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种植 >

为什么自家种的稻谷容易出空壳?

水稻在正常条件下是不会形成空壳的,如果开花后不结果实形成空壳,主要是因为水稻未受粉或生长过程中发育不良造成的。水稻空壳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未受粉的空粒子另一种是受粉的空粒子。水稻开花期,如果受到低温伤害,会导致发育不良影响受粉,就会形成空粒、空壳。

为什么自家种的稻谷容易出空壳?

高温、潮湿、大风暴雨、施氮肥过多等也会造成水稻空壳现象,主要原因分为内因和外因。水稻空壳形成的内在原因是:一是水稻发育不全,不能完成受粉过程形成空壳;第二,水稻功能不协调,不能授粉形成空壳。空壳稻形成的外因与气候条件和栽培条件有关。水稻抽穗开花期气温低于20℃,不能完成受粉过程,就会形成空壳。下面给大家具体介绍水稻空壳的原因。

1、水稻受粉不良,就会容易形成空壳。形成水稻空壳的内因,主要是由于水稻穗营养供给不足,使水稻发育不良而产生空壳。

2、气候条件和栽培条件不良。在气候条件方面,温度、湿度、光、风等气象因素对空谷壳颗粒的形成影响很大。水稻在低于20℃的低温下,会出现发育不良的情况,这时水稻就会形成空壳。但35℃以上的高温会对水稻的施肥过程产生不利影响,水稻出壳率会大大降低。光照对水稻空壳的形成影响也较大,由于稻谷中95%以上的营养物质都是光合作用的产物,阴雨天、日照不足会增加水稻空壳的形成。湿度和风速对水稻空壳的形成也有一定的影响。气候太干燥时不能对水稻进行施肥,否则容易形成空壳。但在花期,大雨或连续阴雨天,湿度过大,也会影响水稻的施肥和结果,形成空壳。

3、灌溉方面,如果水稻长期缺水,会造成水稻生长不良,增加空壳的形成。稻田排水不畅,或长期深灌,会造成水稻黑根。而水稻生长过程中干燥时间过长,断水早,会促进水稻枯萎,这时候水稻空壳率会增加。密植不合理、通风不良,或受病虫害影响。也会增加水稻空壳的形成,造成严重减产。

4、施肥不当,水稻的生长与氮肥的使用有很大关系,施氮肥过多,水稻长势旺盛,水稻结穗期叶片含氮量过高,组织柔软,抗低温或高温能力下降,就容易形成空壳。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zz/2_657885570.html