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科普---猪肉
中药科普—猪肉
一、中药科普
1、别名:豚肉
2、药用部分:猪科动物猪的肉。
3、性味归经:味甘、咸,性微寒;归脾、胃、肾经。
4、功效主治:补肾滋阴,养血润燥,益气,消肿。用于肾虚赢瘦,血燥津枯,燥咳,消渴,便秘,虚肿。
5、用法用量:煮食或煎汤食用;外用:敷贴。
6、用药贴士:湿热、痰滞内蕴者慎服。
二、认识褚肉
形态特征:猪的品种繁多,达150多种,形态也有差异。基本特征是躯体肥胖,头大。鼻与口吻皆长,略向上屈。眼小。耳壳有的大而下垂,有的较小而前挺。四肢短小,4趾,前2趾有蹄,后2趾有悬蹄。颈粗,项背疏生鬃毛。尾短小,末端有毛丛。毛色有纯黑、纯白或黑白混杂等。杂食性家养牲畜,繁殖力强,孕期约4个月。
三、猪肉吃法
炒菜、卤制、加工、零食。
四、主要价值
药理作用:猪肉是猪科动物家猪的肉,口感较好,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物。猪肉纤维细软结缔组织少,肌肉组织多,肌肉组织中含有较多脂肪。猪肉营养成分丰富,具有改善贫血、促进发育及润燥等功效。
1、改善贫血:猪肉含大量血红素及半胱氨酸,能促进人体吸收铁元素,具有补血、改善气色的功效。猪肉的铁元素含量也比较高,能促进血红蛋白合成,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
2、促进发育:猪肉中的蛋白质含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十分接近人体所需比值,有助于促进身体生长发育。
3、润燥:喝猪肉汤可迅速补充体内津液,润燥效果较好,可有效治疗热病伤津等症,还可治疗消渴及滋润肌肤。
中药科普---辣椒
中药科普—洋葱
洋葱:别名:球葱、圆葱、玉葱、葱头,荷兰葱,药用部分百合科植物洋葱的鳞茎。用法用量内服:作菜生食或熟食,外用:适量。
认识洋葱:形态特征鳞茎粗大,近球状至扁球状:鳞茎外皮紫红色、褐红色、淡褐红色、**至淡**,纸质至薄革质,内皮肥厚,肉质,均不破裂。叶圆筒状,中空,中部以下最粗,向上渐狭,比花葶短,粗在0.5厘米以上。花葶粗壮,高可达1米,中空的圆筒状,在中部以下膨大,向上渐狭,下部被叶鞘:总苞2-3裂:伞形花序球状,具多而密集的花:小花梗长约2.5厘米。花粉白色;花被片具绿色中脉,矩圆状卵形,长4-5毫米,宽约2毫米;花丝等长,稍长于花被片,约在基部1/5处合生,合生部分下部的1/2与花被片贴生,内轮花丝的基部极为扩大,扩大部分每侧各具1齿,外轮的锥形;子房近球状,腹缝线基部具有帘的凹陷蜜穴;花柱长约4毫米。花果期5-7月。
洋葱吃法:炒菜,配料,凉拌,面食。
中药科普—辣椒
一、中药科普
别名:番椒、辣茄、牛角椒。
药用部分:辣椒的果实。
性味归经:性热,味辛;归心、脾经。
功效主治:温中散寒、健脾消食、祛风行血;主治寒滞腹痛、呕吐、消化不良、泻痢等。
用法用量:干根50~150克,水煎服。
用药贴士:阴虚火旺、痔疮者忌用。
二、认识辣椒
植物形态:一年生或有限多年生草本,全株光滑无毛多分枝。夏、秋间开白花。果梗较粗壮,俯垂;果实长指状,顶端渐尖且常弯曲,未成熟时绿色。种子扁肾形淡**。青椒一般以果实充分肥大,皮色转浓,果皮坚实而有光泽时采收;干椒可待果实成熟一次采收。可加工成腌辣椒、清酱辣椒、虾油辣椒,干椒可加工成干制品。
三、辣椒吃法
炒菜、油炸、生吃、酱料。
四、主要价值
药理作用:
1、对消化系统的作用:辣椒酊或辣椒碱内服可作健胃剂,有促进食欲、改善消化的作用。
2、对循环系统的作用:辛辣物质刺激人舌的味觉器官,反射性引起血压上升,特别是舒张压,对脉搏无明显影响。
3、抗菌、杀虫作用:辣椒碱对蜡样芽胞杆菌及粘草杆菌有显著抑制作用,但对金**葡萄球首及大肠杆菌无效。
4、对脂质过氧化的调节作用:肺组织与二氧化等气体刺激剂接触之后,可引起肺组织中脂质过氧化物产生,长期给与辣椒碱,则可明显抑制脂质过氧化作用。
5、其他作用:辣椒地上部分的水前剂,对离体大鼠子宫有兴奋作用。
6、辣椒碱在大鼠右侧前肢烧神经、尺神经、正中神经处进行处理,可阻断针刺效应。
7、含5%辣椒或15mg%辣椒碱与无胆碱食物一起喂饲大鼠,使肝脏中性脂质的增加较对照组少。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zz/2_6578800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