,以秋梢量最多。花期在3-4月初,果在8月成熟。对土壤适应性强。

中国黄皮地方品种甚多,不少属同物异名。大抵分为甜黄皮与酸黄皮2类。甜黄皮多作鲜食,酸黄皮用以加工果脯、果汁、果酱。甜黄皮以鸡心种最为著名,果大皮厚,种子一般3-4粒,也有独核品系,酸甜适中,肉黄白,形如鸡心。品种有:广东的大鸡心、红嘴鸡心、鸡子黄皮,福建的奎章种、鸡心种、尖尾种,广西的鸡心仔均属此类。酸黄皮多属实生树,品种杂,缺乏分类。用作加工果汁果酱的有大圆皮、大牛心等,皮薄,核多,丰产,用作加工果干果脯有细鸡心、半尖尾、圆皮等,核少肉厚,酸中带有黄皮特有香味。

繁殖用嫁接、高压条、实生均可,砧木宜选充分成熟的酸黄皮,广州果农则认为较酸的大圆头种作砧木长势更强。春秋均可定植,以4月上旬前后成活率最高,株行距一般3m×4m,开穴施足基肥。

黄皮抗逆性较强,病虫害较少。常见的病害有为害果实的炭疽病、溃疡病,寄生于叶背及嫩枝上的煤烟病,以及为害根部的根腐病和煤烟病等。虫害有蚜虫、天牛、吹绵介壳虫及螨类等

黄皮原产于南中国,现于缅甸、马来西亚、印度、粤西等地皆有种植,是一种细小的常绿乔木,高度可达5米。黄皮对土质的要求不严,但较适宜栽种于排水良好而湿润之砂质土壤上。

在香港,黄皮较少见野生于郊野公园内,普遍种植于果园及围村地区,例如林村、大埔滘、马鞍山、粉岭、东涌至大澳一带,大家亦可以在动植物公园内的中药园找到一棵黄皮的标本树。

黄皮的叶片呈阔椭圆形,背面具有凸起的腺体,叶面则布满透明的油点。其枝叶带香味,揉碎后发出的香味更浓。黄皮黄褐色的果实,呈卵状球形,表面披柔毛,可供食用,香甜可口,且有帮助消化的功效。

黄皮的果实黄皮的果实成熟后除可以生吃外,还可以加工制成果酱、蜜饯、饮料和糖果。果皮及果核皆可入药,果皮味苦,有利尿和消肿的功效;果核有行气、止痛、健胃消肿的功效,主治胃痛、经痛和风湿骨痛。

栽培技术:

一、育苗

黄皮可用切接、芽接或劈接等嫁接繁殖,最适宜的嫁接时期是春季(1~3月)和秋季(9~10月)。砧木可在每年的7~8月黄皮果实充分成熟时,选择普通的酸种黄皮,取出种子,洗净后随即播种。一般播后半个月发芽。幼苗长出后,加强肥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促进苗木生长健壮。当砧苗茎粗达到0.8厘米以上时便可嫁接,在良种母树上选取生长健壮、芽眼饱满、无病虫害的当年生或一年生枝条作接穗。接后半个月左右,接芽便陆续荫发,必须及时去除砧木芽、立支柱、防病虫及除草施肥等,对接芽应及时进行摘心,培养2~3个分枝,当苗高达30厘米以上时,便可出圃种植。

二、果园的建立

应选择土质疏松、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壤建园,在春天或秋天种植,以3~4月种植成活率高。株行距采用3米×4米或2米×3米,每亩种植60~100株。种植前应先挖好深、宽各60~80厘米的植穴,施入基肥。因黄皮根浅,不耐积水,不宜种得太深。幼树期间可以间作,但不宜种植与黄皮争肥、争水、争阳光的作物。

三、幼年果园的管理

1.施肥及土壤管理:对定植1~3年的幼龄黄皮树,施肥的目的主要是促进生长,使其在一年中发生多次新梢,以迅速扩大树冠,增加叶面积,为早结丰产打好基础。施肥应掌握勤施薄施的原则,可根据其发梢情况,每年于2月、5月、8月各施肥1次。此外,果园间作、地面覆盖、灌溉排水、除草松土以及深翻改土等,都必须适时进行,为黄皮幼树生长创造良好的土壤条件。

2.整形修剪:幼龄树整形修剪的目的是培养骨干枝、平衡树势、调节枝条生长,使其形成一定数量的主枝和侧枝,构成坚强的树冠骨架,为早结丰产打好基础。黄皮树冠应培养成圆头形,在主干高70~80厘米处截顶,然后培养分配均匀的3~4个主枝,其上再抽生侧主枝、分枝,逐年形成自然圆头形的树冠。幼树的修剪以轻度短剪为主,配合适当的疏枝。在枝条旺盛生长期间,可适度摘心,以减弱生长势,刺激剪口下2~3个侧芽萌发,促进分枝,增加生长量。每年冬季,剪去树冠内部的枯枝、阴枝、过密枝、徒长枝及病虫枝等,改善树冠内部通风透光条件,防止病虫害的发生。

四、成年结果树的管理

1.施肥及土壤管理:成年结果树的施肥,一般每年3次,第一次在1月下旬至2月上旬,于春梢萌芽前施速效性氮肥,可促进春梢生长和提高座果率,减少落花落果;第二次在夏梢萌发前(5月),氮钾结合,促进夏梢生长和小果膨大,增进果实品质;第三次在8月黄皮果实采收后,及时补充营养。对成年黄皮果园应经常保持土壤疏松、防止土壤冲刷,做好深翻改土等。

2.整形修剪:成年树的修剪重点在于调节营养枝和结果枝的比例,维持树势的均衡,保证当年丰产。应根据树势进行适度的疏枝和截枝。在每年收果后,在结果枝的基部留下1~2个芽进行剪截,促进当年抽生结果母枝。对树冠内生长旺盛的徒长枝应及时加以控制和利用,而对生势较弱和早衰的枝条,应进行适当的回缩修剪,促其逐年更新,恢复树势。无论哪个时期修剪,都必须配合充分的肥水供应。同时,加强对各种灾害的预防。只有这样才能使修剪发挥出最好的效果。

五、病虫害防治

黄皮的病害主要有炭疽病和煤烟病。炭疽病可用百菌清800~1000倍或多菌灵800倍液喷施防治;煤烟病主要应防治好蚜虫和介壳虫。防治介壳虫可用1:20的松脂合剂或40%乐果800倍液加上90%敌百虫800倍液喷施防治;防治蚜虫可用50%敌百虫500倍液或40%乐果800倍液喷施防治;防治潜叶蛾可用80%敌敌畏乳剂1000倍液或50%氧化乐果1000倍液喷施防治。

[编辑本段]辨别特征

枝干 : 分枝多而浓密,有甚多枝条于树干近底部处生出。

树皮:粗糙。

叶: 叶互生,味甘,奇数羽状复叶,每片叶有5至9枚小叶。小叶沿轴互生,呈偏斜阔椭圆形,长达10厘米。小叶叶端急尖,基部钝圆,不对称;边全缘,有波纹;叶面及叶背均光滑无毛,叶面上有透明油点,背面具凸起的腺体;当叶被揉碎时,会散发出阵阵香味。

黄皮的花花: 花两性,整齐排列;于春季开花。 花白色,细小,由四或五枚花瓣组成。 花聚生于枝条末端,成圆锥形花序。

果:黄褐色卵状球形浆果,外披柔毛,直径约2厘米。? 甜蜜的白色果肉可生吃,内藏数枚翠绿色的种子。

药用价值

黄皮有消除胸腹胀满、生津、止渴、顺气、镇咳的功效;苦味较重的黄皮,效果尤佳。有黄皮的苦味,可以刺激胆汁分泌,促进消化,使吸收机能畅旺;此种苦味质,还有强心作用,又能松弛胸腹肌肉紧张,胀满状况得到减少或消除,黄皮之所以能顺气、镇咳,就是由于它具有松弛胸腹肌肉紧张作用,使呼吸顺畅,没有障碍问题,咳嗽自然停止。

性味气香、性平、味酸、微苦、辛。

成分种子含油量达53.2%。果皮、叶均含挥发油。叶

又含酚类、黄酮甙、氨基酸。树皮含小薜碱、黄柏碱、掌叶防己碱等多种生物碱、舀醇、粘液质,酯类成分。

功用宣解郁热,理疝痛。叶可防治流行性感冒。根能治气痛及疝痛。这是南方群众广为使用的一种民间药。.

便方

1.防治流感,感冒,疟疾:黄皮叶五钱至一两。水煎服。(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2.肝胃气痛:生黄皮果晒干,每日10个,水煎服。或用黄皮树根l至2两,水煎后去渣,加黄酒冲服。

3.疝气偏坠:黄皮树根2两,小茵香5钱,水煎后去渣,冲入黄酒适量,温服,一日 2次。

4.风痰流注,寒性脓疡:黄皮树嫩叶,黄皮果核焙燥研细,龟板砂炒研末,各4两,炼蜜为丸,如小豆大,每服2钱,一日2次,以黄酒送下。

5.蛔虫上攻,心下痛:黄皮果6钱(鲜者2两),水煎空腹服。

6.毒蛇、狂犬咬伤:黄皮树叶2两,焙燥,研细,用适量好黄酒隔水炖煮,一月分2次温服,并以药渣敷于伤口。

7.肠痉挛,肠癌痛,胃神经痛:黄皮果核炒香,研细末,以水或黄酒送下,每服2钱,一日2至3次。

8. 解秽恶,消风肿,治疥癞,去热散毒:黄皮叶煎水洗。(《岭南采药录》)

[编辑本段]中药材

药名黄皮

别名救驾、臭条子

汉语拼音huang pi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wida oblonga (Wall.)Sojak[Cornus oblonga Wall.]

功效祛风散寒;活络止痛

科属分类山茱萸科

主治风寒湿痹;腰痛;跌打损伤;骨折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000-3000m的溪边疏林或常绿阔叶林中。

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资源分发布于西南及湖北、西藏等地。

动植物形态常绿灌木或乔木,高2-16m。树皮灰褐色,平滑;2年生以上枝条有疏生皮孔,密被绢状灰色短柔毛。叶对生;叶柄长6-19mm,密被灰色绢状毛;叶片革质,长圆形或椭圆状长圆形,长6-13cm,宽1.6-4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缘微反卷;侧脉4-5对。聚伞花序伞房状,顶生,长5-6.5cm;花小,乳白色;萼齿三角状卵形,长于花盘;花瓣长圆形;雄蕊4;子房倒圆锥形,有疏生短柔毛。核果球形,黑色,直径5-6mm。花期9-10月,果期次年5-6月。

出处《中华本草》

魔兽争霸

黄皮

魔兽争霸中的雇佣兵,树魔影子牧师的俗称。穿刺攻击17-24 重护甲0 生命值240 魔法值 200 等级2 又医疗技能,驱逐负面魔法技能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zz/2_6578562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