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种植 >

梅枝田村位于哪个省

梅枝田村由上田田自然村、隔坑自然村及梅枝自然村组成,位于越溪乡东南部,东接下田村,东北山峦怀抱。“越沙线”、“梅塘线”穿村而过,交通便捷。有山、有田又有滩涂,有“鱼米之乡”之称。村共有村民455户,1496人,拥有耕地980亩,山林2800亩,养殖塘250亩。有村民小组12个,其中上田自然村4个,隔坑4个,梅枝3个,共有村民代表32人,0党员62人,村三委会干部9人。村民人均收入4600元,村集体可支配资金3.5万元。

梅枝田村位于哪个省

梅枝田村工业落后,仅有小企业三家分别是,厚德旅游休闲用品有限公司解决劳动力近10人,上田酿造厂解决劳动力10余人,田启茂机板长解决劳动力20余人。

村民除种植蔬菜及水稻等粮食作物外,多以发展林果业,特别是大棚西瓜,大棚西瓜脆甜爽口,又比普通西瓜提前成熟,收入比较可观。

部分村民以养殖水产品为生,目前,梅枝田村养殖产品以跳鱼、青蟹、白蟹、对虾、蛏子、珍蚶为为主导品种,其中以跳鱼为杰出代表。梅枝田跳鱼肉质鲜嫩,属高蛋白、低脂肪、高维生素的食品,有“水中人参”的美誉。

梅枝田村与下田村、下湾村、南庄村、七市村、大陈村、大林村、信干山村、田岙村、双盘村、白芨村、山头应村、兴农村、越溪村、盘屿村相邻。

2014年11月17日,梅枝田村被列入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梅枝田村附近有浙东悬空大瀑布、天河景区(浙东大峡谷)、聪明山水景区、前童古镇、东海云顶等旅游景点,有望海茶、长街蛏子、凫溪香鱼、宁海土鸡、流黄青蟹等特产。

大岚镇的历史沿革

璋川村新农村新面貌

村民经济来源主要靠在外经商、开公司办厂,做生意,富余劳动力就近打工。依山伴水,全村种植水稻、毛芋为主,山上有150多亩茶叶、20多亩杨梅、樱桃、板栗、桃子、麦梨等经济作物,是名副其实的百果之村。

璋川村与白岩村、大陈村、大处村、枫林村、前仓村、豆岭村、罗桥村、本扎村、石塘村、后郑村、新下村、历山村、金斗村、大坑村、厚吴村、光瑶村、世彰村、小王元村、川塘村、善塘村、宅树下村、杨横坑村、朝川村、法莲村、榭垛村、界牌村、麻塘村、大坞村、石角村、馆头村相邻。

璋川村附近有永康绿地生态园、永康国际会展中心、西溪影视基地、厚吴村、五峰书院等旅游景点。有永康五指岩生姜、永康方山柿、永康肉麦饼、永康小麦饼、杨官水蜜桃等特产。

大岚历史悠久,大岚镇境域自古以来即为道家胜地,山深境佳,历代曾有不少方士仙客托迹于此与大岚山有着紧密的关系。

新石器时代,已有先民在此生产、生活,为中华民族创造着远古时代的文明。

春秋与战国时期,大岚先后是战国和楚国的辖地。

秦始皇二十四年(公元前223年),秦将王翦平定楚地,以其地置楚郡,大岚在楚郡境内。

秦始皇二十五年,王翦悉平荆江南地,废楚郡,置会稽郡,大岚在会稽郡内。

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施行郡县制,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大岚境域辖属会稽郡不变。

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始皇帝东巡入浙至会稽,会同群臣,区划浙东地形,设立浙东各属县,始建余姚县,属会稽郡,大岚属余姚县。

两汉、三国、两晋不变。

隋平陈,合并余姚、鄞、鄮三县入句章县,大岚归属句章县。

唐武德四年(621年),废句章县,复制余姚县,大岚仍属余姚县。

唐贞观元年(627年),分全国为十道,大岚属余姚县,余姚县属越州,越州属江南道。

唐开元二十六年,余姚县归属江南东道,大岚隶属不变。

唐天宝元年(742年),改明州为余姚郡,大岚隶属余姚郡余姚县。

唐天宝十一年至乾元元年(758年),复制明州,余姚县仍归属越州,大岚仍属余姚县。

五代十国时期,余姚县属吴越国,大岚归属不变。

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吴越国归顺北宋,余姚县仍隶属越州。

南宋绍兴元年,升越州为绍兴府,余姚县隶属绍兴府,元、明、清不变,大岚镇境域亦仍属余姚县不变。

唐、宋时期,始建置乡、里、都、保制,余姚县城外划分为十五乡,现大岚镇境域归属四明乡白云里。

元代,大岚境域归属于余姚县四明乡第三都第十二、十三图。

明、清时期,大岚归属余姚县四明乡第三都第九里、第十里。

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时,废除府制,余姚县直属浙江省军政府。全县划分为四十三乡,大岚为南岚乡。

民国三年,原宁、绍、台道境域置会稽道,余姚县属会稽道,南岚乡属余姚县。

民国十六年废道制,仍旧。

民国十七年,全县设置七个区,一百六十三个乡,南岚乡分为华左乡、岚峰乡、明山乡、甘露乡,属余姚县第二区。

民国二十一年,余姚县隶属浙江省第五特区县政督察专员公署。

民国二十四年后改为第三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民国二十九年,全县改为八个区,五十五个乡,十个乡级镇,大岚镇境域仍为南岚乡,归属余姚县梁弄区。

民国三十七年,余姚县隶属第二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南岚乡隶属不变。

1948年1月正式建立人民政府,称嵊新奉人民政府大岚区南岚乡,乡址在观下村地母殿。

1949年5月23日,余姚解放,6月建立余姚县人民政府,隶属宁波专区,南岚乡仍属余姚县梁弄区。1949年5月建立南岚乡时,全乡有24个行政村(当时称保):大俞、黄家庄、峙岭(2)、西岭下、石鼓、蜻蜓岗、陶家坑(连半岭)、城山司、分水岭、甘竹、上马、大路(连大陈)、观下(连老屋基)、雅庄(2)、后朱(2)、四丰、邱庄、路坑、夏家岭、余家横、华山、大元基。

1950年4月,南岚乡划分为南岚、大岚、新岚三个乡,仍属梁弄区。南岚乡乡址设在西岭下村,大岚乡乡址设在邱庄村,新岚乡乡址设在大陈村。

1954年,对部分乡区进行调整,南岚、大岚、新岚三乡不变。

1956年2月,全县撤销区公所,南岚、新岚、大岚三个乡重新合并,改名为大岚乡,乡人民委员会驻丁家畈太祖庙(即今镇政府所在地),其中划出前路坑村归属晓云乡。

1958年10月,全县实行人民公社制,大岚乡改称大岚公社,公社社址仍在丁家畈太祖庙,下设大岚、南岚、新岚三个管理区,大岚管理区区址在丁家畈太祖庙,南岚管理区区址在西岭下村,新岚管理区区址在雅庄村老堂前。

1960年6月,原属上虞县的长弄、龙潭、阴地三村划归余姚县,归属梁弄区。分出南岚管理区大俞、半岭、华山、黄家庄四村为华山公社,归属四明山区。

1961年撤管理区,大岚、南岚、新岚三个管理区合并划为大岚公社、新岚公社,大岚公社社址在太祖庙,新岚公社社址在雅庄老堂前。以前南岚管理区的大俞、大元基、半岭、华山、黄家庄5村归划华山公社。

1962年7月大岚公社、新岚公社合并为大岚公社。

1966年,原属上虞县的糜山、戴王两村划入大岚公社。

1970年,宁波专区改为宁波地区。

1983年改为宁波市,余姚县大岚公社、华山公社境域隶属不变。1983年9月,实行政社分设,人民公社复称为乡,改称大岚乡,华山乡,乡址仍在太祖庙。

蜻蜓岗大队划为蜻蜓岗、西岭下两村,团结大队划为戴王、糜山两村,下芝庄、朱家宅等自然村也从观下、雅庄村分离,独立为行政村。大岚乡所辖22个行政村。

1985年7月,余姚撤县设市,大岚乡、华山乡两乡仍属余姚市四明山区,在太祖庙前水稻田建乡政府办公大楼。

1992年5月,撤区并乡,与华山乡合并,改称大岚镇,所辖30个行政村。

2001年村级行政区域调整为14个行政村,戴王、糜山合并为戴糜村;邱庄、四丰、夏家岭合并为大岚村,雅庄、大陈、朱家宅合并为雅庄村,丁家畈、下芝庄合并为丁家畈村;大路、观下合并为大路下村,长弄、黄家庄合并为黄家庄村,阴地、龙潭合并为阴地龙潭村,华山、大元基合并为华山村,大俞、半岭合并为大俞村,城山司、分水岭、甘竹合并为新岚村,陶家坑、蜻蜓岗、石鼓、西岭下合并为南岚村,上马、后朱、柿林单设。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zz/2_6578642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